支气管哮喘相关苹果iOS系统手机应用的分析

2013-01-05 03:41卢瑶薛必成高志宏王华晓李玉苹陈彦凡谢于鹏StephenOseiAmpong
温州医科大学学报 2013年10期
关键词:科学性医疗机构免费

卢瑶,薛必成,高志宏,王华晓,李玉苹,陈彦凡,谢于鹏,Stephen Osei Ampong

(1.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呼吸内科,浙江 温州 325000;2.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信息科,浙江 温州 325000;3.温州医科大学,浙江 温州 325035)

近年来,智能手机应用及种类飞速增长,卫生保健相关应用也日益增加[1]。移动技术正成为医疗保健服务行业的主要推动力[2]。针对医师的手机应用也正在快速增长[3]。手机已经被证明可以改善患者护理,它们在临床环境中的使用越来越被广泛接受[4],如麻醉医师通过手机应用来实现医疗计算、工作日志、复苏算法和演示视频等[5]。有研究表明远程教育技术在呼吸护理方面具有重要的作用[6]。苹果应用商店上的支气管哮喘相关智能手机应用有各种各样的功能[7]。这些应用的价值、安全性、准确性等有待研究,我们把这些应用作了评估与分析,期望为将来开发出更加准确、更有价值的应用提供方向。

1 方法

目前中文的哮喘手机应用基本空白,故我们只选用英文应用。我们在2013年2月1日用“asthma”作为关键词用苹果官方客户端软件iTunes打开苹果官方应用程序商店进行搜索,共搜索到517款针对iPhone手机及相关手持智能设备的应用。仔细查看每一款软件之后,把非医学应用、非英文语言应用、主要内容不是支气管哮喘相关内容的应用排除在外,最终有58款针对支气管哮喘的英文应用。

1.1 选择标准及定义 每个应用均让呼吸内科专业医师进行详细评估,评估基于应用内容、相关医学指南、医学专业知识与进展等。根据应用的内容来界定下列与应用相关的定义。

1.1.1 费用:基于应用下载的费用,分为免费和付费两类。

免费:应用程序可以免费下载应用。付费:只有付费后才能下载应用。

1.1.2 应用发布者:基于应用的发布者不同身份分为医疗机构和非医疗机构。

医疗机构:与医疗相关的机构,如医院、医学协会、健康保健机构、医学期刊、学术会议等。

非医疗机构:不属于上述医疗机构的发布者。

1.1.3 目标用户:基于应用内容把应用目标用户分为医师和患者两类。

医师:应用内容包括准确的科学内容、指南、临床、技术、最新医学进展、诊断与治疗策略等,可供医师在临床实践中应用。

患者:应用内容主要用来帮助患者进行疾病自我监测、自我控制、药物不良反应、疾病信息等。

1.1.4 科学性:基于下列情形把应用分为科学性与非科学性,由呼吸内科专业医师详细查看应用内容后判定。

科学性:应用内容是基于相关医学指南、临床研究的。

非科学性:应用内容不是从医学指南、临床研究中来的。

1.1.5 有用性:在打开应用内容使用后,根据用户反馈,分为有用和无用两类。

有用:对用户有帮助。

无用:对用户基本无帮助。

1.2 统计学处理方法 统计软件用SPSS13.0。两类数量比较用二项分布检验,构成比用四格表卡方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免费应用与付费应用的比较分析 34款应用是免费的,24款应用是付费的,免费应用明显比付费应用更有用(61.8% vs 25.0%,P<0.05,见图1)。

图1 免费应用与付费应用的有用性比较

在免费应用中,41.2%是由医疗相关机构开发的,而付费应用只有20.8%由医疗相关机构开发,但两者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图2)。

图2 免费应用与付费应用的发布者比较

免费应用与付费应用在目标用户数量上差异也无统计学意义(26.5% vs 25.0%,P>0.05,见图3)。

图3 免费应用与付费应用的目标用户比较

不过,在应用的科学性方面,免费应用明显优于付费应用(47.1% vs 20.8%,P<0.05,见图4)。

2.2 应用发布者比较分析 32.8%(19/58)应用由医疗机构发布,67.2%(39/58)应用则由非医疗机构发布,前者明显少于后者(P<0.05)。

医疗机构发布的应用目标用户主要为医师,而非医疗机构发布的应用目标用户主要为患者,两者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图5)。

图4 免费应用与付费应用的科学性比较

图5 医疗机构与非医疗机构发布应用的目标用户比较

医疗机构发布的应用明显比非医疗机构发布的应用有用,两者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图6),同样,在科学性方面也是如此(P<0.05,见图 7)。

图6 医疗机构与非医疗机构所发布应用的有用性比较

图7 医疗机构与非医疗机构所发布应用的科学性比较

2.3 应用目标用户比较分析 15款(占25.9%)应用的目标用户为医师,43款(占74.1%)应用的目标用户为患者,两者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在针对医师的应用中,20%(3/15)无用,80%(12/15)有用,而在针对患者的应用中,65.1%(28/43)无用,只有34.9%(15/43)有用,显然,目标用户为医师的应用比目标用户为患者的应用更有用(P<0.05,见图8)。

图8 目标用户分别为医师与患者的应用有用性比较

针对医师的应用在科学性方面明显高于针对患者的应用(80% vs 20.9%,P<0.05,见图9)。

图9 目标用户分别为医师与患者的应用科学性比较

3 讨论

智能手机的出现改变了人们获取信息的方式。第三方应用软件是智能手机的主要应用方式。基于苹果iOS系统平台的应用在2012年成为该科技领域的主流,同年超过3.15亿的iPhone及相关手持智能设备在苹果官方应用商店下载应用超过250亿次,目前,苹果官方应用商店的应用超过550000款[8]。

