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汉同语认知及对比研究

2013-08-15 00:49刘德周
长江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3年12期
关键词:刻板英汉句法

刘德周

(云南师范大学 外国语学院,云南 昆明 650500)

英语中有一种类型的句子,其主语和表语是同一个词组,其系动词一般是be动词。由于这一类句子在句法和理解应用方面的独特性,其在许多语言学著作中常有所提及,有的甚至已经固化为词典或谚语中的条目。这种语言现象,被称为tautology或patent tautology。Wierzbicka首先对这类句子进行了详细研究,她认为这类句子的句法公式可以总结为“X be X”。由于处于公式中X位置上的词一般是名词,因此,这样的语言现象也叫做nominal tautological sentence。和多数词典编篡者一样,笔者曾经将它译为“名词性同义反复句”[1]。现在看来,还是翻译为“同语”一词更为妥当:第一,英语的nominal tautological sentence与汉语中的同语之间在句法、认知和语用功能等诸多方面有相似之处;其次,可以将这种句型的tautology与表示贬义的,辞典中所解释的“啰嗦重复,赘述、赘言”的用义反复区别开来;第三,便于我们将其和汉语中的同语进行对比研究,下文中的tautology和nominal tautological sentence都将被称为同语;第四,便于语言学习者对英汉同语进行理解和掌握。

在汉语语言学界,同语也叫做同语式或同语格。它被看成一种独立的修辞格[2](P518),其句法的根本特征和英语同语一样,也是“主语、表语同一词语”[3],其句法公式也可以总结为与英语同语相似的“X (adv)是 X”(ibid)。

一、英汉同语与判断句之间的差别

对英汉同语进行认知和理解,首先应将其与判断句区别开来。不论是在英语语言学界,还是汉语语言学学界,都存在把同语与判断句混为一谈的情形。[2](P518)

判断句中往往含有系动词或称判断词“be”或“是”,而英汉同语中也含有系动词be/是,正是由于这个原因,许多人也把它们误归入判断句。其实,同语句与判断句在句法和语用功能两个方面都是有差别的。例如:

(1)War is cruel.

(2)War is war.

(3)孙逸仙博士就是孙中山先生。

(4)孙中山就是孙中山。

从(1)和(3)中我们可以看到,它们都有系动词be/是。从句法看,其主语和表语是不同的;从内容看,它们所表达的意思就是其字面意义;从语用功能看,它们都是判断真伪的。因为与事实相符,所以说它们是正确的判断句。在(2)和(4)中也有系动词be/是。从句法看,它们的句子主语和表语完全相同,符合同语的句法标准,因此是同语句;从内容来看,它们都不是判断句,它们所表达的意思并不是其字面意思,因为其字面意义没有任何意义;从语用功能来看,(2)和(4)所表达的是说话人的态度,属于Austin所说的施事句(performative sentence)范畴。因此,我们对同语句的理解和认知,不能仅停留在其字面意义之上,而应求助于其言外之意和语用功能等方面的分析。

二、英汉同语的认知研究

(一)英汉同语与刻板印象

那么,英汉同语究竟表达的是什么样的言外之意呢?我们知道,不论是在中国还是在外国,做生意都有一定的规矩,其刻板印象(stereotypes)之一就是不讲情面。因此,在英语中就有了“Business is business”这样的同语,而在汉语中则有“生意就是/毕竟是生意”之类的同语。当面临别人说好话,要求讲情面等场合时,人们会用这样的话来表明自己的态度。这时,说话人的言外之意是“做生意有其自身的规律(要赚钱、不讲情面等),因此,即使你说好话也没用”。但是,说话人的意思是没有明说出来的,如果说出来也许会有些尴尬。而听话人对该同语的理解,也是借助其对生意的刻板印象的理解来完成的。又如,当人们从影视或文学作品中看到孙中山先生不畏艰险,致力于推翻腐朽无能的清政府时,就会说例(4)这样的同语,以表达由衷的敬佩之情。这时,说话人和听众都知道,这样的同语就是用来表达说话人对伟大的革命先行者孙中山先生所表现出来的刻板印象的赞扬态度。

