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味中药抗肝纤维化机制的研究现状

2013-04-09 20:32
黑龙江中医药 2013年2期
关键词:抗肝丹参酮甘草酸

王 明

(安徽中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合肥 230000)

肝纤维化(hepatic fibrosis,HF)是继发于各种形式慢性肝损伤之后组织修复过程中的代偿反应,是“慢性肝炎-肝纤维化-肝硬化”发展过程中的枢纽环节,逆转肝纤维化可阻止大多数慢性肝病的进展。因此,如何延缓、阻断甚至逆转肝纤维化,成为治疗肝病的焦点问题,而祖国传统医药对治疗肝纤维化具有独特的理论体系及治疗优势。

1 病理、病机

1.1 中医

中医学中没有“肝纤维化”的病名,对照祖国传统医学古籍中的有关论述,结合近代的研究成果,可以认为,肝纤维化与中医的“癥积”有一定的雷同之处[1]。从病因看,外感六淫、内生七情、饮食劳倦与蛊毒等均可导致慢性肝病,并逐渐发展为肝纤维化,其是一个“由实转虚、由聚至积、由气入血及络”的动态病变过程。湿热疫毒残留难尽是启动因子和持续因素,正气虚弱是内因和转归,肝血瘀阻是病理基础,并随病程、病性、病情的不同而兼有寒热虚实的表现[2]。

1.2 西医

肝纤维化主要病理特征为以胶原蛋白、蛋白多糖及粘连蛋白等为主的细胞外间质(extra matrix,ECM)在肝脏的过量沉积,是纤维增生和纤维分解不平衡的结果。发病机制在于各种损肝因子引起肝细胞损伤,激活肝星状细胞(HSC)使其转变成为肌纤维母细胞。损伤及再生的肝细胞、Kupffer 细胞、窦内皮细胞、自然杀伤(NK)细胞等在炎症因素、毒素等刺激下产生免疫介质和细胞因子,以自分泌或旁分泌的方式作用于靶细胞受体,使肌纤维母细胞增殖,合成大量ECM,导致肝纤维化的发生[3]。

2 治则

目前认为抗肝纤维化的治疗原则主要包括:①去除肝损伤病因,减轻肝脏炎症;②抑制HSC 的激活、增殖;③促进肝星状细胞的凋亡;④抑制ECM 的合成;⑤促进ECM 的降解;⑥抗脂质过氧化;⑦保护肝细胞;⑧下调肝纤维化相关细胞因子表达,阻断其信号通路;⑨基因调控。

3 药效学研究进展

虽然中医药治疗肝纤维化尚处于探索阶段,但对抗纤维化中药的现代研究及临床治疗上,已取得了不少的成绩和经验,开创了中医中药抗肝纤维化新思路,就此,近几年对单一中药抗肝纤维化的重大研究进展综述如下:

3.1 活血化瘀类药

《医学发明》云:“血者,皆肝之所主,恶血必归于肝,不问何经之伤,必留胁下”。近年来通过对活血化瘀法所进行广泛而较深入的研究结果,认为可以将结缔组织增生与变性作为与血瘀有关的内容之一来研究。活血化瘀法可抑制结缔组织的异常增生,促进增生的结缔组织的分解与吸收[4]。

3.1.1 丹参 丹参为唇形科植物丹参的根,始载于《神农本草经》,归心、肝经,微寒、味苦、无毒,其功效为祛瘀止痛,活血通经,清心除烦安神;其有效成分有水溶性和脂溶性两大类,脂溶性部分主要为二萜醌类化合物(包括丹参酮、隐丹参酮等);水溶性部分主要为酚性酸类化合物(包括丹参素、原儿茶醛、丹酚酸等)[5]。其抗肝纤维化成分机理分析如下:

