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勤学善思知行合一”发改系统青年征文选登

2014-02-04 12:53黄孙勇
浙江经济 2014年19期
关键词:责任改革

“勤学善思知行合一”发改系统青年征文选登

“五水共至”话担当

黄孙勇

“大事难事看担当”,担当是一种勇挑重担的气魄,一种迎难而上的执着,一种不辱使命的气概。作为发改干部,如何在建设现代化浙江新征程中勇于担当、善于担当、乐于担当,笔者认为,应大力弘扬东海、九溪、钱江、运河、西湖“五水”精神,做到“五水共至”。

东海:博大之水。东海位于浙江以东。古语云,福如东海,形容东海的浩瀚无垠。弘扬东海精神,要学习其博大之心。一是海晏河清的情怀;二是海纳百川的心态;三是放眼四海的视野。

九溪:坚韧之水。九溪源发于杭州翁家山,途汇清湾等九水,曲曲折折,忽隐忽现,蜿蜒7公里,注入钱塘江。弘扬九溪精神,要学习其坚韧之志。一是奔流到海的坚定信念;二是汇聚成河的团队精神;三是水滴石穿的顽强品质。

钱江:激昂之水。“八月十八潮,壮观天下无”,钱江潮水被称为“天下第一潮”。弘扬钱江精神,要学习其激昂之情。一是汹涌澎湃的激情;二是勇立潮头的气概;三是敢为人先的精神。

运河:朴实之水。大运河不似黄河般奔腾咆哮,也不似秦淮河莺歌燕语,千百年来默默匍匐在大地上,贯通着北京和杭州,目送着日起月落、车迎马送、舟来楫往。弘扬运河精神,要学习其朴实之风。一要躬于实干;二要勤于谋事;三要乐于奉献。

西湖:静美之水。天下西湖三十六,就中最好是杭州。西湖之美,美在湖光山色、交相辉映,美在柳荷桂梅、四季飘香,美在梵音茶香、人文荟萃。弘扬西湖精神,要学习其静美之魂。一是明如镜;二是清如茶;三是洁如荷。

(作者单位:浙江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稽警办)

知行合一 止于至善

张利仁

环顾当今的中国,价值观念日益多元化、行为选择日益多样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担负祛恶扬善、激浊扬清的任务更显艰巨,“知行合一”的哲学理念也被赋予了更多时代的内涵。习近平同志强调:“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贵在坚持知行合一、坚持行胜于言,在落细、落小、落实上下功夫。做到以‘知’促‘行’、以‘行’促‘知’、知行合一。”

作为一名省发改系统中从事宏观经济研究的一线工作者,更多的是对自身所肩负的工作职责的思考和实践:一是勤学习。著名作家王蒙对“学习”有过精妙的论述:“人生有许多困惑、许多悖论、许多选择,当你面临选择的痛苦的时候,你可以去学习,用学习和思想抚慰你的焦虑,缓解你的痛苦,启迪你的智慧,寻找你的答案。”而我更愿意将学习视为一种习惯、一种生活方式、一种渐进式的生命活动。

二是善思考。“学无涯,思无涯,其乐亦无涯”,与其说思考是学习的一种方式,倒不如说它是沉思、沉淀的过程,是将学习内化于心的过程。当前和今后一段时期,将开展“十三五”规划思路和纲要的编制工作,如何精准定位“十三五”阶段特征,如何更全面地洞察政府关注、领导关切、百姓关心的大问题,这些都离不开、缺不了思考。

三是敢作为。李克强总理强调:“改革贵在行动,喊破嗓子不如甩开膀子。”的确,敢作为是勇于实践、敢于担当的表现,是“学习”和“思考”外化于神的过程。作为一名青年研究工作者,更应走出办公室、深入基层,在实地调研中“望闻问切”,在充分掌握第一手资料的基础上概括出新思想、新观点、新论断,使思想、语言、文字更加贴近实际需求,更能够为领导决策提供参考,当好参谋助手。

(作者单位:浙江省经济信息中心)

担当是一个人的脊梁

楼向辉

敢于担当是党的光荣传统和优良作风,是共产党人的政治本色和优秀品格。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中国共产党坚持执政为民,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我的执政理念,概括起来就是为人民服务,担当起该担当的责任。”担当到底是什么?我理解,担当就像母亲的十月怀胎、农夫的精耕细作、工人的兢兢业业、老师的孜孜不倦、医生的救死扶伤,是每个人担负起应该担负的责任。作为一名省级机关的青年干部,我们应该如何面对?只有敢于担当、积极有为,才能使自己在这变革的时代中不随波逐流、迷失方向。

要有一颗“热心头”,心系群众。心头热是一种豁达和激情,是对自然世界的乐观、对本职工作的热爱和对广大人民群众的热情,热心是崇高的思想修养与伟大人格的自我表现。热心的人心里装着理想、装着集体、装着基层、装着群众,装着家国天下。作为一名公务员,要做到胸怀远大,但不欲壑难填;意气风发,但不刚愎自用;目光深远,但不肆意贪婪。

