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茛属植物化学成分和药理作用研究进展

2014-02-28 05:56郭晓艳罗赛赛赵桂琴
承德医学院学报 2014年5期
关键词:总苷黄酮类羟基

郭晓艳,罗赛赛,赵桂琴

(承德医学院中药研究所,河北承德 067000)

毛茛属植物化学成分和药理作用研究进展

郭晓艳,罗赛赛,赵桂琴△

(承德医学院中药研究所,河北承德 067000)

毛茛属植物;化学成分;药理作用

毛茛属(Ranunculus L.)植物属于毛茛科(Ranunculaceae),约有400 种,广布于全世界的温寒地带,多数分布于亚洲和欧洲。我国有78种9变种,全国广布,多分布于西北和西南高山地区[1]。本属植物在我国民间有着悠久的药用历史,主要有化痰散结、解毒消肿等功效。毛茛属主要品种毛茛R.Japonicus Thunb.、石龙芮R.sceleratus Linn.、茴茴蒜R.chinensis Bunge.,普遍具有抗炎、抗菌、抗肿瘤等药理活性。目前,已发现该属中含有黄酮类、内酯类、酚酸类、香豆素类、苷类等化学成分。本文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对毛茛属药用植物化学成分和药理作用的研究进行归纳和总结,以期为今后的研究提供帮助。

1 化学成分

1.1 黄酮类成分 黄酮类化合物是以C6-C3-C6为基本碳架的一系列化合物,在植物界分布很广,大部分与糖结合成苷类存在,也有以游离形式存在的。黄酮类是毛茛属中见于文献报道最多的一类化合物,目前已在毛茛属药用植物中发现的黄酮类成分及其苷类如附表所示。

1.2 有机酸、甾醇及酯 李箐晟[5]从回回蒜子中分离出对羟基苯甲酸、对羟基苯甲酸甲酯、没食子酸、原儿茶酸、3,3’-二甲氧基鞣花酸、鞣花酸、咖啡酸。Hussain等[6]从黄毛茛中分离出β-amyrin。吴碧灵等[8]从刺果毛茛醇提取物中分离得到阿魏酸。熊英等[9]从猫爪草中分离出豆甾-4,6,8(14)22-四 烯-3-酮、豆 甾 醇-3-O-β-D-吡 喃 葡萄糖苷、α-羟基-β,β-二甲基-γ-丁内酯、γ-酮-δ-戊内酯、4-羟甲基-γ-丁内酯、5-羟基氧化戊酸甲酯、琥珀酸甲酯、琥珀酸乙酯、丁二酸、壬二酸、对羟基桂皮酸、4-氧化戊酸、3,4-二羟基苯甲酸甲酯。赵云等[11]从猫爪草中分离出邻苯二甲酸二(2-乙基己基)酯、正二十一烷酸甲酯。Zou等[12]从茴茴蒜提取物中分离出Ranunchinesin A、Oresbiusin A、Ternatoside B。Tian等[13]从小毛茛提取物中分离出7-O-甲基圣草酚、3-[(3-羟基)-(4-O-D-葡萄糖基)-苯基]-2-丙烯酸、4-O-D-glucopyranosyl pcoumaric acid。

1.3 香豆素类 郑威等[2]从毛茛提取物中分离出滨蒿内酯、东莨菪内酯。Pan等[3]从扬子毛茛提取物中分离出七叶内酯。

附表 毛茛属药用植物的黄酮类成分

1.4 苷类 Hussain等[6]从黄毛茛提取物中分离得β-谷甾醇-3-O-β-D-葡萄糖苷。熊英等[10]从猫爪草醇提物中分离得猫爪草苷、4-氧代-5-(O-β-D-吡喃葡萄糖基)-戊酸甲酯、苯甲醇O-β-D-吡喃葡萄糖苷。Tian等[13]从猫爪草提取物中分离得ternatoside A。徐瑞等[17]从回回蒜子中分离得achioside。

1.5 三萜类 李箐晟[5]从回回蒜子乙酸乙酯部位分离出β-谷甾醇、β-豆甾醇、β-胡萝卜苷、熊果酸。彭涛等[15]从石龙芮中分离出(3β,24S)-豆甾-5-烯-3-醇。

1.6 蒽醌类 李箐晟[5]从回回蒜子乙酸乙酯部位分离出1,3,8-三羟基-6-甲基蒽醌、1,8-二羟基-6-甲基蒽醌-3-O-β-D-葡萄糖苷。徐瑞等[14]从回回蒜子正丁醇部位分离出大黄素、1,7-二羟基-6-甲氧基-2-甲基蒽醌、蒽醌。

1.7 其它成分 李箐晟[5]从回回蒜子乙酸乙酯部位分离出7-酮香木鳖碱。赵云等[11]从猫爪草的醇提取物中分离得到连翘甙元。彭涛等[15]从石龙芮醇提取物中分离得1-二十二烯棕榈酸、5-羟甲基糠醛。Zhan等[16]从小毛茛中分离得Ternatusine A。