丹参酮 丹参脂溶性部分有效成分丹参酮ⅡA(TanshinoneⅡA,TSN)早已被证实具有抗急性肝损伤和抗肝纤维化等作用。覃筱燕等相关实验证明[6-7]:TSN 能通过减少γ 干扰素(IFN-γ)等炎性细胞因子的大量释放,同时提高抗炎性细胞因子的释放,抑制kupffer 细胞活化而减少、肿瘤坏死因子(TNF)–α 释放,平衡各细胞因子在其中的作用而发挥其保护肝损伤的作用;而且TSN 对肝组织中胶原纤维的的合成过程具有显著的抑制作用,从而能阻断肝纤维化的病理过程。TSN 具有改善肝功能、抑制肝星状细胞活化、减少ECM 生成、保护肝细胞的作用,其机制可能与阻止、转化生长因子2β1(TGF2β1)/Smad3 信号通路,降低肝组织胰岛素样生长因子结合蛋白7(IGFBP7)的表达有关[8]。刘石萍等[9]实验结果证明:经正常大鼠及肝纤维化大鼠分别制备的两种丹参酮IIA药物血清预处理后,其钙荧光强度均明显低于肝纤维化模型对照组及正常对照组,显示两种丹参酮IIA 药物血清均显著抑制了HSC 细胞内钙的升高。该结果提示,丹参酮IIA 可能通过抑制HSC[Ca2+]的升高,从而抑制的HSC 活化与增殖,此可能是其发挥抗肝纤维化作用的重要途径之一。

丹参素 呙琳琳等[10]研究证明:丹参素可通过抑制血小板衍生生长因子(PDGF-BB)诱导的HSC 增殖和活化,同时抑制与肝纤维化密切相关的MAPK、PI3K 途径中ERK、AKT蛋白的磷酸化,负性调控肝纤维化过程,其机制可能与抑制ERK1/2 和PI3K 信号转导通路有关;姜中华等[11]研究也指出,丹参素可抑制受纤维连接(FN)刺激HSC 的RhoA/Rock Ⅰ信号通路活化;RhoA/Rock Ⅰ信号通路阻断对整合素通路信号蛋白FAK 下调效应为丹参素抑制HSC 增殖、胶原分泌等生物活性的机制之一。以上两种抑制作用,皆能说明丹参素可以防止肝纤维化形成。

丹参多酚酸盐 丹参多酚酸盐是从单味中药丹参中提取的以丹参乙酸镁为代表的盐类化合物,其主要成分为丹酚酸B。既往研究发现其具有抗氧化、抗氧自由基、抗血小板聚集、扩张冠状动脉、改善心肌血流量及减少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等作用[12]。

在肝纤维化的形成过程中,核转录因子-kB(nuclearfactorkB,NF-kB)促进各种细胞因子释放,促进炎症反应,激活HSC,控制肝细胞凋亡,是肝纤维化时的重要转录因子[13]。NF-kB 通常与抑制蛋白IkB 结合成无活性的复合物存在于胞浆中,当机体受到外界因素刺激时,IkB 在蛋白激酶和蛋白磷酸化酶的参与下降解,于是NF-kB 被激活化进入细胞核与相应的靶基因相结合,启动多种靶分子及基因转录,导致炎细胞因子、自由基等炎性介质的大量产生,引发相应的病变[14]。而丹参多酚酸盐提高肝脏组织胞质内NF-kB 和IkBα 蛋白的表达,降低胞核内NF-kB 蛋白的表达密切相关[15]。

3.2 补益药

《医宗必读》亦云:“积之所成,正气不足而后邪气居之。”由于脾胃居于中焦,为气机升降的枢纽。肝本受病,横犯脾土,导致脾失健运、水湿停聚则生痰饮。从中医理论上阐述了肝病早期出现乏力,纳差,便溏,腹胀,苔腻等症状。

