坚持经常写日记

2012-04-29 00:44贾庆喜
关键词:青石板油松写日记

贾庆喜

很多老师都提倡用写日记的方法练笔、积累,来提高作文水平。这既是经验,也是有明显效果的途径。问题在于“坚持”、“经常”,在于养成习惯。一时心血来潮,记个十天八天,三个月五个月,大都能做到或已经做过了,但若长期坚持下去,经常动笔,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例文】

老松、青石板、乌拉草

阴阳山是千山余脉的一个支头,呈东西走向,说是孤山,其实不“孤”,它的里面,与许多山包沟谷连着。只是它的前面是平地,再往前,便是甩手无边的海滩,看上去似乎显得“孤”。它既不挺拔巍峨,也不陡峭突兀,既没有奇花异草,也没有烽火古庙,但山顶上横卧着一棵老油松,松下有一片青石板,还有那漫山遍野的乌拉草,足显示出它的特征和独到,偶也引来游客们到这里惊讶和赞叹一番。

那山顶不尖而平,足有半个场院那样大小,呈不规则的长方形。那株老油松,不惧风寒,深冬仍然显得格外青绿。看上去它始终是往粗长而不往高长,一边倒的树桠拖下老长,伸手能拽到,好像它不是挺立而是横卧着。那露出地面粗细不一,数不清的根和努力挺拔也没长起来不屈的干,都被一层褐色的皮包着。从干到枝,从厚厚的皮到细枝,让人一下子想到“老”字,继而产生“壮”“矮”“粗”“厚”的感觉。游人常伫立树下沉思,临了拍张照,带走它的笃实和力量。树下没有草,有长短不一、方圆各异、厚薄不均的十几块青石板裸露在地面,由大渐小,由多渐少,由西端排到东边,最西端是一块鼓起的大青石,人站在跟前摸不着背。近看就是一块青厚板石,远看却象一条巨龙昂首,那身后一串由大渐小,由多渐少的青石板,就是它的脊背。因此这山还叫青龙山,与北面的白虎山遥遥相对,有“青龙白虎”之称。那青石板表面都很光滑,听说是放羊人常到这青石板上喂盐,硬叫羊舔出来的。那漫山遍野的一撮撮数也数不清的乌拉草,黄里透黑,抢占着每一块空地,沟崖和岩缝,现在都像疲倦地趴在地面。有的地方像冬日的菜畦,有的地方象松软的地毡,有的一撮撮悬挂在崖头上像老太太的围裙,又像年轻人甩在后背的围脖。那陡缝间甩出来的枯叶,倒像老翁的胡须。

(注:此文是我根据自己的一则日记扩展成的)

附:我的日记一则:

2011年冬日 晴

我的老师经常鼓励我们:凡没去过的地方,都要争取去一趟,走走,看看,以丰富生活,丰富作文内容。爸爸妈妈很赞成老师的提议,常常带我出去“逛”。

今天,我们一家三口去了阴阳山,山不算美,但我没去过,也大开眼界,尤其是山顶上那棵老油松,那青石板,还有那漫山遍野的乌拉草,实在令我惊奇,可惜我们没有带照相机。

可见日记不仅是记载生活的历程,也不仅是练笔,它还是一个积累素材的好办法。自己的事,身边的事,当发生的时候,不一定都能引起你的写作欲望,也不一定都能写进文章中去。但好记性不如烂笔头,没准,说不定哪天,哪次作文,一下子就会联想到日记中的内容。这时,写日记的作用就显示出来了。

日记,有话则长,无话可短,不拘一格。一天生活中的所见、所闻、所感都是写日记的内容。但日记却不是“流水账”,要记些有意义的东西,什么地方觉得“值得记”,就记什么地方。形式也不拘一格,可记事,可抒情,也可以评述。只是有一点必须切记:日记不能“编”。

长期地坚持写日记,而且又能经常地翻一翻,时常会情不自禁地自悟、自省,它的作用绝不仅限于作文,对自己品质修养、认识生活,使自己逐渐摆脱幼稚走向成熟都有很大作用。有句俗话:“下久了的小雨可以成灾”。反过来说,铢积寸累,久而久之,便积微显著。

在许多情况下,在写日记的过程中我们也许觉不出什么,但若干时间后,回头翻看,可能就会觉得惊讶。须注意,这种意外的“惊讶,将似一面镜子”,引起我们思考。也许,坚持写日记的最大益处,就孕育在这“思考”之中。这种由感觉引发的启示,将直接影响作文训练,它的作用是巨大甚至是不可估量的。所以胡适先生说:写日记是善待自己。其旨意也就在这。

猜你喜欢
青石板油松写日记
油松容器育苗技术
带着比赛的心情写日记
父爱伴我行
比刹那更永恒的
北方油松育苗技术
怎样写日记
油松种植技术及主要病虫害的防治对策
云图青石板
油松根系的固土力学机制
怎样写日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