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校园里的感动充实情感教育

2014-06-06 10:44张丽
成才 2014年5期
关键词:集体校园情感

■张丽

让校园里的感动充实情感教育

■张丽

校园里的感动无处不在,情感教育也无处不在。是恰如其分的情感教育让我们的孩子拥有一颗爱心,所以当我们的孩子在用他的爱心去帮助同学时,我们为之感动;是发自内心的情感教育让我们的孩子拥有一颗责任心,所以当我们的孩子用责任之心去完成集体的任务时,我们为之感动;是情真意切的情感教育让我们的孩子拥有一颗感恩之心,所以当我们的孩子用感恩的心感谢老师的教育之情时,我们为之感动,也正是这些感动充实了我们的情感教育。

每一天,总会有一些故事和人感动着你我他,感动的源头也许是一句感谢,或是一个微笑,亦或是你踉跄时的一个搀扶。感动就像阳光,时刻围绕在你我的身边。在我十余年的从教生涯里,有很多感动的瞬间令我难以忘怀,抓住校园里每一个感动的瞬间来对学生进行情感教育,我们的情感教育就会更加真实,更具有感染力。

一、用发生在学生自己身上的感动故事充实情感教育

用学生的先进事迹教育学生是一种常用的情感教育方式。《当代教育学》一书中指出:“心里内化是提高教育质量的关键。”如果能让学生在别的同学所做的感人故事中产生“心里内化”,从情感上的内动力到行为上的内动力,将会提升情感教育的速度。

初二的下学期,我们班的蔡进同学在踢足球的时候不小心脚踝骨裂。“伤筋动骨一百天”,医生建议蔡进在家休养一个学期,可是为了不耽误学习,蔡进毅然选择了坚持上学。考虑到父母身体不好,工作很劳累,为了不给父母再添负担,蔡进想到了他的同桌——也正好是住他家附近的程用文同学,他请求程用文同学今后能骑自行车带着自己一起上学放学。听到了来自好伙伴这样的请求,程用文毫不犹豫地就答应了。为了让蔡进的父母放心,程用文每天早上早早地就到蔡进家去接他,从没让蔡进迟到过一分钟。从此,在清晨的校园里,无论是刮风下雨还是笼罩着蒙蒙薄雾,你总可以看见程用文小心搀扶蔡进的身影;不论是吃早餐,还是吃午餐,程用文都是一个人打两份,然后送到教室和蔡进一起吃……从程用文接送蔡进上下学的那天起,蔡进的书包就一直背在了程用文的肩上,与其说是他的肩膀背起了同学的书包,不如说是他的爱心背起了同学之间那份弥足珍贵的友谊。

作为班主任,他们的一举一动我看在眼里,感动在心里。我为能有这样善良懂事、富有爱心的学生而感到骄傲,我为他们能有这般纯洁伟大的友谊而感到自豪。于是我组织同学们上了一节题为“两个背影”的班会课,课上同学们都表达了自己对于程用文帮助同学这件事的感触。后来在同学们的共同参与下,班上成立了一个帮助蔡进同学的小组,于是两个人的背影变成了大家的背影。自此,班上娇气的孩子少了,坚强的孩子多了;自私的孩子少了,有爱心的孩子多了;学习懒散的孩子少了,刻苦学习的孩子多了。正是发生在孩子自己身上的感人故事教育了孩子们自己。通过这件事我深刻地认识到:只要我们用心去收集校园里的感动,运用身边的感动教育学生,我们的情感教育就不再是简单的说教,而是一种饱满的具有感染力的情感共鸣。它会使学生将自己的感动转化为内动力主动去改变自己,弥补自己的的不足,实现个人的自我发展。

二、用集体活动过程中产生的感动充实情感教育

集体活动是对学生进行情感教育的一种很好的方式,我们可以通过集体活动来培养学生合作的意识,培养学生的集体荣誉感和责任心,形成班级的凝聚力。学生参加集体活动的过程中常会发生一些非常感人的画面,而正是这些集体活动带给我们的感动推进了情感教育的进程。

有一次,我们班参加学校的拔河比赛,由于对方实力确实很强,孩子们怎么咬牙,怎么嘶喊,力量的悬殊就摆在那里。但孩子们并没有放弃,他们坚持了很久,即使是最后真的没有力气了,他们也没有松掉手中的那根绳子,因为他们始终期望能通过自己的努力扭转比赛局势。当裁判吹响口中的哨子无情地宣布比赛结束时,参加比赛的孩子们都哭了,班上其他孩子也跟着哭了,我也哭了。看到孩子们都沉浸在一片悲伤的情绪中,我意识到身为他们的老师,应当赶紧调整自己的情绪,并在这个时候给予他们安慰与鼓励。于是我拉着其中一位参赛孩子的手说:“你看,你们的手都被拔河的绳子勒红了,你们已经尽力了。比赛虽然输了,但今天你们坚持不懈、顽强拼搏的精神没有输,你们热爱班级的集体荣誉感没有输!”参赛的同学听完了我说的话也赶紧说:“老师,我们以后要加强锻炼,下一次我还要代表班级参赛,我们要为班上夺得第一名。”我说道:“好,我们大家一起努力!”

