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西医结合治疗脓疱性银屑病1例体会

2013-04-09 20:32廖雨萌
黑龙江中医药 2013年2期
关键词:发性方用脓疱

李 艳 龙 庆 王 娇 廖雨萌

(成都中医药大学·610075)

泛发性脓疱型银屑病是银屑病的一种特殊类型,临床上较少见,银屑病患者中所占的比例不到1%。本病多久治不愈,且反复发作,病情逐渐加重,病人常因衰竭或者合并症而死亡。如何及时有效控制本病病情发展,防止复发,是皮肤科比较棘手的问题。我科运用中西医结合方法治疗1 例泛发性脓疱型银屑病患者,收到满意效果,现将治疗体会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患者韩某,女,56 岁,农民。因反复全身泛发红斑丘疹鳞屑4年,加重半月为主诉入院。4年前患者无明显诱因出现全身红斑,丘疹,上覆鳞屑伴瘙痒疼痛,于外院诊断银屑病,经治疗后症状缓解。半月前患者因感冒后,上述症状复发加重,伴恶寒发热,至我院就诊,门诊以脓疱性银屑病收入我科。查体:T38.8℃,P88 次/分,R20 次/分,BP128/72mmgh心肺腹未见明显异常。专科检查:全身可见红色斑块及胡豆样大小红斑,上覆以银白色鳞屑,部分融合成大片,高出皮肤,斑块潮红明显,边缘密布米粒大小表浅脓疱,疱壁紧张,以双下肢为甚,蜡滴现象(+),薄膜现象(+)。皮损处可见抓痕,部分脓疱破裂,局部皮温稍高。皮损总面积大于800cm2。入院辅助检查:血常规示:WBC11.55*10^9/L,N%80.4%;生化示:白蛋白34.8g/L,谷氨酰转肽酶149U/L;腹部彩超、心电图、免疫全套、胸部CT、血培养均未见明显异常。根据患者的病史、症状、体征和专科检查诊断为泛发性脓疱性银屑病。

2 治疗经过

入院后予甲砜霉素(批准文号:国药准字H22020190 长春银诺克药业有限公司)0.5g 一天三次,头孢西丁钠3.0g 静滴,一天一次抗炎,环磷腺苷葡胺120mg 静滴,一天一次,修复皮损,患者体温升高予柴胡2ml 肌注等对症处理;结合中医辨证施治,四证合参,辨证为血热证,方用凉血消风散加减(金银花20g 连翘15g 芦根15g 菊花15g 桔梗10g 杏仁15g 伸筋草15g 白茅根10g 栀子10g 紫苏叶10g 白花蛇舌草30g 夏枯草30g 黄芩15g 板蓝根15g)清热解毒凉血消斑,日一剂,水煎600ml,分三次口服,同时予苦参汤加减煎水熏浴后紫草油涂擦全身患处,火针挑刺脓疱。一周后患者脓疱丘疹消退大半,潮红减轻,瘙痒疼痛明显减轻,体温正常。病情得到控制后停用头孢西丁钠静滴,甲砜霉素逐渐减量为0.25g,一天三次,并结合舌脉,辨证为气阴不足,方用异功散加减(黄芪30g,生白术15g,防风10g,北沙参30g,茯苓10g,焦山楂15g,建曲20g,炒稻牙30g,白花蛇舌草30g,鸡血藤30g,紫荆皮10g,白茅根10g)益气补中,理气健脾,服法同前。再一周后患者无新发皮损出现,患者偶有瘙痒,未见病情反复,中医辨证施治同前,停用甲砜霉素及环磷腺苷葡胺,脓疱丘疹基本消退。复查血常规、生化均未见异常,患者痊愈出院。

3 讨论

泛发性脓疱型银屑病是一种多基因控制下的多病因的免疫机制复杂的免疫异常性疾病,其病因及发病机制迄今未明。该病属于皮肤科的重症,其特点是在寻常型银屑病皮损或无皮损的正常皮肤上迅速出现针尖至粟粒大小的淡黄色或黄白色的潜在性无菌性小脓疱,多伴有肿胀及疼痛感等。皮损常密集分布,可迅速发展至全身。在脓疱发生期间,患者常伴寒战、高热,神差,头昏头痛,纳眠欠佳等全身症状。在脓疱消退后,可出现典型的银屑病皮损。现多认为本病和感染、药物、遗传、免疫因素等相关[1]。

对于本病的治疗比较困难,以往常用糖皮质激素治疗,但长期应用副作用大,易形成激素依赖,并且不规范应用又易导致复发或加重。甲砜霉素为氯霉素的硝基被甲磺硫基置换生成的一种广谱抗生素,具有抗菌及免疫抑制作用,可能通过干扰mRNA 的功能,抑制抗体合成,抑制白细胞的游走,而起到治疗泛发性脓疱型银屑病的作用[2]。患者对甲砜霉素治疗反应迅速,可改善病人的全身症状,避免持续高热,且减少并发症,无严重的毒副作用,安全性高,且即使复发患者再次用甲砜霉素治疗仍然有效[3]。本例患者有上呼吸道感染诱因,联合应用头孢西丁钠抗炎对症治疗可增加疗效,并予环磷腺苷葡胺修复皮损,改善皮肤的脓疱、糜烂等皮损症状。

由于本病久治不愈,且易反复发作,我科结合中医辨证论治达到满意疗效。中医认为本病的病因病机为热毒蕴久,且饮食不节,脾失健运,内生痰湿,湿热胶结,兼外感毒邪,内入营血,蒸灼肌肤,伤精耗液而发为本病。治疗上当以清热凉血、益气养阴为大法。在发病初期多为气血两燔,湿热毒蕴,方用凉血消风散加减清热凉血解毒消斑,发病后期多为脓去阴伤,阴伤脾虚,气阴两虚,余毒未尽,方用异功散加减益气补中,理气健脾。在治疗过程中予苦参汤加减煎熏浴后紫草油涂擦全身患处,火针挑刺脓疱对症处理增强皮损修复。

总之,泛发性脓疱型银屑病目前治疗方法较多,诸如维甲酸类药、激素类、免疫抑制剂类等,虽然这些药物的近期疗效较好,但不良反应颇多,耐受性差,停药后易复发,复发症状多且极其严重。在治疗过程中我们应该发挥中医特色,辩证施治,疾病不同时期证型不同,方药当不同,不能严守一方贯穿疾病始终,治疗上应及时配合中药薰药,传统疗法等方法,同时结合西药有效控制感染,抑制免疫,能明显提高疗效,减少复发。

[1] 曹鸿玮.泛发性脓疱型银屑病46 例临床分析[J].郑州大学学报,2008,21(5):102-103.

[2] 周凌,伍津津,吴先林,等.硫酸镁联合甲砜霉素治疗泛发性脓疱型银屑病的临床疗效观察[J].中国皮肤性病学杂志,2003,17(5):319.

[3] 宋守荣,杨勇,魏羽佳,等.甲砜霉素治疗泛发性脓疱型银屑病35 例临床观察[J]贵阳医学院学报,2009,34(4),456-457.

猜你喜欢
发性方用脓疱
支气管哮喘基本用方
羊传染性脓疱病的病原、流行特点、病理变化及防治
早发性高血压患痴呆风险高
光动力联合中药浸泡治疗泛发性跖疣的疗效观察
自由基损伤与鱼类普发性肝病
中医辨证治疗慢性腹泻
中医辨证治疗慢性腹泻
鱼腥草外敷除脓疱
北方地区羔羊传染性脓疱病的防治措施
加减平胃散在兽医临床中的应用及体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