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发展观视域下的主体性教育

2014-03-22 14:14张海明
关键词:受教育者主体科学

张海明

(山西师范大学,山西临汾 041000)

科学发展观视域下的主体性教育

张海明

(山西师范大学,山西临汾 041000)

20世纪70年代末以来,主体性教育开始成为我国学者关注的热点。然而,已有的主体性教育研究存在对“主体性”理解的片面化和绝对化倾向。科学发展观从更为宏观和系统的视角理解与建构人与社会的关系,在科学发展观视域下考量主体性教育,在一个更广阔的社会背景和发展愿景中,让人们重新审视主体性教育,发现主体性教育的科学发展因子,明晰主体性教育的“发展”主题,丰富主体性教育的“以人为本”理念,拓展主体性教育的“和谐”内蕴,为深化主体性教育研究提供新的契机。

科学发展观;主体性教育;以人为本

20世纪70年代末以来,主体性教育开始成为我国学者关注的热点。研究者围绕“教育主客体关系”“主体性与主体性教育”“主体间性与教育交往”“主体性教育的目标及其实施”[1]等问题开展探讨。教育主客体关系研究,主要从哲学中寻找依据,为教育实践提供指导。主体性与主体性教育的关系研究,试图从方法论上统一不同认识,把学生主体性的发展和培养作为落脚点和归宿。主体间性与教育交往是主体性研究的延伸,把精神交往看作主体间交往的核心。另外,很多研究者还提出“宽容”[2]“创造”“合作”[3]等主体教育的目标,确立了整合式课程实施等主体教育实施路径。然而,已有研究强调人的本体价值,却忽视了人的教育对社会的工具性价值[4],从而忽视社会环境对人的本体价值实现的反哺。因此,需要在一个更加宏观、系统的视角考量主体性教育。

十六届三中全会中以来,科学发展观逐步走向成熟,在人文社会科学各个领域的研究中发挥了指导和引领作用。全面发展、协调发展、可持续发展是其基本内涵,其根本是以人为本,关注人的发展和人的内在价值实现。一方面指出了人在社会发展中的重要性,另一方面也指出了社会发展的终极目的是促进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思想和理论主张无疑为解决主体性教育的困境提供了坚实的思想基础,同时为进一步深化研究主体性教育提供了方法论视角。通过科学发展观对主体性教育的考查,将凸显主体性教育与科学发展观的内在契合性,明晰主体性教育的“发展”主题,丰富主体性教育的“以人为本”理念,并拓展主体性教育的“和谐”内蕴。

一、主体性教育与科学发展观具有内在的契合性

人类社会的发展是人通过社会实践发展生产力和文化,不断满足自己物质文化需要的过程,是实践主体与价值主体不断循环生成、升华的过程。“全部人类历史的第一个前提无疑是有生命的个人的存在。”[6]没有人的存在,就不会有人类社会。人的自身发展过程就是人创造社会历史的过程。马克思一再强调:“创造这一切、拥有这一切并为这一切而斗争的,不是‘历史’,而正是人,现实的、活生生的人。‘历史’并不是把人当作达到自己目的的工具来利用的某种特殊的人格。历史不过是追求着自己目的的人的活动而已。”[7]在马克思看来,人类社会的发展是人立足于主体地位不断生成的自主运动过程。历史必然性只是人类活动本身的必然,是内在于人的主体性活动之中的;生产力虽然是历史发展的前提,但也是主体活动的产物和结果,其本身也需要人的主体性活动去创造。

科学发展观强调人的发展的重要性,认为人的发展是社会发展的手段,又是社会发展的目的。一切社会历史都是人的历史,人的发展是社会发展的基础和前提,人不仅是社会发展的动力,也是社会发展的“载体”,社会的发展程度是人的发展程度的“外显”,人的发展程度决定着社会的发展程度[8]。人的发展,从根本上说是人的主体地位与价值的不断确证,是人对自身本质的不断展开和充分占有,是作为价值主体的人在改造世界的实践过程中,不断获得自身需要的满足,是人自身的超越和社会关系的发展。

主体性教育强调并尊重人在教育活动中的主体地位,将人真正视为独立的、能动的个体,并且通过教育进一步促进其主体性的提高与发展,寻求人的主体性的超越与发展。主体性教育培养的是具有主体性的人,是能够主动、积极、创造性地参与社会实践,更好地促进社会发展的人。主体性教育引导、启发人主动、积极地认识自己、认识世界,自觉地按照客观规律去认知、去实践,自由全面地发展。因此,在“培养什么样的人”“如何促进人的自由全面发展”这两个问题上,主体性教育与科学发展观“以人为本”的思想具有内在的一致性。

