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2例抗中心粒抗体阳性临床意义探讨

2014-03-06 13:02辽宁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检验科110032
辽宁医学杂志 2014年1期
关键词:核型风湿性关节炎骨关节炎

辽宁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检验科(110032) 张 宁

沈 阳 市 儿 童 医 院 胡有瑶

抗中心粒抗体是一种抗有丝分裂相关抗原自身抗体,可用间接免疫荧光法检测出来,但该核型是一种少见核型,有关该核型出现时的临床意义目前还不明确。本文回顾性分析了我院近年来用间接免疫荧光法检出的抗中心粒抗体阳性的住院患者42例,以此探讨该核型出现时的临床意义。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我院自2009年10月1日至2011年12月7日用间接免疫荧光法检测抗核抗体的标本7549例,其中有42例住院患者检出抗中心粒抗体阳性(滴度≥1∶100)。

1.2 方法 欧盟公司抗核抗体IgG检测试剂盒(间接免疫荧光法)检测抗中心粒抗体,基质为Hep-2/猴肝,以1∶100为血清起始稀释度,同时做1∶1000稀释度用以检测其滴度。稀释后的血清与基质片于室温下避光反应30分钟,冲洗后再与荧光素(FITC)标记的抗人IgG避光反应30分钟,冲洗封片后在暗室内用荧光显微镜观察,抗中心粒抗体阳性标本镜下表现为:在Hep-2细胞中,分裂间期细胞核外可见1个或2个荧光点,分裂期细胞荧光点位于细胞的纵向相对两极。

1.3 统计学分析 采用SPSS17.0进行统计学分析。

2 结 果

2.1 阳性检出率 在检测的7 549例标本中,有75例检出抗中心粒抗体阳性(其中42例为住院患者),阳性检出率为0.99%。

检出抗中心粒抗体阳性的42例住院患者中,男13例,占31.00%,女29例,占69.00%。检出阳性人数最多的前3个科室是风湿免疫科、肾内科和皮肤科,分别为23例、7例和5例,其他有阳性检出的科室为呼吸科、神经内科各2例,内分泌科、心内科和血液科各1例。

2.2 抗中心粒抗体阳性临床诊断情况

2.2.1 抗中心粒抗体阳性镜下未见其他核型情况共有13例,分别是:1)结缔组织病、高血压1例。2)结缔组织病1例。3)肺炎合并冠心病、脑梗、高血压1例。4)慢性肾功不全(失代偿期)、慢性肾小球肾炎、肾性高血压1例。5)过敏性紫癜1例。6)肾小球肾炎、上呼吸道感染1例。7)类风湿关节炎、双膝骨关节炎、十二指肠球部溃疡、脑梗、高血压1例。8)强直性脊柱炎1例。9)2型糖尿病、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1例。10)结缔组织病、骨关节炎、冠心病1例。11)结缔组织病、骨质疏松症、颈椎病、糜烂性胃炎、脑供血不足、无雷诺现象1例。12)1型糖尿病、糖尿病肾病4期、高血压、冠心病1例。13)泛发性皮疹1例。

2.2.2 抗中心粒抗体阳性镜下同时出现其他核型的诊断情况 1)出现核颗粒、浆颗粒的共4例,分别是:(1)强直性脊柱炎。(2)慢性肾功不全(尿毒症期)、慢性肾小球肾炎。(3)类风湿关节炎、结缔组织病、双膝骨质增生。(4)类风湿性关节炎、骨关节炎、高血压、肝囊肿。2)出现核颗粒、核仁1例,为类风湿关节炎、骨关节炎、冠心病、肺气肿、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3)出现核颗粒、浆纤1例,为痛风性关节炎、高血压、冠心病、脑血栓后遗症、慢性肾功不全患者。4)出现浆纤1例,为肾小球肾炎患者。5)出现浆颗粒1例,为结缔组织病、干燥综合征、间质性肺炎、甲减、雷诺阳性患者。

2.2.3 抗中心粒抗体阳性镜下同时仅出现核颗粒的临床诊断情况 共21例,分别是:1)肺炎1例。2)原发性干燥综合征1例。3)荨麻疹1例。4)椎底动脉供血不足、脑梗、颈椎病1例。5)心衰、慢性肺心病慢支并肺内感染、类风湿关节炎、高血压1例。6)结缔组织病、双膝骨关节炎1例。7)类风湿性关节炎、高血压1例。8)类风湿性关节炎、双膝骨关节炎1例。9)类风湿性关节炎(活动期)、膝骨关节炎、心律失常1例。10)类风湿性关节炎、胆囊炎、肝内囊肿、右肾囊肿1例。11)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肺支原体感染1例。12)原发性干燥综合征、骨关节炎1例。13)肾小球肾炎、高血压、心律失常、预激综合征1例。14)肾小球肾炎、上呼吸道感染1例。15)痛风性关节炎、脑供血不足1例。16)泛发性湿疹1例。17)结缔组织病、骨关节炎、腰间盘脱出1例。18)短暂性脑缺血发作、高血压、低钾、脂肪肝、甲亢、脑瘤术后16年1例。19)痛风性关节炎、2型糖尿病、糖尿病肾病、双膝腰椎骨关节炎1例。20)急性荨麻疹、亚临床甲减1例。21)类风湿性关节炎、骨质疏松、乙肝1例。

