晓雪诗情毓苍洱

2012-04-29 00:44杨鲲峰
大理文化 2012年10期
关键词:晓雪苍山洱海

杨鲲峰

晓雪先生是著名的白族诗人。

中国作家协会名誉副主席、中国社会科学院终身名誉学部委员张炯在北京举行的《晓雪选集》出版座谈会上说:“晓雪同志是我国少数民族中涌现出的最优秀的诗人之一,也是闻名全国并有世界影响的优秀诗人和散文家,杰出的诗歌理论家和文艺评论家。”

我国现代著名诗人臧克家也在1995年晓雪作品研讨会的题辞中说:“他的诗和散文风格独具,富有民族特色,为世所称。他的评论文章立场鲜明,见解新颖,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的确,晓雪先生不仅是我国当代创作活跃、成果丰硕、风格独具的少数民族诗人、散文家,也是文学艺术评论,特别是少数民族文学评论、诗歌美学研究和新诗评论方面见解独到、颇多建树、影响广泛的著名评论家。

晓雪先生于1935年生,原名杨文翰,白族,云南大理喜洲人。1952年开始发表文章,1956年毕业于武汉大学中文系。1957年7月由作家出版社出版的《生活的牧歌——论艾青的诗》,是晓雪先生第一部系统评论艾青的专著,也是新中国成立后的第一部现代作家论文集。半个世纪以来,晓雪先生著有诗集、散文集、评论集25部。其中,长诗《大黑天神》、诗集《晓雪诗选》、散文《绵绵不尽的思绪》和诗论集《诗的美学》、《新诗的春天》、《诗美的采撷》先后在全国获奖。有些诗文被翻译成英国、法国、日本、意大利、西班牙、缅甸、泰国等国文字和维吾尔、哈萨克、朝鲜、蒙古等我国少数民族文字。

1979年3月以来,晓雪先生历任中共云南省委宣传部文艺处处长,云南省文联党组副书记、副主席,云南省作协主席,中国人民对外友好协会云南分会副会长,中国作协第三和第四届理事、第五届全委会委员、第六和第七届名誉委员,国际笔会中国笔会中心理事,国际诗人笔会主席团委员,中国当代文学研究会副会长,中国当代少数民族文学研究会会长,中国诗歌学会副会长,中国南社暨柳亚子研究会副会长,云南南社研究会会长,云南文史研究馆馆员。1996年12月获意大利蒙德罗国际文学奖特别奖,2003年获第五届中国当代少数民族文学研究突出贡献奖,2006年被授予“云南文学艺术成就奖”。2010年获“中国当代杰出民族诗人诗歌奖”。

中国作家协会原党组书记、副主席,著名的《黄河大合唱》词作者张光年(光未然)同志曾于1995年11月在北京举行的“晓雪作品研讨会”上说:“晓雪同志是我们新中国出色的诗人,是白族杰出的诗人,在诗歌创作上结出累累硕果。大西南的苍山洱海、新中国的日月光华,哺育了这位多才的诗人,而晓雪又用他多彩多情的诗句美化了他的故乡、他的祖国,报答了白族人民和各族人民的热烈期望。”

云南著名作家周良沛在《晓雪诗选》的序言中说:“在写新诗的白族诗人中,晓雪同志的笔墨是倾注热情给故乡的苍山洱海最多的一位。”

是的,晓雪先生从小生活在苍山洱海的怀抱之中,少年时期,他常常在外祖父家小花园的花台上远眺美丽的苍山洱海,踏着月色在乡间的小路上漫步,到洱海边静听海风飘来的白族民歌。多少次,晓雪和同学到苍山脚下的蝴蝶泉捕捉蝴蝶标本;在万花溪清澈的溪水中捡彩石,到风平浪静的海湾泛舟赏月;与村里的小伙伴在路旁的石头下找蟋蟀;到洱海边的沙滩上放风筝、捡贝壳、踏浪;在草坪上看彩云、玩游戏、放鸽……为此,晓雪先生长大后虽离开苍洱故乡,但不管走到哪里、离故乡有多远、见过多少名山秀水,都念念不忘故乡美丽的苍洱风光和勤劳纯朴的白族人民。