第一,主体性内涵中的自主性就是自己做自己的主人,即主体能自由支配和调控客体为自身服务,自由支配和调控自身及其活动,是人成为主体的前提和基础。主体性教育中,自主性是指让受教育者真正感受到自己是学习、生活的主人。

第二,主体性内涵中的能动性是指主体在对象性活动中能够自觉、积极、主动地认识和改造客体。侧重于主体的能力,表现为主体合目的性与合规律性的自觉选择和能动改造活动。主体性教育中,能动性是指受教育者积极、努力地进行认识和实践。他们有自己的物质与精神需要,能够从客观实际出发,在多种目标、活动中进行选择,对学习生活进行有目的、合规律的调整和控制,主动接受教育影响,以达到预期目标。

第三,主体性内涵中的创造性是人在对象性活动中的探索和求新,是对现实的超越,是主体不断循环生成、升华的源泉,在主体性教育中是指受教育者可以超越前人的认识,也可超越时代的认识以及实践的局限性。

第四,主体性内涵中的和谐个性是一种具有和谐意识的内部统一、外部共生的个性。对内是一种认同自我、悦纳自我的状态,对外是一种包容、和谐、共生的关系和状态[9]。在主体性教育中是指受教育者能够正确地认识自我、调控自我,在学习和实践活动中能够正确地发挥主体性,即正确认识、处理与教育者和同学之间的关系,与集体、社会、自然之间的关系,而不是片面地、无节制地张扬。

依据《专业标准》,中等职业学校教师的培养应该在专业理念与师德、专业知识、专业能力三方面进行,具体到教师教育课程方案,应包括专业理念与师德、专业知识和专业能力三个维度,其中又包括教学设计、教学实施、实训实习组织、班级管理与教育活动、教育教学评价、沟通与合作、教学研究与专业发展等方面。

在主体性的内涵中,自主性是前提和基础,能动性是自主性的延续和发展,创造性是能动性发展的提升,和谐个性是能动性与创造性发展内涵的拓展。也就是说,自主性赋予一个人自我做主的权利,能动性表明个体合目的性与合规律性自我努力和自我实践,创造性意味着个体的不断超越与发展,和谐个性体现了一种共生共在的可持续发展。在主体性教育中,就是让受教育者能够自我做主,合理、科学地调控自己的认知与实践活动,不断超越,追求共生共在的可持续发展。而科学发展观是以人为本的发展观,依靠的是具有主体性的人能动及创造性的实践活动,最终旨归是为了人的主体地位与价值的不断确证与发展。培养具有主体性的人,使其能够自觉、自控、创造性地按照社会发展规律,推动社会与自然共生共在的可持续发展,就是科学发展观对教育提出的要求。这种内含于主体性教育中的科学发展精神同时也为主体性教育的“发展”主题确立提供了支撑和辩护。

二、科学发展观明晰了主体性教育的“发展”主题

科学发展观的实质是发展。科学发展观首先是用来指导发展的思想,是关于发展的本质、目的、要求和方法的理论体系。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科学发展观,第一要义是发展,核心是以人为本,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坚持科学发展观的根本目的,是为了实现更快更好的发展。无论是全面、协调,还是可持续,最后都要落实到“发展”上。“发展是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是解决我国所有问题的基础和关键。我国是发展中大国,不断增强综合国力、改善人民生活,需要保持适度较快的经济增长速度,以发挥各方面的积极性。同时又必须努力做到速度、结构、效益的统一,做到节约发展、清洁发展、安全发展,做到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10]“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必须始终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聚精会神搞建设,一心一意谋发展。科学发展观,是用来指导发展的,不能离开发展这个主题,离开了发展这个主题就没有意义了。”[11]

而教育自从诞生开始,就肩负着培养人和发展人的职责。教育为了人的发展而存在,人是为了实现发展而接受教育。国际21世纪教育委员会向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提交的报告中专门指出:“教育的首要作用之一,是使人类有能力掌握自身的发展。”“教育不仅仅是为了给经济界提供人才:不是把人作为经济工具而是作为发展的目的加以对待的。使每个人潜在的才干和能力得到充分发展,这既符合教育的从根本上来说是人道主义的使命,又符合应成为任何教育政策指导原则的公正的需要,也符合既尊重人文环境和自然环境又尊重传统和文化多样性的内源发展的真正需要。”[12]因此,教育的主题理应是促进受教育者的发展,使蕴含于人自身的主体性力量得到充分发展。