2.3 统计学分析 所有数据采用SPSS软件进行kendall相关性分析后得出:抗中心粒抗体与甲减存在相关性,相关系数为0.380(P <0.05)。此外,抗中心粒抗体还与核颗粒之间存在相关性,相关系数为0.311(P <0.05)。因此得出,抗中心粒抗体核型的出现常伴随核颗粒核型的出现,抗中心粒抗体阳性的出现与甲减有一定关联。

3 讨 论

中心粒是细胞质中靠近细胞核附近的中心体(每个中心体中主要含有2个中心粒,中心体还有其他组分,如肌动蛋白等[1])的主要组成部分,无膜结构,由若干微管蛋白组成,与细胞分裂有关。目前,一般认为与雷诺症和系统性硬化症等自身免疫性疾病有关。近来,国内有报道,抗中心粒抗体在儿童疾病中的临床意义,结果显示:抗中心粒抗体阳性可见于儿童自身免疫性疾病如系统性红斑狼疮、混合性结缔组织病等[2]。国外报道过一些抗中心粒抗体阳性的病例[3-4],显示该抗体可以在一些疾病如系统性硬化症、风湿性多肌痛、混合性结缔组织病等被发现。

我院检验科自身免疫室近2年来对抗中心粒抗体的检出率大约为1% 且女性患者居多。本研究发现,仅出现抗中心粒抗体阳性而没有检测出其他核型的有13例。在这13例中有4例为仅有一种临床诊断的情况,其临床诊断分别为:结缔组织病、过敏性紫癜、强直性脊柱炎和泛发性皮疹,仅有结缔组织病与国内外报道相符,其他3种临床诊断少见报道。本研究由于病例有限,故仅猜测抗中心粒抗体的出现可能还与过敏性紫癜、强直性脊柱炎和泛发性皮疹有关,还需要更多病例的调查研究。

本研究还发现,抗中心粒抗体阳性滴度达1:3200的3个病例中,有2例存在甲减,都是女性,统计结果显示,抗中心粒抗体与甲减有相关性,相关系数为0.380,仅提示两者有低度相关性。目前关于抗中心粒抗体与甲减是否有关联的报道少见,也还需要更多病例的调查研究。

总之,随着对中心粒相关研究的不断深入,如抗中心粒抗体的出现可能与人类巨细胞病毒外衣蛋白pp65片段有关[5]、抗鼠肌联蛋白单克隆抗体Tit1 5 H1.1可以与细胞中的中心粒发生反应[6-7]等,抗中心粒抗体出现时的临床意义也会被逐渐认识。

[1] Hubert T,Vandekerckhove J,Gettemans J.Actin and Arp2/3 localize at the centrosome of interphase cells[J].Biochem Biophys Res Commun,2011,404(1):153

[2] 赵霞 .抗中心粒抗体在儿童疾病中的临床意义[J].国际医药卫生导报,2010,16:1965

[3] Hayakawa I,Sato S,Hasegawa M,et al.A case of scleroderma spectrum disorder with anticentriole antibody and pulmonary hypertension[J].Clin Rheumatol,2004,23(3):266

[4] Koh WH,Dunphy J,Whyte J,et al.Characterisation of anticytoplasmic antibodies and their clinical associations[J].Ann Rheum Dis,1995,54(4):269

[5] Hsieh AH,Jhou YJ,Liang CT,et al.Fragment of tegument protein pp65 of human cytomegalovirus induces autoantibodies in BALB/c mice[J].Arthritis Res Ther,2011,13(5):162

[6] Mikelsaar AV,Sünter A,Toomik P,et al.Titin A-band-specific monoclonal antibody Tit1 5H1.1.Cellular Titin as a centriolar protein in non-muscle cells[J].Hybridoma,2010,29(5):391

[7] Mikelsaar AV,Sünter A,Mikelsaar R,et al.Epitope of titin A band-specific monoclonal antibody tit1 5 h1.1 is highly conserved in several fn3 domains of the titin molecule.Centriole staining in human,mouse and zebrafish cells[J].Cell Div,2012,7(1):21

猜你喜欢
核型风湿性关节炎骨关节炎
抗抑郁药帕罗西汀或可用于治疗骨关节炎
SNP-array技术联合染色体核型分析在胎儿超声异常产前诊断中的应用
骨关节炎患者应保持适量运动
蒙药治疗风湿性关节炎260例
类风湿性关节炎蒙医证型与AKA相关性研究
壮医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的研究进展
藏医外敷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
染色体核型异常患者全基因组芯片扫描结果分析
染色体核型分析和荧光原位杂交技术用于产前诊断的价值
281例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患者染色体核型分析及临床意义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