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施“主动发展教育”探索有效德育路径

2014-06-06 10:44黄敏
成才 2014年5期
关键词:政教处育人德育

■黄敏

实施“主动发展教育”探索有效德育路径

■黄敏

武汉市陆家街中学是地处武昌区南端城乡结合部的一所边郊学校,生源主要来自于周边的流动人口家庭和城市低保户家庭。在特殊的社区环境、生活经历和家庭教育的影响下,我校的学生普遍比较朴实,但文化素养低、学习基础差、行为习惯不佳。大多数学生生活和学习目标不明,缺失自信,甚至还有一部分学生由于种种原因,从“厌学”进而“厌世”,思想和行为“偏常”……种种因素导致学校对学生的教育难度大,教育效果很难凸显,学校的教育教学质量曾长期在低位徘徊,社会的认可度极低。

为了扭转局面,走出“低迷”,学校领导班子确立了“新平民教育”的办学理念,明确提出“为平民办优质初中”的办学目标,采取了一系列办学策略,改变了学校的面貌。近年来,在《武汉市“十二五”中小学有效德育建设工程方案》的指导下,在市、区德育主管部门的领导下,我校更加注重提升学校德育工作的效率、增强德育实效。结合校情和生情,进一步提出了学生“主动发展教育”,积极探索一条实施“有效德育”的路径,收到了十分明显的效果。近几年,学校每年获得的各种集体奖项均达一二十项,中考成绩连年攀升,多次获武昌区教学质量奖,多次被评为武昌区绩效考核先进单位。2013年,我校被评为“武汉市高效课堂”先进单位。我们的“主动发展教育”在以下几个方面做出了特色。

一、提升教师育德水平,为实施“主动发展教育”提供保障

德育工作“高耗低效”情况严重的成因很多,但其中很重要的一个原因是实施教育的人——教师,他们本身的教育专业化水平,尤其是德育水平不高。为了建立一支足以担当推动学生“主动发展”重任的德育队伍,我校十分注重采取各种培训方式,提升教师的育德水平。

1.专家引领。为了拓展老师们的教育视野,近几年来,学校邀请市区乃至全国知名的教育专家亲临学校对全体教师进行“零距离指导”,从宏观的“今天,我们应当怎样做老师”到微观的“善用支持性评价激励学生”,从教育理念到实施操作,努力提升教师教书育人的水平和技巧。

2.同伴研讨。为了让老师们借鉴同伴的育人技巧,我校开展了“促进学生‘主动发展’教育艺术”论坛活动。不同学科、不同年级的老师纷纷走上论坛,讲述自己的教育故事,并在讲故事、听故事中领悟育人的技巧。我校还积极开展班主任校本研训活动,提升班主任育人的实效。针对于本校学生教育和班级管理中的实际困难和实际问题,政教处每月坚持安排1~2次班主任研讨活动。研讨内容覆盖面广,涉及到班主任工作的方方面面;研讨形式丰富多样,有“先进引领式”“沙龙式”,还有“团团坐式”……同伴互助,让老师们掌握了更多的工作技巧,学到了更多的工作方法。

3.自我反思。为了促进老师们勤于思考、勤于研究,我校要求每位老师一学期下来,至少撰写一篇“促进学生主动发展”的教育工作反思,集中上交学校教科室,然后由教科室组织有关人员进行评价,评价结果与绩效工资挂钩。

通过以上这些方式,我校教师增强了教育智慧,提升了教育境界,实现了自身的“主动发展”,为学校实施“主动发展教育”提供了有力保障。

二、拓展多种德育渠道,促进学生“主动发展”

陆家街中学的“主动发展教育”,秉承“用平民的情怀,育灵动的少年”的理念,力图培养有着“美好的心灵,健康的体魄,创造的才干,活泼的个性”的时代新人。为了实现这一培养目标,陆中积极拓展德育渠道,展开了一系列德育工作。

1.有效开展学生校园活动。每周在七、八年级定点、定时开展社团活动,丰富学生的学习生活,培养学生的兴趣爱好,增长学生的才干。每年4、5月间举办的学校“三叶草文化节”,一个个让人耳目一新的节目不断掀起高潮,校园成为了学生们欢乐的海洋。每年9、10月举办的“三叶草体艺节”活动,运动健儿拼搏的勇气、矫健的身姿,各班深情的青春之歌,让学生们久久难以忘怀。而校“合唱团”的活动不仅充分挖掘了孩子们的歌唱潜能,而且把这些平民的孩子送到了高雅的艺术殿堂。我校合唱队在市区的合唱比赛中屡获殊荣,还曾到琴台大剧院表演。这些活动不仅陶冶了学生的情操,而且极大地提升了学生的幸福感,燃起了学生主动追求发展的激情。