主体性教育把受教育者的主体性发展作为教育的最高目的,其本质就是促进受教育者的自由全面的发展。这里的“自由”是一种根据对自然界的必然性认识来支配我们自己和外部自然界的状况,是一种体现人的自主性、能动性和创造性的积极状态[13]。主体性教育是在尊重社会发展和受教育者身心发展客观规律的基础上,引导和启发受教育者积极主动地对人类已有的科学文化成果和未知世界进行自主性建构的过程,实质上就是促进受教育者自由发展的过程。

同时,人又有全面发展的需要。一方面,人需要在情感、能力等方面得到全方位的发展;另一方面,每个人都作为无可替代的独立个体存在,每个人都可以自由、充分地展现自身的个性。主体性教育尊重受教育者的个性,并创造条件使受教育者的潜能在其个性领域各个方面都得到最大限度的发展,实质上就是促进受教育者全面发展的过程。因此主体性教育的主题就是促进受教育者自由全面的发展,就是通过受教育者“个人的独创的和自由的发展”“全部才能的自由发展”“不受阻碍的发展”,而成为教育活动乃至整个人类历史活动中的主体,主动积极参与社会生活,并为社会的发展进步做贡献[14]。

科学发展观继承了马克思的自由发展理论。在马克思看来,每个人的自由全面发展应当是社会发展的主旨目标。在谈到共产主义社会时,他说:“将是这样一个联合体,在那里,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自由发展的条件。”[6]马克思把社会发展和个人追求自由的全面发展,理解为同一社会历史进程中不可分割的两个方面。人类社会的发展就是人在不断创造对象性世界的过程中,不断推动社会向前发展,从而逐渐实现人的解放、人的自由,最终达到每个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的理想目标。因此,科学发展观在社会发展框架中,更加明晰了主体性教育的“发展”主题。这种与社会主体的密切关联不但没有削弱人的主体性,从根本上讲反而丰富和发展了“以人为本”的主体性教育理念及其内涵。

三、科学发展观丰富了主体性教育“以人为本”理念

科学发展观的出发点是“以人为本”。“以人为本”体现了人民是社会历史的推动力量,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动力。人是构成社会的基本细胞,离开人的存在与发展,社会的存在与发展也就无从谈起。科学发展观的归宿是“以人为本”。胡锦涛同志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21次集体学习时强调指出:“我们要在改革发展的关键时期实现经济社会又快又好地发展,就必须切实把科学发展观贯穿于经济社会发展的全过程、落实到经济社会发展的各个环节。要坚持以人为本,以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为目标,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让发展的成果惠及全体人民。”在科学发展观中,发展经济的终极目的是为“人”,发展经济只是手段,“以人为本”的全面发展才是目的。

“以人为本”的教育就是要关爱生命的存在,尊重生命的本性。主体性教育从视受教育者为“物”转变为视受教育者为“人”,从视受教育者为客体转变为视受教育者为主体,把受教育者生命个体的本质内涵——受教育者主体性的发展,作为一切教育教学活动的起点和基石。主体性教育不再把知识当成教育核心,不再把受教育者当作学习的机器、获取高分的工具,而是把教育视为教育者与受教育者共度的生命历程、共创的人生体验,让受教育者在主动体验中感受到学习的意义和生活的乐趣。

主体性教育中的“以人为本”是以现实的“人”为本。现实的人是有情感、有需求、有兴趣、有爱好的人,主体性教育尊重受教育者的兴趣和爱好,尊重受教育者的选择,为受教育者的自主选择提供条件,并帮助受教育者学会合目的与合规律的选择。主体性教育鼓励受教育者探索,激发受教育者创新,为受教育者提供滋养好奇心和旺盛求知欲的教育土壤。

主体性教育中的“以人为本”是具体的以人为本。人与人是不同的,每个人都有自己独特的情感世界和思维方式。教育要承认个别差异的存在,并在尊重差异的前提下为每个人提供适当的教育和发展机会,关注每个个体,承认并尊重受教育者的个性,培养并发展受教育者的个性,让生命呈现姿态各异、交相辉映的图景。马克思指出:“即使在一定的社会关系里,每个人都能成为出色的画家,但这决不排斥每个人也成为独创的画家的可能性。”[15]但这绝不是受教育者个性自由而任意的发展,这里的“以人为本”是要在充分关注受教育者共性的基础上,发展受教育者个性,既使受教育者个性得到充分展现、个体的独立价值得到实现,又有利于促进社会进步[16]。