2 药理活性

2.1 抗炎镇痛作用 王榕乐等[17]研究发现,200、400、800mg/ kg毛茛总苷能显著减轻二甲苯诱导的小鼠耳廓肿胀度,抑制由55℃热板刺激诱导的小鼠疼痛反应和醋酸刺激引起小鼠腹腔疼痛反应,200、400mg/kg毛茛总苷能明显抑制角叉菜胶诱导的大鼠足肿胀,表明毛茛总苷具有显著的抗炎镇痛作用。

2.2 对心血管系统的影响 张兴等[18]研究发现,毛茛总苷对大鼠和小鼠心肌缺血模型心电图T波和心率有明显改善作用,能明显延长小鼠耐缺氧存活时间。刘守钾等[19]采用二肾一夹(2K1C)肾性高血压大鼠模型,连续灌胃给药5w,5w末测定血压,检测血清中一氧化氮、血浆和心、肾组织中AngⅡ含量;采用新一代Ca2+荧光探针Fluo-3/AM标记培养的血管平滑肌细胞内钙,荧光倒置显微镜观察荧光成像和荧光分光光度计测量细胞内钙荧光强度,观察毛茛总苷对大鼠血管平滑肌细胞内Ca2+水平的影响。结果表明,毛茛总苷能降低肾性高血压大鼠的血压。

2.3 抗肿瘤 虞迪等[20]采用细胞黏附实验检测毛茛有效部位D1对人胃癌细胞MGC803黏附作用的影响,用细胞划痕实验观察D1对MGC803细胞迁移能力的影响,用Matrigel肿瘤细胞类血管生成模型观察D1对MGC803体外类血管生成的影响,用半定量RT-PCR方法检测D1对MGC803血管生成拟态相关基因的作用。结果表明,毛茛有效部位D1通过抑制血管生成拟态相关基因Sema 4D、VE-Cadherin、MMP2和Integrin β5的表达来抑制人胃癌细胞MGC803细胞黏附、细胞迁移和血管生成拟态,提示毛茛有效部位D1是一个抗胃癌血管生成拟态的候选药物。朱峰妍等[21]采用Alamar Blue和瑞-姬染色方法检测毛茛总苷对人胃癌细胞MGC803和人胰腺癌细胞PATU8988增殖的作用,PI染色法观察毛茛总苷对MGC803和PATU8988细胞周期的影响,Annexin V/PI双染实验法检测毛茛总苷对MGC803细胞凋亡的影响。结果发现,毛茛总苷在体外可以明显抑制MGC803和PATU8988的增殖。

2.4 抗结核菌及其它细菌 陆军等[22]研究发现,猫爪草醇提取物可以通过上调基因转录水平增强小鼠的细胞免疫功能,具有较显著的抗MDR-TB作用。苏波[23]研究发现,毛茛皂苷对绿脓杆菌、粪肠球菌、产气肠球菌、金黄色葡萄球菌有一定的抑制作用,对绿脓杆菌和产气肠球菌的MIC都仅为31.25mg/ml,明显小于其它植物成分抑菌的MIC,表明它对绿脓杆菌和产气肠球菌生长可能存在较特异的抑制作用。

2.5 保肝作用 韩红霞等[24]以四氯化碳(CCl4)调和油溶液腹腔注射建立小鼠急性肝损伤模型,测定肝体指数、ALT、AST、T-AOC、SOD活力、MDA含量,观察小鼠肝组织病理改变。结果表明,RTP组均能降低CCl4所致小鼠急性肝损伤肝体指数及血清ALT、AST活性,提高肝组织T-AOC、SOD活力,降低MDA含量,且可以不同程度地改善肝组织损伤。

2.6 其它药理作用 吕小华等[25]用MTT法检测PRT对小鼠胸腺细胞、脾脏淋巴细胞和腹腔巨噬细胞增殖活性的影响,中性红比色法检测PRT对小鼠腹腔巨噬细胞吞噬功能的影响,普鲁士兰法测定PRT的还原能力,水杨酸捕捉法测定PRT对·OH的清除能力,邻苯三酚自氧化法测定PRT对的清除能力。结果表明,PRT能增强小鼠胸腺细胞、脾脏淋巴细胞和腹腔巨噬细胞增殖能力,PRT能增强巨噬细胞的吞噬功能,并具有一定的还原能力,具有较强的清除·OH和的能力。

3 结语

毛茛属植物的化学成分主要是黄酮类及苷类、酯类、蒽醌类等,其主要的药理活性包括抗炎镇痛、抗肿瘤、对心血管系统的影响及抗菌等。毛茛属植物在我国资源丰富,故开发利用毛茛属药用植物前景广阔。早期文献大多研究化学成分,而对其相应药理活性的物质基础及作用机制少有阐述,故对毛茛属药用植物的化学成分及药理活性进行深入系统的研究是有必要的。

[1]中国科学院中国植物志编辑委员会.中国植物志[M].第28卷.北京:科学出版社,1980.255.

[2]郑威,周长新,张水利,等.毛茛化学成分的研究[J].中国中药杂志,2006,31(11):892-894.

