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议“魄门亦为五脏使”

2013-04-09 20:32张美英
黑龙江中医药 2013年2期
关键词:心神方用五脏

张美英

(天津中医药大学附属武清中医院·301700)

“魄门亦为五脏使”出自《素问·五脏别论篇》,既说明了糟粕的排泄与精华生成相成关系,又概言了肛门为肾之所主、肺之所用、心之所使、肝之所达、脾之所通。若五脏中任何一脏的功能失调,均可影响肛门的排泄糟粕,故肛门的病变亦必从脏腑的整体来着手辨证。现就魄门与五脏的生理、病理关系分述如下。

1 魄门与心

心为君主之官,主神明;魄门启闭赖心气主宰。心藏神,为“五脏六腑之大主”,心神主宰魄门的启闭,主明则下安,心神正常则魄门启闭有序,排便有时有节。心神不明,则魄门启闭无序,大便失禁,无时无节。反之,魄门功能异常,又能反作用于心,如久泻不止,耗伤心气,可见神疲心悸,面色无华;暴泻无度,可致神去气泻。若便秘日久,清阳不升,浊阴不降,上扰心神,可出现心神不安,烦躁失眠;便秘久久不解,可出现神识模糊。

若生活规律被扰乱,精神紧张,压力大,致心神不宁、用心不专或心虚神衰指令失司,肠失君命则气机紊乱,大肠传导失司而发生便秘,或数日不解,或便意频频,次频量少,伴有夜寐不实、多梦易醒、健忘、恍惚等症,治宜宁心清心安神,此类病人心理调适十分重要,保持精神的舒畅,切记不要忽视便意;亦不能因为内心紧张,频频如厕,要注意养成良好的排便习惯。

对一些心脑血管系统疾病,如冠心病、肺心病、动脉粥样硬化、高血压,以及各种慢性心功能不全等,大便是不通畅往往是影响其预后的重要关键。排便困难或虚坐努责是导致该类患者出现急性心肌梗死、卒中或暴卒等意外的常见原因。因此,不仅六腑要“心通为用”,治疗五脏病变亦应重视“脏实泻其腑”

2 魄门与肺

生理上魄门为大肠之外候,肺与大肠相表里,与魄门上下相应,肺气的肃降有助于大肠的传导排汇;肺主治节,有调节全身气机的作用,气机通畅,则魄门开合有度;肺为水之上源,肺之阴液下注大肠,不致津枯便结。病理上,肺失宣降,肺气郁逆则大肠腑气壅滞,表现为便秘、腹胀、胸闷、咳喘等,治宜清热攻下,宣上通下,吴鞠通创宣白承气汤;风寒闭塞,肺气不宣,致大肠传导失司,出现泄泻,治宜小青龙汤温肺散寒、调理肺气,复肺之治节,水循常道而泄目;肺气虚,治节不行,不降反升,症见无力排便,虚喘汗出等,治宜培土生金、补脾健肺,方用参苓白术散、四君子汤等,佐少量降气之品;肺阴虚,津液被耗致大便秘结、口干、干咳等症,治宜二冬汤加减以清里润表。

临床上常见到老年人因肺气亏虚,气虚难降,致大肠传导无力而出现便秘。这是较常见的老年病之一,其表现大便不一定干硬,但登厕却努争乏力,汗出短气。其治疗往往不需要专注于润肠通便,而重在补肺气,治疗时用黄芪、陈皮、火麻仁、蜂蜜配伍,每取良效。

3 魄门与肝

肝主疏泄,调畅气机,肝的疏泄功能正常,能使全身气机生发条达,不致过亢或内陷,有利于肛门开合有度。同时,肝的疏泄功能正常,有助于脾胃的消化吸收;肝藏血,肝具有约束血液的作用。肝失疏泄,气机不利,大便下行不畅,表现为大便解而不爽,或排便时腹痛,排便过程不能一气呵成,宜疏肝理气,使情志条达,腑气通畅,助大便下行,方用柴胡疏肝散、逍遥散、痛泻要方等;肝不藏血,血不循经,可表现为便血,治宜补气生血止血,方用八珍汤、补血汤、四物汤等加减;肝郁气滞,日久而成瘀血,可形成内痔出血。

临床上多见素有脾虚肝旺者,其表现常是忿怒或抑郁即发腹痛泄泻,平时常有胸胁痞闷,嗳气食少,或见泻下大便黏冻,脉象多有弦象。余在临床上常以“白术芍药散”为基础方治疗肝气乘脾之泄泻、腹痛,屡获良效。

4 魄门与脾

脾气宜升,胃气宜降,脾升胃降维持着中焦气机平衡。脾能升清,则能保持内脏恒定固托,不致下垂,并实现“清阳出上窍,浊阴出下窍”的生理功能。《素问·阴阳应象大论》曰:“清气在下,则生飧泄;浊气在上,则生瞋胀。”中气下陷,脾不升清,则会出现脱肛、腹泻、腹胀、便秘等症,治家益气健脾升清,方用补中益气汤。

临床上表现为时溏时泻,并挟有不消化之食物,腹满、食少、倦怠乏力等症者,多为脾气虚,运化失职,使水谷不分,从魄门夹杂而下,治当健脾以止泻,使脾气运而魄门约,首选参苓白术散,并可加入焦山楂、鸡内金等消食化积之品,以脾胃并调,健运助化。

5 魄门与肾

生理上,肾开窍于二阴,肾司二便,肾气充足,能司气化,则二便的排泄通畅而有度。肾主二便,主五液,津液润则大便如常,津液不足则大便燥结。肾阴不足,不能下润,大便干结,成为顽固性便秘,治宜滋补肾阴,增液润肠,水涨则舟行,方用增液承气汤;肾阳不足,命门火衰,脾阳受其影响,不能腐熟水谷,造成火衰水泛,阴寒内聚,完谷不化,产生腹泻、洞泄,治宜温阳补肾、补火生土,方用附子理中丸、四神丸等;肾气不足,肠传送无力,致大便艰涩,排出困难,宜益气温阳通便,方用济川煎。

临床上以肾阳亏虚、命门火衰而致魄门泻利者多见,如久病之后,损伤肾阳,或年老体衰,肾阳不足,使脾土失温,水谷不熟,混杂而下,致魄门泄泻,本型泄泻多发于黎明之前,故常称为“五更泄”常用温肾止泻的四神丸治疗。

总之,“魄门亦为五脏使”,指出了魄门与五脏之间的密切关系。一方面,五脏主司魄门的启闭,如肺气降则魄门通,心神主则魄门行,脾气升则魄门约,肝气疏则魄门畅,肾气摄则魄门固。故魄门的病变,常从五脏辨证治疗;另一方面,魄门为五脏排泄糟粕废物,使之保持“满而不能实”的特性,从而令五脏气机调畅。临床上,不论外感、内伤之病,通过询问大便情况了解病情,对诊治有重要意义。

猜你喜欢
心神方用五脏
支气管哮喘基本用方
二十世纪美术钩沉·吴嘉行
失眠与五脏
中医辨证治疗慢性腹泻
中医辨证治疗慢性腹泻
五色入五脏一年更健康
小朋友绘画作品展
加减平胃散在兽医临床中的应用及体会
心神宁片中酸枣仁成分的质量控制研究
《黄帝内经》的五脏俞穴与消渴相关性探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