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学为主的教学设计及实施策略

2014-06-06 10:44黄莉
成才 2014年5期
关键词:学习策略建构教学策略

■黄莉

以学为主的教学设计及实施策略

■黄莉

以学为主,即以学生的学习活动为主。它可以培养学生学习的自主性、能动性、创造性,全面提高学生的学习素养,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以适应学习型社会和终身教育发展的需要。新课程指出,以学为主的教学设计要更关注学生在课堂教学中的表现,包括课堂中师生互动、自主学习、同伴合作中的行为表现、参与热情、情感体验和探究思考的过程等,即关注学生在课堂上是怎样学的,通过了解学生在课堂上如何讨论交流、合作、思考、获得结论及其过程等学生的行为表现,借此评价课堂教学的效果。

以学为主的教学设计也要关注教师的行为,但重点要关注教师如何促进学生的学习,如教师如何组织并促进学生的讨论,如何评价和激励学生的学习,如何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和探究兴趣等,以此来评价教师课堂行为表现对学生学的价值。

根据目前国外有关文献资料和我国近年来在中小学进行试验研究的实践,以学为主的教学设计的流程基本上可概括为:教学目标分析——情境创设——信息资源设计——自主学习策略设计——协作式教学策略设计——学习过程与学习效果评价设计——教学结构设计。

教学目标是教学设计活动的出发点和归宿,是对学习者通过教学后应该表现出来的可见行为的具体的、明确的表述。在对教学目标进行分析的基础上选择学习中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基本方法或基本过程有关的知识内容作为当前所学知识的主题,然后再围绕这个主题进行意义建构。编写教学目标时要注重可操作性,避免模糊性和抽象性。如在教学《沁园春·长沙》时,可以这样设计教学目标。(一)知识与能力目标:1.认识本词的意象、意境和作者的豪情壮志。2.学习本词含蓄精炼的语言特点,提高语言感悟能力。3.能够背诵本词。(二)过程和方法目标:1.通过反复诵读,体味诗人蕴涵于作品中的革命豪情。2.通过感知、品悟、探究、拓展等活动过程培养学生鉴赏诗歌的能力。(三)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1.领会诗人主宰大地沉浮的宽广胸襟和革命气概。2.培养学生“以天下为己任”的责任感。

情境创设是通过创设具体的情景,将学生置于某种特定的氛围中,形成一种心理环境,使学生产生移情效应。它有助于反映新旧知识的联系,有助于促进学生进行思维联想,便于学生对知识进行重组与改造,帮助学生对知识的同化与顺应。比如:某老师在教《再别康桥》时,用非常优美的语言给学生创设了这样一个情境:“驾一叶扁舟,在芬芳袭人的阵阵荷香里,在初夏习习清风的吹拂下,沿岁月的河流漫溯而上,在大洋彼岸康河的柔波里,追寻千古诗人徐志摩的萍踪倩影,重温他的康桥之梦……”同时伴以柔和舒缓而又充满怀旧情调的轻音乐,让学生沉浸在充满诗情画意的美好氛围里。这样不仅达到了读诗、赏诗的教学目标,而且还让学生得到了美的享受。

信息资源设计是指确定学习本主题所需信息资源的种类和每种资源在学习本主题过程中所起的作用。常见的信息资源有:学习参考资料、专题学习网站、多媒体资源库、网络课程等。教师可以帮助学生解决学习资源应如何获取、从哪里获取、如何有效地加以应用等问题,但是这些问题的解决必须有助于学生的自主式学习和协作探究。人教版新课标语文教材必修内容中“梳理探究”部分,针对语言、文学、文化等方面的知识安排了15个专题。学生可以利用广泛的信息资源进行自主探究或合作研讨,从而有效培养自己的探究兴趣和探究能力。

自主学习策略设计是以学为主教学设计的主要内容之一。自主学习策略的核心是要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充分体现学生的认知主体作用,其着眼点是如何帮助学生自主地学。常用的自主学习策略设计有支架式教学策略、抛锚式教学策略、随机进入式教学策略、启发式教学策略、自我反馈教学策略、探索式学习策略等。下面以前三者为例,谈一谈如何实施这些自主学习策略。

支架式教学策略的基本步骤为:(1)搭脚手架——围绕当前学习主题,按“最邻近发展区”的要求建立概念框架。(2)进入情境——将学生引入一定的问题情境(概念框架中的某个层次)。(3)独立探索——让学生独立探索。某教师在教学《始得西山宴游记》时,给学生学习搭建了一个支架:柳宗元_____西山。要求学生在横线上填上一个表示情感态度的词语,并说明理由。学生的视野非常宽阔,他们列出了以下词语:热爱、钟情、陶醉、羡慕、敬佩、感激、赏、谢、恋、赞等。就在这样的探索中,学生找到了表现西山美景的诸多意象,感受到了柳宗元对西山的热爱之情,品鉴出了柳宗元通过西山展现出的不与世俗同流合污的人格追求!