[3]Pan YX,Zhou CX,Zhang SL,et al.Constituents from Ranunculus sieboldii Miq[J].J Chin Pharm Sci,2004,13(2):92-96.

[4]芮雯,冯毅凡,刘守钾,等.毛茛黄酮类成分的UPLC HILIC/Q-TOF-MS分析[J].亚太传统医学,2011,7(8):18-21.

[5]李箐晟.中药回回蒜子抗HBV活性成分的研究[D].北京:军事医学科学院,2010.

[6]Hussain J,Hussain H,Shinwari ZK,et al.Antibacterial activity ofthe chemical constituents from Ranunculus laetus[J].Chemistry of Natural Compounds,2009,45(5):720-721.

[7]Zou YP,Tan CH,Wang BD,et al.Flavonoid glycosides from Ranunculus chinensis Bge[J].Helv Chim Acta,2007,90:1940-1945.

[8]吴碧灵,覃芳敏,周光雄.毛茛属刺果毛茛化学成分研究[J].天然产物研究与开发,2013,25(6):736-741.

[9]熊英,邓可众,郭远强,等.猫爪草中黄酮类与苷类化学成分的研究[J].中草药,2008,39(10):1449-1452.

[10]熊英,邓可众,郭远强,等.中药猫爪草化学成分的研究[J].中国中药杂志,2008,33(8):909-910.

[11]赵云,阮金兰,丛悦,等.猫爪草化学成分研究[J].中药材, 2010,33(5):722-723.

[12]Zou YP,Tan CH,Wang BD,et al.Phenolic compounds from Ranunculus chinensis[J].Chem Nat Compds, 2010,46(1):19-21.

[13]Tian JK,Sun F,Cheng YY.Chemical constituents from the roots of Ranunculus ternatus[J].J Asian Nat Prod Res,2006,8(1):35-39.

[14]徐瑞,陈立,李彬,等.回回蒜子正丁醇部位化学成分研究[J].国际药学研究杂志,2011,38(1):68-70.

[15]彭涛,邢煜君,康文艺,等.石龙芮化学成分研究[J].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2011,17(6):66-67.

[16]Zhan Z,Feng Z,Yang Y,et al.Ternatusine A,a new pyrrole derivative with an epoxyoxepino ring from Ranunculus ternatus[J].Org Lett,2013,15(8):1970-1973.

[17]王榕乐,谭毓治,罗绍宝,等.毛茛总苷抗炎镇痛作用研究[J].时珍国医国药,2009,20(2):290-292.

[18]张兴,刘苑,谭毓治,等.毛茛总苷对垂体后叶素所致实验 性心肌缺血的影响[J].广东药学院学报,2013,29(2):167-171.

[19]刘守钾,刘苑,张兴,等.毛茛总苷对肾性高血压大鼠血压、NO、AngⅡ及A7r5细胞内钙的影响[J].中药材,2012, 35(6):953-957.

[20]虞迪,朱峰妍,曹志飞,等.毛茛有效部位D1对人胃癌细胞MGC803血管生成拟态的作用及其机制[J].中国药理学通报,2013,29(2):261-265.

[21]朱峰妍,傅士龙,成旭东,等.毛茛总苷对人胃癌细胞和胰腺癌细胞增殖作用的初步研究[J].抗感染药学,2013,10(1): 24-28.

[22]陆军,叶松,邓云,等.猫爪草醇提取物对耐多药结核分枝杆菌感染小鼠细胞免疫的影响[J].中国医院药学杂志,2011,31(20):1673-1676.

[23]苏波.毛茛皂苷的提取及其抑菌作用初步分析[J].怀化学院学报,2011,30(2):53-56.

[24]韩红霞,吕世静.猫爪草多糖对小鼠急性化学性肝损伤保 护作用的研究[J].检验医学与临床,2010,7(9):769-770.

[25]吕小华,王会敏,韩红霞,等.猫爪草多糖免疫调节及抗氧化活性研究[J].中国中药杂志,2010,35(14):1862-1865.

R282.71

A

1004-6879(2014)05-0424-04

2014-02-25)

△ 通讯作者

猜你喜欢
总苷黄酮类羟基
MS-DAIL联合MS-FINDER鉴定中药黄酮类化合物
白芍总苷调控Sirt1/Foxo1通路对慢性心力衰竭大鼠的保护作用研究
HPLC法同时测定白梅花中6种黄酮类成分
羟基喜树碱PEG-PHDCA纳米粒的制备及表征
Wnt/β-catenin信号通路在白芍总苷干预大鼠心肌肥厚中的作用
N,N’-二(2-羟基苯)-2-羟基苯二胺的铁(Ⅲ)配合物的合成和晶体结构
龙胆总苷提取物掩味树脂复合物的制备
TEMPO催化合成3α-羟基-7-酮-5β-胆烷酸的研究
磁性纳米Fe3O4促进的固相合成2,2’-二羟基-1,1’-联萘
白芍总苷脂质体抗肿瘤活性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