主体性教育关注的是教育过程中受教育者主体地位的确立,能动性、自主性和创造性的激发;关注的是受教育者主体意识的增强、主体能力的发展和主体人格的形成;关注的是共性基础上受教育者个性的充分展现;关注的是如何使受教育者成为能够自我发展的主体,进而把他们培养成为社会历史活动的主体。正如日本教育家小原国芳在《完人教育论》中所说:“我只想把出发点归之于‘人’。回到人!回到人!只进行‘人的教育’,便会有真正的教育。”①小原国芳.完人教育论[M].转引自瞿葆奎.教育学文集:教育目的[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89年版,第317页。

科学发展观中的“以人为本”,就是要从人本身出发,把人当作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主体,在认识和改造外部世界的历史活动中,激发出作为主体的人的自主性、能动性、创造性与和谐个性,不断推动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而以人为本的教育,就是要践行主体性教育,使受教育者的主体性得到承认和尊重,使其内在的动机与动力得以激活,使其积极、能动、自觉地学习和发展;以人为本的教育,就是要以受教育者的发展为本,关爱生命,敬畏生命,让每个生命都从沉睡中走出,都成为他自己;以人为本的教育,就是要承认个别差异的存在,并在尊重差异的前提下,为每个人提供适当的教育和发展机会,使教育成为真正“为人”的教育。显然,对“以人为本”的主体教育理念和内涵的丰富,不但扩充了主体性教育的概念边界,同时也促使主体性教育从根本上发展为一种内具“和谐”品质的教育观。

四、科学发展观拓展了主体性教育的“和谐”内蕴

科学发展观的根本理念是“和谐发展”。以发展为主线,以人与自然、人与人的和谐为宗旨,追求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是我党新阶段执政兴国、解决社会发展矛盾、实现更好更快发展的必由之路。和谐是发展的基础,发展是和谐的必然结果;发展因和谐得以实现,和谐因发展得以升华。

“和谐发展”扬弃和超越了以往把发展等同于经济发展,又把经济发展等同于经济增长的片面发展。不仅包括物质财富的增加,还包括在经济增长的同时,实现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的共同进步。发展中的人与自然、人与人的关系不再是主体性无节制地张扬,而是一种共生共存共命运的真正共在。和谐发展着眼于自然、经济、社会系统的各个方面,着眼于人与社会系统和自然系统以及社会系统内部之间的相互适应、相互促进、共同发展,着眼于功能完备、结构合理、速度相宜、效益兼顾的社会和谐发展形态。和谐发展意味着人类对自然的索取必须与回馈平衡,意味着当代人的发展不能以牺牲后代人的发展为代价,本地区的发展不能以牺牲其他区域或全球发展为代价,意味着人与社会、自然共生共在可持续的社会发展形态。

践行科学发展观,推进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和谐发展的过程,就是不断促进社会历史的主体——人的主体性发挥的过程,就是自我在与外在的自然、社会、人的作用中共生共发展的过程。“多年来我国在经济快速发展的同时,也积累了不少矛盾和问题,主要是城乡差距、地区差距、居民收入差距持续扩大,就业和社会保障压力增加,教育、卫生、文化等社会事业发展滞后,人口增长、经济发展同生态环境、自然资源的矛盾加剧,经济增长方式落后,经济整体素质不高和竞争力不强等。”[17]这些问题说明在中国现阶段的经济社会发展中存在着不和谐的成分,也反映了作为社会发展的主体——人,在能动地、创造性地社会实践中和谐性的缺失。这些问题与矛盾的解决依赖于科学发展观下的和谐发展,不仅需要主体具有渊博的知识、积极的进取精神、旺盛的创造力,更需要主体具有和谐共生的意识和能力。因此,科学发展观下的和谐发展必然要求教育培养的未来社会构建的主体是具有和谐个性的人,是能够与其他主体或客体共生共存共发展的人。

在主体性教育中,培养和谐个性的人就是让受教育者具备和谐理念,在认识、实践活动中具有和谐思维,以和谐为价值取向,强调相关方的统一性、协调性、互补性,追求多赢共生,协同并举,共同发展[18]。和谐理念中,不再是唯人类中心主义,人不再是万物的尺度,也不是存在者存在的尺度,人与自然不再是对立的关系,而是共生共发展的共在;受教育者是具有自主性、能动性、创造性的主体,但绝不是马尔库塞的“自我”主体无节制的张扬,绝不是强调片面主体性的“自我中心主义”“利己主义”,人与人之间是“我为人人,人人为我”的关系,是平等友爱、和谐合作、共同进步的关系,个人与社会、个人与集体是“鱼与水”的关系,是“水涨船高”的关系;受教育者的心理诸要素是融合与匹配的状态,认知、情感、意志、需要、动机、兴趣、能力、气质、性格等相互协调、和谐统一,是一种自尊自信、理性平和、积极向上的心理状态,是具有恰当的自我认识,积极的自我体验,能够自我调适的心理状态。