许多其他类型的同语的使用和认知,同样也是以刻板印象(有时也称为本质属性、本性等)为基础的。例如,人们普遍认为战争是很残酷的,因此,当人们看到影视剧中关于战争的种种残酷行为时,经常会说“战争就是战争”或者“War is war”,其言外之意直接指向战争的刻板印象——战争是残酷的。英语中许多其他类型的同语的使用和理解,也是以刻板印象为基础的,刻板印象同样是许多汉语同语的使用和认知基础。[4]

刻板印象是英汉同语的使用和认知基础,这包含着两层意思。首先,只有当特定的人或事物表现出的行为与其刻板印象相符时,人们才能使用同语句来表达自己的态度。例如,有人把狼当作宠物养在家里,即使狼表现出很驯顺的样子,我们也不会说“狼就是/毕竟是狼”,因为驯顺这样的特征并不符合人们对狼的刻板印象的认识;相反,如果哪一天狼发脾气咬了人,这时用“狼就是/毕竟是狼”就是恰当的,因为狼所表现出来的凶残本性与人们对狼的刻板印象的认识相一致。其次,人们对同语的理解和认知也是以刻板印象为基础的。也就是说,当听到一个同语结构时,人们会根据自己对刻板印象的认识,再结合当时的语境,来确定说话人或作者想通过同语来表达的言外之意。因此,使用同语进行沟通时,交际双方是通过对刻板印象的共识以及当时的语境来达到交际目的的。

(二)刻板印象的复杂性与同语含义的多样性

刻板印象的认识,对同语的理解和认知起着重要作用,但是,应该注意的是,人或事物的刻板印象的特征可能只有一个,也可能有多个。例如,在清宫剧中,有许多自称“奴才”的人,他们的刻板印象就是奴性,因此,“奴才就是奴才”所指向的就是他们的刻板印象——奴性。而男人、女人、商人和小孩等的刻板印象就不止一个方面了。例如,小孩的刻板印象除了喜欢吵闹之外,还有不守秩序、不懂事、淘气、天真、活泼等。由于同语是用来表达说话人对刻板印象的态度的,因此,刻板印象内容多的人或事物组成的同语,可以表达的意思也多,而刻板印象内容少的人或事物组成的同语,可以表达的意思就少。例如,我们经常听到“合同就是合同”这个同语句,但是由于合同的典型属性就是履行合同,所以该同语所隐含的意思是“合同必须履行”。女人的刻板印象包括多个方面,因此,当女人表现出其中任何一种刻板印象时,人们都可以使用“女人总归是/毕竟是女人”这样的同语来表达自己的态度。当女人表现出胆小、爱唠叨、敏感、力气小等消极特征时,该同语可以用来指向这些消极的刻板印象,其意思含有贬义,而当女人表现出细心、温柔、灵巧、有同情心等积极特征时,同样的同语所暗示的是积极的刻板印象,句子表达的是褒义。

刻板印象的复杂性,也表现在历时性差异和文化差异方面。例如,在解放前,当人们使用“地主就是地主”这样的同语时,很可能指向的是地主“有权收取地租”这样的刻板印象,而在解放后,由于受到阶级斗争的影响,人们对地主的刻板印象的认识转变为“剥削农民的人”,“地主总是/毕竟是/终究是地主”的言外之意,也就相应地指向“地主终究是剥削人的人”。将这个同语句翻译成英语同语句“Landlords are landlords”或者 “A landlord is a landlord”,其所指向的很可能就是地主(或房东)有权收取地租(或房租)。

又如,在英语中,politics往往被看成是“一种肮脏的事业”(a dirty business)。正是由于这个原因,politics is politics这个同语所暗示的就是说话人对“politics is a dirty business”这种行为的现实主义态度。而在汉语中,“政治”一词是中性的,有时甚至是褒义的。面对这样的文化差异,如果要将“Politics is politics”翻译为汉语,一种办法是将其直译为“政治就是政治”。这样做的优点是,二者在句法形式上对等,并且说话人和听话人之间的交流是通过没有明言的刻板印象和言外之意来实现的,因此可以达到婉转表达的目的;而其缺点则是,目的语读者由于对英语中“politics”的刻板印象不了解,而无法了解其中所隐含的“政治是肮脏的”这样的意思。另一种办法就是,采用意译的方式,译出原文中所隐含的“政治是肮脏的”这样的意思。这样做的缺点是,把原文中作者不愿明说的意思直接说出来,达不到婉转修辞的效果。

