谶纬的秘密

2013-09-11 09:30顾颉刚
读者欣赏 2013年2期
关键词:王莽天命秦始皇

文/ 顾颉刚

古代人最喜欢作预言,也最肯信预言。那时的史官就是制造预言的专家。

有一种预言,说是上帝传给人们的,叫做谶。相传秦穆公曾经睡了七天不醒,醒来的时候对人说,他是到上帝那边去了,上帝跟他讲了晋国和秦国的将来。他叫人把这些话写出来,称之为“秦谶”。后来晋国的赵简子也像他一样,睡了七天,醒来的时候告诉他的大夫说:“我到了上帝那里,和许多的神灵游于钧天,听广乐,看《万舞》,快乐极了。忽然有一头熊要来抓我,上帝命我射它,我一射它就死了。又有一头罴扑来,我照样一射,罴又死了。我瞥见我的儿子也在上帝旁边。上帝指着一条翟犬,对我说:‘等你的儿子长大时再给他吧!’”这些话也都被记下藏好,当然成为“赵谶”。后来赵简子灭了晋的世卿范氏和中行氏,知道梦里射死的一熊一罴就是他们的象征。他的儿子襄子灭了代国,这翟犬的谶也应验了。这都是上帝的命令,但上帝不肯明白说出,只用似是而非的东西做暗示,逼人们去猜谜。

秦始皇时,这类预言也常有。公元前215年,他派燕人卢生入海求神仙。卢生到了海里没有见到神仙,却给秦始皇拿来一本图书,上面写着“亡秦者胡也”。秦始皇以为这个“胡”指的是北边的胡人,于是发兵30万往北去打他们,夺取河套等地,但秦还是亡了。后人说,这里的“胡”指的是他的儿子胡亥。

谶既有图又有书,其形式大概和现在流传的《推背图》相像。公元前211年秋天,有一个使者从关东来,晚上经过华阴,忽被一人拉住,那人把一块璧递给他,说:“请你替我送给滈池君(长安西南有滈池),并告诉他祖龙要死了。”使者正待详询,那人已不见。他把这事奏报朝廷,朝廷查考这块璧,发现它是秦始皇在始皇二十八年(公元前219年)渡江时沉在江里的。始皇很不高兴,但宽慰自己道:“山鬼懂什么!况且祖是人之先,也未必是我!”他为避开这个厄运,就往南方去游玩。始皇三十七年(公元前210年)七月,他死在了路上。大家说,“祖”是始的意思,“龙”是皇的意思,这又是一个应验的谶言。

但谶言真是上帝降下的吗?显然不是。在始皇听到“祖龙死”的前几个月,有流星坠在东郡,化为石,有人在石上刻了“始皇帝死而地分”七个字。这句话说得太明显了,用不着猜谜,秦始皇知道这是自己的臣民发出的诅咒,便派御史去查问,但没有查到主使人,便把这块石头销毁,把石旁的居民尽数杀了。

西汉时,社会安定,这类刺激人心的谶言减少了。但到武帝之后,民穷财尽,国本动摇,谶言又有了发展的机会。昭帝时,泰山下一块卧地的大石忽然站起,上林苑的枯柳树忽然重生,眭弘就说匹夫中将出新天子。汉成帝时,齐人甘忠可说上帝派赤精子下凡,传给他一部《包元太平经》,给汉室再受命者用。王莽掌权时,这种风气更盛了。武功长孟通掘井时发现一块白石,上面有“告安汉公莽为皇帝”八个红字,王莽据此做了摄皇帝。之后各地又先后出现了很多类似的符命,有些甚至写了王莽称帝之后的各路官员的姓名。公元8年,王莽便以遵从符命之名正式称帝了。

王莽称帝后,就照那些符命上的描述任命大臣,不少人稀里糊涂地当了官。大家看见做官有这一条捷径,于是争着伪造符命献上去。至于不屑干这种事的,见面时常常戏问:“你还没有得到天帝的委任状吗?”有人劝王莽道:“这实在是开了奸人作福的门路,又乱了天命,应当除去其根源才是。”王莽也觉得这种事情干得腻了,将后来献符命的人下了狱。

