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国内价值链的产业升级突破路径

2014-02-04 12:53项枫
浙江经济 2014年19期
关键词:价值链重构浙江

项枫

基于国内价值链的产业升级突破路径

项枫

通过构建NVC实现代工企业在GVC低端环节上的强势突破,是破解目前浙江产业升级困境的重要途径

长期以来,浙江依靠廉价的劳动力资源,加入到由跨国公司构建并主导的全球价值链(Global Value Chain,GVC)体系,在参与经济全球化的进程中实现了经济高速增长。全球金融危机爆发后,这种发展方式越来越显得不可持续。浙江的代工企业在国际大买家的压榨和俘获下始终处于“微利化”的境地;缺乏核心技术和自主品牌,成为“温水青蛙”而难以实现企业升级。如何摆脱加入GVC体系带来的发展困境已成为我们不得不面对的问题。

针对这个问题,有国内学者提出了搭建国内价值链(National Value Chain,NVC,也译为国家价值链)的思路。他们认为,搭建NVC可以把潜在的内需变成有产业基础的市场需求,中国代工企业在当前经济局势下选择加入NVC,是利用国内市场走出GVC底部困境,实现链条升级的重要思路和路径,从而为产业的转型升级奠定坚实的微观基础。

通过构建NVC实现代工企业在GVC低端环节上的强势突破是价值链理论新的研究前沿,也是突破目前浙江产业升级困境的重要途径。浙江产业升级应改变以往试图单一从GVC低端直接突破的做法,选择相对迂回的突破路径,即依托不断发育的国内中高端市场构建NVC,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向国外拓展价值链,自主构建GVC,或寻求与GVC主导企业合作来实现在GVC上的升级。通过NVC与GVC的竞争、合作,最终实现在全球价值链分工体系中的功能升级。

GVC和NVC作为产业价值链体系中最为重要的组成部分,彼此之间存在着复杂的交互关系。其中的部分环节既有竞争,又有合作:从上游的合作状态,到中游的竞合状态,再到下游的竞争状态。

浙江产业升级如果从重构NVC的角度来看,应结合企业在价值链中所处位置来展开。具体有三种路径:一是向上游延伸;二是双向延伸;三是向下游延伸。

——上游环节强化合作创新。价值链体系上游的研发板块倾向合作状态。目前浙江的企业相比跨国公司来说,在研发活动中投入不够,创新动力和创新能力还不足,单独依靠购买的方式,不仅不能实现技术提升,而且很容易导致技术进一步锁定,且转移成本加大。在NVC重构的过程中,如果企业希望像上游环节演进,就需要考虑强化对外合作来借力发展。通过合作创新、战略联盟等多种合作方式来获取企业发展所需的先进技术,弥补创新活动中的资源缺乏。通过加强外部合作,加大对上游研发设计环节的资源投入,推动实现研发自主化。

——中游环节实现双向发展。价值链体系中游的生产板块倾向竞合状态。低成本的加工制造是浙江企业的强势环节,在NVC重构的过程中,这部分企业的发展路径应该是稳固中间环节,实行双向演进,即在继续保持加工制造环节优势的同时,向NVC上游或下游演进。这必然存在与国内其他企业间的合作和竞争问题。如面对上游企业采取严格的技术保密措施时,可通过企业之间的战略合作来促进技术转移,形成新业务,引入新产品和技术标准等来强化自身在价值链中的实力。在下游环节,则需要面对激烈的国内竞争来为产品寻找国内市场通道。

——下游环节控制市场终端。位于价值链体系下游的市场板块倾向竞争状态。进入市场流通环节,创建自主品牌是企业的核心目标。控制终端,可以直接面对最终购买客户,这将帮助企业获得超额的附加值。在当前扩大内需的国家政策推动下,更为下游环节提供了较大的发展空间。在NVC重构的过程中,可以继续通过培育具有自主品牌的大型零售企业,为浙江加工制造业的庞大生产能力找到“泄洪”通道。为此,企业需要高度重视品牌塑造,增加产品技术含量与附加值,做好在国内市场与国际品牌竞争的准备。同时,利用信息化平台来整合企业内部和外部资源,实现信息的垂直化和信息资源的共享,通过网络进行有效的连接,缩短整个制造的时间,提高对市场的快速响应速度,引导整个NVC的重构发展。

通过以上面向三个环节的进一步优化和整合,浙江在企业层面打造出完整的高附加值国内价值链条,从而推进整个产业走向升级。

供稿:浙江省社科院产业经济研究所

猜你喜欢
价值链重构浙江
视频压缩感知采样率自适应的帧间片匹配重构
长城叙事的重构
浅谈低碳价值链构建——以A公司为例
高盐肥胖心肌重构防治有新策略
扫一扫阅览浙江“助企八条”
基于价值链会计的财务风险识别与控制
试析基于价值链理论的成本管理模式
北京的重构与再造
浙江“最多跑一次”倒逼“放管服”
“中国制造”:助力“一带一路”价值链的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