抛锚式教学策略的基本步骤为:(1)创设情境——使学习能在和现实情况基本一致或相类似的情境中发生。(2)确定问题——在上述情境下,选择出与当前学习主题密切相关的真实性事件或问题作为学习的中心内容。(3)自主学习——不是由教师直接告诉学生应当如何去解决面临的问题,而是由教师向学生提供解决该问题的有关线索,并要特别注意发展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请看某老师教学莫泊桑的《项链》的一个片断:在学生有感情地朗读完课文的前六节后,老师激疑:“刚才的朗读我最欣赏的是第一句话,‘她也是一个美丽动人的姑娘’,这真是美貌女子的一声叹息啊!如果你的身边有这样一个人,比如你的邻居,你的某个亲戚,你会怎么看待她?”这看似随意抛出的问题,为学生创设了一个和现实情况相类似的情境,使学生激发出极大的探究兴趣,从而在实实在在的感受中去体会玛蒂尔德的内心世界。

随机进入式教学策略的基本步骤为:(1)呈现基本情境——向学生呈现与当前学习主题的基本内容相关的情境。(2)随机进入学习——取决于学生随机进入学习所选择的内容,而呈现与当前学习主题的不同侧面特性相关联的情境。(3)思维发展训练。在这种教学策略中学生可以随意通过不同途径、不同方式进入同样教学内容的学习。其最终的结果是使学生获得对事物的理解和认识上的飞跃。“祥林嫂值多少钱?”《祝福》学到一半,学生提出了这样一个问题,问得有点突兀。执教的老师没有回避,而是选择随机进入式教学策略,和学生一起探讨“祥林嫂的身价到底是高还是低”的问题。学生利用教材上的几处交代和课外知识的补充,在强烈的对比中真切地体会到了祥林嫂草芥一般卑微的社会地位,看出了祥林嫂悲剧的社会根源以及封建迷信对劳动妇女的残害。

如果说自主学习策略的设计是保证学生充分发挥主动性,体现学生主体地位的重要保证,是学生意义建构的基础,那么协作学习策略的设计则是为了使学生在个体意义建构的基础上,通过与他人的协商,进一步完善和深化对主题的意义建构。常见的协作式教学策略有课堂讨论、角色扮演、竞争、协同、伙伴等。协作学习为多个学生提供了对同一问题用多种不同观点观察比较和分析综合的机会,这种机会显然对问题的深化理解、知识的掌握运用和能力的训练提高大有好处。

与以教为主的教学设计不同的是,以学为主的教学设计对学习过程与学习效果评价,更侧重于学生个人的自我评价和小组对个人的评价。评价内容主要有:是否具有自主学习能力,协作学习过程中做出多大贡献,是否达到意义建构的要求。测试形式与工具有课堂提问、书面练习、达标测试、学生自主网上测试、合作完成作品等。

不少人误认为在以学为主的教学设计中,意义建构只与学习过程有关,而与教学过程无关,因而教学结构设计往往容易被忽视。事实上,以学为主并不是学生完全自学和个别化学习,其学习过程有教师的参与,存在对教学过程的控制问题,因而必然也存在教学结构设计问题。而且比以教为主的教学设计对教师的要求更高。某教师在教学《荷塘月色》时,教学结构设计非常巧妙。他请学生推荐几位“导游”,带领全班同学夜游月下荷塘。在几位“导游”的带领下,大家顺着作者的游踪,欣赏了月下荷塘神秘独特的美学意境,体会了作者那份淡淡的喜悦与淡淡的忧愁,明白了中国传统散文创作中的景情关系。这样的教学结构使这节课成为一篇形散而神不散的优美散文,给学生和听课教师都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

(作者单位:武汉三中)

责任编辑 王爱民

猜你喜欢
学习策略建构教学策略
消解、建构以及新的可能——阿来文学创作论
应用型本科层次大学生网络在线学习策略及实践
残酷青春中的自我建构和救赎
低年级写话教学策略
谈以生为本的群文阅读教学策略
写话教学策略初探
浅谈复习课的有效教学策略
建构游戏玩不够
紧抓十进制 建构数的认知体系——以《亿以内数的认识》例谈
多媒体教学条件下学习策略剖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