在主体性教育中,教育的过程就是教育的相关方——教育者与受教育者和谐发展的过程。教育者与受教育者不再是改造与被改造的“人对物的训练和塑造”的关系[19],而是一种人与人之间平等的主体交往和对话关系,是“人对人”的教育,是交互主体的关系,是相互促进、共同发展的关系。教育者与受教育者之间相互尊重,和而不同,是在为对方负责而实现的互惠基础上,不断发展自己。

主体性教育关注受教育者自身的和谐。这是受教育者自我内部的协调一致,是一种恰当的自我认识,积极的自我体验,适度自我控制的状态,也是受教育者更好地发挥潜能,实现自由全面发展的必要条件。主体性教育关注受教育者自身和谐能力的培养,强调实践活动在受教育者和谐能力发展中的重要性,积极引导受教育者参加各种实践活动,在活动中认识自我,锻炼自我控制的能力,培养受教育者自立、自主、自控、自强、自信的精神,促进受教育者自身和谐能力的提升。

人是社会存在物,人的发展与社会的发展总是相互作用、相互制约。社会的和谐发展离不开具有和谐个性的人的发展,具有和谐个性的主体的发展也一定会开创代际公平、均衡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因此,科学发展观中的和谐理念在教育领域,拓展了主体性教育的“和谐”内蕴,使和谐的价值取向内化为主体的思维方式和行为方式。

五、结论

科学发展观视域下的主体性教育探讨,打破局限,将人的主体性发展置于广阔的社会背景之中。对主体性教育的重新审视,对主体性教育“发展”主题的扩展,对“以人为本”教育理念的扩充,以及对主体性教育“和谐”内蕴的挖掘,无疑为未来主体性教育的研究深化提供了一种可供选择的方法论基石。本研究仅限于从观念层次提供考量和观照,并未涉及科学发展观视野下主体性教育发展路径和策略的讨论,这是本研究未竟的话题,也构成主体性教育之科学发展研究的未来路径。人们需要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引下,探索多样化的主体性教育之路。正如怀特海所言:“一个人可以理解所有关于太阳的知识,所有关于空气的知识和所有关于地球的知识,但却看不到‘日落的光辉’。”[20]因此,社会的发展需要科学发展观引领下的主体性教育,需要还教育本来的价值,让教育重新成为培养人的活动,真正培养具有自主性、能动性、创造性与和谐个性的人,培养能够肩负起和谐社会构建使命的人。

[1]和学新.主体性教育研究:2001年的进展述评[J].教育科学, 2002,18(6).

[2]朱家存.宽容:主体性教育的又一目标[J].教育研究与实验, 2001(3).

[3]聂衍刚.论主体型人格[J].中国教育学刊,2001(2).

[4]李森,尹弘飚.主体性教育研究的反思与建构[J].西南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2,28(3).

[5]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9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63.

[6]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7]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57.

[8]宋一.主体性视域下社会和谐机制的构建[J].理论学习与探索, 2008(1).

[9]梅萍.主体性人格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J].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15(4).

[10]胡锦涛.搞好宏观调控,促进科学发展[M]//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十六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下).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 2006.

[11]胡锦涛.在中央人口资源环境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M]//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十六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上).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06.

[12]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国际教育发展委员会.学会生存[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96.

[13]李德顺.论“以人的自由全面发展为原则”[J].社会科学战线, 2006(6).

[14]时长江.论平民化的自由人格的当代教育价值[J].教育研究, 2006(11).

[15]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60.

[16]姚姿如,杨兆山.“以人为本”教育理念的意蕴[J].教育研究, 2011(3).

[17]温家宝.提高认识统一思想牢固树立和认真落实科学发展观——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专题研究班结业式上的讲话[N].人民日报,2004-03-01.

[18]王荣发.论和谐思维的基本特征[J].华东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4).

[19]魏联华.主体性教育理论范式转换研究[J].教学与管理(理论版),2009(6).

[20]White Head.Science and the Modern World[M].New York:Free Press,1967.

G40-01

A

1672-3805(2014)02-0085-06

2013-12-03

张海明(1976-),男,山西师范大学教师教育学院讲师,研究方向为教育理论。

猜你喜欢
受教育者主体科学
论自然人破产法的适用主体
少数民族地区初中数学学习弱势学生的成因分析及转化对策的研究
浅谈初中语文“三段六步”教学法的策略
如何培养低年级学生学习科学的兴趣
点击科学
科学大爆炸
小学语文教学中如何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
技术创新体系的5个主体
关于遗产保护主体的思考
科学拔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