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学生搭建一个成功的舞台
——关于教师怎样才算优秀的思考

2014-06-06 10:44何苗
成才 2014年4期
关键词:东西湖区陈宇教研室

■何苗

给学生搭建一个成功的舞台
——关于教师怎样才算优秀的思考

■何苗

那是2013年8月底一天的上午10点多。一个活泼的男孩子走入了我的视野,陪着他的还有他的父亲,那时我正在协助四(三)班班主任陈老师处理报名和检查寒假作业的事情。听着陈老师和孩子父亲的聊天,我渐渐地了解到这个叫陈宇的孩子很聪明,懂事,就是不爱学习。那天是我踏入铁桥小学开始上班的第一天,也就是在那天我开始了我人生新的旅程。

没有小学英语教学的经验,没有在小学长时间实习的经历,也没有娴熟的教学技能,但是踏进校门的那刻起,我知道作为一名教师,有着教书育人责任和义务。不仅如此,刚从大学毕业雄心勃勃的我觉得我应该要做一名优秀的教师!但是如何真正成为一位好老师,我内心又有一些惶恐。印象里,苏联影片《乡村女教师》中的主人公瓦尔娃拉孤身一人来到遥远的西伯利亚乡村并将大半辈子奉献给了乡村的小学教育,我想她应该是优秀的好老师;法国影片《放牛班的春天》中才华横溢的世界著名指挥家皮埃尔·莫安琦,能在被称为“池塘之底”的学校,谆谆善诱地把拥有天使般面孔和歌喉却十分调皮的孩子们的音乐天赋发掘出来,他也不愧为一名优秀的老师;我国著名导演张艺谋导演的影片《一个都不能少》里的代课老师魏敏芝更是一位优秀的人民教师。

这些都在告诉我,一位优秀的教师不可或缺的品质应该是充满爱和希望,应该富有耐心,心里装着每一位学生。

我也想做一名优秀的老师,我要改变这个叫陈宇的孩子,让他更加优秀。班上选英语小组长,我采取学生自己上台演讲竞选的方式。陈宇所在的组有两位同学举手,而他就是其中之一。当我听完他们的演讲,心里默默有了答案,并说出陈宇名字的那一刻,全班的学生都开始叫起来。依稀还记得有的同学说“老师,不能选他,他老不做作业”“老师,老师,他一点都不爱学习”等之类的话语。那时我说:“你们任何人以前怎么样我不管,老师要看的是从今天起,你们是什么样子。明白了吗?陈宇,老师再问你一次,如果你当了组长,你会做作业并认真学习吗?当时他还站在讲台上,信誓旦旦地说着“我能”。

可是正如大家所料到的那样,他并没有坚持几天就开始不做作业了。在我两次警告说不做作业的组长考察一周,一周之后表现不好撤职的时候,他还是没有履行组长的职责。这次我找他谈话,给他讲了组长的责任与义务后,他一句话也没有说。我想,老师是需要有耐心的,于是,我打算再给他一次机会。果然,当我问他还做作业吗,他给了我一个肯定地回答,能!我也相信了他。

没几天,他还是跟从前一样,不做作业,也不主动收作业了。不仅如此,他上课也不听讲了,也不记笔记了。考试也一次不如一次。这次我发火了,狠狠地批评了他。一次放学他因为作业没有写完被留下来,我遇到了他母亲。他母亲说管不了他,那一刻我的心碎了一地。我的努力和心思难道都白费了吗?为什么他还是没有任何改变,聪明还是那么聪明,懂事还是那么懂事,不爱学习还是不爱学习!

我心灰意冷了,心里想着要全力改变孩子。

2014年1月1日的元旦庆祝会,让我改变了对他的看法。他活泼的身影,表演的一个又一个的精彩的节目在四(三)班的元旦庆祝会上给大家带来了许多的欢乐。这也让我看到了这个孩子另外的一面,他是那么的多才多艺!在同学们的载歌载舞中,我在思考着的不再是如果成为一位优秀的老师,而是成功的教育到底是什么。

成功的教育或许不是一份满分的答卷,不是一张傲人的成绩单,而是为每一个孩子搭建展示的舞台,用爱挖掘每一个孩子的优点和潜力,让他快乐的成长。而这时我也似乎懂得了成为优秀老师的秘诀——以发展的眼光关注学生的未来,以博爱的胸怀面对每一位学生。最后,在我的宽容、呵护、关心下,陈宇同学渐渐地改变了,变得不仅聪明,还热爱学习,还热心助人。给学生一个舞台,学生就能绽放人生的精彩。

(作者单位:武汉市汉阳区铁桥小学)

