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邦德国历史课与对二战历史的反思

2014-03-03 03:05耿喃喃
关键词:纳粹二战德国

耿喃喃

(武汉大学历史学院,湖北 武汉,430072)

■史学

联邦德国历史课与对二战历史的反思

耿喃喃

(武汉大学历史学院,湖北 武汉,430072)

二战后,盟国为了永远消除德国对世界和平的威胁,对其进行了一场强制性的民主化改造。虽然盟国对战败德国的改造带有强制性,但对后来联邦德国的民主化以及文化的发展起了重要的启蒙作用,为后来的历史反思、思想文化方面的再教育奠定了基础。德国民众进行民主化改造、反思历史方面的教育是多样的,历史课堂教育就是其中一个方面。德国人不仅自身正视历史、反思战争罪行,而且也教育青少年正确认识二战历史,了解历史的真相,承担战争的罪责,培养青少年痛恨战争、热爱和平的观念。德国人民对二战的历史认识比较彻底,取得了世人的谅解和信任;而日本政府及右翼势力则竭力掩盖侵略历史真相,篡改历史教科书,愚弄、欺骗世人。

联邦德国;历史课;二战;反思;教育

二战后,为了永远消除德国对世界和平的威胁,西方盟国对德国进行了一场强制性的民主化教育,其中包括“非军事化”、“非工业化”、“非纳粹化”和“民主化”,即四化改造。盟国推行的四化改造对联邦德国的政治经济体制的建立,对民主教育与文化的发展起了重要的启蒙作用,对后来联邦德国自身的再教育奠定了基础。德国民众进行民主化改造、反思历史方面的教育和讨论是多样的,历史课堂教育就是其中一个方面。德国人不仅自身正视历史、反思战争罪行,而且也要求德国青少年接受历史真相。通过历史课堂教学,在课堂中如实讲解二战历史,并进行讨论,从而达到反思战争罪行,承担战争的罪责,培养青少年痛恨战争、热爱和平的目的。德国人民对二战的历史认识比较彻底,取得了世人的谅解和信任;而日本政府及右翼势力则竭力掩盖侵略历史真相,篡改历史教科书,企图愚弄、欺骗人民,遭到世人的唾骂。

自近代以来德国就一直企图通过武力使德意志成为世界上最强大的国家,是一个穷兵黩武、有着浓厚军国主义传统的容克资本主义国家[1]。德国社会长期存在封建专制主义、军国主义、极端民族主义的历史传统,成为阻碍德国资本主义发展的桎梏。而纳粹主义则是封建专制主义、军国主义和极端民族主义思想之集大成。德意志民族要新生,资产阶级民主政治要得以建立和健全发展,德国社会要得到全面进步,就必须铲除纳粹主义[2]。基于德国是两次世界大战的发源地,欧洲大陆上的国家尤其是邻国对其极不信任。在西方盟国看来,德国缺乏西方的民主传统,因此德国人民自己不会幡然醒悟,不能通过自己教育好自己,必须对其实行强制性的改造。改造的内容是要扫清德国的军国主义,改造德国的重工业,消除种族主义和纳粹主义,向德国人民灌输西方民主传统,打破德国与西方世界的隔绝状态,改变德国人的思维方式和生活方式,对其进行西方式的民主化再教育。

对联邦德国来说,西方盟国对德国的改造实际上是完成了德国资产阶级革命没有完成的反封建的任务。这个任务主要是通过“四化”即非纳粹化、非军国主义化、非工业化、民主化实现的。在西德,除非工业化外,其它三化不同程度地实现了[2]300。

首先,美英法苏四大盟国对德国实行分区占领,将“一再发生瘟疫的策源地”普鲁士彻底分割,使其从德国地图上消失。然后,四大国吸取了一战后对德国制裁不成功的教训,确定了重在从政治、经济上铲除德国的军国主义和纳粹主义的原则,目的是造成一个在德国发展民主政治的局面,进而建立健全的民主政治体制,使德国成为一个民主、爱好和平的国家,并按这些原则对德国的政治和经济进行民主改造,重建德国的政治和经济生活[2]300。

