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引导儿童进行绘本阅读

2014-06-06 10:44张蕾
成才 2014年4期
关键词:扉页小兔子绘本

■张蕾

如何引导儿童进行绘本阅读

■张蕾

儿童绘本起源于西方,距今已与三百多年的历史。绘本强调情绪和主题的连续性,在短短的几十页内,形成一个连续的视觉影像。绘本的作者和画者,相当于电影导演,他必须在有限的篇幅里,把故事表现得既清晰又好看。

绘本善于通过浅显的故事来阐述较为深邃的内涵,包括哲理、生命的主题;它以精美的绘图,给人们带来视觉的享受,具有较高的文学审美价值。图与文相辅共存的平衡关系,营造了整个绘本的内在感觉。绘本阅读具有直观性与形象性特点,符合人们的审美需要和心理特点。在长期阅读中,它能潜移默化地激发人们的阅读兴趣,对思维、语言发展,审美能力的提高,情感的点化,视野的开拓都有着很大的作用。绘本阅读可以提升人们的综合素质,可以润泽我们的心灵。

六年前,我就尝试着绘本研究,把绘本带入了自己的语文课堂。指导孩子进行绘本阅读,其实是有一些学问的,六年来我做了以下尝试。

一、学会观察封面猜故事

每本书都由封面、封底和扉页构成,有的还夹杂有环衬,绘本当然也不例外,绘本的这些组成部分却也自有独特之处。我们在和学生一起读绘本的时候,最常用的方式就是从封面开始阅读,根据封面所画的内容猜故事,比如《花格子大象艾玛》的封面上是一个花格子大象。我就会问孩子们:“咦,大象不都是灰色的吗?世界上怎么会有彩色的大象?”这样一下就抓住了孩子的好奇心。艾玛是一头五彩缤纷的大象,他是大家的开心果,可是他却总是不快乐:“每个人都笑我,我一定要改变身上的颜色。”被誉为现代语言大师的大卫·麦基在本书中与孩子们循循善诱地探讨了一个“如何做自己”的问题。

封面上给的信息还不止这些,我们通过封面还可以了解到绘本的文字作者和绘图人以及出版社,告诉孩子们,我们能够读到手中的绘本,要感谢许多人,是他们的劳动和智慧给我们带来了这一切。

另外,封面和封底还可以连起来看。例如《讨厌黑夜的席奶奶》是一本获得了1972年凯迪克银奖的作品,它的封面画着这样一幅图景:漆黑的月夜下,怕黑的席奶奶正扯着一块披巾在逃避黑夜。为了让黑夜消失,席奶奶用锅煮、用剪刀剪、派老猎狗咬……为什么她这样讨厌黑夜呢?当你把封底一起翻开时,就会看到一棵古怪的大树上落着一只眼似铜铃的可怕猫头鹰。呵呵,这下水落石出了,当孩子们看到封底后就能猜到席奶奶到底怕什么了。

二、不要忽略了会讲故事的扉页

扉页就是正文之前的一页,上面一般会再次出现书名和作者的名字。绘本往往从扉页开始就有图画,已经是故事中的一部分了。如《大卫去上学》封面是大卫站在黑板前,手持纸飞机正想投向某处,而扉页却是一个穿着红色高跟鞋的女教师双手交叉站在讲台前面的图画,而且她的脚是呈外八字站开。尽管作者并没有画她的脸,但我们仍然能感受到老师生气了。那淘气的大卫这回又闯什么祸了呢?故事的矛盾真是呼之欲出。其实,教学生不要忽略了会讲故事的扉页,其实就教会了学生思考与联想。扉页不仅是通往故事正文的一扇门,不仅仅只是告诉你谁是故事的主人公,它有时还会讲故事。作者会故意在这里埋下一个悬念,吊起你的胃口。例如:汤米温格尔的《三个强盗》,光在日本就卖出了100万册。绘本的扉页是这样的:一轮黄色的满月之下是三个头上戴着高帽子的人,漆黑的帽子漆黑的脸,只有眼睛是白的……汤米温格尔对颜色的感觉让人惊叹,暗蓝色的背景中,三个黑色强盗宛如剪影一般。今天晚上他们要去抢什么呢?就这么一个迷雾重重的扉页,就已经让人欲罢不能了。

