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文校园 静待花开
——武汉市蔡甸区实验高中校园文化建设的实践与思考

2014-06-06 10:44武汉市蔡甸区实验高中杨贤力吴克文
成才 2014年5期
关键词:校园文化校园学校

■武汉市蔡甸区实验高中 杨贤力 吴克文

人文校园 静待花开
——武汉市蔡甸区实验高中校园文化建设的实践与思考

■武汉市蔡甸区实验高中 杨贤力 吴克文

当你走进武汉市蔡甸区实验高中的大门,你就会被那浓郁的校园文化深深地吸引。在校园里行走,墙壁标语比比皆是:“迎着晨风想一想:今天该怎么努力?”“踏着夕阳问一问:今天有多少收获?”“静静用餐,默默无语。”“弄脏的是墙壁,丢掉的是美德。”“吃苦是福,吃亏是福,苦尽甘来,苦中有乐。”这些看似很普通、很平常、很朴素的警示标语,其实都是针对学生生活中极易出现的问题的温馨提醒。校园内,丰富多彩的文化长廊,温馨励志的简洁标语,振奋人心的宣传橱窗,精彩的校园文化艺术节,培养兴趣、启迪智慧的学科特色讲座,精致的教研期刊《教研撷萃》,学生放飞梦想的《晨歌》,“校园之声”广播站,画室、舞蹈室等一大批学校全力、精心打造的文化、艺术品牌,无不体现出学校文化育人、艺术育人的理念,无不洋溢着人文校园的激情……近年来,我校着力加强校园文化建设,以建设优良的班级文化为核心,以优化、美化校园文化环境为重点,以丰富多彩、积极向上的校园文化活动为载体,让学生在日常学习生活中接受先进文化的熏陶和文明风尚的感染,在促进学生的健康成长的同时,也推进了学校德育建设。

校园文化以其潜在而又巨大的教育功能越来越被人们重视。如何加强校园文化建设应该是一个值得深思和探讨的问题,现就我校如何开展校园文化建设谈谈我们的认识、实践和思考。

一、提高认识,彰显校园文化魅力

1.校园文化的内涵

校园文化建设应包括两方面内容:一是硬环境建设,如高雅的建筑,现代化的教学设施,赏心悦目的绿化等;二是软环境建设,如墙面、楼廊、橱窗的环境布置,班级文化、办公室文化的设计,制度文化的构建,校园文化活动等。显然后者更为重要。校园文化应是一个学校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的总称,其中,物质文化是校园的表层结构,而精神文化则是校园文化的深层结构。

2.校园文化的作用

校园文化是学校的一种“教育场”,它不仅能陶冶师生的情操,规范师生的行为,而且能够激发全校师生对学校目标、准则的认同感和作为学校一员的使命感、归属感,形成强烈的向心力、凝聚力和群体意识,同时,还能对学生起到潜移默化的教育作用。

校园文化体现的是一个学校的活力与灵魂,一个学校若没有校园文化,就会如鲜花缺少水分的滋润一样,没有发展的潜力,缺乏生存的活力。校园文化对校园中每一个人的影响和制约正好与管理的导向、凝聚、激励、约束等功能相吻合,因此,我们认为,加强校园文化建设是一种尚实的学校德育模式。

二、依托载体,积淀校园文化特色

文化是一种隐性的东西,它必须依赖于各种载体来作用于人们的思想以起到教育作用。校园文化亦是如此。我们应该认识到校园文化强大的育人功能,有效地利用各种载体,推进校园文化的建设,形成自己的文化特色。

1.以校训校风为载体,形成学校精神文化

我们结合学校实际情况,提出了“尚德、自律、达智、笃行”的校训和“严谨、朴实、和谐、高效”的校风,扎实开展校园文化、班级文化、办公室文化建设,努力培养“厚德、博学”的学校人文精神。目前学校除了让文化活动见诸行动,让奋斗目标深入人心外,还非常注意各种文化的熏陶,如学校宣传栏、文化墙基本做到了每季度一期,有专人负责,有专题内容。这无声的一切,都在展示着学校师生的审美能力、办学水平;这无声的一切,以其独特的文化内涵影响着学生、陶冶着学生、提升着学生。

为了便于教职工了解、学习和掌握各项规章制度,学校编辑了《区实验高中制度汇编》并人手一份。学校也非常注意在平时加强教师对制度的学习,抓制度的过程管理和内化自律,逐渐形成了自我激励、自我约束、自我管理的制度文化,营造了一种公正、公平、积极向上的校风。