责任编辑 王爱民

【光杰手记】

“有效教研”与职业幸福

借用在东西湖区教研室主编的《推进有效教研 打造高效课堂》文集序言中看到的一句话——苏霍姆林斯基说的:“如果你想让老师的劳动能够给老师带来乐趣,使天天上课不至于变成一种单调乏味的义务,那你就应当引导每一位教师走上从事研究这条幸福的道路上来。”今天到会的有市、区教育局的领导,有市、区教研室的领导、教研员,有学校的领导和骨干教师,可以说我们众志成城,都走在“从事研究这条幸福的道路上”。尤其是“走进”系列活动走到今天,已经越来越多地受到更多领导的关心和关注,我们更是倍感幸福。

今天我们听了东西湖区小学教研室杨火香主任的报告,听了吴家山一小陈红老师的课,观摩了金银湖片“三联动”教研活动,最后听了东西湖区教研室何学斌主任的对于后期推进高效课堂工作的报告,期间还翻阅了一本含金量很高的文集,活动内容特别丰富。我想这也只不过是东西湖教研工作的一个缩影,但是这个缩影,带给我很多启示和思考。下面就我所感受到的和大家做个交流:经过合理谋划、坚持执行,东西湖区“有效教研活动”形成了几大特色。

1.“有效教研”基于东西湖区现状,具有浓郁的地域特色

东西湖教研发展有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模式引领,追求实效。通过模式引路,把教师引导到研究的轨道上,这是教研发展的基础;第二阶段:片区联动,均衡发展。它是根据区域大(小学有37所学校)、教育资源不均衡、发展差异较大的现状谋划的策略。它极大限度地发挥了教研室、指导校的辐射引领作用;弥补了片、区、校教研力量的不足。这个思路吻合了国家中长期教育发展规划中关于教育均衡发展的要求,是具有时代意义的。第三阶段:聚焦课堂,提高指导力。可以说,这是具有创新意义的。东西湖区教育局下发了“有关干部深入课堂第一线”的红头文件,基教科每月还要收集和公示学校领导干部进课堂的数据,教研室则组织了分管校长和主任观课议课系列活动。众人拾柴火焰高。这些做法,促使管理者走进课堂,走进教研活动,对学校良好教研品质、教师的教风、学风的形成有着重要的意义。

2.“有效教研”活动规范、扎实、有序

活动规范。教研室层面、片区层面、学校层面,各个层面都有制度作保障、有明确的操作流程。

活动扎实。做到了四个到位:思想认识到位、制度引领到位、时空保障到位、经费支持到位。

活动有序。在追寻有效的前提下,根据阶段问题有序发展。

3.“有效教研”形式多样,最大限度地调动教师的参与意识

东西湖区努力构建“有效教研”的合作文化,努力倡导营造积极向上、团结进取的工作氛围。片区、学校在统一规范基础上,又不拘一格,形成了一批有代表性的特色典型:“一研三环节”“三个联动”“三环五步”“三环十步”“一课四活动”“问题引导、主题推进式”。但无论是什么形式,他们都将教学、研究与学习融为一体,促进了教师在工作中研究,在研究中学习,在学习中提高,促进了教师的专业发展。

4.“有效教研”内容丰富、序列性强,体现教研员、指导校、片区校的共同发展

以活动为依托,发挥区教研室、指导学校的引领辐射作用。每一次片级教研活动,指导学校负责活动前的准备工作(备课、磨课),教研员(挂点或学科)负责活动中的指导,保证了片级教研活动的质量。片区联动浓厚了教研氛围,激发了教师潜在的研究欲望,提升了教研员的思考力、指导力和引领力,弥补了学校教研力量的不足。形成了“合作、共赢、发展”的共同体。

5.“有效教研”成果典型,具有一定的推广性

东西湖区教研成果可以说是有目共睹。几年来,该区教育局副局长、教研室主任、学校校长对有关研究成果在全市作过报告,备课组建设也取得了骄人成绩。他们的思想、策略、行为有很多值得推广学习的地方,也将引起我们更多的思考。

祝愿东西湖“有效教研”“高效课堂”工程建设蒸蒸日上,期待着全市呈现出更多这样的“本色课堂”!

猜你喜欢
东西湖区陈宇教研室
海军军医大学神经生物学教研室
海军军医大学免疫学教研室
新型城镇化背景下武汉市东西湖区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策略分析
《朱顶红》
Tunable Range Interactions and Multi-Roton Excitations for Bosons in a Bose-Fermi Mixture with Optical Lattices∗
绿色建筑工程监理及控制的相关探讨
关于新农村建设与东西湖区旅游发展的思考
武汉市东西湖区教师进修学校风采
高职教研室教研活动高效运行模式的探索与实践
加入“缺牙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