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刺结合半导体激光治疗仪治疗带状疱疹90例

2013-12-23 06:19周彩霞陕西省榆林市中医院针灸科榆林719000
陕西中医 2013年3期
关键词:夹脊治疗仪带状疱疹

周彩霞 张 鹏 陕西省榆林市中医院针灸科(榆林719000)

带状疱疹是由于水痘-带状疱疹病毒感染引起的急性疱疹性皮肤病,人是已知的自然界惟一宿主,主要累及感觉神经及相应皮区,表现为簇集水疱呈带状分布,多伴有神经痛。本病近年来发病率逐年上升[1],以春季和秋季最为多见。现代医学一般采用抗病毒及止痛剂或神经阻滞、营养神经等法,但疗效欠佳,副作用大且后遗神经痛发生率较高。笔者临床采用针刺结合半导体激光治疗仪治疗带状疱疹疗效显著,总结如下。

临床资料 90例病人均来自2010年10月~2012年10月针灸科门诊病例。均依据全国高等医药院校统编教材《皮肤性病学》[2]和《临床皮肤病学》[3]诊断依据而确诊。根据随机数字表按患者就诊的先后顺序确定入组序号并进入相应的组别,将患者随机分为三组:针刺组(治疗1组)、针刺结合半导体激光治疗仪组(治疗2组)及口服西药组(对照组),见表1。

表1 3组一般情况

纳入标准 以下项目均符合者方可纳入 ①符合带状疱疹中西医诊断标准;②出现疱疹在1~7d内,未经抗病毒及止痛治疗者;③年龄在18~70岁之间者;④签署知情同意书,同意接受本研究的各种治疗方法,并能够服从研究组安排者。

排除标准 凡符合任何一项者均应予以排除 ①属于带状疱疹的特殊类型,包括眼、耳带状疱疹、脑膜带状疱疹内脏带状疱疹无疹型带状疱疹泛发性带状疱疹;②过敏体质及对口服药物过敏者;③光感性皮肤病及皮肤癌患者;④妊娠或哺乳期妇女;⑤合并有糖尿病、活动性结核、恶性肿瘤及严重的心血管、脑血管、肝、肾、造血系统等原发性疾病或全身衰竭者,精神病患者,结缔组织病、血友病患者,有出血倾向的患者;⑥1个月内应用过免疫抑制剂或皮质类固醇激素者。

治疗方法 治疗1组:采用夹脊穴和阿是穴电针治疗。患者取卧位,常规消毒,在距皮损边缘0.2cm处用0.35mm×40mm 的华佗牌针灸针呈15°角向皮损区中心皮下围刺,同时取与皮损部位相对应的夹脊穴(病变相应神经节段及上下各一节段夹脊穴),用同样毫针向脊柱方向斜刺0.8~1寸。针刺得气后,将电针仪同一输出的负、正两个电极分别接到与病变相对应神经节段的上下各一节段的两处夹脊穴。选用直流电,疏密波,强度以患者耐受为度,每天1 次,每次30min,10d为1个疗程。

治疗2组:针刺方法同治疗1组,同时采用半导体激光治疗仪照射皮损部位,每天1次,每次20min,10d为1个疗程。

治疗3组:药物组采用口服阿昔洛韦片0.3g,3次/d;甲钴胺胶囊0.5mg,3次/d;卡马西平0.1g,1次/d,10d为1个疗程。

疗效标准 参照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医药行业标准《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ZY/T001.8-94)中皮肤科“蛇串疮”的疗效标准[4]。治愈:皮疹消退,临床体征消失,无疼痛后遗症;好转:皮疹消退约40%以上,疼痛明显减轻;未愈:皮疹消退不足40%,仍有疼痛。同时观察记录各组治疗对象止疱时间和结痂时间。

统计学方法 数据采用SPSS17.0软件处理,计量资料用多样本均数比较的方差分析,数据以±s表示。多个样本率之间的两两比较采用秩和检验中的Kruskal-Wallis检验。

治疗结果 经过1个疗程的治疗,3组临床治疗效果比较 见表2、表3。治疗1组和治疗2组的总有效率明显优于治疗3组(P<0.01);治疗1组和治疗2组止疱时间和结痂时间明显高于治疗3组,有极显著性差异(P<0.01);

表2 3组综合疗效比较

表3 止疱时间和结痂时间比较(±s,d)

表3 止疱时间和结痂时间比较(±s,d)

注:与治疗3组比较,▲P<0.01;与治疗1组比较,△P<0.05。

组 别 n 止疱时间结痂时间治疗1组30 4.17±0.92▲6.17±0.62▲治疗2组30 3.09±0.59▲△4.46±0.97▲△治疗3组30 6.98±0.76 8.81±0.89

3组止疱时间和结痂时间比较 治疗1组和治疗2组的止疱时间和结痂时间比较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

讨 论 本病相当于中医学“蛇串疮”、“缠腰火丹”等范畴。中医学认为本病多因情志内伤,肝失疏泄,郁而化火;或脾失健运,肝脾不和,气滞湿郁,化火成毒,湿热火毒外溢皮肤所致。针刺具有调整阴阳,疏通经络,调和气血的作用[5],现代医学研究表明针刺具有改善病变局部的血液循环的作用,能够提高病变神经的营养状态,减慢神经元变性的速度及程度,推动神经元的再生与修复能力,加快了病变局部的新陈代谢能力,进而加快病变组织炎性介质的吸收,从而达到治疗作用。半导体激光治疗仪基于激光的生物刺激效应、光化学效应以及电磁场效应,对皮损区进行激光照射后,可产生一系列生物学效应,如促进镇痛物质释放、促进血液循环、减轻组织水肿、促进毛细血管及细胞再生、增强免疫功能等,从而缓解疼痛,缩短止疱、结痂及治愈时间,提高治疗效果。笔者在临床中运用针刺结合半导体激光治疗仪治疗带状疱疹取得了良好的效果,但其机理尚待进一步研究探讨。

[1] Rimland D,Moanna A.Increasing incidence of herpes zoster among Veterans[J].Clin Infect Dis,2010,50(7):1000-1005.

[2] 陈洪铎.皮肤性病学[M].第4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9:71-72.

[3] 赵 辨.临床皮肤病学[M].南京: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1989:254.

[4] 国家中医管理局.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M].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1994:186

[5] 林 燕.丙种球蛋白联合干扰素-α、阿昔洛韦治疗带状疱疹的临床观察[J].临床合理用药,2009,2(18):27-28.

猜你喜欢
夹脊治疗仪带状疱疹
夹脊穴考辨
基于适应证与解剖相关研究颈夹脊穴定位研究
带状疱疹诊治释疑
准分子激光治疗仪联合CO2点阵激光治疗仪对白癜风治疗效果及不良反应
带状疱疹疫苗该不该打?
颈夹脊穴为主治疗突发性耳聋验案1则
老年带状疱疹药物治疗的对比观察
选择困难症治疗仪
“颈夹脊”源流考略
一种基于MSP430的半导体激光治疗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