“当我还在母腹里躁动/你就通过脐带/带入我的呼吸/我的生命/我的血管/当我第一次睁开眼睛/我就看见你的浪花/你的沙滩/你碧蓝蓝/一片广阔的胸怀……”(《洱海》)

他从小见过洱海“滔滔的巨浪”、“夜归的渔船”,也见过洱海“月光下的温柔、疾风下的暴烈”,还有每一天“铺满阳光的早晨,金光闪闪的傍晚”。后来离开洱海,走遍五湖四海,但洱海仍是先生“心中真正的海”。所以,先生“每次回到故乡/都要到洱海边/到白花花的沙滩上去/拾几个贝壳/捡回儿时/那一串串/飘散在浪花里的笑声。”(《拾贝》)

晓雪先生是喝洱海水长大的,童年时常常“在洱海的涛声中入眠/蓝蓝的海面上/闪光的白帆/把我的梦/引得很远很远”,但不管他“做了多少次梦”,也不论他的梦“飘得多么遥远”,他的梦“总离不开洱海”。后来,先生“走遍祖国大地/走到千里万里之外/经历了多少个日日夜夜/见到了多少江河湖海”,但夜梦里“仍响着洱海的涛声”,梦境中“仍带着洱海的色彩”(《梦源》)。

五六十年代,晓雪先生才华横溢、青春焕发,虽然大学毕业后受到各种政治运动的冲击,但他热爱自然、热爱生活、热爱故乡和祖国的诗心诗情仍熊熊燃烧,怀着对家乡的无比热爱之情,先后写下了《洱海之歌》、《苍洱新曲》、《花甸坝诗草》、《苍山洱海》、《苍洱四景》以及《播歌女》、《蝴蝶泉》、《望夫云》、《美人石》、《飞虎山》、《羊龙潭》、《小鹦哥》和《大黑天神》等许多有关大理民族特色的组诗和民间叙事诗。

晓雪先生在《我的诗歌观》中说过:“诗心就是爱心,诗人必须对生活、对人民、对大自然及世界上一切美好的事物有一种发自心灵深处的真挚、热烈、深沉而持久的爱。”的确,在现实生活中,爱和美相连相生,美从爱而来,爱因美而生。长期以来,晓雪先生把爱与美作为自己诗歌创作的主题,以诗的方式来尽情地表现苍洱故乡的美,抒发对苍洱故乡的爱,所以说他的诗都是苍洱故乡的美和他对故乡真挚的爱而产生的结晶。由于对故乡洱海魂牵梦萦,身处他乡异地,晓雪先生常常想起洱海“皎皎的明月”和“碧波一片”,洱海的每条消息都使他“心情激荡”,洱海的每张图片都使他“浮想联翩”。对于故乡的洱海,先生“想你千百回啊梦你一万遍”。多少次他追忆洱海“绚丽的朝霞”和“高阔的蓝天”,以及“晨雾中渐渐远去的风帆片片”;怀想“沙滩下的水晶宫”,“舍身斩蟒的段赤诚”,“为民除害的杜朝选”,还有“万古长青的玉白菜”;思念“摸泥鳅、斗蟋蟀的好朋友”,“捞螺蛳、捉迷藏的小女伴……”为此,晓雪先生心潮澎湃,写成长达三十四节近四百行的《洱海之歌》,并在其间用复唱的表现手法,三十四次用了“啊,洱海,我的故乡的海!”表达了他对故乡的热爱和依恋。

抒情是诗歌最重要的特征,古人说:文为情而发。在文学创作中,言志抒情是我国自古有之的诗论,创作中当心物感应、情志合一时,主客体瞬间产生相互作用,便达到“在心为志、发言为诗”。晓雪先生以为:“诗是充溢于诗人心灵中的爱的倾吐、爱的喷涌、爱的流露。”因此,他的诗中充满了对苍洱故乡真挚热烈的深情。

