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床药理学的教学实践与体会

2013-01-22 22:51刘宪军
中国药业 2013年20期
关键词:药理学药学抗菌

刘宪军

(首都医科大学潞河教学医院药剂科,北京 101149)

临床药理学是以药理学和临床医学为基础,以人体为对象,研究药物与人体之间相互作用的关系和规律的一门学科。临床药理学将基础理论与方法应用于临床,是以促使医药结合、基础与临床结合、提高治疗水平,推动医学与药学发展为目的的桥梁科学[1]。目前,已有很多医药院校开设了临床药理学的课程。学生通过对临床药理学的学习,可以为其工作后安全合理应用药物打下坚实基础。潞河医院自2009年起开始承担临床医学专科生临床药理学的教学任务,3年中临床药理学教研室在教学实践方面进行了积极而有意义的探索,积累了一些教学经验和切身体会,现归纳总结如下,供同行参考。

1 不断提升教师自身专业素养是有力保障

临床药理学是一门交叉学科,要求教师不但要有非常扎实的药学功底,熟悉临床常用药物,而且还要拥有深厚的临床医学知识,具备丰富的临床药学实践经验。但目前我国临床药理学教师无论是药学专业出身还是临床医学专业背景,尽管对药理学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非常熟悉,但均已长时间脱离了临床药学或临床医学一线工作,缺乏临床药学或临床医学的实践,对临床用药的现状和趋势缺乏深层次了解。尤其是在药物品种迅速增加、药物不良反应和药源性疾病问题日益突出的今天,教师的临床药学知识已远远落后于临床用药的发展,教学活动难以达到贴近临床或与临床实际相结合的目的[2]。为此,我们选择取得药理学硕士学位且目前从事临床药学工作的临床药师作为临床药理学授课教师。他们熟悉治疗药物监测、药物不良反应上报、处方点评等工作,参加临床科室查房,负责审核医嘱,协助医师制订个体化治疗方案,且在抗感染、心血管、神经等专科用药方面具备一技之长。因此,他们在讲授治疗药物监测、药物代谢动力学、药物间相互作用、药品不良反应及抗菌药物等专科合理用药课程时,就更加得心应手、游刃有余。如讲授抗菌药物合理用药时,可选择处方点评过程中典型抗菌药物不合理应用的案例,使得教学不再局限于书本理论知识的灌输。

随着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新药研发速度的加快,临床药理学知识的更新周期的缩短,教师药学知识的陈旧速度越来越快。为保证临床药理学教学过程中学生能获得学科的前沿知识,真正提高学生的临床用药水平,关键是要提高教师的专业素质。因此,临床药理学的教学必须建立在教师不断提高教学业务水平的基础上[3]。教师除通过医学文献、专业杂志、计算机网络等途径收集和掌握信息、更新自身知识外,还应定期派往临床药理学开展得比较成熟的兄弟院校进行专门化培训[4],及时了解该学科发展的前沿,把握该学科发展的动向,掌握该学科发展的新理论、新知识、新技术、新产品、新用途,使临床药理学教学尽可能做到与该学科的发展相同步。

2 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及适宜的教学辅助手段是关键

具备了优秀的师资队伍,不等于就一定能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传统“填鸭式”教学,使学生倍感临床药理学烦琐、抽象、枯燥,缺乏学习兴趣和信心,很难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这种教学方法与当今提倡素质教育极不相称。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必须注重培养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切实树立“以学生为本”的观念,增强学生的课堂参与主动性,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形成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模式。而选择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及适宜的教学辅助手段对完成教学任务、实现教学目的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目前,在国内、外医学教学中,“以问题为基础的学习”(PBL)教学法是培养创新型人才较好的教学模式之一。它强调以问题为基础,以学生为主体将学生设置于复杂的、有意义的实际情景中,通过自学、小组讨论等形式,达到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的目的[5]。此外,案例教学法(case method)又称“苏格拉底式教学法”(socratic method)也是在实践性和应用性较强的学科中被广泛运用[6]的一种教学方法。在案例教学模式教学中,教师可根据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选取有代表性的案例作为基本教学素材,将学生引入特定情境中,通过对实际案例的分析讨论,促进学生积极思考、主动探索,以提高学生思考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综合能力。互法能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主动学习的能力,帮助开发学生的创造潜能和综合实践能力。药理学与临床知识密切相关的特点决定其非常适合于案例教学法的推广和运用。在教学中,我们将PBL教学法与案例教学法进行有机结合,形成了“以问题为基础的案例教学法”。从课堂效果来看,收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课堂学习气氛热烈,师生互动良好,学生能踊跃发言,遇到问题时能积极查阅参考书,进行分析讨论。如在讲解抗菌药物的合理应用时,课前给学生选取针对临床实际应用抗菌药物的典型病例,让学生在课余时间通过查阅资料对抗菌药物的相关知识进行自学;在课堂上,教师又针对案例,提出相应的问题,通过集中讨论抗菌药物应用的合理性,逐一作出自己的判断,最后由教师对其分析判断作出总结,并介绍此类感染病例在临床上常见的抗菌药物不合理处方及正确的用药方案。PBL教学法极大地提高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同时也锻炼了其综合分析判断的能力,受到了学生的喜爱和欢迎。

