柴陷丹参汤联合西药治疗冠心病不稳定型心绞痛的临床观察

2014-05-05 10:36黄柳向
中国中医急症 2014年3期
关键词:稳定型丹参证候

黄柳向 王 敏

(湖南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湖南 长沙 410007)

柴陷丹参汤联合西药治疗冠心病不稳定型心绞痛的临床观察

黄柳向 王 敏

(湖南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湖南 长沙 410007)

目的观察柴陷丹参汤联用西药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的疗效及对高敏C反应蛋白(hs-CRP)、血脂、血液流变学的影响。方法 将90例UAP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5例,两组均给予常规西药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加用柴陷丹参汤,两组疗程均为6周,观察临床疗效和治疗前后血脂、血液流变学及hs-CRP水平的变化情况。结果观察组心绞痛总有效率为93.33%,优于对照组80.00%(P<0.05);观察组痰热瘀阻积分低于对照组(P<0.01);中医证候有效率93.33%,优于对照组77.78%(P<0.05);治疗后两组hs-CRP水平明显下降,而观察组较对照组下降更为明显(P<0.05);治疗后观察组血脂水平和血液流变学指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不良反应比较无显著差异。结论柴陷丹参汤能减少痰热瘀阻型冠心病不稳定型心绞痛发作次数、提高临床疗效,并能改善患者的血脂及血液流变性,抑制其炎症反应。

不稳定型心绞痛 柴陷丹参汤 高敏C反应蛋白 血脂 血液流变学

不稳定型心绞痛是急性冠脉综合征的一种类型,其病理生理基础主要是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易损斑块的形成,继而破裂导致血栓形成[1],易发展为急性心肌梗死或出现心源性猝死。中医药在缓解心绞痛及稳定斑块方面疗效确切,且临床使用安全,副作用较小。笔者在常规西医治疗的基础上加用柴陷丹参汤治疗冠心病UAP患者,以观察其疗效,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病例选择 西医诊断标准参见《缺血性心脏病的命名及诊断标准》[2]中的冠心病不稳定型心绞痛的诊断标准。中医诊断标准参考北京市科委及“十一五”科技支撑计划“调理脾胃治疗冠心病”诊断标准及《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3],辨证属痰热瘀阻证。

1.2 临床资料 选取2011年2月至2013年2月湖南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心内科住院治疗的冠心病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9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5例。对照组男性24例,女性21例,年龄(64.5± 5.3)岁;病程(9.2±4.5)年。观察组男性25例,女性20例,年龄(65.3±6.1)岁;病程(9.7±4.8)年。两组患者的性别、年龄、病程及NYHA分级等方面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

1.3 治疗方法 两组均给予常规治疗,包括硝酸酯类、抗血小板聚集药、β-受体阻滞剂、钙拮抗剂等,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加用柴陷丹参汤:柴胡10g,黄芩10g,党参15g,法半夏10g,黄连6g,瓜蒌皮10g,浙贝母15g,丹参15g,砂仁6g,木香10g,全蝎6g,川芎10g,白术10g,茯苓15g,炙远志6g,甘草6g。每日1剂,水煎300 mL,早晚各服150 mL。两组疗程均为6周。

1.4 观察指标 (1)记录每周心绞痛发作次数及硝酸甘油用量;(2)中医证候评分,根据症状轻重程度主证按0,2,4,6分记,次证按0,1,2,3分记;(3)血脂:测量两组患者的血清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4)血液流变学指标:采用MVIS2020型全自动血液流变分析仪测定血浆黏度、全血黏度、纤维蛋白原和红细胞压积。(5)高敏C反应蛋白(hs-CRP):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测定血清hs-CRP水平。试剂盒由深圳晶美生物工程有限公司提供,按照说明书进行操作。

1.5 疗效标准 (1)心绞痛疗效[2]。显效:心绞痛发作消失,或基本消失或发作次数减少>80%以上,或硝酸甘油片用量减少>80%,心电图复查S-T段及T波基本恢复正常,运动试验由阳性转为阴性。有效:心绞痛症状有较大改善,心绞痛发作次数减少50%~80%,或硝酸甘油用量减少50%~80%,心电图复查S-T段低平,T波倒置有所纠正。无效:心绞痛症状改善不明显,发作次数减少<50%,硝酸甘油用量减少<50%。(2)证候疗效。显效:临床症状体征明显改善,证候积分减少≥70%。有效:临床症状体征明显好转,证候积分减少≥30%。无效:临床症状体征无明显改善,甚或加重,证候积分减少<30%。加重:临床症状体征均有加重,证候积分减少<0。