扉页还能给读者带来第二次阅读的乐趣。有的扉页,头一次看还看不出什么名堂,但当你读完整个故事,回过头来再看时,就会明白作者的良苦用心了。佩特哈金斯是一位英国女画家,她的《母鸡萝丝去散步》非常有名。萝丝是一只大大咧咧的母鸡,这天她在农场兜了好大的一个圈子。却不知道身后跟着一只垂涎三尺的狐狸!其实,这本书的扉页就是母鸡的一张散步地图。对照地图,可以一一找出那只狐狸是在哪里踩到钉耙,是在哪里栽到了水塘里……这样,扉页给了我们第二次阅读的快乐。有时,扉页还要与书后的版权页对照着看。婉达盖格的《100万只猫》是美国最古老的一本绘本了,它的扉页上是一只小猫不安地蹲在树下。咦,不是100万只猫吗?怎么是一只?别急,等你读完这个故事,就知道这是一只多么幸运的猫了。要不,故事结束时,这只小猫怎么会安心地在版权页上睡着了呢?

三、把握注意提问的方式与时机

不同的绘本采用不同的提问,我们可以根据故事情节的发展、故事的结构需要对孩子进行有针对性、适时机的提问。如阅读《母鸡萝丝去散步》,教师中途停下来问:你说那只狐狸这次会不会抓住母鸡呀?这样的提问让孩子对不断重复的情节忽然又有了一层新的关注,特别适合用在故事即将进入高潮的时刻。先问这样一句,然后把书拿出来让孩子看仔细,让孩子的注意力能集中到这一页的细节,这就比一般单纯的朗读要好得多。在讲故事时我觉得最忌讳的就是问孩子这样的问题:“你懂了吗?”“这个故事你记住了吗?”这样直接地提问会让孩子对阅读产生恐惧和厌恶的心理。以下提问的方法大家可以试一试:(1)悬念迭生处,欲擒故纵;(2)矛盾冲突点,推波助澜;(3)意见分歧点,提出疑问;这些好的提问方法在引领学生阅读绘本时能起到一两拨千斤的作用。

四、引导学生探求封底的秘密

合上绘本时,故事就已经讲完了吗?答案当然是否定的。如日本几乎家喻户晓的绘本《第一次上街买东西》是一个看似简单的生活故事,讲的是一个小女孩第一次上街去买牛奶的经历:躲闪自行车、摔破了膝盖……故事的结尾,是小女孩的妈妈等在巷子口,然后和她一起朝家里走去的背影。小女孩回到家里的情形又是怎样的呢?仿佛为了回应读者的期待,画家在封底上又添上了一幅温馨的画面:小女孩和婴儿在喝她新买来的牛奶,她的一条腿搁在妈妈的腿上,两个膝盖上都贴上了创口贴……封底没有重复书里的故事,而是把故事的结尾延续到了封底上。所以,在阅读绘本时要引导学生探求封底隐藏的秘密。

五、加强“听说读写”的培养与训练

1.加强听的能力的培养与训练

在绘本阅读过程中,我们要多培养孩子有目的地听,它包括提问性质的听和分辨性质的听。提问性听就是让学生在听的过程中,教师不时提出一些问题,让孩子带着问题来听故事,“你知道为什么爸爸妈妈要查理安排罗拉吃晚饭吗?”(《我绝对绝对不吃番茄》)“你知道为什么妈妈要把其他小朋友的爸爸妈妈变成青蛙吗?”(《我的妈妈真麻烦》)在故事中提出这一个个问题,孩子们便能积极思考,在听中回答教师创设的问题。分辨性听就是让学生在老师朗读的时候,能够听出老师声音高低和强弱的起伏变化,以此来感受这篇故事中教师需要向学生传递怎样的情感和主题,如果学生能够掌握这样分辨的听,那么听的技巧也提高了一层。

