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体化教学模式在《变电站综合自动化》课程教学中的应用

2014-02-09 06:13马泽菊王秋红
重庆电力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14年2期
关键词:变电站教学模式课程

马泽菊,王秋红,马 飞,张 莉,徐 明

(重庆电力高等专科学校,重庆 400053)

0 引言

在高职院校传统背景下,往往因理论教学与实践的分割,造成学生学习兴趣弱、学习效果差,教师受教学环境的限制,难以开展高效的教学。随着高职教育教学改革的深入,需要我们积极改革传统教学模式,更新教学理念,探索适合各专业、各课程的教学方法,提高高职教学质量和人才素质。

近年来兴起的一体化教学模式,要求教师根据职业教育培养目标要求,重新整合教学资源,将理论与实践教学有机结合,打破传统学科体系和教学模式,增强教学的直观性,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参与作用。这种模式较好地解决了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脱节的问题。我们在《变电站综合自动化》课程的教学中,遵循学生职业能力培养的基本规律,根据课程特点,按“工学结合、理实一体”的原则,以项目为载体,将理论知识点融入实践教学,对一体化模式在本课程的运用进行了探索和实践。

1 理论与实践一体化教学模式概述

推行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为一体的“理实一体化”教学模式,整合理论课程与实践课程,构建模块化课程体系,是当今高职院校课程改革的重点。在课程教学中,教师运用模块化设计思想,将一门课程的全部内容按照层次和递进关系划分成模块,使理论内容、实训和技能训练在一个小模块中融为一体;将多个模块有机组合,最终形成连贯、系统和完整的教学体系[1-2]。这种模块化、理论与实践一体化的教学模式,使理论知识与实际操作紧密结合,大大地提高了教学效率,使教学内容更具有针对性,让学生真正做到知行合一。

2 《变电站综合自动化》课程一体化改革的实践

2.1 确定课程一体化改革的教学目标

我们立足于实际能力培养,对课程内容的选择标准作了根本性改革,打破以知识传授为主要特征的传统学科课程模式。根据真实工作任务及其工作过程,整合、序化教学内容,设计学习性工作任务,将教、学、做相结合,实现理论与实践的一体化,让学生在完成具体项目的过程中完成相应工作任务,并构建相关理论知识,发展职业能力。课程内容突出对学生职业能力的训练,理论知识的选取紧紧围绕工作任务完成的需要来进行,并融合了相关职业资格证书对知识、技能和态度的要求。课程以变电站综合自动化系统的真实工作任务及其工作过程要求为核心内容。包括全面了解变电站综合自动化系统的功能、结构、原理;初步掌握变电站综合自动化系统的设计、运行、调试、维护和系统配置等方面的基本知识和技能;具备变电站综合自动化系统的安装调试、运行及事故处理的能力。课程的知识目标是使学生较全面地理解变电站综合自动化系统的功能、结构、原理及数据通信。能力目标是会对监控系统进行操作、运行维护及事故处理,对变电站的综合自动化系统进行基本配置和设计选型;能利用变电站综合自动化系统软件进行界面编辑,系统数据库定义;能进行变电站综合自动化系统的调试安装。素质目标是养成勤于思考,及时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思维习惯;具有创新意识,自我表达和与人沟通的能力及严谨、踏实的工作态度;具有团队合作能力,专业技术交流的表达能力;具有获取新知识、新技能的学习能力及解决实际问题的工作能力;树立良好的安全意识和职业道德意识,为职业生涯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2.2 确定课程学习项目设计

经过行业专家与专业教师的系统分析,以变电站综合自动化系统的真实工作任务及其工作过程为线索来设计学习项目。课程分为6个学习项目:①变电站综合自动化系统基本原理;②变电站综合自动化系统工程设计案例;③变电站综合自动化系统数据库定义以及监控系统的界面编辑;④变电站综合自动化系统工程调试;⑤变电站综合自动化系统的运行与故障处理;⑥智能变电站。项目教学内容如表1所示。每个项目的学习都以变电站值班员和继电保护工在二次部分的工作任务为载体来设计教学活动;以工作任务为中心整合理论与实践,实现理论与实践的一体化教学。教学效果评价采取过程评价与结果评价相结合的方式,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重点评价学生的职业能力。