1.6 统计学处理 应用SPSS15.0统计软件。计量资料以(±s)表示,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比较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心绞痛疗效比较 见表1。治疗后观察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

表1 两组心绞痛疗效比较(n)

2.2 两组中医证候疗效比较 见表2。治疗后观察组中医证候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

表2 两组中医证候疗效比较(n)

2.3 两组治疗前后血脂水平比较 见表3。治疗后观察组TC、TG、LDL-C的水平变化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后HDL-C水平变化不明显。

表3 两组治疗前后血脂水平比较(mmol/L,s)

表3 两组治疗前后血脂水平比较(mmol/L,s)

与本组治疗前比较,*P<0.05,**P<0.01;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P<0.05,△△P<0.01。下同。

组 别TC TG HDL-C LDL-C观察组 治疗前(n=45)治疗后对照组 治疗前6.35±1.52 2.82±0.34 1.36±0.27 4.56±1.21 4.09±1.14△ 1.25±0.16△ 1.28±0.23 2.15±0.46△6.27±1.25 2.78±0.21 1.31±0.21 4.52±1.26(n=45)治疗后5.97±1.26 2.61±0.24 1.27±0.264.27±0.93

2.4 两组治疗前后血液流变学指标比较 见表4。对照组全血黏度(高切、低切)和血浆黏度均较治疗前显著降低(P<0.05),红细胞压积及纤维蛋白原与治疗前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治疗后观察组血液流变学各指标均明显下降(P<0.05),且观察组改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

表4 两组治疗前后血液流变学指标比较(±s)

表4 两组治疗前后血液流变学指标比较(±s)

组 别 血浆黏度(mPa·s)全血黏度(mPa·s) 红细胞压积纤维蛋白原(g/L)高切 低切观察组 治疗前 3.68±0.45 8.63±1.14 16.32±4.35 0.56±0.04 5.11±1.24(n=45)治疗后3.24±0.96*△对照组 治疗前 5.04±1.12 2.85±0.27*△5.59±0.97*△ 11.48±3.59*△0.20±0.02*△3.62±0.41 8.54±1.47 16.17±4.28 0.53±0.04(n=45)治疗后4.97±0.93 3.44±0.36* 7.09±1.06* 14.52±3.64* 0.43±0.03

2.5 两组治疗前后血清hs-CRP水平比较及痰热瘀阻证积分比较 见表5。治疗后两组hs-CRP水平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两组治疗后痰热瘀阻证积分均较治疗前降低(P<0.01),治疗后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1)。

表5 两组治疗前后血清hs-CRP水平及痰热瘀阻证积分比较(±s)

表5 两组治疗前后血清hs-CRP水平及痰热瘀阻证积分比较(±s)

组 别 hs-CRP(mg/L) 痰热瘀阻证(分)观察组 治疗前 15.32±5.37 16.23±3.71(n=45) 治疗后 7.64±2.09**△ 3.46±1.34**△△对照组 治疗前 15.27±5.24 16.35±3.69(n=30) 治疗后 11.68±3.45* 9.82±2.05**

2.6 不良反应 治疗期间对照组出现轻微皮疹2例,轻微腹泻1例,观察组出现轻微皮疹3例。治疗前后两组的肝肾功能、出凝血时间均无变化。两组患者间的不良反应无显著差异(P>0.05)。

3 讨论

冠心病心绞痛属中医学“胸痹”“心痛”范畴。治疗以温通散寒,宣痹化湿为主[4-5]。本方由《通俗伤寒论》柴胡陷胸汤合《时方歌括》丹参饮加减化裁而成。方中柴胡气质清轻,能疏少阳郁滞,条达肝气;法半夏辛开苦降,化痰散结;黄芩、黄连清泄郁热,降痰中之火;浙贝母、瓜蒌皮宽胸理气,清热化痰,炙远志袪痰、安神定悸;党参、白术、茯苓、甘草益气健脾,以杜绝生痰之源,取心脾同治之意;丹参活血祛瘀;木香、砂仁行气散结,合丹参配伍后畅达胸中阳气,加强活血化瘀作用,使瘀去新生。川芎、全蝎活血通络、宣痹止痛。诸药配伍,共奏清热化痰、行气活血、通络止痛之功,使痰热得散,瘀滞得消,而胸痹心痛能止。