三、英汉同语的语用功能及其对比

英汉同语通过指向刻板印象来表达多种含义。不仅如此,由于同语所表达的隐含意思本身含有语力,通过这样的语力,同语还可以表达多种语用功能或言外行为。例如,在前面所得到的“合同就是合同”这个同语句中,由于该同语所隐含的意思是“合同必须履行”,在客观上能敦促人们履行合同所规定的义务,所以根据语用功能,可以将其划分为义务性同语。

此外,英语同语还可以表达对复杂的人类行为的现实态度,对人类本性的态度,以及透过外表的差异看到本质上的相同,对特殊时期活动的谅解、区别、价值等语用功能。[1]而汉语同语除了可以表达上述英语语用功能之外,还可以表达英语中所没有的赞扬和让步等语用功能。例如:

(5)从前夸妇女美貌,常常说,“头是头,脚是脚”。(吕叔湘《语文杂记》)

(6)郊区是郊区,可厂房是一流的。(电视剧《浦江叙事》)

(5)是表示褒扬的汉语同语,而(6)则是表示让步的同语。汉语中还有一种同语形式,是英语中所没有的,其句法公式可以总结为“X1不是X1,X2不是X2”。有的学者把这种同语叫做“同语的否定式”。但是,应当注意的是,这种同语并不是用来表示否定的,因为它们没有逻辑学中所说的真值条件。从笔者目前所收集到的语料来看,这类同语主要用来表达人们对坏脾气的态度。例如:

(7)你今天怎么从回来就鼻子不是鼻子,眼睛不是眼睛?

除了语用功能方面的差异外,英汉同语在句法和形态方面也有一些差异。在英语同语的句法公式“X be X”中,能够处于X位置上的词一般只有名词和代词,而在汉语同语的句法公式“X(adv)是X”当中,能够处于X位置上的词可以是名词、代词、形容词、动词、“的”字结构等。例如:

(8)Terrorism is terrorism.It deserves no sanctuary,and it must be stopped!(名词)

(9)奴才总归是奴才。(名词)

(10)You are you and she is she.(代词)

(11)你是你,他是他。(代词)

(12)那个吊绷带的伤员,瘦是瘦,精神可好。(杨朔《三千里江山》(形容词)

(13)两个人睡了,睡了是睡了可是睡不着,睡不着是睡不着可是都不说话了。(乔典运《冷惊》)(动词)

(14)公家的就是公家的。(“的”字结构)

由于英语名词有单复数范畴,所以英语在同语结构中对名词的单复数范畴有比较严格的规定。例如,在表达对复杂的人类行为的现实态度时,其中的名词使用的是没有限定词的单数形式。如:“War is war.”又如,在表达对人类本性的态度时,英语中的名词要使用复数形式(如Boys are boy);而表达透过外表的差异看到本质上的相同时,名词要使用单数形式(如A girl is a girl)。而在汉语中,由于名词没有单复数范畴,所以在表达这两种语用功能时,使用的句法公式是一样的。

本文从英汉同语与判断句的差异入手,指出英汉同语的认知基础并不是其字面意义,而是人们对刻板印象的认识,因此,刻板印象的复杂性,决定了同语含义的复杂性,进而决定了同语语用功能的复杂性。刻板印象的历时性变化及其在英汉文化中的差异,进一步导致英汉同语在交际中的认知困难。此外,本文对英汉同语在句法特征、语用功能等方面的异同所进行的对比研究表明,英汉同语是一对既有相似性又有诸多差异的语言现象。

[1]刘德周.英语名词性同义反复句的分类及语义内涵[J].山东外语教学,1997(2).

[2]杨春霖,刘帆.汉语修辞艺术大辞典[M].西安:陕西人民出版社,1995.

[3]刘德周.关于同语的三个问题[J].修辞学习,1997(6).

[4]刘德周.同语修辞格与刻板印象[J].中国语文,2001(4).

猜你喜欢
刻板英汉句法
十宣放血疗法在自闭症刻板行为治疗的临床观察
述谓结构与英语句法配置
民众服务区“蝶变”新生:颠覆传统服务区刻板印象
句法二题
诗词联句句法梳理
刻板印象提升与刻板印象促进*
学困生元刻板印象结构探索与问卷编制
浅谈英汉习语的文化差异及翻译方法
英汉诗歌中的隐喻对比研究
信息结构与句法异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