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锋勾针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可行性

2013-04-09 20:32
黑龙江中医药 2013年2期
关键词:经筋经络筋膜

王 琳

(广州中医药大学·510405)

中医学医籍中无“腰椎间盘突出症”之名,根据其临床表现,可归于“腰痛”、“腰腿痛”、“痹证”等范畴,中医方面认为此证多因长期劳损,或感受风寒湿邪,致经气受阻、筋脉闭阻或经筋失养则胀痛、麻木、转侧屈伸不利,循经所过则痛。西医方面认为腰椎间盘突出症(Prolapse of lumbar intervertebral disc,PLID)系指由于腰椎间盘退行性变,同时遭受外力的作用下,使腰椎间盘纤维环破裂髓核脱出,突入椎管而刺激或压迫脊髓或脊神经根,引起股神经或坐骨神经痛为主的一组综合症候群,表现为腰痛及下肢放射性疼痛等一系列症状的神经综合征,是腰腿痛的最常见病因之一[1]。腰椎间盘突出症是目前临床上的常见病和多发病之一。目前,对于PLID 的治疗方法有非手术治疗、手术治疗和介入疗法三种。80%~90%的PLID 患者经过非手术疗法可以缓解症状,甚至痊愈,另言之非手术治疗是本病的基本疗法,完全需要西医手术治疗的病例仅占10%左右[2],且手术后并发症发生率较高;同时,由于国内外学者对本病的认识尚不够统一,疗效评定标准多样,以至于治疗方法多样化,均存在一定的局限性,而现多以综合疗法治疗本病,其中,针灸为主的治疗方法在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方面疗效独特,安全性高,副作用小,医疗费用较低,深受广大患者欢迎。近年来,师怀堂新九针-锋勾针在临床操作中简便易行,适用范围较广,但自研发至今,较少应用于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因此,探究运用锋勾针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从针灸领域进一步探索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优化方案,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1 经筋理论解析腰椎间盘突出症

经筋是以十二经脉为纲,高度概括了与之密切相关的肌肉、肌腱、筋膜、神经等组织的体表分布和循行路线。同时,经筋是对人体骨骼肌及其附属组织的概括和总结。腰椎间盘及椎间盘内的髓核组织,及附着于腰椎间盘周围的韧带、肌肉等组织,属于经筋。经筋为病,最终在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病理变化主要反映在两方面[3]:一方面,肌肉痉挛或筋膜挛缩,引起筋膜间的压力变化,进而导致筋膜表面张力的变化(主要表现为张力增高)。另一方面,长期反复的循环载荷(或超限载荷)和应力集中,使附着于腰椎关节周围的筋膜和肌肉产生代偿性增生肥厚,张力改变,并使局部腰椎关节的组织结构和功能发生改变。经筋的这些病变致使分布在其表面的神经纤维末梢被动受牵拉,产生各种疼痛及感觉异常和运动障碍。故从经筋理论层面可解析腰椎间盘突出症所产生的主要临床症状及体征,并从新视角阐述了腰椎间盘突出症的发病机理。

2 锋勾针的认识与应用

2.1 锋勾针的定义

著名的针灸专家、曾任山西省针灸研究所副所长师怀堂老中医,是参照《灵枢》所记载的古代九针之一的锋针与流传于民间的勾针二者的结构特点,经过数十年,44 次的研制改革而发明的新型针具[4]。

2.2 锋勾针的治疗作用及其机制

2.2.1 增强刺激,直达病灶 锋勾针将锋针和勾针的操作特点融为一体。在临床运用之时,根据病情,病证的不同,在病灶处进行施治,虽操作手法轻快,但由于针具的特点,较之普通锋针(三棱针)刺激浅层时的出血量大,且应该根据病情需要控制出血量。同时,锋勾针又能发挥勾针之优势,对粘连的皮下组织以及脂肪层施行松解和勾割,直接针对病变部位施治。不同之处在于[5],其施治方法较之常规针刺补泻手法的刺激量大;与勾针常规的治疗相比,很多患者在施行锋勾针治疗时,不适感觉明显减少。正是由于锋勾针具有刺激量大、直达病灶的治疗作用,对于很多的急性病证和顽固性的病证均能收到较好的疗效,其中对于顽固性病证的临床症状改善明显。

