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雾沟小流域生态建设的做法与成效

2014-01-30 22:40孛随文宁妍妍
中国水土保持 2014年11期
关键词:水土保持流域

孛随文,宁妍妍

(甘肃林业职业技术学院, 甘肃 天水741020)

1 云雾沟小流域概况

云雾沟小流域位于麦积区甘泉镇的西部,耤河的下游,涉及甘泉镇的胡家庄、云雾2 个行政村483户,总人口2 143人。总土地面积 12.2 km2,其中水土流失面积11.52 km2,属黄土丘陵沟壑区第三副区。多年平均降水量为508 mm,年均气温10.8 ℃,极端最高气温38 ℃,极端最低气温-19.2 ℃,无霜期160 d左右;干旱是区域农业自然灾害的首要问题,其次为冰雹、连阴雨和霜冻。主要地貌有黄土梁峁顶、梁峁坡、谷坡、沟壑四大类,山体陡峻,地形破碎,沟壑纵横,土地瘠薄,植被稀少,为典型的黄土丘陵沟壑地貌。流域平均沟壑密度为3.6 km/km2。土壤主要有黄土、褐色土、红土。治理前该流域基本上还没有脱离广种薄收的传统农业模式,林草面积小,经济林没有形成规模,果业发展缓慢,仅有的果园也是零星分布,管理粗放,果树品种单一,品质差,缺乏市场竞争力。该流域侵蚀方式主要以沟蚀和面蚀为主,之前虽然通过修梯田、植树造林等措施开展了治理工作,但由于缺乏统一规划,治理措施单一,未形成综合治理体系。2006年9月黄河水利委员会立项实施耤河示范区二期治理,其目的是通过该项目的实施,进一步巩固一期的治理成果,全面实现耤河示范区总体规划目标,以科学发展观指导水土保持工作,进一步整体提升耤河示范区的综合治理水平,扩大示范效应。

2 综合治理的主要做法

项目实施以来,项目区各级党委、政府和业务部门,认真落实流域治理的各项目标任务,以科技为支撑,以效益为中心,以机制创新为动力,以创建精品工程为重点,精心组织和发动广大干部群众,动员全社会力量,开展了规模空前的小流域生态建设工作。

(1)因地制宜,科学规划设计。根据黄河水土保持生态工程天水耤河重点支流治理项目(二期)总体规划要求和流域治理的各项目标任务,结合全区国民经济发展战略和科技兴区发展规划,充分论证,科学规划,优化配置各项治理措施,对该流域进行结构优化设计,为水土保持生态建设项目前期工作科学化、规范化起到了典型示范作用。 针对流域的突出问题,围绕治理思路,提出在治理措施配置上做到因地制宜、因害设防。沟边、梁峁结合整地工程营造水保防护林,实现山、水、田、林、路综合配套治理;坡面从梁顶到坡脚采取梯次治理,实现梯田化,发展林果产业;荒山荒坡和陡坡耕地退耕造林;沟道治理以营造沟底防冲林为主。

(2)坚持“六到位”,确保工程质量,抓好精品工程建设。 一是组织领导到位,推行目标管理责任制;二是规划设计到位,推行设计责任制;三是督促检查到位,推行督察责任制;四是技术服务到位,推行技术服务责任制;五是实行监测验收到位,实行监测验收责任制;六是管护措施到位,推行治理管护责任制。项目实施以来,严格按照上规模、高标准、高质量、高效益、创建精品工程的要求,打破行政地域界限,对规划地块进行精心设计、精心施工,创品牌、建精品,创建精品示范工程,调整产业结构,促进了区域经济由单一的种粮模式向以林果为主的多元化生态经济开发模式转变。

(3)完善机制,强化管理。一是实施了项目法人制和工程质量监理制。明确规定由政府主要领导负总责,项目办为责任主体,镇长为施工单位负责人。同时,在重点梯田、水保工程等实施中,实行招投标制。二是进一步实施了工程监理制和资金报账制,以及多层次、多元化的投资机制。工程启动后,先利用地方匹配资金开展工程建设,而对中央资金要严格按照示范区资金管理办法,专款专用。每季度由西安黄河工程监理有限公司现场监理报账。这种监督机制的实施,促进了地方匹配资金的及时到位并保证了工程质量的提高,也加快了工程建设进度,降低了工程造价,提高了投资效益,确保了项目资金的合理使用,使资金使用率明显提高。三是实行多样化的施工机制。根据不同区域的实际情况,采取因地制宜、分类指导的原则,创建了多种施工机制,在“项目统筹安排,乡镇集中实施”的原则指导下,组织发动群众大干,同时人机结合,组织专业队常年施工,采取包面积、包质量的责任制来提高项目建设的进度和质量。四是加强建设资金管理。管好用好建设资金,充分发挥投资效果,是建设好云雾沟小流域的一个重要环节。按照任务、资金统一原则,依据工程验收结果,及时向建设单位拨付资金,充分发挥国家投资的引导作用,调动广大干部群众的积极性。同时,在资金管理上严格执行有关规定,加强财务管理,做到专款专用。建立了财务管理制度,做到专人、专户、专账管理;规范了资金审批制度,坚持按项目计划投放资金;完善了资金报账制度,层层签订合同,按施工进度报账付款;严格按照国家投资比例要求,保证资金投向基本合理;坚持了项目年度审计制度,发现问题及时纠正,保证专款专用。

