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T诊断对股骨头缺血性坏死的价值

2012-10-11 09:26辛克武
中国医药科学 2012年14期
关键词:平片创伤性股骨头

辛克武

广东省罗定市人民医院,广东罗定 527200

CT诊断对股骨头缺血性坏死的价值

辛克武

广东省罗定市人民医院,广东罗定 527200

目的探讨CT检查对股骨头缺血性坏死的早期诊断价值。 方法 回顾性分析笔者所在医院2006年7月~2011年12月收治的60例股骨头缺血性坏死患者的X线平片及CT检查资料。 结果 X线平片确诊率为55.0%;CT检查确诊率为86.7%,两组确诊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应用CT检查对股骨头缺血坏死的早期诊断及提供治疗方案具有十分重要的价值,较之X线检查具有更为准确、直观等明显优势,值得推广应用。

CT;股骨头缺血性坏死;影像学

股骨头缺血性坏死又称无菌坏死或骨软骨炎,是骨科中一种较为常见而又难治的髋关节疾病。近年来,由于人们过量的酗酒、应用激素及外伤等原因,该病的发病率呈上升趋势,致残率较高[1]。为防止股骨头坏死的进一步发展和恢复患者关节功能,早期发现、明确诊断并采取有效治疗措施是关键。现将笔者所在医院2006年7月~2011年12月收治的60例股骨头缺血性坏死患者的X线平片及CT检查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以探讨CT检查对股骨头缺血性坏死的早期诊断价值。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06年7月~2011年12月笔者所在医院收治股骨头缺血性坏死患者60例,全部经术后病理证实。60例患者中男46例,女14例;年龄22~62岁,平均(38.6±5.6)岁;病程10 d~12个月,平均(4.2±1.4)个月;单侧发病42例,双侧发病18例;伴服用激素史35例,外伤史18例,酗酒史7例。髋关节疼痛、间隙性跛行、髋关节功能障碍、活动受限等是其主要临床表现。

1.2 方法

本组60例患者在行X线骨盆正位平扫后,再行双侧髋关节CT扫描。采用PHILIPS 16层螺旋CT机进行扫描,患者取仰卧位,扫描范围为自两侧髋臼上缘至股骨颈,连续扫描,层厚5 mm,层距 3 mm。

1.3 分期标准

参考相关文献[2]对股骨头缺血性坏死进行分期:(1)0期:X线不分0期,CT没有呈阳性表现;(2)Ⅰ期:股骨头不变形,X线示股骨头承重面的下方有线样透亮影出现,呈“线样征”,CT示股骨头内部出现星芒状结构变粗、浓密和扭曲;(3)Ⅱ期:股骨头形态及关节面正常,X线示股骨头内出现硬化改变和囊状透亮影,CT示股骨头内部出现大小不等的局限性囊变和疏松区,或出现囊变和斑块状骨硬化;(4)Ⅲ期:股骨头变形,关节腔正常,X线示股骨头出现一定程度的塌陷及碎裂,CT示股骨头前上部关节面下出现窄细状透光带及新月征(股骨头塌陷硬化);(5)Ⅳ期:股骨头明显变形,X线示股骨头出现塌陷扁平,关节间隙狭窄、髋臼边缘骨质增生硬化,CT示股骨头出现塌陷扁平,其内部有不同程度囊变,周围有硬化并出现退行性骨关节病变。

1.4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15.0统计软件对资料进行处理,采用卡方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本组60例股骨头缺血性坏死患者中,经X线检查确诊35例,确诊率为58.3%;经CT检查确诊52例,其中双侧股骨头坏死18例(见图1),确诊率为86.7%,两组确诊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图1 双侧股骨头坏死CT图示

表1 X线与CT检查结果比较[n(%)]