2.2.2 活血止痛,疏通经络 锋勾针因操作时针对病灶可局部放血,故具有活血止痛,疏通经络的治疗作用。临床实践证明,放血疗法不仅具有活血止痛的作用,而且具有泻热排毒的作用,故在病灶处运用锋勾针治疗,从另一个角度,可以具有促进气血运行,疏通经络之功效,若经络功能失调,气血运行不畅,导致气滞血瘀,不通则痛,从而引起全身的各种痛证。此时,锋勾针根据自身“调其经血,通其经脉”的治疗作用,可以应用在治疗痛证领域。疏通经络是针灸治疗痛证的主要方法之一,可谓之“通则不痛”。

2.2.3 松解勾割,疏理经筋 锋勾针具有勾割皮下粘连纤维及脂肪的治疗作用。皮下纤维及脂肪属于经络系统中的经筋部分,同时经筋是经脉的连属部分,附属于经脉系统,经筋是联络关节、肌肉,协调机体运动。经筋是对人体骨骼肌及其附属组织的高度概括和总结。在临床实践方面,往往可见经筋循行线上出现的疼痛。十二经筋均起始于四肢末端,结聚于关节骨骼部。经筋为病,主要表现为其循行部位的筋肉、关节的运动障碍和疼痛。锋勾针可以利用自身着重勾割、松解粘连的治疗作用,直接疏理病变部位的瘀滞,改善局部血流,进而解除各种症状,促进功能的恢复。

3 锋勾针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前景展望

从理论层面分析,运用经筋理论搭建腰椎间盘突出症与锋勾针治病机制的桥梁,从新角度,新理念指导临床探索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最优方案;从临床研究分析,目前临床实践运用锋勾针治疗坐骨神经痛[6-7]、肩关节周围炎[8-9]等痛证较为普遍,均具有较好的临床疗效,费用经济,安全性较高,操作时患者不适感较少等特点,使患者具有较好的依从性。结合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病因、病机及症状特征,也可将其归纳于痛证领域,故在临床治疗方面探究锋勾针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具有显著的可行性。

[1] 顾健华.腰椎间盘突出症的针灸治疗研究[J].长春中医药大学学报,2011,27(5):754-756.

[2] 李林、詹红生、陈博,等.针灸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概况[J].江苏中医药,2011,43(1):89-91.

[3] 崔祺,肖蕾,王禹,等.试从经筋理论探析腰椎间盘突出症发病机理[J].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2011,09(08):39.

[4] 师怀堂.中医临床新九针疗法[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6,291-292.

[5] 孟立强,梁晓崴.锋勾针疗法的临床作用及其机制探讨[J].山东中医药大报,2006,30(5):348-349.

[6] 孟庆良,张存君,张三品,等.锋勾针治疗原发性坐骨神经痛198 例[J].中国针灸,1994,(3):29-30.

[7] 虎宝,李斯琴.锋勾针加拔火罐为主治疗坐骨神经痛30 例[J].内蒙古中医药,1996,8(3):30-31.

[8] 李桂萍.毫针配合火针、锋勾针治疗肩周炎32 例[J].中国民间疗法,2010,18(6):10.

[9] 周志峰.锋勾针加火疗法治疗肩周炎200 例疗效观察[J].中医杂志,2007,48(增刊):198-199.

猜你喜欢
经筋经络筋膜
经筋排刺法结合体外冲击波治疗中老年肩周炎的临床观察
三焦“筋膜”说——从筋膜学角度认识三焦
筋膜枪成“网红”消费品
关于经络是一种细胞外基质通道的假说
火针经筋点刺配合针刺治疗Megie综合征验案1则
4个表现自测经络是否畅通
壮医针刀经筋解结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临床研究
手足骨筋膜室综合征早期预防及切开减张术后的护理
隐神经——大隐静脉筋膜皮瓣修复足背部软组织缺损
经络考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