其次,对纳粹主要战犯和组织进行审判,迫使整个德意志民族进行了彻底的战争反思,为德国民主力量的上台扫除了纳粹分子这个障碍。其中最著名的是纽伦堡审判,法庭以破坏和平罪、战争罪、违反人道罪对戈林、里宾特洛甫等24名主要罪犯进行了审判和处以严刑。纽伦堡审判后,各占领区还进行了较低级的审判。

第三,在德国实行“非纳粹化”和“非军国主义化”,为建立德国的西方式民主奠定基础。“非纳粹化”的目的是肃清纳粹主义对德国政治、经济、教育等领域的影响,彻底铲除纳粹残余势力。各占领区废除一切法西斯的法律和决议,查禁和摧毁了所有纳粹党团组织,严禁法西斯组织重新活动,清洗了盘踞在政治、经济和社会各领域的重要岗位上的纳粹分子[2]300。在西占区,盟国比苏联更重视实行广泛的非纳粹化,让具有民主思想的德国精英人士填补各级领导职位,为在德国建立西式民主扫除障碍。因此,德国西占区的非纳粹化成了一次宽严不等的大规模人事清洗运动,其规模覆盖德国全体民众,旨在将纳粹分子从德国政治生活中清理干净。1945 年,西占区取缔了纳粹党及其附属的一切组织,逮捕纳粹党员近20万名,禁止一切纳粹党员从事公职。1946 年3 月后,西占区开始同德国抵抗运动成员、民主人士等进行合作,使“非纳粹化”运动走上德国人自我清洗的道路。所有德国民众都要详细供述过去的政治态度和活动情况,供占领当局鉴别。截至1948 年3 月,西占区共有520734 人在“非纳粹化”运动中被解职[3]。这次德国内部非纳粹化运动基本上肃清了联邦德国的纳粹残余势力,为现在民主政治的建立奠定了基础。“非纳粹化”强调的是德国民众的集体责任,使每个德国人都意识到,个人要为民族的历史赎罪[4]。

第四,对德国实现民主化的改造,培植德国民众的民主观念和民主意识,在民主化原则的基础上重建德国的政治生活,从而为德国社会的健康发展提供制度保障。非纳粹化过程实际上就是民主化的教育过程。西占区在非纳粹化的同时,开始重建德国的民主政治生活。虽然美苏英法彼此间存在巨大的文化差异,但在一个问题上达成了共识——对德国人的“思想民主”和道德重塑同政治经济领域的改造同等重要,因此必须对德国人民进行“再教育”。“再教育”运动的主要任务之一就是改造德国的教育体系。德国的教育体系曾在纳粹时代极力宣扬和灌输军国主义、种族主义思想,误导了整整一代德国人。盟国在波茨坦会议上决定,“对德国的教育必须实行监督,以彻底消灭纳粹和军国主义的理论,并使民主思想的顺利发展成为可能”[5]。战争结束后,盟国首先对教育领域进行了“非纳粹化”,暂时关闭所有教育机构和学校,对原有教师进行清洗。盟国帮助培训了大批具有民主思想的教师,编写了新教材。各州宪法中规定,教育权利人人平等,学校教育的目的是培养民主精神[4]9。

通过这些改造措施,德国人民认识了纳粹犯下的罪行,强制性的教育逐渐变成自觉的自我教育运动。这些改造措施对联邦德国的政治经济体制的建立,对民主教育与文化思想的发展起了重要的启蒙作用,对后来联邦德国自身的历史再教育奠定了基础。

1966年德国著名社会学家西奥多·阿多诺(Theodor W. Adorno)发表名为“奥斯维辛之后的教育”(Erziehung nach Auschwitz)的电台演说,他指出“对教育的首个要求是决不要成为另外一个奥斯维辛”、“今天的所有教育都是奥斯维辛之后的教育”和“奥斯维辛之后的教育主要指向两个领域:一是对儿童的教育;二是启发大众产生一种精神、文化和社会思潮,禁止残暴的行为再次发生”[6]。这次演说后,联邦德国二战历史教育被称为“大屠杀教育”(Holocaust Education)。虽然盟国前期对德国的四化改造是强制性的,向德国民众灌输西方的民主,但是进入到六七十年代,德国民众普遍的接受了四化改造,开始自觉的反思历史,从那以来,对大屠杀的反思一直推动着教育的发展。德国民众自觉地进行历史反思的民主化再教育是多方面、多层次的,重点体现在对青少年学生的历史教育与反思上。