随着计算机技术的迅速发展和普及,多媒体教学以其独特的优势逐步取代了以往的多种教学媒体综合使用的地位,成为现代教育技术中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利用多媒体计算机的文本、图形、动画、视频和音频的综合处理能力和其交互式特点,编制的计算机辅助教学课件,是优秀教师教学经验、教学方法的综合和教学内容的浓缩。计算机教辅课件创造出图文并茂、绘声绘色、通俗易懂、动静结合、生动逼真的教学环境,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提高学习效率,良好的改善学习效果。例如,在讲解抗心律失常药物时,可用软件模拟心脏兴奋的产生及传导过程,加深学生对抗心律失常药物作用机制的理解和记忆,从而使得抽象、枯燥的理论知识变得形象生动。

3 强调“学为主体”作用及培养学生自学能力是根本

教与学是矛盾的对立统一。作为教师应起主导作用,只有通过教学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强调“学为主体”作用才能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7]。教学过程是师生共同参与的互动过程。在“教”与“学”这对矛盾中,“教”虽然重要,但毕竟是外在的东西,“学”才是内在的。学生要获得知识,培养能力,使身心得到健康的发展,归根结底要依靠他们自己的努力,学校和教师不能包办。因此,强调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责任感,培养学生独立学习的能力和方法,是“学为主体”的具体体现。例如,在我们采用以“问题为基础的案例教学法”教学过程中,课前给学生选取几个典型案例,让学生在课余时间通过查阅资料对案例中的相关知识进行自学,课堂上,针对案例,教师提出相应的问题,引导学生积极思考,集中讨论,踊跃发言。从而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培养了学生的多向思维,增强了学生独立思考问题,理论联系实际,灵活运用知识的能力。

4 结语

临床药理学是一门新兴学科,内容丰富,涉及领域较广,知识更新快。教师只有坚持不断学习,提高自身专业素质,把握学科的发展动向,才能使临床药理学教学尽可能做到与该学科的发展相同步。另外,传统的“教师讲,学生听”的理论教学模式与临床工作之间缺乏联系,导致学生动手及独立思考能力较差,学生在进入临床和科研工作之后不能运用所学知识来解决实际问题。通过对教学模式的改革,我们采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及适宜的教学辅助手段,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提高教学效果。最后,重视提高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主体地位,培养学生自学能力,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逐渐变被动为主动日渐成为教学改革的方向和重点。在临床药理学的教学过程中,只有通过多种手段的结合,突破传统的讲授教学的束缚,想方设法增加学生亲自动手、独立思考的机会,营造有利于创造的学术氛围,才能真正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培养学生的多向思维,增强学生独立思考问题的能力,达到从根本上提高临床药理教学质量的目的。

[1]李家泰.临床药理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7:215.

[2]林文丽,周军燕.药学专业中临床药理学教学现状及改革的探讨[J].卫生职业教育,2009,12(27):61-63.

[3]杨丹莉,龚其海.促进临床药理学教学效果探讨[J].医学教育探索,2008,7(9):982 -983.

[4]史丽敏.医学系开设临床药理学课程的必要性[J].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2003,2(3):197.

[5]陈建斌,高丽华,王 利.PBL教学法在内科见习教学中的应用探讨[J].医学教育探索,2009,8(11):1 409 -1 411.

[6]Harold W.Webb,Grandon Gill,Gary Poe.Teaching with the Case Method Online:Pure Versus Hybrid Approaches[J].Decision Sciences Journal of Innovative Education,2005,3(2):223 - 250.

[7]王保奇,左 艇.浅谈药理学教学中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J].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2009,7(9):58.

猜你喜欢
药理学药学抗菌
什么是抗菌药物?
基于药理学分析的护理创新实践探索
广西医科大学药学一流学科建设成效
《药学进展》编辑委员会
《药学进展》杂志征稿启事
基于网络药理学探讨血府逐瘀汤治疗失眠的作用机制
竹纤维织物抗菌研究进展
基于网络药理学探讨搜风愈喘方拆方“祛宿痰方”调控儿童哮喘的作用机制
温经汤治疗原发性痛经的网络药理学作用机制
夏季养鸡 可用蒲公英抗菌消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