穴位按压配合昂丹司琼治疗乳腺癌化疗后恶心呕吐78例

2013-12-23 06:19张青霞青海省中医院西宁810000
陕西中医 2013年3期
关键词:昂丹司琼合谷

张青霞 青海省中医院 (西宁810000)

恶心、呕吐是化疗最严重的副反应之一,如果没有止吐治疗,大约有60%~80% 接受化疗的患者会出现恶心、呕吐;使用止吐治疗,仍有40%~60% 的病人出现这种副反应[1]。虽然临床最常用的止呕药有胃复安、昂丹司琼等。然而胃复安有倦怠、嗜睡等不良反应,并且禁用于嗜铬细胞瘤、癫痫、进行放化疗的乳腺癌患者[2];昂丹司琼常见头痛、静坐不能、皮疹、腹泻、便秘等不良症状[2]。临床上我们采用化疗前后用赤小豆点式按压内关、合谷、足三里等穴位配合常规使用昂丹司琼治疗,对缓解化疗后恶心、呕吐,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临床资料 选择经病理确诊为乳腺癌的78例患者,均为女性;所有患者均无心脑肝肾部位器质性病变,无肠道梗阻、消化道症状以及妊娠等非化疗引起的恶心呕吐。两组均采用ACT化疗方案,体表面积1.5~1.6m2,表阿霉素60mg/m2,环磷酰胺600mg/m2,多西他赛75mg/m2,其中对照组36例,平均年龄40~50岁,恶心呕吐分级0~1级。治疗组42例,平均年龄50~60岁,恶心呕吐分级0~1级。两组患者年龄、体重、化疗药物量均无明显统计学差异(P<0.05)。

恶心分级标准 0级:无恶心;Ⅰ级:轻度恶心,不影响进食;Ⅱ级:明显恶心,影响进食;Ⅲ级:严重恶心,需卧床[2]。

呕吐分级标准 0 级:无呕吐;Ⅰ级:呕吐1~2次/d;Ⅱ级:呕吐3~5次/d;Ⅲ级:呕吐>5次/d,或出现水电解质紊乱、脱水。

治疗方法 将78例乳腺癌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36例应用昂丹司琼8mg在治疗前缓慢静脉注射,之后间隔12h再缓慢经脉注射8mg,共2次。治疗组42例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化疗前后在内关合谷足三里等穴位上固定赤小豆一颗(用于指尖按压易导致患者皮肤损伤),应用外力作用点式按压穴位,以按压时有酸、困感为准,每次各3~5min,每日次数不限。按压穴位时应观察询问患者有无不良反应,如出现:心慌、气短、冒冷汗等,应立即停止操作。

疗效标准 显效:两个主要症状均降低2个级别或完全消失;有效:两个主要症状均降低1个级别;无效:所有症状均无改善或加重。

统计学方法 四格表资料的Chi-square检验。检验水准α=0.05。

治疗结果 穴位按压对预防化疗后恶心、呕吐的效果观察,见表1。

表1 两组对预防化疗后恶心、呕吐的效果观察

讨 论 乳腺癌为女性常见肿瘤,发病率逐年增高,严重威胁女性生命健康,同时给女性带来严重心理摧残,乳腺癌的规范化治疗更加迫切,化疗作为乳腺癌系统规范化治疗重要的环节,其最常见及患者最恐惧的副反应即是化疗后恶心呕吐,所以化疗后恶心呕吐反应在乳腺癌治疗当中不容忽视,会导致患者依从性降低,影响以后治疗等一系列问题,甚至会加速患者肿瘤恶化程度通过多个临床实验研究表明恶心呕吐出现前即开始预防性治疗,在需要时继续治疗,是控制化疗诱发恶心、呕吐的原则[3],而且研究表明穴位刺激对乳腺癌化疗副作用的消除有着明显的疗效[4]。本次临床护理疗效观察结果亦提示按压内关、合谷、足三里等穴位配合昂丹司琼缓解化疗后恶心呕吐效果优于单纯使用昂丹司琼。中医学基础理论认为:女子乳头属肝,乳房属胃,足三里属足阳明胃经,该穴系胃下合穴,为保健要穴,有强壮作用,具扶正培元,补益气血,宁心安神的作用。内关为手厥阴心包经之络穴,又为八脉交会穴之一,心包经可以调节心脏的功能,“经脉所过,主治百病”,具有和胃降逆,养心安神,涤痰开窍等作用。合谷穴属手阳明大肠经,具有泄热,醒脑开窍之功。恶心呕吐中医系痰湿阻滞,胃失和降,三穴相配,具有泄热除湿,降逆止呕之功效。

[1] 张天泽,徐光炜.肿瘤学[M].天津:天津科学技术出版社,1996:2686-2687.

[2] 徐冬锐.联合使用昂丹司琼对化疗后恶心呕吐的研究[J].基层医学论坛,2007,14(12):1067.

[4] 单信芝,李 霞.化疗诱发恶心、呕吐的治疗[J].国外医学护理学分册,2003:22(9):426.

[5] 万光升,孙珏.化疗后恶心呕吐反应及其中医药治疗进展[J].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2009,11(08):78.

猜你喜欢
昂丹司琼合谷
对盐酸昂丹司琼与地塞米松磷酸钠、盐酸左氧氟沙星在0.9%NS注射液中配伍稳定性的考察
掐合谷穴能缓解视疲劳
帕洛诺司琼与手术后恶心呕吐
格拉司琼对于术后恶心呕吐的预防和治疗
昂丹司琼预防和治疗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后恶心呕吐的疗效观察
孕期使用盐酸昂丹司琼与不良胎儿结局的关系
昂丹司琼对异氟烷催眠和镇痛作用的影响
合谷三阴交合用心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