德国的教育家发现,20 世纪80 年代和90 年代一度流行的组织学生参观集中营遗址、观看历史反思电影之类的教学方式已经有些过时了。这种单调的集体学习不被德国的青少年接受,影响了历史教育的效果。教育家们开始尝试在一些地区和学校试点新的历史教育方法,让学生自己去认识历史,自己去调查、去现场思考[4]12。

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多媒体教学被广泛的应用于历史课堂教学中,多媒体教学使反思教育深入到普通青少年的日常生活中,使他们在潜移默化中接受心灵的洗礼。在以前,清算纳粹历史的矛头主要对准前纳粹政权的骨干与组织或者联邦德国政界的重要人物的纳粹历史。而现在,进入批判视野的是纳粹时期的普通人物与组织。例如,在课堂伊始播放一段关于1933-1938年纳粹德国日常生活的片段视频。视频的主人公名叫弗朗茨·瓦格纳(Franz Wagner),他于1939年移民国外,之前一直在德国生活。他讲述了童年和青年时期在纳粹德国生活时的两个故事。在他的童年时期,当他的父母面临被驱逐出境的威胁时,一位朋友的父母帮助了他们,使他们得以继续在德国居住。在另一个故事中,他讲述的是青年时代自己被希特勒青年团两名成员威胁事件。当时他的一个朋友君特·斯塔姆(Günter Stumm)也穿着希特勒青年团的制服恰巧经过。但是,他装作没有听见瓦格纳的呼救声,转过身去,没有救他。之后,瓦格纳讲述了几十年后再次遇见斯塔姆时,在给他一些提示后,他想起来当年这件事情,并为他当年的行为向瓦格纳道了歉。视频以瓦格纳“迟到总比不到好”的评论结束[7]。这段视频更强调人性的关怀和对受害者的同情,目的是引起青少年学生对纳粹罪行的愤慨以及对二战历史的反思。

德国学校的历史课堂致力于让学生反思历史,否定纳粹主义和希特勒,对纳粹罪行要有清晰的道德认识。如德国某校12年级历史课,要求学生诠释关于希特勒种族理论的文本①。文本为希特勒的《我的奋斗》,给学生的这些文本都是真实的和未作道德评价的,不要求学生回答自己的道德立场,只要求学生对这个文本进行讨论。在大多数情况下,学生使用希特勒本人的术语(“雅利安人”、“种族”)并没有带明显的批评或者愤怒。当学生结束交流时,教师对学生的总结表示不满,但没有给出不满的理由。相反,他试图争取另一个小组来批评这些同学的表现,但都无济于事。学生都保持沉默并且似乎对教师的反映很困惑。这使得教师接二连三的对学生发泄(“这是一堆垃圾……”)且进行具体的道德批判。因为学生反对对文本的批评和不加批判的使用希特勒的语言,教师指责他们是潜在的受害者的纳粹宣传。(“谁做出像……,谁就是成熟的希特勒毒药”)[7]212。当教师意识到学生对于民族社会主义和大屠杀的历史都没有正确的政治认识,且他们的道德信仰层面也偏低时,教师对学生进行正确的道德取向的课堂教育,直至学生的认识达到应有的道德层面。

德国学校历史教学关于民族社会主义和大屠杀的教育时间非常充足,德国教育界不仅不回避这段不光彩的历史,而且花费整个学期研究其中一个重要的历史课题。例如,德国某校一位名叫马提亚(Mathias)的学生问教师,下周他们将要做什么以及他们将持续做民族社会主义这个主题多久(“保利先生,之后的课要做什么?我们对,这个,呃,你知道的,这个,民族社会主义要讨论多久,讨论完之后我们要干吗?”)。教师在估量了本单元需要的时间后回复(“我们将花费整个学期来研究民族社会主义”)。接着,他又强调处理纳粹历史的重要性,指出在课堂上处理这个问题的不足之处(他们可能只包括“少数个别的元素”、“重点”),提出这样一个论点,6个月的时间甚至都不够全面处理这个问题。接下来,他建议学生在课下也要花时间来思考这个主题。他特别强调去一个真正的集中营纪念馆参观的特殊价值,且强调“直接的”经历,能够在这样一种“氛围”下,使参观更加有趣[7]214。