这次的拔河比赛让我们每一个人都为之感动,大家为参赛同学为了集体荣誉努力拼搏而感动,而参赛同学也因为大家的宽慰及鼓励而感动。虽然输掉了比赛,可是同学们之间并不是互相埋怨,而是互相激励,为了集体荣誉,团结在一起共同努力,极大地增强了班级的凝聚力和集体荣誉感。集体活动是我们进行情感教育的极好契机,我们可以通过集体活动来培养学生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通过活动的成功,我们可以教育孩子们要珍惜来之不易的成果,同时感谢那些鼓励自己帮助自己的人;通过活动的失败,我们可以教育孩子们要正确面对挫折,不气馁不放弃,再接再厉,为成功做好准备。

三、用老师真心付出带给学生的感动充实情感教育

老师是学校对学生进行情感教育的主要教育者。老师对学生真心的付出会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使学生怀着一颗感恩的心对老师打开一扇心灵之窗,于是老师与学生之间产生了情感上的共鸣,而正是这种情感上的共鸣增强了情感教育的效果。

初三散学典礼的那天,我把学生召集在教室举行了一个特别的散学仪式。那天我拿着一个盒子走进了教室。三年前,每当学生犯错之后,我都会要求他们给我写一封发自内心的反思信,而每一封反思信我都会认真阅读并耐心与学生交流我对这件事的看法和我的期望。因为每一封信里都装着孩子们成长的故事,都印刻着他们成长的足迹,所以我小心地将这些信收藏在我手上捧着的这个盒子里。随后,我随手拿出来其中的一封信念了起来。当我念到一半的时候,一个男孩子叫了起来:“天啊,这是我初一时写的反思信,老师怎么还留着呀?”念完这封信,我笑着对同学们说:“这盒子里面的东西就是你们写给我的反思信,今天我想把它们还给你们,希望你们能以此为鉴,走好以后的每一步路。今天我不想一个个念名字还给你们,我想通过信里面一部分内容让你们知道这封信是不是自己的,好吗?”就这样一封、两封……一封封信都被学生领走了,当第八封信我念到了一半的时候,我不由自主地回忆起了当时那件事的片段,感觉这些孩子马上就要离开学校,非常不舍,我的喉咙开始哽咽了。这时一个女生站了起来,她说:“老师!这封信是我写给您的,今天我想当面把这封信念给您听。”当她念完这封信时,她已经泣不成声了,最后她向我深深鞠了一躬,说道:“老师,对不起。请原谅我之前的不懂事,我会永远感谢您的教诲。”这时全班响起了激动而热烈的掌声。想到学生能在自己的真心付出和悉心教导下知错就改,自己的付出没有白费;想到自己在学生毕业之际还能获得学生们的尊敬与爱戴,自己的汗水没有白流,我也流下了幸福喜悦的泪水。在我们大家互相感动的同时,我没有忘记提醒学生在面对父母、老师、同学、朋友时也应该有一颗感恩的心。

现在随着社会的发展,孩子们确实是懂得更多,想法也更多。青春逆反期的孩子有时很反感自己的老师,不愿接受老师的教育。这时我们的老师就需要转变一下对孩子们进行教育的方式,要充分了解他们的想法,尊重他们情感的需求。马卡连柯说:“孩子是活生生的生命,因此对待他们要像对待同志和公民一样,必须了解和尊重他们的权利和义务:享受快乐的权利,担当责任的义务。”所以我们的老师要以尊重学生为前提,用心用情地关爱每一个孩子,让他们切实感受到老师的真心关怀和帮助,让孩子的心和老师的心产生碰撞。心灵有了碰撞,产生了共鸣,沟通也就不再存在障碍,慢慢地,我们的孩子就不会再敌视老师的教育,而会怀着一颗感恩的心来面对教育他们的老师。

感动是什么?感动是我眼中自豪的泪水,感动是师生共同响亮的掌声,感动还是赛场边声嘶力竭的呐喊。校园里的感动无处不在。情感教育也无处不在。让我们收集校园里每一个感动的瞬间,把这些感动的故事讲给一批又一批的学生听,用过去的感动感动现在,用现在的感动感动未来,让我们用感动充实我们的情感教育。

(作者单位:武汉市东西湖吴家山三中)

责任编辑 廖林

猜你喜欢
集体校园情感
我为集体献一计
如何在情感中自我成长,保持独立
情感
诗歌与情感的断想
如何在情感中自我成长,保持独立
警犬集体过生日
校园的早晨
春满校园
动物集体卖萌搞笑秀
QQ群在线集体备课的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