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患者的心绞痛临床疗效及中医证候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治疗后观察组的TC、TG、LDL-C水平改善明显优于对照组;观察组治疗后的血液流变学指标明显优于对照组。提示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柴陷丹参汤能更有效地减轻心绞痛程度、减少心绞痛持续时间,调节血脂代谢,并能更好地降低血液黏滞度,改善血液流变学指标。

冠状动脉内易损斑块破裂、血栓形成和血管阻塞是引起急性心血管事件的主要原因,急性临床事件的发生取决于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易损性[6]。研究表明炎症反应贯穿于动脉粥样硬化发生、发展的整个过程,也是导致斑块易损,从而发生急性临床事件的最重要病理因素之一[7-8]。hs-CRP水平与冠状动脉造影结果及随后的斑块不稳定性相关,支持hs-CRP在冠状动脉粥样硬化中起明显作用[9],可促进基质金属蛋白酶的内皮表达,并作为血管发生的直接刺激物,可能在易损斑块的新生血管形成中起重要的中介作用,最终导致血栓形成。吴辉等[11]研究发现,冠心病痰热证患者体内炎症因子如纤维蛋白原、IL-2、IL-6、TNF-α及hs-CRP等异常增高,提示冠心病中医痰热证候与体内炎症活动有密切关系。本研究发现,痰热瘀阻型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hs-CRP水平明显增高,与文献报道一致。治疗后hs-CRP水平迅速回落,且观察组下调hs-CRP水平优于对照组。提示柴陷丹参汤可能通过干预炎症反应而达到稳定斑块的作用,深入的治疗机制有待进一步研究。

[1]孙前进,梁岩.易损斑块的研究进展[J].医学综述,2009,15(4):560-565.

[2]国际心脏病学会和协会及世界卫生组织临床命名标准化联合专题组.缺血性心脏病的命名及诊断标准[J].中华心血管病杂志,1981,7(1):15.

[3]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中药新药治疗冠心病的临床研究指导原则[M].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02:68.

[4]丁书文,李晓,李运伦,等.心系疾病中的热毒学说[J].中国医药学报,2004,19(10):592-594.

[5]刘永家.382例冠心病中医证型分布及病因关系[J].辽宁中医学院学报,2000,2(4):3.

[6]Narula J,Strauss W.The popcom plaques[J].Nature Med,2007,13:636-641.

[7]Johannes W.The pathological basis of unstable coronary syndromes[J].Herz,2001,26(1):228.

[8]Schwartz RS,Bayes-Genis A,Lesser JRf,et al.Detecting vulnerable plaque using peripheral blood:inflammatory and cellular markers[J].J interv Cardiol,2003,16(3):231-242.

[9]Geluk CA,Post WJ,Hillege HL,et al.C-reactive protein and angiographic characteristics of stable and unstable coronary artery disease:data from the prospective PREVEND cohort[J]. Atherosclerosis,2008,196(1):372-382.

[10]Paramo JA,Rodriguez JA,Orbe J.Vulnerable plaque versus vulnerable patient:emerging blood biomarkers for risk stratification[J].Endocr Metab Immune Disord Drug Targets,2007,7(3):195-201.

[11]吴辉,洪永敦,吴伟,等.冠心病痰热证候与炎症因子相关性探讨[J].辽宁中医杂志,2004,31(7):542-543.

R541.4

B

1004-745X(2014)03-0512-03

10.3969/j.issn.1004-745X.2014.03.061

2013-10-17)

猜你喜欢
稳定型丹参证候
丹参“收获神器”效率高
中西医结合治疗冠心病稳定型心绞痛临床疗效观察
基于Delphi法的高原红细胞增多症中医证候研究
丹参叶干燥过程中化学成分的动态变化
股骨近端解剖型锁定钢板与PFNA治疗不稳定型股骨转子间骨折的比较
丹参叶片在快速生长期对短期UV-B辐射的敏感性
老年稳定型冠心病患者的衰弱评估与预后分析
基底节区出血与中医证候相关性研究
袁氏镇心痛口服液治疗冠心病稳定型心绞痛50例
慢性乙型肝炎的中医证候与辨证论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