3.2.1 黄芪 为豆科植物蒙古黄芪或膜荚黄芪的干燥根。药性甘、微温,归脾、肺经。其功效为补气健脾,升阳举陷,益气固表,利尿消肿,托毒生肌。主要含黄芪多糖(两种葡聚糖和两种杂多糖)、多种黄酮类化合物和三萜类(黄芪皂苷Ⅰ--Ⅳ)。另外含有生物碱、葡萄糖酸及多种微量元素等[16]。丁向东等[17]通过采用黄芪总苷治疗日本血吸虫病肝纤维化小鼠的实验发现:10 周时,黄芪总苷高、低剂量组与模型组之间的Ⅰ、Ⅲ型胶原含量、虫卵结节大小及肝纤维化程度均具有显著差异;在14 周时,黄芪总苷高、低剂量组与模型组之间,Ⅰ、Ⅲ型胶原含量和虫卵结节大小均明显降低,肝脏纤维化程度显著减轻,表明黄芪总苷抑制了Ⅰ、Ⅲ型胶原蛋白的合成,使胶原蛋白处于相对稳定的低水平表达,从而抑制了血吸虫病肝纤维化的进程,表现为虫卵结节缩小,肝纤维化减轻。同时通过积极的大剂量黄芪总苷的干预,可能使胶原蛋白的合成较早稳定在较低的表达水平。李成浩等[18]实验表明,黄芪提取物可明显降低血清ALT、AST 活性和HA、TNF-α 含量;改善肝功能,清除肝脏炎症,抗肝纤维化,调节免疫功能,病理结果也显示具有抗纤维化作用。黄芪提取物抗肝纤维化作用其机制可能与降低HA、TNF-α 含量有关。同时,黄芪有保肝作用,黄芪对CCL4造成肝脏损害引起的血清总蛋白和白蛋白降低有回升作用,并能预防CCL4所致的肝糖原减少,可增加3H-亮氨酸掺入肝脏蛋白质促进其更新[16]。

3.2.2 甘草 甘草为豆科甘草属植物甘草、胀果甘草或光果甘草的干燥根及根茎。主产于内蒙古、新疆、甘肃等地。味甘,性平。归心、肺、脾、胃经。其功效为补脾益气,祛痰止咳,缓急止痛,清热解毒,调和诸药。甘草主要含三萜皂苷类和黄酮类。三萜类苷主要为甘草甜素(甘草酸甘草皂昔)和甘草次酸。甘草甜素含量均6%~14%,是甘草甜味的主要素源。黄酮类主要包括甘草素、甘草苷、异甘草苷、新甘草苷、异甘草素等。

甘草甜素 甘草甜素经肌内注射,对CCL4所致的实验性肝硬化有抑制作用,可使肝胶原蛋白和血清γ-球蛋白含量降低,并使血清ALT 水平降低,即可抑制肝纤维化组织增生和减轻间质炎症反应,病理组织学检查发现也可使坏死和气球样变性明显减轻[16]。也有研究表明,甘草甜素用药4 周可使慢性丙型肝炎患者血清ALT 明显下降,用药8 周可改善肝脏组织学的变化;临床应用复方甘草酸苷联合拉米夫定治疗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可使血清肝纤维化指标及TGF2β1 表达明显下降,并有效阻止肝纤维化的形成与发展[19]。另外,甘草酸有类糖皮质激素的作用,可以降低脯氨酸羟化酶的活力,使胶原易于分解。

甘草酸二铵 李小翠等[20]、刘月平[21]运用甘草酸二铵进行干预治疗慢性乙型肝炎肝纤维化,结果显示各剂量组ALT、AST、ALP、TBIL、HA、LN、ⅣC、P ⅢNP 水平均显著降低,表明该药有较好的降酶、退黄作用。

甘草酸苷 甘草酸苷能使肝纤维化模型大鼠纤维化程度降低。其可抑制培养细胞Ⅰ、Ⅲ型前胶原(PC)mRNA 的表达和肝脏NF-κB 的活性。对体外培养的HSC 增殖有明显抑制作用,并能减少HSC 对3H_脯氨酸的渗入,进而抑制胶原合成[22]。

4 中医中药抗纤维化的有关问题

4.1 辨证与辨病相结合

祖国传统中医理论体系的精髓为整体观念和辨证论治,而现实中单一中药的抗纤维化作用研究,仅仅是从对西医病的治疗,而不一定符合中医证的治疗,因此,必须将辨病与辩证相结合来治疗疾病,才能符合中医理论的整体观念与辨证论治思想。

4.2 单药异于复方用药

中医在组方用药过程中,往往或几乎很少运用单一中药来治疗疾病,因此,单一中药与其他中药在煎熬过程中有效组分是否减效、增毒、沉积、挥发等的现象,尚无法完全得以考证,可能与其缺乏整体疗效研究有关,有待于进一步的实验研究与临床应用来验证疗效的结果。

[1] 张国梁.中医药防治肝纤维化研究进展.中医药临床杂志[J].2011.23(2):181.