德国学校的历史课堂教育采取开放性的教学方式,使学生充分的参与课堂讨论,做出自己对大屠杀历史反思的意见。比如,课堂上教师播放一部彼得•哈特(Peter Hartl)和塞巴斯蒂安•德恩哈特(Sebastian Dehnhardt)的导演主题为夺取与窃取政权的纪录片。电影的焦点为,讨论希特勒如何能在德国夺取政权。看完电影后,学生们就希特勒说服民众的能力和目前的安全及后见之明是否能够帮助我们确定当前的反民主倾向和阻止回流到民族社会主义政权的问题展开了激烈的辩论。讨论的核心问题是希特勒选举成功主要是他个人的修辞技巧还是当时社会不稳定条件下的结果,即魏玛共和国的副产物。学生马提亚认为,希特勒成功当选不能归因于他的语言技巧,珍妮特(Janet)和沃尔夫冈(Wolfgang)认为马提亚没有充分考虑到当时民众知识的有限性,他们不同意马提亚声称的“客观”立场。马提亚以反问沃尔夫冈的形式对这个反对意见进行了回击,沃尔夫冈显然把自己设想为一个当时历史中的人,对这个问题做出了回答[7]215。学生在讨论中不仅表达了自己的见解而且还反映出了内心的精神世界,所以从这个意义上讲,学生在讨论中呈现的是完整的自我。交流互动和纪录片电影是在没有教师直接的指导干预下的一种学生之间平等讨论的成功。在课堂上,教师从讨论中退出成为一个中立的主持人,他不评价任何一位学生的表现。这个讨论成为学生之间平等的辩论形式,这个问题学术界至今没有定论,这就给师生一个自由广阔的平台来发挥。学生的行为像个成年人,处理问题时也是完全的社会化,能够胜任个人的道德化,至少在这个时期,不需要任何的直接的指导。

由于德国教育界坚持不懈又不断创新的“二战”历史教育,自20世纪60年代末以来,德国民众在树立正确的“‘二战’史观”方面出现了积极的变化。在德国统一后的一次关于“20世纪德国历史中最应该保持清醒头脑的事件”民意调查中,超过40%的德国民众选择了“第二次世界大战”和“纳粹的罪行”。这一比例远远超过了“1990 年统一”、“第一次世界大战”等历史事件。2006 年,德国一般社会调查(ALLBUS)显示,对“德国人曾对犹太人犯下如此多罪行,我感到羞愧”,76%的德国人表示赞同,15.1%表示反对;在18-29岁的青年人中,71.1%表示赞同,18.3%表示反对[8]。这些数据清楚地表明,德国社会已经普遍树立了正确的对纳粹的态度和“‘二战’史观”。

联邦德国成立后的历届政府都致力于消除德国纳粹的污点,深刻反省对周边国家犯下的罪行。德国人民对于二战的历史认识比较彻底,政界精英、教育专家和知识分子等都正视历史,反思德意志民族的战争责任,在历史课上教导德国青少年学习这段历史。然而,作为二战的另一个策源地日本,一些右翼政府和势力总是采用各种方法掩盖侵略战争的真相,愚弄国民,推卸责任,甚至桥本龙太郎、小泉纯一郎等十余位日本政要人士都公开否认侵略历史和战争罪行。不仅政界如此,在教育界尤其是在历史课上也企图掩盖侵略历史,篡改历史教科书,把“侵略”战争说成是“自存自卫和亚洲和平”的战争,把“亚洲殖民化”说成“大东亚共荣”,试图以冠冕堂皇的理由遮盖侵略行径。

历史教科书是专门编写的用于教育国民尤其是广大青少年正确了解、认识历史、汲取教训的工具书。历史教科书本身的正确与否,直接关系到下一代乃至几代人对本国和世界历史的科学认识[9]。作为二战始作俑者,德国政府和日本政府,是怎样通过历史教科书来教导青少年学生尊重历史、正视现实,客观的认识历史,反思战争罪行,或者是蓄意篡改历史,愚弄国民,扭曲的教育青少年,企图重蹈军国主义的老路。