河南汤阴羑里城,相传,周文王被商纣王拘禁在这里,在此推演出后天八卦和六十四卦,著成《周易》。 供图/全景

王莽做了真皇帝之后,为替自己宣传,派五威将王奇等十二人颁发四十二篇符命于天下,说汉的火德要消亡了,他的土德已兴起,皇天的符命一次一次给予他种种暗示。经他这样一宣传,这些观念深深印入国民的脑袋里。也因此,光武帝刘秀做皇帝时便自称承袭火德,后来的《赤伏符》就是这样来的。

在这一时期,觊觎皇位的人都称自己做天子的根据出在谶书上,对谶书各有各的解法,就像后人解签解梦一般。他们不讳言自己统治权的灭亡。光武帝在开国时就公开说出亡国的日期和亡他国的人的名字,就因为谶书里是这样说的。他们相信做天子也像做官一样,若干年后须换一个新的。当时的谶书里把五德统治的年代都规定了,但记载这些的谶书《录运法》《括地象》《西狩获麟谶》等以前的人都没见过。

纬书也出现于两汉时期。经的本意是织丝时候的直的丝,纬是横的丝。当时的人称,纬书是讲解经书意思的书,说孔子编成“六经”之后,因担心经文深奥,后人不能洞悉他的意思,所以别立纬和谶以讲解“六经”的意思;又说有许多谶纬书籍是黄帝、文王等九个圣人传下来的。事实上,这种东西多是在刘向、刘歆父子校书之后才出现的,更多的是王莽当政时的种种图书符命激起来的。

谶纬的内容非常复杂,有释经的,有讲天文的,有讲历法的,有讲神灵的,有讲地理的,有讲史事的,有讲文字的,有讲典章制度的,但性质单一。作者死心眼儿捉住了阴阳五行的系统来说话,所以,尽管说的话很多,方式却只有这一个。

在商、周时,固然天子也说自己的祖先是上帝所生,但是他们想象中的上帝只有一个。到汉代依了五行说而分上帝为五个。自从汉高祖以平民得天下,加以文、景以来五德说的争辩,武帝的封禅和改历,大家都觉得皇帝受天命是世界上唯一的大事。为什么受天命?受天命的手续有哪些?受了天命之后应当做些什么?在当时的人看来都是极重要的问题。到王莽当权,又把自己包装称新受命的天子,伪造的上帝保佑他坐龙廷的奇迹不知有多少。这种热空气散布到民间,更使糊涂的人们增进了对于帝王受命的信仰和想象。

到西汉之末,人们认为天上五帝(黄帝、赤帝、苍帝、白帝、黑帝,应对土、火、木、金、水五行之德)的儿子轮流做人间的帝王。汉高祖以火德称帝,是赤帝的儿子,王莽承土德,是黄帝的儿子。他们说,人间的五帝是有一定的任期的,苍帝传二十八世,白帝传六十四世,黑帝治八百年,赤帝治九百二十年。光武帝自称承“汉家九百二十岁,以蒙孙亡”,就是这个缘故。

有人读了上面一大篇,或者要发一声冷笑,说道:“这种鬼话已绝不能存在于今日了,还理它做甚!难道当笑话讲吗?”如果有这种见解,我敢说他把事情看得太简单了。这种东西表面上是死了,实际上何曾死掉?你看辛亥革命之后不是还有一班糊涂的人们天天望着“真命天子”出现吗?像陈焕章等一班提倡孔教的人,不是还把“端门受命”的故事当做他们宣传的中坚吗?一班迷信汉学的人,不是还把纬书里的“华胥履迹”、“庆都感龙”一类的事当做真实的上古史料来用吗?就算脑筋清楚些的人不信这种东西,谁想得到玄圣的“玄”、炎刘的“炎”大有问题?就说脑筋更清楚的,连这种神话都不信了,然而有了社会学的观念,看着一大串无夫而孕的故事,又容易把它联想到“男女杂交”、“血族群婚”、“母系社会”上面去。他们不知道,这整个是从王莽式的五德系统和他的“天帝人帝打通说”上来的。如果没有王莽们全部重新整理古文化,在整理时做了种种有意的篡改,哪里会有这种古史出来?!

猜你喜欢
王莽天命秦始皇
王莽:皇帝家“可怕”的亲戚
Chapter 14 Realize your personal legend 第十四回 履行天命
张山毅
秦始皇兵马俑博物馆
王莽:为争帝位四个儿子杀了三个
王莽:谁都别想忽悠
秦始皇忆师
改朝换代
不安天命,愿汝可明
三十六计之偷梁换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