百里点苍山雄奇秀丽,十八溪流水清澈透亮,十九峰载雪萦云。五台峰升起的白云诱发着晓雪先生的幻想,万花溪的流水洗涤着晓雪先生的灵魂,先生把心交给了家乡,而家乡也时时刻刻装在先生的心中。

晓雪先生的笔下:下关风“吹绿了树林/吹蓝了湖水/吹起了苍山上片片彩云/吹起了洱海上朵朵浪花”(《风》);上关花“在樵夫新砍的柴担上/在渔女刚梳洗的秀发间”(《花》);苍山雪“带来凉爽/带来芬芳/那么洁白/一尘不染”(《雪》);洱海月“皎洁宁静/明亮温馨/妩媚迷人”(《月》)。先生的心中,家乡的歌声最动听,“故乡像一片歌声的湖/我从小游泳在湖中/数不清见过多少歌手/记不得听过多少歌曲/它像秋夜朗朗的月光/它像暑天温柔的凉风/它像洱海晴天的浪花,/它像苍山淙淙的溪流”(《歌》);家乡的云彩最美丽,“像雪花一样洁白/像棉絮一样轻盈/像丝绸一样柔软/像薄纱一样透明”(《云》);家乡的姑娘最漂亮,“笑声甜、歌声更甜/金花美、银花更美/谁见过这么芬芳的花朵/谁见过这么快乐的美人”(《姑娘们》)。他赞美:蝴蝶泉“泉水晶莹/歌声甜美/彩蝶成串”(《蝴蝶泉》);金梭岛“伴着洱海上欢乐的渔歌/更好的织着最新最美的图画/正织着最美最甜的生活”(《织》);清碧溪“碧绿透明/晶莹清澄/纯净深沉”(《清碧溪》)。还有:神奇美妙的大理石,巍峨秀丽的古三塔,鲜花遍地的花甸坝,传奇迷人的望夫云,洱海上打鱼的渔翁,双鹤桥边卖雪的少妇,在先生的笔下都充满着浓郁的画意诗情。

特别是精神枷锁被解除后,晓雪先生心情舒畅,诗情之火更是熊熊燃烧,在繁忙的领导工作之余,先后出版了《苍山洱海》、《梦绕苍山洱海》、《大理情思》等专集,用如苍山云一样的异彩和洱海水一样清丽的语言,尽情讴歌美丽的苍洱故土。“我的思念是云彩/它缠绕在苍山的腰间/它飘落在十九峰的峰巅/我的思念是情网/它翻动着洱海的浪花/它轻掠过海边的田野。”(《梦回苍山洱海·思念》)

曾对云南文学产生过重要影响的冯牧先生说:“晓雪以写作勤奋与涉猎广泛而著称于我国文坛。”是的,晓雪先生的成就来自勤奋、刻苦和毅力。令人羡慕和惊叹不已的是:2008年,晓雪先生煌煌六卷360万字的《晓雪选集》出版。这当然是云南乃至中国现代文坛的盛事,2008年3月,中国诗歌学会、中国现代文学馆、云南省文联、云南省作协和云南出版集团公司在北京举行了《晓雪选集》出版座谈会。时任中共中央宣传部副部长的欧阳坚,中国作协党组书记金炳华,中国文联副主席、中国作协副主席丹增,中国作协副主席陈建功,中国作协名誉副主席王蒙,中国诗歌协会副会长吉狄马加,以及李瑛、屠岸、邓友梅、张炯、谢冕、雷抒雁、袁鹰、肖复兴、韩作荣等一批在中国文坛上有重要影响力的诗人、作家和评论家出席了座谈会。他们在座谈会上高度评价了晓雪先生的文学创作对中国文学所做贡献,认为他的诗有鲜明的民族特色、浓郁的地方色彩、强烈的时代精神和独到的个性特征,形成了一种朴素、单纯、清新、明丽而又含蓄多样的风格;他的散文写得自由自在、平易亲切而又诗意盎然、耐人寻味,他的评论观点鲜明、坦诚直率。大家称赞晓雪是“文学领域的多面手”,是云南文学艺术界的优秀代表。