德国的历史教科书自60年代初开始就一如既往的反映一个特定的主题即谴责纳粹历史。在德国,教科书的现代史被赋予了重要地位,魏玛共和国和纳粹时期所占的篇幅很大。比如,一种流行的初中历史课本《在历史中旅行》(Die Reise in die Vergangenheit)为19世纪和20世纪的历史分配了6册书中的3册,魏玛、纳粹、战后世界各占1册。在另一种通行的课本《时代与人民》(Zeiten und Menschen)中,20世纪历史的一半篇幅总共237页,都用来讲述关于二战的历史,开头就是“魏玛共和国的危机”[10]。德国教育法明确规定,历史教科书中必须包含有关纳粹暴行的历史内容,并成为教学重点。培养学生与纳粹意识形态作斗争的思想观念,已被明确列入学校教育的首要目的。在德国所有的州中,历史学课程大纲要求对魏玛共和国以来的历史教学内容予以扩充。

在德国学校中,尤其是对高级中学的学生,还会开设世界政治学和历史这两门课程,11年级至13年级的学生必须选修其中一门。历史课程中,以当代史为例,教学大纲专门强调“纳粹独裁:问题和分歧”这一主题是必修内容。该课程要求学生进一步深入了解德国是如何由魏玛共和国走向纳粹独裁的这段历史。其中包括:认识和判断走向独裁的过程,认清纳粹意识形态并展开相关讨论,探讨和判断德国民众对纳粹政权的态度以及认同、适应、拒绝和抵抗的前提,针对挑选的事例,探讨和评价纳粹统治的原因和后果,如何走上灭绝欧洲犹太人之路,并试图解释和反思德国社会在人类进入20世纪文明社会时期为什么会如此步入野蛮状态。在德国的民主和独裁教学中,要求学生全面掌握魏玛共和国兴衰过程,总体上掌握民族社会主义的产生原因、统治形式和统治机制,并参与讨论民族社会主义的后果等等[11]。德国历史课堂教育使得青少年学生正确的认识了二战历史、纳粹的战争罪行以及大屠杀的不人道,教育了广大的青少年学生要反思战争历史,承担战争罪责,爱好和平,走和平发展的道路。

与此相反,日本右翼政府拒绝承认二战侵略的历史,为此公然篡改历史教科书。其中包括:删除叙述日本从属于中国的历史内容,认为这将使学生受到“低人一等”的情绪困扰;删除南京大屠杀时叙述屠杀和强奸的内容,改为人们死于混乱,强奸是战时的普遍现象;删除731生化部队的内容,因为缺乏学术和文献支持等等。在这种情况下,左翼学者家永三郎进行了连续3次、长达35年的对日本政府的诉讼[12]。

日本文部省在多个版本的教科书中,大肆篡改历史,文部省不顾亚洲邻国的反对,于2005年4月5日下午再次审定通过了由右翼团体“新历史教科书编纂会”编写的美化侵略、歪曲历史的《新历史教科书》,其内容包括:第一,把日本发动侵华战争的责任归咎于中国,只称“中日战争”,而不提“侵略”字眼;第二,继续用“事件”模糊淡化“南京大屠杀”的概念;第三,突出日本损失,鼓吹“造福”亚洲;第四,赞颂日本对台湾的殖民统治,并在2001年版教科书中再次否认中国自古以来对台湾的主权;第五,将日本有预谋发动“九一八”事件等歪曲为由中国方面引起;第六,鼓吹“东京审判”的合法性有待定论。这样改头换面、偷天换日的历史教育,使许多日本青少年对当年日本给中国和亚洲人民带来的灾难全然不知或知之甚少,因此就谈不上正确认识,反省过去[13],导致日本的青少年不可能接受到客观的历史课堂教育。

联邦德国的历史课教育,无论是从教育法还是各州的教学大纲中,都清晰的看到德国政府对于二战以来历史的重视,尤其是纳粹历史。历史课上教师与学生展开讨论,分析纳粹是如何走向独裁以及德国如何滑入战争泥潭,让青少年学生批判纳粹独裁,教育他们爱好民主、和平。通过德国历史课堂的教育,德国民众对二战的反思可见一斑。

