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儿听力筛查依从性的临床干预

2013-01-05 03:41倪惠兰赵丹丹赵徐静蔡艳芷张微朱艳乐杨健美
温州医科大学学报 2013年10期
关键词:初筛听力筛查

倪惠兰,赵丹丹,赵徐静,蔡艳芷,张微,朱艳乐,杨健美

(乐清市人民医院 耳鼻咽喉科,浙江 温州 325600)

先天性听力损失是人类常见的出生缺陷,据国内外报道,新生儿听力减退在无危险因素的新生儿中发病率为0.1%~0.3%,在重症监护室中的新生儿发病率高达5%[1]。由于先天性听力损失的高发病率、高危害性及高可干预性,故听力损失的早发现、早诊断、早干预至关重要。为此,我们将于2006年10月-2012年9月本院出生的23143例新生儿听力筛查情况进行监测,制订管理制度和筛查流程,取得了满意效果。现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我院住院分娩的23143例新生儿,干预前新生儿10902例,其中男5572例,女5330例,男女比1:0.96,年龄1~42 d,平均2.5 d;干预后12241例新生儿,其中男6357例,女5884例,男女比1:0.93,年龄1~42 d,平均2.3 d。

1.2 方法 回顾性调查2006年10月-2009年9月本院产科出生的10902例新生儿听力筛查率、复筛率和失访率,汇总分析相关影响因素,制订相关管理制度和干预措施。前瞻性监测2009年10月-2012年9月本院产科出生的12241例新生儿听力筛查率、复筛率和失访率等情况,比较干预前后变化。

1.2.1 干预措施

1.2.1.1 制订新生儿听力筛查流程:①初筛:新生儿出生48 h后常规进行瞬态诱发耳声发射(TEOAE)初筛。②复筛:与产妇产后42 d返院妇科复查捆绑在一起,要求产妇带未通过初筛的孩子在42 d来筛查,在42 d前电话反复通知直至前来筛查为止。③转诊:复筛未通过者经耳鼻喉科医生检查确诊无外耳道畸形和耵聍堵塞的转上级医院。④筛查结果的规范化表达及解释:对于听力筛查通过的要避免家长产生麻痹思想。而对于听力筛查未通过的,予以客观全面的尽可能婉转的解释,来释放家长的心理压力,努力做到使家长正确理解筛查结果,既不能给家长带来过重的心理负担,又要让家长引起足够重视。因此最好面对面地交流,以一种易于理解的方式告知家长他们的孩子未通过听力筛查、复筛时间和复筛的重要性,及准时随访的重要性[2]。⑤随访:电话跟踪随访,并做好详细跟踪记录。

1.2.1.2 制订新生儿听力筛查项目科普知识的宣教计划:①孕期教育:将听力筛查重要性等知识纳入孕妇学校培训计划内,有利于开展多形式、多渠道健康教育,如现场讲座、电视、光盘、墙报、健康知识小册子等宣传孕期保健、预防感染、避免听神经毒性药物使用、胎儿各阶段发育及影响因素等。以产妇及婴幼儿家庭为中心,进行新生儿听力筛查项目科普知识的宣教,让家属了解听力筛查的重要性。②入院宣教:通过责任护士入院宣教,让孕产妇及家属充分了解新生儿听力损害的高发病率、高危害性及高可干预性,明白新生儿听力筛查目的、意义,提高对听力筛查认识。讲解听力筛查的测试方法及测试的安全性和无创性。③出院指导:对于未通过听力筛查的新生儿,在出院时对其家属反复说明复筛及随访的重要性,复筛时间、地点等。

1.2.2 新生儿听力筛查的管理模式:①建立新生儿听力筛查档案,包括婴儿父母姓名、孕妇住院号、家庭住址、居住情况(常住、暂住、流动)、联系电话(最好有固定电话和手机号)、新生儿姓名、性别、出生日期、筛查方法、时间、筛查结果等。②如初筛未通过的另行登记,再电话逐个通知直至前来,如复筛未通过的,填写转诊单,通知家属婴儿3个月时到儿童听力诊治中心做诊断性检查,再填写听力筛查异常登记表,电话跟踪随访。③专人负责听力筛查及资料的收集、整理、分析、上报工作,每月填写报表上报一次(包括通过与未通过者)。④儿保门诊的健康体检及督促:婴幼儿每月健康体检一次并建立健康档案,如有听力异常可疑者,随时与我科联系。⑤严格按照新生儿听力筛查流程进行筛查,严格遵守操作规程,加强筛查技术的培训工作。

1.3 统计学处理方法 采用SPSS13.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统计分析。原始数据由专人审核,建立EXCEL数据库,采用x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1.4 结果 本组筛查了23143例新生儿,干预前后新生儿听力筛查率、复筛率及失访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详见表1。

