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化学”课程教学改革初探

2013-02-15 22:00张立秋张晓燕
通化师范学院学报 2013年8期
关键词:生物化学教材教学方法

张立秋,张晓燕,孟 军

(1.通化师范学院 制药与食品科学学院,吉林 通化 134002; 2.通化市食品药品检验所,吉林 通化 134000)

为了贯彻落实我校实践性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提高教学效率,使学生在有限的时间内能够较好地、全面地、系统地掌握生物化学的知识,就必须从优化教学方法抓起,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为此我们结合实际教学工作,对生物化学的教学方法作以探讨.

1 “生物化学”课程特点分析

我校制药与食品科学学院中药学专业、药物制剂专业、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及药物制剂技术专业的生物化学课程是在大学二年级时开设.该门课程主要是运用化学的理论、方法和技术研究生物体的化学组成、化学变化及其与生理功能相联系的一门学科,是从分子水平探讨、阐明各种生命现象的本质,生物化学就是生命的化学[1].该课程的学习特点是:

(1)抽象.生物体内的化学反应是时时、处处发生,但看不到、摸不着,有限的实验难以达到让学生真正理解的目的.(2)复杂.生物体内物质代谢途径多,相互联系,彼此影响,难理解.(3)规律性差.生物化学知识内容多、更新快、错综复杂,并且跳跃性大,学生很难找出其中的规律.灌输式的教学方法导致“上课老师口若悬河,学生昏昏入睡,下课不知所云”的现象.

2 引导学生对“生物化学”课程树立正确的学习理念

学生在学习本门课程前从不同途径了解到生物化学较难学.开学时拿到课本翻开一看,都是有机反应,易滋生畏难情绪.若带着这种情绪来学习,不可能有好的学习效果.所以教师应在绪论这节课上多下功夫,引起学生学习生物化学的兴趣.从学生已经学过的生物学、化学、生理学等这些熟悉的课程入手,在此基础上引入生物化学.由中国的女娲捏土造人和西方的上帝一星期造世界万物等开始,进而引出恩格斯著名论断“生命是蛋白体的存在形式”.由此阐述生物化学的概念、与其它学科的关系、本门课程主要研究的内容.并向学生讲明现在生化课程对医药专业本科学生的要求,主要掌握一些基本的概念、重要代谢途径的生化过程等知识点,对课程中让学生感到头痛的物质代谢部分的要求已经降低,与基因表达相关的内容只做了解,专题篇部分根据不同专业学时不同有所取舍.另外通过详细的介绍,使学生对生物化学的学习内容有一个清晰的框架,在以后的学习中起到提纲挈领的作用.并在其中穿插一些热点话题,如人为什么会长胖、减肥有没有“捷径”等,运用生物化学理论予以解释.这些问题的提出,对学生今后认识三大营养素代谢的重要性起着穿针引线的作用,进而再以蜻蜓点水式的方法对生物化学发展简史中有重大意义的事件用凝练的故事情节加以阐述,增加学生学习生物化学的兴趣[2].在绪论中使学生明确了学习目的、内容,让学生们对生物化学课程没有了陌生感,在愉快和充满自信的气氛中结束了生物化学绪论课,为生物化学教学质量的提高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3 对“生物化学”课程教学方法的改革及探索

针对中药学专业、药物制剂专业、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及药物制剂技术专业以及中药学对口升学的不同层次、不同专业学生的培养目标与教学要求,如何在较短的时间内使学生较好地掌握整个生物化学的知识体系,正确掌握并应用于实际工作中去,是生物化学教学迫切要解决的问题,本文拟对此进行探讨研究.

(1)以学生为本,做到因“材”施教.因材施教实际上有两方面含义,“材”一方面指教材,另一方面指学生.教材方面,生物化学课程教材较多,在研究教学大纲和教学内容的基础上,对其相应教材和教学内容进行定位,确定其最优的教材.对于药学专业的学生我们采用王继峰主编的《生物化学》,对王镜岩主编的第三版《生物化学》及目前医学类应用较为广泛的其它版本教材作为教学参考书使用.王继峰主编的《生物化学》教材对基本概念的表述明确,所讲授的内容容易理解掌握.三大营养物质代谢是教材主线,以生物有机大分子的理化性质为辅,专题篇了解性介绍,把教材以板块形式割成三块.学生方面,让学生关注生物化学的最新发展,不要钻牛角尖.更多的注重生命科学与其它学科热点应用的问题,并将课程内容组合成侧重点不同,具有层次性的“套餐”,力求在讲解时把问题讲清楚、讲透彻,并概括总结前后内容的联系,突出难点、重点,否则一般的学生学习时会遇到较大的困难;同时对于部分考研同学,对一些内容则可在教学大纲的范围内适当拓展一下深度,以满足这些学习要求较高的学生的需要[3].

