白族民间文化艺人李藩

2012-04-29 00:44王立常赵群扬王联群
大理文化 2012年11期
关键词:洞经古乐文笔

王立常 赵群扬 王联群

当我们走进客厅时,一幅令人醒目的书法一下子跃入我们的眼帘:“古乐传今令人惊心,民间自我传习更令人佩服”。这是美中艺术交流中心周文主任为李藩的题词,由大理州著名书法家孙祖德手书。

李藩,今年75岁。这位民间“古乐大师”和古建筑“木雕大师”,是一位土生土长的白族民间艺术家,住在云南省风光秀丽的大理古城崇圣寺旁的三文笔村。他从做木工学徒开始,走上了自学成才之路,几十年如一日地研究、传播白族民间优秀传统文化。长期以来,他把自己的专长奉献于社会,奉献于村民,成为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播种人”,为实现农村文化大繁荣,做出了自己的贡献。

在龙年到来前夕,我和来自云南电力系统的几位朋友去拜访了他。

“播种”古乐

我们来到大理古城崇圣寺南边的三文笔村,绕过了三塔倒影公园,在一条新建成的街道上,便见到了他的家门。那是一道结实的大铁门,进门后,这位民间艺人不在家,他的家人见我们来访,十分热情,请我们进了二楼的堂屋,一边到外边去叫正为洞经音乐忙碌的李藩。

一会,李藩先生回来了,他身体清瘦,个子较高,精神矍铄,谈笑风生,在说笑中不时流露出一种艺术家的敏锐和和智慧,完全不像一位年已75岁高龄的人。他和老伴生有4个女儿,全家有16口人,家庭成员欢聚一堂非常热闹。我们的话题从洞经音乐谈起。

“洞经”一词,是道教早期的一个专用名词,指的是道教经典,也称“三洞经”或“大洞真经”等。在洞经音乐文化中,“洞经”指的是洞经音乐中的经籍部分,也就是声乐部分的唱、诵本。洞经音乐文化与道教的洞经有着密切的联系,但由于所属文化主体的不同,二者之间却具有本质的不同。大理是洞经音乐的发源地,是“中国民间艺术洞经音乐之乡”,洞经音乐文化,集道教音乐、唐宋音乐、江南丝竹、南北曲、大理南诏国、大理音乐和多种民族民间音乐为一体的独特音乐品种,是大理无数优秀民族文化中的一枝奇葩,已有700多年的悠久历史,在唐代南诏国时期,是献给皇室的奉圣舞乐。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它始终以其高雅脱俗的艺术魅力、古朴清丽的艺术形态,丰富着大理乃至云南各地各民族的文化生活,陶冶着人们高尚的情操,成为云南乃至世界乐坛不可多得的“活化石”。继承和创新大理洞经音乐文化,对于促进祖国优秀文化的繁荣和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三文笔村是一个白族村庄。李藩先生对我们说,为了传承、弘扬优秀的民族传统文化精华,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文化服务,1995年,在三文笔村委会的支持下,村里成立了洞经音乐会,当时有22名成员参加,年龄最小的51岁,最大的78岁,文化程度大多数小学或初中,有5个是文盲。器乐方面都还未入门。其中只有3个会拉二胡,两个会吹笛子,但音准特别差,其他十六、七个人有打鼓的、击木鱼的等,但技能都不高,开始练习时像一个铁工厂在做工,没有构成优美的曲调。三文笔村自古以来没有过洞经会,洞经音乐会成立时,大理地区的老洞经会不愿向外传授洞经文化,洞经活动处于举步维艰的状况。

洞经音乐会成立后,李藩想方设法,为村里的古乐活动而奔波。他的老家大理银桥镇北阳村建盖灵山寺时,李藩便主动给北阳村设计图纸,并亲自指挥施工,分文不要,还为筹建组捐款一万多元,深深感动了北阳村的群众。灵山寺建成后,北阳村给李藩赠送了一面锦旗,上写“鲁班再现,重建辉煌”。北阳村洞经会历史悠久,洞经古乐老前辈们便主动提出送给李藩洞经科仪程序和洞经音乐资料等,并教李藩进行练习。李藩在上初中时,在学校里学过一点简谱知识,平时喜欢古乐,基础比较好,在洞经音乐老前辈的精心指导下,他通过勤奋苦钻苦学,对二胡、三弦、弹阮、笛子、唢呐、扬琴等乐器的技能,做到样样娴熟,演奏起来十分得心应手,逐步达到很高的水平。