[2] 周大桥.中医药治疗肝纤维化现状[J].江苏中医药.2007.39(1): 5.

[3] 姜慧卿,姚希贤.肝星状细胞的活化与肝纤维化[J].胃肠病学和肝病学杂志.2007.16(1):86289.

[4] 孔维涵.单味中药抗肝纤维化作用研究进展[J].天津药学.2011.23(2):65.

[5] 孙瑞芳,刘立新.丹参及其单体治疗肝纤维化的研究进展[J].中国药物与临床.2009.9(2):88-90.

[6] 覃筱燕,严莉,等.丹参酮ⅡA 对肝纤维化大鼠肝组织胶原表达的影响[J].时珍国医国药.2010.21.4:782-784.

[7] 覃筱燕,严莉,等.细胞因子在丹参酮ⅡA 抗小鼠免疫性肝损伤中的作用[J].中国药学杂志.2010.45(4):264-267.

[8] 孙瑞芳,刘立新,等.丹参酮ⅡA 对小鼠肝纤维化的干预作用[J].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2009.29.(11):1012-1-17.

[9] 刘石萍,王军民,等.丹参酮ⅡA 对鼠肝星状细胞活化Ca2+ 效应的抑制作用[J].中国实用医药.2011.6.(35):250-252.

[10] 呙琳琳,戴立里,等.丹参素对PDGF-BB 刺激下肝星状细胞的抑制作用[J].第三军医大学学报.2011.33(15):1610-1614.

[11] 姜中华,戴立里,等.丹参素对肝星状细胞RhoA/Rock Ⅰ信号通路的影响[J].重庆医科大学学报.2011.36(2):168-171.

[12] 何香香.治疗心血管疾病新药—丹参多酚酸盐研制成功[J].中国基础科学.2005.(7):17.

[13] 陈科全,周字.核因子NF-kB 与肝纤维化的关系研究现状[J].国际消化 病杂志.2007.27(1):9-12.

[14] 朱维芳,徐军全.核转录因子-kB 在实验性肝纤维化中的表达、分布及意义[J].中国病理生理杂志.2010.26(1):12-16.

[15] 王蓉,潘沛,等.丹参多酚酸盐对肝纤维化大鼠NF-kB 和IkBα 表达的影响[J].中国新药与临床杂志.2011.30(1):51-55.

[16] 候家玉,方泰惠.中药药理学[M].第二版.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 社,2007:218-220.

[17] 丁向东,王红群,等.黄芪总苷对小鼠日本血吸虫病肝纤维化的影响.世界华人消化杂志[J].2008.16(2):125.

[18] 李成浩,张红英.黄芪提取物对四氯化碳致大鼠肝纤维化的保护作用.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J].2011.17(20):217-220.

[19] 钟建平,复方甘草酸苷联合拉米夫定对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血清肝纤维化指标的影响[J].医药导报.2007,26 (12):1431-1433.

[20] 李小翚,洪鸿敏,李常青,等.甘草酸二铵对大鼠实验性肝纤维化的影响[J].中药材.2011.34(7):1097-1101.

[21] 刘月平,甘草酸二铵胶囊治疗儿童慢性乙型肝炎肝纤维化46例临床观察好[J].中国妇幼保健.2009.24(30):4316-4317.

[22] 胡芳,程建明,马海勇.中医药抗肝纤维化的研究进展[J].医药导报.2008.27 (12):1486-1488.

猜你喜欢
抗肝丹参酮甘草酸
Hans popper教授及王宝恩教授照片
Systematic Review and Meta-analysis of Tanshinone Capsule in the Treatment of Polycystic Ovary Syndrome
丹参酮ⅡA提取工艺的优化
丹参酮Ⅱ A 保护大鼠肾移植术后缺血再灌注损伤的机制研究
六味五灵片抗肝纤维化作用的谱效关系
复方甘草酸苷片治疗慢性湿疹56例临床分析
甘草酸二铵对大鼠背部超长随意皮瓣成活的影响
丹参酮ⅡA对腹膜透析患者慢性炎症的调节作用
异甘草酸镁对酒精性肝炎患者TNF和IL-6的影响
不同粒度赤芍药材抗肝纤维化作用的谱效关系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