3 讨论

导致股骨头缺血性坏死的原因一般分为创伤性和非创伤性者两类。如髋关节脱位、股骨颈骨折、髋部外伤等创伤都是引发创伤性的股骨头缺血坏死的因素,这些创伤能够直接或间接造成股骨头血液循环损坏,从而导致股骨头缺血性坏死[3]。而慢性酒精中毒(长期酗酒)、大量应用激素、血液系统疾病、肾脏移植后化疗、放射性照射、慢性胰腺炎、痛风等都是诱发非创伤性股骨头缺血性坏死的因素,在这些因素中最主要的危险因素则是慢性酒精中毒和大量应用激素。上述种种原因引起的股骨头缺血性坏死的病理过程都大同小异,早期特征是细胞缺血伴骨髓细胞和骨细胞死亡。股骨头缺血性坏死的发病机制可以概括为骨内血管受挤压、血管内梗阻及血管壁的完整性受到损害后造成股骨头缺血、坏死,最终导致股骨头的塌陷和骨皮质的断裂。随着近年来该病发病率的不断上升,早期发现、明确诊断并采取有效治疗显得尤为重要。

目前,在对股骨头缺血性坏死的诊断中最为常用的方法是X线、CT和MRI[4]。传统的X线摄影不但麻烦且欠缺准确,为得到多种投照位置往往需要移动患者,若患者髋关节有病变则会造成患者的痛苦;另外X线平片是通过骨内矿物质含量的测定来进行病变反映的,所以其具有当股骨头缺血性坏死未发生骨质吸收前是无法显示病变的局限性,从而造成漏诊。而应用CT对股骨头缺血坏死进行诊断,具有分辨率高,对骨骼间解剖关系能够清晰显示而利于早期诊断,不需移动患者便可得到三维图像,对于了解患者病情的发展和疗效观察有很大的优越性,且价格适中等优点,另外,CT检查还能够帮助患者选择是行单纯股骨头置换术抑或是行全髋置换术的治疗方案。本研究结果提示,对股骨头缺血性坏死患者进行诊断时,应用X线平片确诊率为55.0%,而应用CT检查确诊率为86.7%,两组确诊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虽然MRI是目前股骨头缺血性坏死的早期诊断最为敏感、最具有特异性的影像学检查方法[5],但是这项检查由于价格较为昂贵且不易普及,故而无法广泛开展应用,而应用X线检查又有着一定的局限性,因此,应用CT检查对股骨头缺血性坏死的早期诊断及提供治疗方案具有十分重要的价值,较之X线检查具有更为准确、直观等明显优势,值得推广应用。

[1]潘海英,钟兰宇,上展增,等.成人股骨头缺血性坏死的CT诊断[J].中国当代医药,2011,18(10):72-75.

[2]付志爽.股骨头缺血坏死的CT诊断分析[J].中国医药导报,2011,8(5):166-167.

[3]胡小庆.股骨头缺血性坏死的CT早期诊断[J].基层医学论坛,2011,15(13):450-451.

[4]施颖.早期股骨头缺血坏死的影像学诊断分析[J].医学信息,2011,24(7):3162-3163.

[5]覃峰,唐国睿,邓小强,等.多排螺旋CT薄层扫描对早期股骨头缺血坏死的诊断价值 [J].广西医学,2011,33(11):1457-1458.

R445.3

B

2095-0616(2012)14-101-02

2012-05-21)

猜你喜欢
平片创伤性股骨头
激素性股骨头坏死潜在失调基因的鉴定
基于“乙癸同源”理论辨治股骨头缺血性坏死
X线平片和CT对颈椎病诊断的临床效果
颈椎病患者使用X线平片和CT影像诊断的临床准确率比照观察
冠心平片对冠心病心绞痛患者抗氧化酶及炎症因子的影响
17例创伤性十二指肠损伤的诊治体会
易于误诊为股骨头坏死的股骨头内病变的鉴别诊断
仙鹿活骨丸治疗股骨头缺血性坏死的实验研究
游离皮瓣移植修复小儿四肢创伤性软组织缺损
认知行为疗法治疗创伤性脑损伤后抑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