要有一副“宽肩头”,勇挑重担。肩头宽就是要努力练就一身本领,挑得起千斤重担。通过提高理论修养、文字功底、协调能力、管理水平,不断提高解决复杂问题、棘手问题的能力。作为一名发改部门的青年干部,就是要增强想大事、议大事、干大事的能力。应当立志做大事,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大事,海洋经济重大发展战略是大事,不负青春年华成长成才也是大事,做大事须有大作为。

要有一把“硬骨头”,不畏荆棘。骨头硬是一种气度,是一股“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的坚韧,是一份“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的豪迈。青年干部思维活跃、精力充沛,对新事物接受能力强,要保持一股闯劲,敢于闯在前列、乐于冲在一线,不畏艰险主动挑担子。

(作者单位:浙江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海经办)

坚守责任 勇敢担当

陈帆

生命中最为沉重的是责任担当,生命中最具意义的也是责任担当。每一代人都有属于自己的历史使命与责任担当。当今时代,青年干部的责任担当是建设与奉献,甘愿在滚滚向前的时代车轮中做一颗小小的齿轮,为发展改革的路途挥洒青春,贡献力量。

责任是生命的标尺。用责任丈量生命的厚度,用责任标注工作的重心,在一点一滴的积累中,一步一步的跋涉里,实现梦想与现实的接轨。责任是一种自我约束,职位也许带给我们光环,也更赋予我们人民的信任与国家的嘱托。责任能够在奉公为民的价值坐标上开拓更为丰盈的人生空间:挣脱的是名缰利锁的束缚,收获的是有价值有理想的人生;超越的是利益算计的狭隘,赢得的是造福一方的扎实事业。

担当是生命的天平。用担当去衡量工作中的每一项任务,去评判工作中的每一个问题,才能保证我们在向左向右的生命岔路口做出无悔无误的抉择。缺乏担当,会对不良现象安之若素、“选择性失明”,会不愿对现象背后的原因深入思考,任凭“惰性思维”作祟。青年干部要做有担当精神的“狮子型”干部,要做到“虽是搏兔,亦全其力”,个性鲜明,不畏阻力;为人正直,敢抓敢管。

工作路途漫漫,以责任为导向,以担当为准绳,一步一个脚印,坚定不移地向着理想进发,是我的生命轨迹。能源工作是发改委的重要组成部分,能源领域涉及面广,利益诉求多,民生责任重。习近平主席在中央财经领导小组第六次会议提出“能源革命”的要求,作为改革开放中走在前沿阵地的浙江省,理应在能源方面的改革先行先试。浙江是经济大省,却是资源小省。能源领域的体制机制壁垒依旧存在。能源体制领域中存在的种种问题,正是需要我们用公正的社会责任标准去判断,用坚定的工作担当精神去解决。

(作者单位:浙江省能源局综合规划处)

研究事业的执着守望者

王闻丹

习总书记高度重视发展改革工作。时任浙江省委书记期间,不仅常规性听取工作汇报,有时也会直接跑到厅局看一看听一听。在这期间,我们所和习总书记有过两次相遇。

2004年5月习书记到省体改办听取工作汇报。结束时,在会议室门口,时任省体改办主任谭荣尧把所领导介绍给习书记。习书记饶有兴趣询问了研究成果和课题收入,对改革研究表达了厚望。

2005年一天,下午上班没多久,习书记来发改委调研看望大家。习书记来到研究所门口,与所领导亲切握手致意。当时技术比较落后,事前怎么也找不到一台相机,成为所内遗憾。两个片段展现了习总书记平易近人、亲力亲为的性格特征和工作方式,也从一个侧面体现了他对发展改革工作的重视。

研究人员是政府的“谋士”,自古以来“谋士”就是一个重要职业,他们用自己的智慧谋人、谋兵、谋天下。譬如姜子牙、管仲、诸葛亮辅助主公成就霸业,孔子周游列国讲述治国理政主张,清代官场无绍不成衙等等。近年来,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中国(海南)改革研究院等知名研究机构,为中国经济社会的发展建言献策,发挥了重要作用。

我所难望国内大牌研究机构项背,但亦有我们自己卑微的骄傲。我所早期为省政府研究中心的发展研究所,而后随着机构变迁,遂更名为发展和改革研究所,见证了中国改革发展壮大和浙江的发展。研究所仅10余人,但人员年龄结构良好,以80后为主要力量,朝气锐气澎湃依旧,正能量满满。

唯其艰难,方显勇毅。责任是一种使命,担当则是一种行为。责任是一种积极的态度,担当则是一份坚守的毅力。所内研究人员牢记要把握历史转变的重大时机和研究使命,敢于坚守平凡和清淡的工作岗位,坚持承担繁重的研究任务,希望能为经济社会发展作出一些贡献。位卑未敢忘忧国,我们都是研究事业的执着守望者。

(作者单位:浙江省发展和改革研究所)

猜你喜欢
责任改革
使命在心 责任在肩
每个人都该承担起自己的责任
责任与担当
改革之路
缺的是责任与担当
改革备忘
改革备忘
改革备忘
改革创新(二)
期望嘱托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