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本不合格原因分析及防范整改建议

2012-07-12 08:41邓小芳重庆市北碚区中医院检验科400700
检验医学与临床 2012年11期
关键词:申请单检验科标志

邓小芳(重庆市北碚区中医院检验科 400700)

随着医院诊疗手段的不断发展,实验检查项目多、涉及的范围广,实验室的数据和结果在临床诊断依据中占据的比例越来越大,所以对检验结果的准确性要求也越来越高,准确的检验结果是要经过检验分析前、中、后3个阶段的质量控制[1]。检验分析中和分析后的质量控制程序及实施措施,实验室较有效地保证了检验质量的准确性。但是标本检验分析前阶段的标本采集及送检的质量控制是掌握在护士和医生手中的,在各医院目前都还是薄弱环节。

1 临床资料

1.1 标本来源和种类2005~2011年本科室共收到病房标本约776000份,包括血液、尿液、粪便、脑脊液、胸、腹腔积液、细菌培养标本、心包液、关节液等,不合格标本9039份,不合格率1.16%。

1.2 不合格标本的标本类型分布见表1。

1.3 2005~2011年度不合格标本数量见表2。

1.4 不合格原因本院出现的不合格情况有溶血、凝固、稀释、脂血、无标志、标志错误、量太多、量太少、未无菌送检、抗凝剂错误、抗凝比例不当、标本混装、送检条件不当、采血管错误、抗生素使用后培养。

1.4.1 2005~2009年按不合格原因的标本份数依次排列前5位分别是:溶血、凝固、稀释、无标志、标志错误。

1.4.2 2010~2011年按不合格原因的标本份数依次排列前5位分别是:标本与申请单不符或有标本无申请单、无标志、凝固、标志错误、量不准确。

1.5 不合格标本的科室分布除标志缺乏问题总是发生某一两个科室外,其余不合格因素各科室间无明显差异,由此说明全院护理队伍中这项工作的培训管理力度均不够。

表1 不合格标本的标本类型分布

表2 2005~2011年度不合格标本数量

2 讨论

2.1 2005、2006年的胸、腹腔积液和脑脊液的不合格率很高,达88.1%,原因在于当时采集胸、腹腔积液和脑脊液的标本数少,医生采集的经验少,检验科对此类标本的规范化要求未针对临床规范;相比较而言血液、尿液和粪便的不合格数量远大于胸、腹腔积液,但是不合格比例要远远低于胸、腹腔积液和脑脊液。

2.2 针对病房标本的不合格问题,检验科曾于2008、2009年2次对全院医护人员做了标本采集培训授课,这与2008、2009的不合格比例相对较低是一致的,由此说明培训是有效的,确实降低了不合格比例。近2年来检验科也通过对病房的标本验收及反馈不断向病房的医护人员灌输标本采集要求,但是不合格率反而又升上去了,经过向护理部了解临床护理队伍的情况,发现护理队伍不稳定、人员流动性太大是造成不合格率上升的根本原因。

2.3 2010、2011年的不合格标本比例最大的是粪便、尿液,主要是所送标本与申请单姓名不符最多,原因是护工送检时未核对标本与申请单;其次是无姓名标志,这主要在某一、两个科室,应该是护士长未严格要求每个护士执行大小便杯的标志;部分粪便标本与尿液标本装在一个杯子里送检,经过对患者的了解发现主要原因是护士交代患者或家属时未讲清楚或者患者未完全明白导致的低级错误。

2.4 细菌培养标本不合格在2010年比较突出,原因是因为2010年医院对培养送检比例的要求提高,细菌培养量从以前的每个月30、40例增加到200例左右,同时医院发展太快,年轻的、新进医生较多,所以规范性不够。