2.形成班会序列化、系统化和课程化。在政教处的引导下,我校各班认真落实每周的班会课,学校政教处进行检查评分,评分结果纳入班级量化考核。在班会中,各班、各年级在政教处的带领下,根据学生的特点,参照《武汉市“十二五”中小学有效德育建设工程方案》,有计划、有步骤地对学生开展系列教育活动,逐步培养学生爱国爱家的情感、举止文明的言行、尊规担责的意识、自制耐挫的品质和立志怡情的志趣。

3.发挥校外德育基地的育人功能。学校组织学生到禁毒教育基地参观,到社会实践活动基地去参加实践活动,使学生受到了有效的法制、感恩和爱心等教育。

4.促进家长主动发展形成家校教育合力。为提高家长的家庭教育水平,我校政教处向家长推荐阅读书目,并精心编制《家长学习材料》,指导家庭教育。此外,陆中还通过校园开放活动、优秀家长报告会、请家长参加困难生转化班会等方式加强家校联系,促进了家长间的相互学习,提高了家长的教育水平,也增进了家长与学生的感情交流。我们每年还认真评选优秀家长。有了家长的“主动发展”,家校形成合力,学生的“主动发展”逐步“衍生”形成。

通过以上这些德育渠道的拓展,我校学生得以在一个立体的育人环境中成长,有效地促成了学生的“主动发展”。

三、创新德育评价方式,激励学生“主动成长”

传统的学生评价,由老师说了算,由最终的考分说了算,使得学生被动接受管理和评价,主动追求进步的动力不足。为转变这种状况,我校创新学生评价方式,力求通过评价,激励全体学生“主动成长”。

1.凸显“自我评价”,从“他律”走向“自律”

长期以来,我校以“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为抓手,坚持不懈地着力培养学生的综合素养。学校始终坚持实行月评月通报制度,并在全校张榜公示各班的“5A”名单。在评价过程中,除了“组评”“班评”,还有是学生的自评。每月,学生对照标准,首先给自己评定各个维度的等级,然后写出“自评小结”,最后请班主任和家长查阅并签字。学生每月对照标准进行“自我评价”,能及时发现自己的不足,及时改进,由“别人要求我”变为“自己要求我”。

2.推行“捆绑评价”,关注共同进步

我校各班根据学生学习和表现的差异,考虑男女生搭配、个性相合或互补等因素,把学生分成一个个小组。一般6人为一组,6人又结成3对学伴,每组设置一个大组长,各组都有“个性组名”“小组宣言”等。同一小组所有成员的各科学习和日常表现情况等一律以组为单位,实行“捆绑评价”。“捆绑评价”方式,使学生不仅仅只关注自己的进步,还必须关注学伴们,尤其是组内后进同学的进步,形成了“协作向上”的班级文化。

3.开展多项评比,激励每名学生

我校每学期都要举行两次评选“优秀学伴”和“优秀学习小组”的活动,以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自主合作”学习。我们还一直坚持每月评选“班级之星”,每学期评选“校园之星”。评出的“星”的照片展示在教室门口的班牌上,学校还利用晨会和校园电子显示屏开展“校园之星”“班级之星”风采系列展示活动,充分发挥榜样的示范作用,向全校学生传递正能量。同时,为了促进每一位学生的发展,学校设计了种类丰富的评“星”活动,让每名学生都能得到评“星”的机会,都能在评“星”的激励中促成自身的发展。

评价方式的创新,使学生关注自己的点滴进步,关注团队的共同进步,助推学生实现“主动发展”。

(作者单位:武汉市陆家街中学)

责任编辑 廖林

猜你喜欢
政教处育人德育
文化育人的多维审视
德育要在“善”处留白
《中国德育》
育人铸魂守初心 赓续前行谱新篇
家校社协同育人 共赢美好未来
如此误会
德育提效:必要的叙事转向
微型演讲:一种德育的新形式
浅谈如何做好学校政教处管理工作
如何做好学校政教处管理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