李藩学习传承古乐,一不是为个人扬名,二不是为个人谋利,而完全是为了传承古乐文化,为村里的精神文明建设做贡献。在传教洞经古乐之中,李藩首先教大家从简谱、曲目、经腔学起。因人施教,根据不同的对象,采用不同的方法进行传教。文化程度高的学员教他们记住唱名,文化程度低一点的学员教他们记住每一个音符符号,大家都记住唱名后,选一曲简单的乐曲让大家唱,一字一音地教大家唱乐曲。有些老年人记忆差,一曲“原始腔”就要教上一个多月,辛辛苦苦教到第二曲时又把前面的部分忘记了。

面对此情此景李藩没有泄气,继续鼓励大家勤学苦练,坚持练习。为唱好曲调,他教会了大家简谱知识。在大家学会了很多符号的用法、会唱很多首古乐曲后,又教大家经腔和各种乐器。他要求每一位会员至少学会一种乐器。在教乐器中,首先采用典型示范的方法,选出了几个基础较好的会员学乐器,坚持用晚上的时间进行排练,每晚排练两个小时,天天不断。这些骨干学会后,让他们发挥示范传教作用,带动更多的会员学习掌握乐器演奏技能。经过两年排练,三文笔洞经会的古乐器水平有了一定的提高。

1997年,大理“南诏古乐学会”成立,三文笔村洞经会有6人去参加,第二年李藩被推选为副会长。参加古乐学会的会员都是业余爱好者中的高手。三文笔村的洞经会会员参加古乐学会后,水平有了明显提高。在传承洞经古乐过程中,李藩还带领大家破除了自古以来“妇女下跪在蒲团上拜经,男人才能坐高凳弹经”的旧习,于2002年吸收了5名妇女参加。往后,又发展了两批会员,有男有女。目前,洞经会已有会员43人,平均年龄不到40岁。其中29人是妇女,文化程度大都是初中、小学不等,有5人是文盲。

李藩先生义务“播种”传承洞经古文化,至今已有15个春秋。他15年如一日,先后举办过4个班,花费业余时间达9000多个小时,教练出洞经音乐人才70多人。三文笔村的洞经会,通过不断学习实践,近几年来,表演水平有了很大提高, 2003年三文笔村洞经会参加了大理州“大理神韵”的洞经古乐演出,达到了较高水平,并代表大理州到上海大剧院进行了表演,深受观众好评。大理洋人街古戏台建成后,三文笔村洞经会由大理州白剧团推荐,到古戏台演奏了两年半,每个月五至六场,并每年参加大理三月街民族节的古乐演奏,在中外游客中产生了美好盛誉。

三文笔村自从有了洞经音乐会后,村里的文化生活开展得有声有色,丰富多彩,并带动了其它健康有益的文体活动的开展,使社会风气大变,全村和谐互助、尊老爱幼、关心集体、孝敬长辈的新人新事蔚然成风,赌博、打架、家庭争吵等现象很少见到,多年来没有发生过一件刑事案件。有一位村民,过去因到社会上参加赌博活动,导致家庭不和,几乎闹到要离婚的地步。他参加洞经音乐会后,精神充实了,戒绝了赌博恶习,家庭矛盾得到化解,成为一个和谐、幸福的家庭。还有一个村民,过去曾吸过毒,参加洞经音乐会后,不仅戒除了毒瘾,而且成为一位好村民,曾主动为贫困户捐款5000元。目前,这个村已有新农村示范户10户,文明村民不断增多。长期以来,三文笔村的洞经音乐会为农村社会文化的繁荣、进步,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做出了贡献,在国内外产生积极的美誉。

古建“大师”