智能手机正成为人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因此,这项新的科技已经极大地改变了人们的卫生保健行为习惯。支气管哮喘患者在见医师之前就已经通过这些手机应用阅读过哮喘相关信息。通过手机应用,他们甚至可以记录下急性发作、峰流速值与其他症状,这些信息对于医师诊断与评估他们的病情非常有用。此外,有些应用支持在线服务,患者可以把他们的信息数据通过应用在线传到网络上供研究与疾病处理时用。一款叫“iLung free”的应用令人印象深刻,它把iPhone手机变成一个测呼气肺活量的仪器,尽管这款应用目前只能作为一个好玩的手机功能来看待,但这无疑给出了一个智能手机的发展方向,若将来手机设备拥有与医用肺功能仪精密度相同的组件,支气管哮喘患者就可以利用智能手机很方便地监测他们的峰流速。但是,应用的负面作用也是不容忽视的。Huckvale等[7]对哮喘相关手机应用的研究发现,大部分应用在准确性以及内容方面与医学指南差距较大,因此,建议医师与患者在使用这些应用时要谨慎。2011年7月,美国食品与药品管理局发布了一项草案,旨在引导手机应用开发者、传播者与其他机构来规范手机应用的开发,来监督针对移动平台的医疗应用的开发[1]。

我们的研究是针对苹果应用商店支气管哮喘相关应用的研究。我们发现,仅仅通过查看这些应用在苹果应用商店上的介绍,很难确定这些应用的有用性。比如,一款叫“Asthma Journal Pro”的应用提到可以把患者的信息通过手机自动上传到他的Goolge健康档案中,然而这个功能显然是过时了,因为Google健康已经被关闭。

通过统计学分析我们发现,与付费应用相比,免费应用无论是有用性还是科学性均远超前者,同时,免费应用更多的是由医疗机构开发的。尽管非医疗机构开发的应用以及目标用户为患者的应用在数量上更多些,医疗机构开发的应用、目标用户为医师的应用在有用性、科学性方面更好。原因可能是医疗机构往往是一些非营利医学机构,它们针对医师开发的应用目的是为了提高临床医学诊疗水平,因此是免费的;开发团队中有专业资深医师参与,内容完成遵循医学指南与最新医学进展,因此,应用在有用性、科学性方面做得更好。而非医疗机构缺乏专业资深医师参与,无法在应用的医学内容上深入,多数应用内容围绕哮喘知识、哮喘的自我管理等,目的是获取商业利润,因此,其开发的应用付费的居多,且往往只是针对患者,同时在有用性、科学性方面无法达到较高的标准。

总之,智能手机应用为医师与哮喘患者之间的交流提供了前所未有的机会,手机应用可以起到参考工具的作用。随着更多的旨在提供哮喘相关知识与特定医疗信息的手机应用被开发出来,将来的哮喘医师以及患者会越来越多地使用手机应用。然而,尽管苹果应用商店提供了各种各样的支气管哮喘应用,应用内容的准确性与专业性仍有待评估。我们呼吁医学专业人士或专业哮喘机构能够开发出针对医师与患者的手机应用,将准确的更新的信息更有效地提供给医师与患者,减少由于不合格哮喘应用导致的负面影响与潜在危险。另外,急需相关部门针对这些手机应用制订相应的法律、规范、准入制度,而苹果应用商店应该让专业医务人员对手机应用进行审查,防止不完整、不准确信息的应用上架而误导医师与患者。

[1] Food and Drug Administration. FDA Proposes Health ‘App’Guidelines[EB/OL].[2011-10-16]. http://www.fda.gov/ForConsumers/ConsumerUpdates/ucm263332.htm.

[2] 李彬. 移动中的GE医疗[J]. 中国数字医学, 2012, 7(8): 115.

[3] Nolan T. Technology: a smarter way to practice[J]. BMJ,2011, 342: d1124.

[4] A survey of mobile phone usage by health professionals in the UK[EB/OL].[2011-5-1]. http://devicesfour.org/research/survey-mobile-phone-use-health-professionals-UK.pdf.

[5] Dasari KB, White SM, Pateman J. Survey of iPhone usage among anaesthetists in England[J]. Anaesthesia, 2011, 66(7): 630-631.

[6] Nickels A, Dimov V. Innovations in technology: social media and mobile technology in the care of adolescents with asthma[J]. Curr Allergy Asthma Rep, 2012,12 (6): 607-612.[7] Huckvale K, Car M, Morrison C, et al. Apps for asthma selfmanagement: a systematic assessment of content and tools[J]. BMC Med, 2012, 10: 144.

[8] Apple Press Info. Apple’s App Store Downloads Top 25 Billion[EB/OL].[2011-3-5]. http://www.apple.com/pr/library/2012/03/05Apples-App-Store-Downloads-Top-25-Billion.html.

猜你喜欢
科学性医疗机构免费
医学论文科学性的标准
该不该免费送货
医学论文科学性的标准
医学论文科学性的标准
说话写句要注意科学性
免费开放
二十四气推拿 常年免费学习
医生集团为什么不是医疗机构?
医疗机构面临“二孩”生育高峰大考
基层医疗机构到底啥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