(2)在教学中运用激疑、质疑、析疑、解疑模式,增强学生思维积极性.这种教学模式实现了教师角色的转变,教师从知识的直接传授者转变为学生学习活动的指导者、组织者.教师在授课的过程中可以用生活实例激发学生积极思考,比如人短跑后会感到小腿酸痛,为什么?糖尿病是单一的吃糖过量引起的吗?肥胖是因为吃肉引起的吗,和尚吃素食,那为什么有些和尚还很胖?用这种激疑方式引发学生兴趣,此时教师不应马上将答案合盘托出,而应引导学生查阅心中存疑问题的相关知识自主解疑,使其带着浓厚兴趣投入学习,积极探寻答案.通过激发学生自问,引导学生自答,有效地激发了他们学习的热情,促进了他们的思维能力的发展.

(3)理论联系实际,案例式教学法提高学生运用知识的灵活性.生物化学课程中的生化机理比较抽象、枯燥,是学生理解的难点,但是生物化学知识与生活密切相关,因此在理论课讲授时,适当和日常生活相联系,有利于激发学生对生物化学的兴趣.这个过程可以分成三个阶段进行,第一阶段是授课时先讲与案例相关的基础理论知识;第二阶段是课后布置学生自己查找相关的案例,并对案例进行剖析,进而提升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第三阶段是再次上课时,利用短时间内组织学生提出自己的观点,其它同学共同参与补充或提出不同的见解,最后教师有重点地进行纠错、补充、点评、归纳和总结.例如,讲蛋白质这章,可以引入2008年我国发生的“三鹿奶粉中毒事件”;酶学这一章的“有机磷农药中毒”;糖代谢的“糖尿病”等[4].这种教学方式将抽象的生化机制用生动的实例诠释后,学生容易接受理解,并与药物的应用开发有机地结合起来,不仅增强学生对生化理论知识的深刻理解和具体认知,而且能够使生化理论与学生将来从事的医药实践更加紧密地结合,在教学活动中逐渐锻炼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4)合作式教学法增进学生研习协作性.合作式教学法是教师提出预习及复习要求后,学生共同学习、研究、讨论,提高学习成效.这里我们尝试使用了合作式教学法,首先让学生明确本节的目的,在根据我院对口和非对口升学的不同基础的同学,把学生分成了若干小组,小组成员以好带差,互相督促,共同利用资源进行学习.在适当的时候组织小组讨论,点评,调动课堂的学习气氛.合作式教学会大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因为学生在共同学习的过程中都要充分查阅资料、信息共享、取长补短,培养学生团结协作的精神[5].

生物化学是我校药学、食品、生物专业十分重要的核心课程,今后在生物化学的教学过程中,应根据教学内容灵活运用多种教学方法,并在实践中大胆创新,对教学方法进行艺术性地加工和创造,不断探索新的教学方法,从而达到较为理想的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王继峰.生物化学[M].第2版.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07:3.

[2]杨菁.以绪论激发学生学习生物化学的兴趣[J].科技教育创新,2009(19):275-276.

[3]王庆华.医药专业生物化学理论教学中的几点体会[J].教学园地,2009(11):89-90.

[4]田智,郭小芳,黄春霞,等.医学生物化学学习兴趣的培养与提高[J].山西医科大学学报,2010,12(1):23-25.

[5]李淑玲,孙珊珊.药学专业《生物化学》课程体系建立与改革的设想[J].济宁医学院学报,2009,32(3):227-228.

猜你喜欢
生物化学教材教学方法
我校生物学与生物化学学科进入ESI全球前1%
中国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会2022年活动计划表
教材精读
教材精读
教材精读
教材精读
初中英语写作教学方法初探
教学方法与知识类型的适宜
高职高专生物化学教学改革研究
初中数学教师不可忽视的几种教学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