到过北京人民大会堂云南馆的人,都会见到那里摆设着一组“斑铜牛”云木底座花几古典木雕家具,十分引人入目:大椭圆形的台桌,周边牙雕着大理杜鹃花,四只抓地大虎脚托着台桌上面的“斑铜牛”,台面四边围有八条孔雀花几,每条花几上的四只孔雀头高于几面,托住大理石花盆。这组绽放着浓郁民族色彩的古典大理雕刻家具,正是以李藩为首的大理木雕师傅合作完成的杰作。

对古建筑雕刻艺术的研究和实践,李藩先生在这方面具有博大精深的造诣,被当地人誉为“木雕大师”。古建筑雕刻艺术,是我国民间的优秀传统文化珍宝。在今天,能像李藩先生这样精通、娴熟这门专业的人才,实在太少了。李藩先生,成为“木雕大师”,是从学木工开展的。1959年,在大理下关中学毕业后,回到农村当了四年的农民,后到大理崇圣寺拜师学艺,开始学习木工。

在一段学习实践并掌握了一些木工技术后,李藩便独自一人走村串寨,帮村民打米柜、做桌凳、装堂门。在木工实践中,他勤学好思,善于学习,敢于创新,专业技术提高很快。1970年,他当上了掌墨师傅,带着几位徒弟,开始做承包古建筑的活计。所做的屋架、起生、收分、含墨非常到位,加上结构严实牢固,露面构件光滑,准确安全,深受房主人欢迎。他在实践中很善于研究,所到之处,凡碰上造型讲究的古旧家具、桌椅板凳,都要停下来进行详细观察和研究。特别是遇到有古建筑的地方,他更是想方设法,寻找机会,爬上屋架,对构件和构架作仔细的测算分析,做好笔录。

为了进一步提高技术水平,1974年,李藩到大理民族木雕厂做临时工,一干就是10年,由于他善于学习实践,在从木雕师傅身上学到了木雕手艺的基础上,发挥木工手艺与爱好美术绘画的特长,专攻出口古典家具设计制作,由他带头的样品设计小组制作的产品,均通过广交会销往世界各地。其中,他亲手设计雕作的“双蝠云龙十大件”桌椅,“造型之高雅,雕刻之精湛,堪称云南古家具之精品”;“十一件餐台桌椅”,以实用性和艺术性皆优的价值而为木雕厂取得了由国家轻工业部授予的“部优产品”光荣称号。在木雕厂的十年间,他领导的小组不仅为厂里获得多种荣誉称号,而且还为厂里累计创下了上千万元的产值。

在木雕生涯中,李藩集设计、绘画、雕刻于一身,并不断推旧出新,超越前人。经过长达20余年的白族民居木作工程和对古典家具的设计实践,李藩先生具备了承接高难度大型古建筑的一切专业知识和操作技能。高超、精湛的古典建筑技艺和成就,使这位民间艺术大师享誉全国。从昆明筇竹寺“华严阁”重建成功到吉林省敦化市六顶山“正觉寺”,以及大理文献楼的设计施工、崇圣寺建筑群落的恢复重建、昆明海埂白族村的古建筑、上海民族大观园的指挥设计等等都留下过李藩先生精彩的“大手笔”。

特别是在“佛都”——大理崇圣寺的修复工程中,李藩承担了掌墨师的任务,他充分发挥了自己多年来积累的才艺实践经验,高度负责,精心设计,倾注了极大的心血、智慧和劳动,终使崇圣寺修复后放射出迷人的艺术光芒,受到中外游客的高度评价。

还有无数散落于大理和云南其它地方的诸多民居建筑精品。在李藩的建筑雕刻生涯中,他以弘扬民族文化为己任,做到以“信义”立人,以“技艺”立业,对每一项工程,都做到了精益求精,高度负责。李藩在我们的心里是位倍受尊重的民族民间艺人。

责任编辑 左家琦

猜你喜欢
洞经古乐文笔
“可惜我文笔平平”
云南洞经音乐功能谱系的建构及相关问题分析
儒化、俗化——清代庙学释奠礼乐与洞经音乐的相互影响
昌宁洞经古乐文化研究
龟兹古乐
非遗口述史系列之七: 觉囊梵音古乐
《传神文笔足千秋——〈红楼梦〉人物论》
鸡足山下的沙址洞经古乐
The Historical Development of Literary Anthropology in China
踏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