《晓雪选集》是晓雪先生半个世纪以来创作心血的成就和总结,不仅是云南文坛的重要收获,也是中国文坛的重要收获。选集无疑足以把晓雪先生推升到中国现代文学的著名画廊里,载入中国现代文学的册页中,并当之无愧地占据了一席之地,每一个大理人都会引以为骄傲。

2009年11月,为进一步挖掘晓雪先生作品所蕴藏的价值,促进云南当代文学的发展和云南民族文化强省的建设,由云南省文联、中共大理州委宣传部主办,云南省作家协会和大理州文联承办的《晓雪选集》研讨会在大理召开。11月8日上午,惠风和畅,龙山国际会议中心二号厅里群贤满座,晓雪先生携其夫人白族歌唱家赵履珠和与会代表济济一堂。会议由州委宣传部部长王以志主持,州委副书记王雪峰致辞,省人大、省政府秘书处,中国文联作协党组和省州文联负责人分别讲话。研讨会规格高、气氛热烈,专家、学者、评论家纷纷争相发言,一致评价晓雪先生人品超群,才华出众。

到了晚年,晓雪先生的苍洱之情更是与日俱增。2012年春节,年近耄耋之年的晓雪先生再次回到故乡大理,虽时值早春,但美丽的大理坝子已是柳丝飘绿、菜花金黄,一派盎然春意。在此期间,先生漫步大理古城,进玉洱公园欣赏茶花,徜徉喜洲古镇,与家乡父老用白族话亲切地打招呼,到严家大院观看白族歌舞、品尝三道茶,登海心亭看洱海,去沙滩上拾贝壳……熟悉的海风多情地拂抚着先生的脸庞,东望碧水如镜的茫茫洱海,西眺古雪神云的巍巍苍山,想到钟灵毓秀的苍洱是自己诗的灵感和爱的源泉,先生思绪万千,不觉轻吟:“你的苍山/给了我坚韧的筋骨/和挺拔的身材/你的洱海/给了我澎湃的激情/和广阔的胸怀。”于是一口气写下《故乡》组诗六首。

半个世纪以来,出于对故乡的热爱,晓雪先生一往深情地用多彩的诗句尽情讴歌山灵水秀的苍洱故乡,赞颂勤劳善良的白族人民。北京大学著名教授、中国诗歌研究院院长,北京市文艺评论家协会主席谢冕说:“晓雪拥有云南的全部丰富和神奇”,“是共和国成立后的最具代表性的诗人之一,不仅代表他的民族,也代表多民族的新中国。他把白族文化的精髓融入了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之中,他的书写是鲜明的民族精神和生动丰富的时代精神的融合。晓雪的诗歌清新明丽,纯净澄澈,其风格犹如苍山峰顶拂晓晶莹的雪光。”

著名作家王蒙这样评价:“白族诗人晓雪同志扎根于自己美丽的家乡,以美好明丽、乐观细腻的笔触,十分投入地抒写了对生活、对西南边疆、对于苍山洱海、对于奋发向前的时代的一腔热情。他的作品于温柔诚挚中见风骨,于明白畅晓中见深情。他的诗作是我们祖国多民族文学百花园中的一个重要的收获。”

晓雪先生得到了国内外众多诗歌评论家的高度评价,但他认为“诗人的追求永远没有终点”,说自己“远未达到自己想要达到的高度和水平,在有生之年,我将坚持不懈地继续努力。”还表示“在生命的最后一分钟仍然站在起跑线上永不停止、永无止境地追求下去。”(《晚晴集》自序)

相信,凭着对苍洱故乡的一片深情,晓雪先生一定还会写出更多、更美的为苍洱故乡增辉添彩的诗作。

责任编辑 左家琦

猜你喜欢
晓雪苍山洱海
晓雪先生治学方法略谈
苍山
洱海月下
洱海,好美
洱海
苍 山
烟云几许著苍山
梦想
FBI Breaks into Shooter
爱上洱海,只需要这十个瞬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