表1 项目教学内容

2.3 一体化课程教学方法实践

变电站综合自动化课程采用项目教学和案例教学为主,以工作任务引领学生学习,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课程教学的关键是现场教学,在教学过程中,教师示范、学生分组讨论、训练互动、学生提问与教师解答及指导有机结合,让学生在“教”与“学”过程中,学会变电站综合自动化系统的安装、调试、运行维护及故障处理。教学活动中,创设工作情景,紧密结合职业技能证书的考试大纲,加强考证的操作项目训练,提高学生的岗位适应能力。为紧跟专业领域的新技术、新材料发展趋势,贴近企业、贴近生产,本课程增加了智能变电站这一学习项目。

下面以“实例自动化系统变电层和间隔层设备组屏组网方式”项目学习任务为例,阐述一体化教学过程。“变电层和间隔层设备组屏组网”工作任务的学时分配如表2所示。

教师分发工作任务书,描述本次工作任务,即对图1中110 kV实例变电站的自动化系统进行变电层和间隔层设备组屏组网。教师用讲授法,通过多媒体课件讲解间隔层和变电站层设备的组屏及系统的组网形式。采用案例教学法,通过示例变电站的工程图纸,形象、直观地展示间隔层和变电站层设备的组屏及系统的组网形式。学生分组,5~6人为一学习小组;采用小组讨论法和自主学习法完成对知识的查找、消化及应用。学生独立完成实例变电站综合自动化配置图和系统组网图,制定变电站综合自动化设备布置方案。在此间,学生提问教师答疑,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教师在这一过程中注意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并积极引导学生提升职业素养。对各小组的方案和设计图先由学生自评和其他组互评,再由教师引导学生总结知识和技能点,使学生的学习得到升华。教师在这一过程中应注意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和团队意识。

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教师充分发挥主导作用,以“学生为中心”,培养学生学习能力和工程实践能力。在实施每一个学习任务时,必须按教学过程的进展而采取相应的学习方法。

表2 “变电层和间隔层设备组屏组网”工作任务的教学过程

图1 110 kV实例变电站

2.4 选择课程考核方式

课程采用过程化、多元化的考核方式。日常考核评价学生的学习态度、职业素养;分阶段测试(笔试或口试)考查学生的专业理论知识;分阶段测试(分项实作)考核学生的专业技能操作水平。在考核过程中重点考核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考核内容参照职业技能鉴定的相关内容与要求。

3 结论

实践表明,以“教学做一体化”的思想为指导,打破传统的教学模式,以工作过程为导向,项目工作任务为依托,采用一体化教学模式实施变电站综合自动化课程的改革,有效培养了学生的学习能力、实践操作能力、创新能力、团队协作能力及职业素质等。随着智能电网技术的发展,变电站综合自动化技术越来越重要,因此,我们还要以与时俱进的精神,对一体化教学模式在《变电站综合自动化》课程教学中的运用,更进一步的探索和创新,以提升课程的教学质量。

[1] 高林.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设计方法及实施条件分析[J].职业技术教育,2008,(13):50-53.

[2] 徐涵.德国学习领域课程方案的基本特征[J].教育发展研究,2008,(1):69-71.

[3] 梁燕.新能力本位——高职课程模式构建取向[J].职教论坛,2009,(9):14-17.

[4] 李清德,王岳圆.浅谈理实一体化教学模式在单片机课程中的应用[J].职教论坛,2011,(32):32-36.

[5] 赵春,白义.浅谈高职做学交替一体化教学模式的设计[J].职教论坛,2010,(23):32-36.

[6] 李丹丹,胡丽琴,刘雪梅.“教学做”一体化教学模式探讨[J].计算机教育,2010,(13):70-73.

猜你喜欢
变电站教学模式课程
群文阅读教学模式探讨
数字图像处理课程混合式教学改革与探索
软件设计与开发实践课程探索与实践
为什么要学习HAA课程?
关于变电站五防闭锁装置的探讨
A—Level统计课程和AP统计课程的比较
超高压变电站运行管理模式探讨
220kV户外变电站接地网的实用设计
“一精三多”教学模式的探索与实践
“导航杯”实践教学模式的做法与成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