弥渡古代人物二题

2012-04-29 00:44王亚林
大理文化 2012年10期

王亚林

明代御史邹尧臣

李元阳,在大理已是家喻户晓的人物。然而与李元阳同榜登科,中嘉靖五年(公元1526年)丙戌科进士的弥渡县密祉乡柳城村人邹尧臣,却不尽为人所知。须知,一个地方,两名同是出生寒门的举人同登金榜,这在当时,堪称大理乃至云南科举史上的一段佳话。

邹尧臣,字廷命,号和峰,弥渡县密祉乡柳城村人。明正德十四年(公元1519年)己卯科举人,嘉靖五年(公元1526年)丙戌科进士。清道光十八年(1838年)重修《赵州志》,邹尧臣入“乡贤”,并对其一生作出精炼概括:“官南城县令,擢御史,巡按四川,累官江西副使、参政,所至以治行称。丁艰,遂不起。建祠堂,立家塾,置义田,族党赖之。”

南城县,明代属江西建昌府,即今江西省抚州市南城县。嘉靖六年(公元1527年),邹尧臣任南城县令。(光绪)《江西通志》第131卷“宦绩录”记载:“邹尧臣,字廷命,云南赵州人,嘉靖五年进士,六年任南城知县。邑遇水灾,捐俸赈灾,全活甚众。值编丁长吏欲伪增户口以要功,尧臣力争得免。”但凡史籍记载,均属微言大义,短短数语,可见邹尧臣为政以民为本,为官悲天悯人,深得民心。

由于在南城县政绩卓著,擢邹尧臣为都察院御史。公元1534年,邹尧臣奉旨巡按四川。明代监察御史为正七品官,品级虽然不高,但奉钦命巡按地方时称为“代天子巡狩”,“大事奏裁,小事立断”,可见其权重;“凡政事得失,军民利病,皆得直言无避”,可见其职宽;“御史犯罪,加三等”,可见其责严。巡按四川一年,邹尧臣纠察奸弊,纠劾违法,扶植良善,奏报针对时弊,关注民生,切合实际,多被采纳,表现了一个儒家知识分子的本色。据《大明世宗肃皇帝实录》第180卷记载:“嘉靖十四年十月辛亥,割四川川南道所隶卭、雅、眉三州八县,建昌等六卫十所,天全黎州七土官衙门为上川南道,以建昌兵备副使胡仲谟兼分巡督粮,右参议李瑜兼分守。从巡按御史邹尧臣请也。”又载:“嘉靖十四年十月丁巳,旌表四川孝子李应麒等三人、节妇高氏等十七人、烈妇边氏一人,从御史邹尧臣奏也。”

嘉靖十七年(公元1538年),邹尧臣巡按广西,参与谋划了一起著名的平乱,即平息藤峡盗事件。据《明史列传·张经传》记载,广西地区苗、瑶、壮等众多少数民族聚居,明政府采取“改土归流”政策,逐步加强对少数民族地区的管理。但由于地处边远,一些少数民族头领不服“改土归流”,聚众武装反抗。特别是桂平县大藤峡地区的瑶族,以侯公丁为首,武装占据罗滩,攻城杀官,“时出杀掠”,民众甚苦之。明政府屡次派兵征抚,还是此起彼伏,甚至蔓延至广东。嘉靖十六年(公元1537年),世宗任命兵部右侍郎张经总督两广军务。次年正月,张经一到广西,立即与巡按御史邹尧臣商议,定下“剿抚并举、分进合击”的作战计划,先设圈套诱擒侯公丁,然后分兵两路,一路直趋其老巢罗滩,摧毁其根据地,趁瑶兵四处逃窜之时,另一路绕后合围攻击,被斩首、俘虏和招降4550多人,两广之乱遂平定。此役,邹尧臣展现出深谋远虑的远见和临机果决的军事才能。明田汝成著《炎徼纪闻》说:“督府乃议亟举,而巡按御史邹尧臣赞画甚力”;清谷应泰著《明史纪事本末》说:“副使翁万达力请讨公丁,御史邹尧臣亦赞之”,有力地维护了中央权威和民族地区的团结稳定,深得嘉靖皇帝的青睐与上司同僚的赏识。

随后的几年,邹尧臣仕途一路顺风顺水,由御史而江西副使,由江西副使而江西左参政。此段时间没有翔实的历史记录,从简单的史料记载中可知,江西副使即江西按察司副使的简称,为正四品。明代在各省布政使司下设左、右参政,为布政使司佐理官,为从三品,分守各道,派管粮储、屯田、清军、驿传、水利、抚民等事宜,或节制一或数府州,相当于今天的副省长。邹尧臣任职江西左参政,直至嘉靖21年(公元1542年)。

嘉靖22年(公元1543年),邹尧臣从江西洪都(今南昌市)回乡丁优,从此,邹尧臣再也没有出仕为官,即使守制期满之后,朝廷再三征召,也没有把深爱着故乡的邹尧臣从故土之中拖离出去。在故乡赵州,邹尧臣“建祠堂,立家塾,置义田,族党赖之。”(见《道光赵州志·乡贤》)