2.5 以前常出现的溶血和稀释2个常见不合格原因在近2年比较少见,由此说明护士对这两种明显的不合格情况比较熟悉,操作时比较注意避免。

2.6 近2年来标本量的采集不合格比较常见,应该是对真空采血管的使用不够熟悉,同时也有真空采血管的负压不准确的因素。

2.7 标本凝固主要是采完血未及时颠倒混匀或混匀次数不够,也发现有护士对必须颠倒混匀的标本类型掌握不够。

2.8 防范整改建议

2.8.1 检验科人员在验收标本时要按照《检验科标本管理手册》中标本验收标准执行,不合格标本应该按《检验科标本管理手册》中的不合格标本处理程序进行处理,严把标本质量关,保证标本来源合格[2]。

2.8.2 不合格标本一经确定,检验科人员立即与相关科室及人员取得联系,讲明重新采集标本的必要性,要求重新采集标本,以保证检验结果的真实可信,同时做好记录工作[3]。

2.8.3 加强检验科与护理部的沟通,进行护理人员岗前培训,使护理人员熟悉不同检验项目标本采集的不同要求,如采血量严格按照真空采血管上标示的刻度、血气标本应避免空气进入注射器、某些项目采血后轻轻颠倒混匀2~3次以避免溶血和血液凝固现象发生;尿液标本和胸、腹腔积液标本采集容器标志要与申请单相符、不得混入其他杂物、标本采集后要及时送检等[4]。

2.8.4 特殊标本的采集还要对医生进行培训,特别是脑脊液、心包液等珍贵标本的规范化采集及送检要求,新进医生的岗前培训中应作为必要课程[5]。

2.8.5 检验科应该深入临床科室征求意见和建议,增进相互间的了解,以得到临床医生和护士的配合[6]。针对标本采集存在的诸多问题,将标本采集的注意事项、患者准备等信息分别以检验通讯的形式反馈,以此得到医护人员和患者的配合与支持,进而促进和改善实验室工作。

2.8.6 在定期的分析总结中检验科应该仔细分析存在问题的主要科室、主要人员,对这些科室和人员单独培训,强化意识,提高整改力度[7]。

2.8.7 在医院创建三甲的进程中,抓紧对标本质量的管理工作是大好的时机,容易产生效果。

2.8.8 检验科可以向临床提供标本采集手册,以供医护人员随时查阅[8]。

2.8.9 病房护理人员对患者及陪护人员应加强健康宣教,指导患者留取正确的标本,交代清楚注意事项。

[1]柳枝,黄欣.基层医院检验科标本不合格的特点分析及对策[J].实验与检验医学,2010,28(3):279-280.

[2]马黎明,陈敬银.临床实验室质量管理缺陷分析及改进建议[J].现代检验医学杂志,2008,23(5):120-121.

[3]赖晓菲,张利萍.2008-2010年某医院检验科不合格标本情况分析及质量控制[J].重庆医学,2010,39(24):3365.

[4]王伟民.浅谈护理工作对检验分析前质量的影响及对策[J].临床检验杂志,2007,25(6):469-470.

[5]李晓洲,王永杰,陈复兴,等.浅析医学检验分析前质量管理[J].东南国防医药,2009,25(6):66-67.

[6]丛玉隆,尹一兵,陈瑜,等.检验医学高级教程[M].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2010:58-60.

[7]舒玲,郭靓,罗岚,等.华西医院不合格微生物标本的特点分析及对策[J].现代预防医学.2011,12.

[8]张国庆.检验分析前质量保证与临床科室的关系[J].国际检验医学杂志,2009,30(3):310.

猜你喜欢
申请单检验科标志
多功能标志杆的使用
PDCA 循环在临床输血申请单书写质量持续改进中的作用分析
浅析检验科常规生化检验的室内质量控制
临床输血申请单不合格项目分析及应对措施
认标志
首都的标志是只熊
我院检查申请单流程设计与应用
广州市第一人民医院检验科
PDCA循环在输血申请单规范填写管理中的作用
医改进入新阶段的重要标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