2.加强说的能力的培养与训练

在绘本阅读中,“猜想”这个内容可能是我最多运用的“说”的形式之一。很多绘本题目,它本身就可定为一个猜想的主题,《小老鼠忙碌的一天》可以让孩子猜猜小老鼠一天都忙了些什么;《小刺猬的麻烦》可以让学生猜猜小刺猬到底遇到了什么麻烦。记得一次和孩子们讲《坏习惯》这个故事,我先让孩子猜猜贝贝熊会有哪些坏习惯。孩子们有的说:“她回家不做作业就看电视。”有的说:“她上课不认真听讲。”其实故事中贝贝熊有咬指甲的坏习惯,所以当孩子说到“她不讲卫生的时候”,我就立马肯定了他的猜想,然后再让孩子围绕不讲卫生这个内容进行猜想,孩子们说得很多很多,经过提示他们就知道了故事大概讲述了一个怎样的内容。

如果说看题目进行猜想是对整个故事总体把握的话,那么看中间页猜想则是把这一个一个可能累积起来,变成完整的故事。在和孩子们讲《猜猜我有多爱你》这个故事的时候,我一次次地让他们猜想大兔子面对小兔子的回答时会怎么说,怎么做。刚开始孩子们还不能理解大兔子的行为,可是三次对话以后,聪明的孩子就找出了他们对话中的特点,那就是大兔子每次总是在小兔子爱的表达中更深入一层地表示自己对小兔子的爱。这样到第四个内容的时候,当小兔子说:“我跳得多高就有多爱你。”很多孩子就猜出来大兔子一定会比小兔子跳得更高,然后也会对小兔子说:“我跳得多高就有多爱你。”类似情节的故事还有《鳄鱼怕怕,牙医怕怕》《逃家小兔》等,孩子们也一样能找到故事情节发展的脉络。

3.加强读的能力的培养与训练

读,也是一种能力。它与听、说、写相互作用、相互依存,共同构成语文综合能力。我们班每周都会有固定的绘本阅读时间。孩子以小组为单位一起阅读一些绘本故事,通过你读你讲,我读我讲的形式,让学生在合作阅读中体会阅读带来的快乐。通过小组朗读,孩子自己总结出了一些合作朗读的方式:有的小组是大家轮流一人读一段,有的小组则是今天中午安排你读,明天中午安排我读,每个小组都有自己喜欢的读的形式。另外,在讲述一些绘本阅读故事时,我会让一些孩子来读读故事,通过这页你读、那页他读的形式,激发学生依靠自身能力进行阅读的兴趣。

4.加强写的能力的培养与训练

韩国作家南美英认为:“阅读是一种言语上的推测游戏。根据言语所提示的情况,想象作家没有写出来的部分,推测下一步可能发生的这项工作,是属于读者的。”而绘本就为这种推测游戏提供了舞台。故事《母鸡萝丝去散步》这个故事的结尾是狐狸被一群蜜蜂追赶。可是到底后来怎么样了呢,于是我让孩子围绕狐狸被蜜蜂追赶这个话题进行写话。我们且不论孩子在续写中出现的问题,单看他们写的故事情节,就能看出孩子们想象力得到了发展,他们天马行空的想象为狐狸谱写了一段难忘的经历。再如《落叶》这个故事,讲述了生命这一话题,针对这个绘本,我让学生写一写,如果你就是这篇落叶,当你落地的一瞬间你会想写什么呢?学生可以把自己的思考真实地表达出来,从而培养孩子读有所悟、读有所思的习惯。

绘本,是一盏盏让人幸福、让人的心灵变得纯净、得到滋养的灯。我们的绘本研究,是童心、诗意、浪漫的旅程。让我们都来成为孩子阅读旅途的点灯人,照亮孩子阅读的天空,和孩子一起体验来自绘本阅读的欢乐和感动,让他们在温暖而智慧的灯光中走近绘本,喜欢阅读。让我们与绘本同行,且歌、且行、且思,让绘本润泽我们的心灵!

(作者单位:武汉市汉阳区西大街小学)

责任编辑 王爱民

猜你喜欢
扉页小兔子绘本
绘本
绘本
绘本
我读过这样一本书
应无所住
一时之思
小兔子的1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