2 讨论

先天性听力损失是人类常见的出生缺陷。听力障碍可直接影响患儿的语言-言语能力、智力及心理发育,造成其社会适应能力低下,给家庭和社会带来沉重的负担[3]。相关研究表明,听力损失发现时间的早晚比听力损失程度本身更能影响儿童最终的语言能力[4],听力损失如果不能及时发现和救治,患儿就有可能丧失学习语言的机会,在语言、认知和社会-情感发育方面落后于听力正常的同龄人。因此,新生儿听力筛查对于提高人口素质起着不可低估的作用,其意义与社会经济效益是不言而喻的[5]。

新生儿听力筛查率高低与区域经济发展状况、受教育程度、民族习惯相关[1]。2007-2009年本院新生儿听力筛查初筛率仅为75.27%,这与相关报道的初筛率为83%~98.24%[1,4-6]要低。针对该现状,我们制订了一系列新生儿听力筛查科普知识宣教制度,以孕妇及婴幼儿家庭为中心,通过孕期检查教育,特别是抓住孕妇入院待产期这一有利的机会,让他们多了解有关听力的相关知识,充分了解新生儿听力损害的高发病率、高危害性、高可干预性[2]。如此,取得了家长与家庭的理解与支持,使家属从对抗情绪到欣然接受,最后主动前来筛查。从表1可以看出,新生儿听力筛查平均初筛率、复筛率由2010年前的75.27%、52.13%,分别提高到2010年后的97.14%、91.77%,而且逐年上升,到2012年初筛率达99.66%,几乎覆盖了在本院出生的所有新生儿,失访率由2010年前的82.01%下降到40.1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说明新生儿听力筛查的宣教工作至关重要。

表1 2006年10月-2012年9月新生儿听力筛查状况

由于影响新生儿听力筛查率及失访率有诸多因素,如家属的不重视、麻痹大意、侥幸、盲目等心理,以及家属对医院及医务人员的误解与不信任,产妇提前出院,新生儿转科、转院,外来务工人员流动性大,甚至家属有意隐瞒,重男轻女、经济状况等。为解除家属对医务人员的戒备心理,取得家属的信任与支持,堵塞各环节间的漏洞以避免漏筛及失访,我们建立了管理制度:①严格遵守新生儿听力筛查流程,决不拖延初筛时间[7],如提前出院,要先筛后出。入住新生儿病房的患儿,在病情许可的情况下主动前去筛查,如病情不允许的通知出院前来筛查,以免因提前出院、转科或转院而引起漏筛。未通过的在出院前用OAE+AABR再筛,并且随时满足家属要再筛的要求,以免因假阳性过高而引起负面影响[2]。复筛时提前电话反复通知,直至前来为止。如此反复电话联系、反复沟通,取得家属的信任与支持,加深家属对听力筛查的重要性的认识,提高了对听力筛查的依从性。存在高危因素的新生儿每3个月复筛一次。②建立新生儿听力筛查档案,如初筛未通过的另行登记,这样本月需要复筛的新生儿及复筛人数则一目了然,然后再逐个反复电话通知或随访,专人负责听力筛查及资料的收集、整理、分析、上报工作。③调动医务人员的积极性。为提高听力筛查工作人员的积极性,我们取得了医院领导在人力与财力上的支持,大大提高了工作人员的工作积极性和责任心。

综上所述,在新生儿听力筛查过程中,做好新生儿听力筛查项目科普知识宣教工作,加强新生儿听力筛查管理制度,提高医务人员的积极性和责任心是提高筛查覆盖率、降低未通过听力筛查婴幼儿的失访率的关键所在。

[1] 卜行宽. 新生儿听力筛查的过去、现在和未来[J]. 中国听力语言康复科学杂志, 2008(6): 70-72.

[2] 黄治物, 吴展元, 陶泽璋. 对婴幼儿早期听力检测和干预的思考[J]. 中国医学文摘: 耳鼻咽喉科学, 2009, 24(1): 11-12.

[3] 郑连秀, 藤莉, 肖北春, 等. 4260例新生儿听力筛查结果分析[J]. 中国妇幼保健, 2008, 23(15): 2107-2108.

[4] 徐冰, 谢毅. 1826例新生儿听力筛查临床应用及结果分析[J].四川医学, 2008, 29(2): 166-167.

[5] 于丽玫, 宇雅苹. 我国新生儿听力筛查现状[J]. 中国听力语言康复科学杂志, 2010(5): 32-34.

[6] 曹学华. 新生儿听力筛查拒绝筛查原因分析及对策[J]. 安徽医药, 2010, 14(4): 447-448.

[7] 聂文英, 戚以胜. 超越新生儿听力筛查[J]. 听力学及言语疾病杂志, 2007, 15(2): 107-110.

猜你喜欢
初筛听力筛查
点赞将“抑郁症筛查”纳入学生体检
体检人群使用NOSAS评分作为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初筛工具的可行性分析
预防宫颈癌,筛查怎么做
无偿献血采血点初筛丙氨酸转氨酶升高的预防及纠正措施研究
NRS2002和MNA-SF在COPD合并营养不良筛查中的应用价值比较
智力筛查,靠不靠谱?
Multiple gastric angiolipomas:A case report
Units 1—2 听力练习
Units 3—4 听力练习
Units 5—6 听力练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