(4)制定优惠政策,促进综合治理。为充分调动群众和社会力量参与流域治理的积极性,区政府出台了一系列的惠农政策:对在云雾沟流域连片流转35 hm2以上土地用于果业生产的企业和大户,按3 450元/hm2的标准补助3年,并无偿提供果树苗木;对退耕和荒山荒坡造林面积大的村组和农户,土地承包期50年不变并颁发林权证,解除了群众和公司的后顾之忧,调动了他们参与治理的积极性。

(5)严格质量标准,提高治理水平。一是在规划上突出一个“大”字。在梯田建设上,面积小于15 hm2的图斑不设计,不批准实施,以确保工程规模。二是在工程施工上突出一个“精”字,标准是田平、线直、坑深、面宽。三是在检查验收上突出一个“严”字,确保了高标准、高质量,以利于治理成果的巩固。

3 治理成果与效益

经过6年的综合开发治理,流域内工程建设取得了显著成效,初步形成了由山到川、由梁峁到沟谷,生物措施与工程措施相互配套、有机结合的综合防治体系。流域内严重的水土流失得到有效控制,生态环境明显好转,抗御自然灾害能力增强。区域内土地利用结构趋于合理,产业结构得到调整,促进了生态系统的可持续发展,形成了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良好局面,一个集绿化、美化为一体,水、电、路综合配套的水土保持生态示范样板已初步形成。

(1)经济效益。通过6年治理,流域新修梯田371.17 hm2,营造水保林172.3 hm2,发展经果林97.3 hm2,栽植行道树1.42万株,人工种草11.25 hm2,修建农机道路16.8 km,配套排水渠1.8 km。项目区新增措施直接经济效益5 649.70万元,内部收益率为17.9%,净现值696.37万元,年人均产粮由治理前的350 kg增加到886 kg,年人均纯收入由治理前的900 元提高到2 780元,为当地群众脱贫致富提供了有力的保障。

(2)社会效益。一是合理调整了土地利用结构,各业发展出现良性循环。 该流域通过坡改梯建设基本农田,已实现梯田化,累计达到488.09 hm2,人均2 400 m2。通过大力营造水土保持林,发展经济林果,农、林、果、牧土地利用结构由治理前的44.27%、14.95%、2.34%、1.40%调整为治理后的40.01%、29.05%、10.85%、2.32%,土地利用率由62.96%提高到82.18%,林草覆盖率由18.9%提高到42.3%,整个小流域治理程度达到87.09%。土地利用率和产出率显著提高,农村产业结构发生显著变化,逐步形成了各业协调稳定发展的生态经济体系。二是农业生产条件明显改善,群众收入显著提高,为农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奠定了基础。 综合治理使基本农田物理、化学性状得到了有效的改善,增强了抗旱减灾能力,粮食单产逐年提高,此外,基本农田增多,交通方便,减轻了群众劳动强度,提高了劳动生产率和机械化作业率;农业新技术的应用,生产技能和管理水平的提高,为农业经济可持续发展创造了环境条件,奠定了物质基础。

(3)生态效益。6年共完成水土流失治理面积658.39hm2,占水土流失面积的57.15%。各种措施年保土达3.05万t,保水达42.52万m3。通过水土保持综合治理,该流域已实现了“水不下山、泥不出沟,大灾之年不减产”的治理目标,水土流失基本得到控制,土壤侵蚀模数由治理前的8100t/(km2·a)下降到了3900t/(km2·a),土壤侵蚀量逐年降低,减轻了土壤侵蚀破坏和洪水泥沙灾害。通过综合治理,极大地改变了地表径流状况,涵养了水源,增加了长流水流量,多数地表径流就地拦蓄入渗,改变了流域内水资源利用状况;土壤肥力明显提高,土壤有机质、全氮、全磷、全钾含量增加,土壤物理性能也发生了明显改变;植被覆盖度增加,有效降低了太阳辐射,气温随之降低,风速减小,蒸发量减小,湿度增加,流域内的水热条件状况得到明显改善。随着植被的恢复,植物种类出现多样化,刺槐、山杏、沙棘等乡土树种栽植面积大幅度增加,生态环境明显改善。

4 结 语

云雾沟小流域从2007年1月实施生态建设项目以来,为调整土地利用结构,改善流域生态环境,控制水土流失,发展流域经济,坚持修梯田夯基础,兴产业促增收,大抓林、果建设,促进了农村经济发展,提高了当地群众的生产生活水平。已初步建成结构科学合理,科技含量高,产业化经营,具有城郊型特色的高产、高效、高标准的水土保持生态建设优质示范工程,在改善生态环境、产业结构调整、群众脱贫致富等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产生了良好的经济、生态和社会效益,有力地促进了经济社会全面发展,加快了生态建设的进程,在黄河流域乃至全国都是具有明显时代特征的水土保持生态示范样板。

猜你喜欢
水土保持流域
《水土保持通报》第七届编委会章程
辛店沟水土保持示范园
水土保持探新路 三十九年写春秋
压油沟小流域
滇池流域水生态环境演变趋势、治理历程及成效
昌江流域9次致洪大暴雨的空间分布与天气系统分析
《水土保持通报》征稿简则
沙颍河流域管理
水土保持监测
水土保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