德国人民对二战的历史反思之所以比较彻底,得到世人的谅解,其原因是多方面的,其中一个重要原因是盟国对德国进行了比较彻底的民主化改造,而战后美国对日本网开一面,没有对其进行彻底改造。然而,这只是外因,没有在外力作用下的、并自觉的对二战历史罪行进行深刻地反省,是达不到历史反思的目的。德国历届政府和开明的政治精英有这种历史自觉,他们开展的自觉反思教育是多方面的,历史课堂教学就是其中一项内容,在德国自觉的历史反思教育中起了很好的作用。

[注 释]

① 德国的教育系统,小学1-4年级;初中5-10年级;高中11-13年级。12年级属于高中。

[1]胡才珍,吴友法.浅析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德国民主化的内因[J].历史教学问题,2004(4):24.

[2]吴友法.关于对德国历史进程产生影响的几个问题[J].武汉大学学报,2004(3):300.

[3] WOLFGANG BENZ.Potsdam 1945,Besatzungsherrschaft und Neuaufbau im Vier-Zonen-Deutschlan[M].Müchen:deutscher Taschenbuch Verlag,1986:177.

[4]孙文沛.联邦德国“二战”历史教育的发展历程及其启示[J].比较教育研究,2013(7):9.

[5] 萨纳柯耶夫,崔布列夫斯基.德黑兰、雅尔塔、波茨坦会议文件集[M].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78:509.

[6] THEODOR W ADORNO.Erziehung nach Auschwitz[M].Hamburg:Krämer,1997:13.

[7] WOLFGANG MESETH,MATTHIAS PROSKE.Mind the gap:Holocaust education in Germany,between pedagogical intentions and classroom interactions[EB/OL].(2010-10-25)[2014-01-05].http://www.zl50.com/2011031760452140.html.

[8] ALBERT SCHERR.Wir und die Juden:Gegenwärtiger Antisemitismus als Differenzkonstruktion[J].Berliner Debatte Initial,2008,19:1.

[9]龚维华.德国和日本队二战的不同态度述评[J].天中学刊,1996(4):8.

[10] (美)劳•赫茵,马克·塞尔登.审查历史——日本、德国和美国的公民身份与记忆[M].聂露,译.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2:134.

[11]刘向.看德国历史教科书如何“反纳粹”[J].廉政瞭望,2005(7):47.

[12] 聂露.教科书争议的发生原因探析——兼评《审查历史》一书[J].教学与研究,2012(10):68.

[13] 石涵月,肖花.德日对二战反省的差异及其原因[J].湖南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06(1):116.

本文推荐专家:

吴友法,武汉大学历史学院,教授,研究方向: 德国史、二战史。

邢来顺,华中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教授,研究方向:德国史。

Historical Reflections on the Second World War in Federal Republic of Germany′s History Class

GENG NANNAN
(School of History of Wuhan University, Wuhan,430072,China)

After World War Ⅱ , the Allies made an imposed democratization reform in Germany for permanent erasing German threat to the peace of the world. Although the Allies made Germany a mandatory transformation, but later on the democratization of the federal republic in Germany plays an important enlightening role, which laid a foundation for the later re-education. Germany made the democratic transformation in a variety of forms, and its history classroom education is one aspect of democratization reforms. Not only the Germans themselves face up to history, to reflect on war crimes, and they also educate their teenagers to correctly understand the history of world war Ⅱ , understand the truth of history, bear the evils of war, hate war and love peace. German people’s thorough understanding of the history of World WarⅡhas made the world understanding and trust. While the Japanese government and the right try to cover up the historical truth of aggression, tamper with the history textbook, fool and deceive the world.

Germany; history class; world war Ⅱ; memory; history education

G551.62

A

1008-472X(2014)05-0134-06

2014-01-12

耿喃喃(1986-),女,山东淄博人,武汉大学历史学院世界史专业研究生,专业方向:德国史。

猜你喜欢
纳粹二战德国
我们在德国怎么扔垃圾
德国弃煤的烦恼
捶醒穿日军制服、行纳粹礼的无知
“梦梦”“娇庆”德国行
二战那些事(连载)
《白丝带》:纳粹是怎样炼成的?
二战那些事(连载)
二战那些事(连载)
二战那些事(连载)
纳粹“海报男孩”晒与希特勒合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