在封建社会,学校和家学教育兴办的成功与否,是关乎一个地区、家族和家庭的荣耀地位、发达兴旺的大事,历来颇受重视。邹尧臣率领士绅民众创建了大理第一所学校——凤鸣书院,即今大理三中,让大批“孤寒之士”读书识礼,进掖后生,并捐置学田两处计78.3亩,保障书院束脩膏火。同时,拿出自己的薪俸建立私塾,设义田,聘名师,教授家族子弟。隆庆三年(公元1569年),赵州司马陈谟深感其事,欣然撰写《参政邹尧臣置学田碑记》,盛赞邹尧臣“于敦之余而推及于里士”,其义举可与范仲淹在苏州置义田千亩相媲美,可与窦沫议建书院、购置书籍数千卷互比肩。由于邹尧臣的极力推动,故乡教育快速发展,登科及第者接踵,仅以其家族来说,邹尧臣的五个儿子世贤、世科、世和、世昌、世箕,侄子绍贤、维绍、世德均中秀才,邹尧臣之功,由此可见。

嘉靖二十六年(公元1547年),赵州恰逢大旱,官绅民众忧心忡忡,邹尧臣率众祈雨,倡修沟渠,解除旱情,随后倡建清流普济祠,并为之作《清流普济祠碑记》,赞叹道:“龙有救旱之功焉,公有爱民之政焉,民有好义之中焉”。嘉靖四十五年(公元1566年),赵州“募建瑞云阁以奉玉皇,远近闻者,无不响应,尤以邹尧臣一家最为尽力,其家父子、兄弟、眷属,皆捐金帛,脱簪珥,以率一乡”,在凤仪山麓创建了瑞云观,李元阳曾如此记述:“全观落成于隆庆三年,建成后时有五色光瑞显现。”此外,邹尧臣还倡修了东岳庙等古迹,在传播传统文化的同时,为子孙后代留下一个个胜迹,这可能是四百多年前的邹尧臣意想不到的。

在朝为官,邹尧臣处理政务尽职尽责;在野为民,邹尧臣服务桑梓尽心尽力。故乡士绅为邹尧臣修建世科坊、进士坊、绣衣坊,甚至他的父亲邹华也子贵父荣,被朝廷封赠为文林郎、陕西道监察御史,并为其修建了敕封坊。在封建社会,人们以此传统方式,旌表他为官之正、为贤士之楷模,牌坊今天虽然无一幸存,但故里乡人对其之敬重可见一斑。可惜,如此值得记住的先贤,在今天可见的史书中只见寥寥数语,且错漏百出,仅见于张福孙先生著作《大理白族教育史稿》,列入教育人物传。

需要说明的是,弥渡县密祉乡可谓山川毓秀,地杰人灵。2007年,文盛街被列为省级历史文化名村,同年12月,密祉乡被省政府列为旅游小镇。这,不能不说有着先贤邹尧臣开拓之功。

清代帝师尹箫怡

大理自古有“文献名邦”美誉,可谓为钟灵毓秀,地灵人杰,人才辈出,然担任帝师者,只有唯一。他,就是清代第十代皇帝同治帝师。

尹箫怡(公元1827年—公元1886年),曾名尹炳甲、尹绍甫,字吉芬,号文浦,别号壬斋,大理府赵州弥渡兔街(1962年划归南涧彝族自治县)人,道光年间举家搬迁于弥城。尹箫怡事迹《民国弥渡县志稿》、《新纂云南通志》等均有载。

尹箫怡先祖尹兴祖由四川宦迹云南,考授晋宁州左牧,后移任呈贡知县,公元1644年迁毕乌判事,候补晋阳知府,明亡后遂隐居滇西弥渡兔街腊苦村。五代祖尹思任为清乾隆癸卯科(公元1783年)举人。尹箫怡与箫忻、箫恺、箫愉兄弟四人,尹箫怡排行老大。尹家历代耕读传家,满庭书香,尹箫怡传承家学,自幼才思敏捷,家虽贫寒,但读书刻苦,善于作文、书法,文行俱优,“少时文名噪甚”。公元1855年,尹箫怡连过省、府、州各级考试,脱颖而出,成为最高学府国子监的生员。同年,联捷乙卯科云南乡试举人,列第13名。时值清朝内忧外患之际,尹箫怡自幼深受祖训“先祖多良才,利人利己利社会;子孙有大志,为国为民为家乡”的濡染,抱定“从仕途扶朝纲,求国家振兴之道”的理想,居家潜心博览群书,四书五经烂熟于胸。

清同治元年(公元1862年),尹箫怡辗转北上,历时约四个月抵达北京参加春闱。一篇篇锦绣文章,潇洒飘逸的书法,五经考试录为会魁,中会试第十三名、殿试二甲第四十七名、朝考第十二名,尹箫怡如愿以偿,入选翰林院庶吉士。公元1865年,又经考试,以优于文字书法,授翰林院编修。不久,尹箫怡入詹事府,历任左春坊、右中允,修国史,录会要,弘德殿教授少不更事的同治帝,“凡十有余年”。期间,尹箫怡始终廉洁自持,才学出众,累次在三年一次的京察中获得一等,深得慈禧太后赏识,势有备位台阁之意。可惜,不可救药的同治帝载淳亲政不到两年就于公元1874年驾崩,箫怡失却依傍,加之个性不屑攀权附贵,在新旧势力矛盾纠结的晚清被时人称为“干阁”。光绪二年(公元1876年)七月,清廷发出诰命称,箫怡“学通载籍,品著圭璋,珥笔西清,曾预窥乎四库分藜,东观雅坛,誉夫三长”,授为奉政大夫,妻石氏封为宜人。

从此,尹箫怡就成为一个五品散官,整日埋头整理国史资料,被搁置起来。自撰联“无数云山供笔点;一篇珠玉是生涯”,就是这时生活工作的最好写照,不过箫怡却是乐在其中,成绩不俗。光绪五年(公元1880年)一月,尹箫怡再一次京察一等,引见于光绪皇帝,仍被留用原职。

公元1876年到公元1883年,年届花甲的尹箫怡终于被“特旨外放,任贵州安顺知府”。据说,这是缘于慈禧太后“念旧情”,尹箫怡勤于职务。安顺位于贵州省中西部,曾经是古代西南地区夜郎、牂牁之首邑,因其地理位置显要,素来被称为“黔之腹,滇之喉,蜀粤之唇齿”,且“商业之盛,甲于全省”。在安顺,尹箫怡始终秉承“泽加于民”、“兼善天下”理念,“清正廉洁”,一心为政,力图干一番事业报效朝廷。可惜,天不假年,因积劳成疾,公元1886年,一场风寒大病而辞世。夫人与子炳均扶柩归葬入兔街祖茔,居住弥城,民国六年炳均任弥渡教育局长。

尹箫怡精通文史、诗词、乐律,擅长对联书法。光绪二年(公元1876年),尹箫怡回到故乡弥渡,与家乡文友吟诗作对,品茶论史,也许是尹箫怡一生中最为快乐惬意的时光。

尹箫怡博学多才,弥渡名胜寺宇撰书不少楹联,每作均联语工稳,文采怡然,堪称对联高手。公元1876年,弥渡中和书院修葺一新,尹箫怡为之题写楹联两联曰:“名录压滇西,源溯文江,看前辈六科六解亚;祠曹连阙北,宗潮学海,愿诸君一室一琴书”。“琢磨有灵都缘绿竹;安排预定且看梅花”。前联历数弥渡地方学子在乾隆朝五次乡试中,连续考中解元、亚元之盛况,寄望于后起学子们博览群书,不负先贤,寄托着尹箫怡对后学们的谆谆教诲之情。后联则勉励后学诸君以竹为师,谦虚有节,定能成就一番功业。

在弥渡天渡桥廊柱上,尹箫怡撰联“两岸柳映千峰雨;一堤桃花万树霞”。弥渡八景中的西河烟柳和桃花古渡入联,烟柳朦胧,桃花姹紫嫣红,家乡如画。在密祉凤山书院,尹箫怡惊异于密祉坝的秀丽景色,品茗之余欣然题联“盃茗借僧僚,正山雨溪云之候;龟蛇严锁钥,在柳桥梅驿之间”。在红岩虫蝗寺,尹箫怡回顾南诏历史,题联“驯鹿有灵在昔,竺云蒸白饭;飞蝗无迹于今,花雨湿红岩”。描摹红岩地方丰盈的景象。公元1877年春,尹箫怡游弥城镇西壁王母阁,题书“福佑云津”匾,表达为弥川生民祈福之意。

尹箫怡书法出于王、赵,行书笔法丰浓,而自有个性,为“晚清一灿星”。弥邑后人、著名学者许子建评为,结构灵巧,笔力中锋,不仅天姿超凡,且功力深厚,非一般学者所可望尘,与清代的刘石庵相伯仲,故在弥邑超前轶后。如今,圣旨、印章、书法作品等尹箫怡遗物保存于弥渡县文管所。据说,当时文人雅士常以得尹箫怡一字为宝,时常有人用窑烟、胶水、棉纸拓下装裱,悬挂于堂室之中欣赏,尤以“琢磨有灵都缘绿竹;安排预定且看梅花”一联最为珍奇,民间遗留墨迹较多。

一代帝师,可谓才高八斗,可惜尹箫怡至今留下文学作品不多,仅见《大理县志稿》收录其诗《天生桥不谢梅》,写的是大理洱河水至天生桥激水跳珠,宛如梅树的自然奇观:

激水跳珠万朵融,横斜疏影挂玲珑。天青自坠瑶台雪,江静仍吹玉笛风。仙鹤桥头抬欲下,美人月底梦难同。唐花岁岁闲飘落,争似长开碧海中。

责任编辑 左家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