2.以课堂教学为载体,形成优良的教风

学校坚持倡导教师上课做到“三个带进”:把微笑带进教室,把爱心带进课堂,把趣味带进教学;教法强调“三个注重”:注重学生的学法指导、注重发散性思维的训练、注重知识的扩展延伸;教学过程体现“三个为主”:启发式为主、讨论式为主、学生的探究性学习为主;教学的流程管理强调“六个精心”:精心备课、精心上课、精心设计练习、精心批改作业、精心辅导学困生、精心组织考试。学校广泛开展教师文明用语活动,提倡教师使用“老师欣赏你、你真行”等关爱型、平等型、赞美型的激励性用语,禁止教师使用“你真笨、你真没救”等打击性、推却性的刺激性用语。这一活动的开展有利于师生之间建立起一种和谐亲密的友好合作关系,受到了广大师生和家长的欢迎。

3.以各项活动为载体,丰富校园文化生活

为了丰富学校的校园文化,我们注重全方位挖掘校园文化活动的途径。

(1)主题鲜明、形式多样的主题班会。根据新时期青少年的心理特点和目前社会普遍关心的问题,我校充分运用班会主阵地,创设了励志教育、养成教育和感恩教育三大类班会主题。如武汉市功勋班主任颜金桥老师的主题班会“感谢父母”就是感恩教育类的,这节主题班会生动出色,感人肺腑,以致班会现场出现父母和子女相拥而泣的感人场景,让人印象深刻。像这样主题鲜明、形式多样的主题班会,已成为我校德育教育的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2)国旗下的讲话,庄重的正面教育。我校坚持每周一的升旗制度,并利用“国旗下的讲话”的时机对学生进行正面教育,如爱国主义教育、理想前途教育、集体主义教育、文明礼貌教育、诚实守信教育等等。在庄重的国旗下让学生聆听启迪心智的语言,更有感召力和号召力,收到了很好的教育效果。“国旗下的讲话”已成为我校德育教育的一个重要的、高效的渠道。

(3)发挥舆论导向,营造良好的文化氛围。我校政教处利用广播站、橱窗、黑板报等校园文化设施,充分发挥其宣传感化作用,在校园内营造浓厚的文化氛围。如学校广播室每天下午20分钟广播时间除了宣传学校好人好事、扬正抑邪外,还根据学生年龄和爱好特点,在不同时期设计了不同的广播板块,大大活跃了校园文化氛围。橱窗、黑板报也成为学校专题教育的宣传窗口,学校和社会的重大事件、评论及学生对专题教育的体会都能够在校内橱窗和黑板报中得到直接的体现。这些媒介不仅丰富了校园文化内容,也有力地配合了学校工作,收到了良好的教育效果。

(4)立足“合格+特长”,开展各种课内外活动,搭建个性发展平台。培养“合格+特长”的优秀人才,这是我校作为蔡甸区唯——所艺体特色高中办学的主要手段。近几年来,学校结合自身实际,提出了“特色校园、绿色校园、平安校园”的校园文化建设目标,以努力营造良好的校园环境为基础,以丰富多彩的师生实践活动为载体,立足于课堂与校园,延伸至课余及校外,多形式、多渠道、多层次落实校园文化建设,实现了融道德文化、科学文化、活动文化、制度文化、环境文化、精神文化于一体的“六位一体”校园文化建设,很好地发挥了校园文化的育人功能。如“感恩教育”“阳光少年”“珍爱生命,远离毒品”“节约从我做起”“做文明的实高人”“弘扬民族精神”“环保宣传”等专题活动,既进行了思想品德教育,又丰富了校园文化生活,开拓了同学们的视野;“元旦文艺汇演”“体育运动会”“经典诵读”“书画作品展”等课外活动,为学生提供表现舞台,充分展现了学生的个性特长。学校通过广泛开展各种课内外活动,进一步净化了校园文化,抵制了消极、腐朽思想的渗透,抑制了低级、庸俗的文化趣味和非理性文化倾向,引导了校园文化向健康高雅的方向发展,也推动了学生素质的全面发展。

三、反思实践,提升学校办学品位

提升校园文化品位是当前教育工作的重要目标之一。区教育局在全区中小学组织开展的校园文化沙龙活动,也给了我们以下几点反思与启示。

1.校园文化规划设计必须承载学校的办学理念。理念是校园文化的灵魂。校园文化建设的主体是学生,校内文化设施就是激励学生发展、展示学生才艺的平台,也是服务于教育教学工作的得力工具。因此,在规划办公区、教学区、生活区、运动区等各个功能区的文化设计时,必须要始终围绕学校的办学理念来实施。

2.文化氛围的营造要突出各个功能区的文化育人特点。学校要在适当位置设计相关的文化刊物或文化墙,如运动场、音乐教室等,就要通过抽象的图案来展示该区的文化功能;再比如学校的微机室、实验室后墙,也要改变刻板单一的布置风格,以体现美感,突出特色。

3.校园文化建设必须讲究艺术,追求美感,要生动活泼,有文化内涵,突出特色。例如,我校的“奋飞”主题雕塑:整个雕塑主题寓意为全校师生积极向上、奋发有为、自强不息、共同飞向美好的明天。其中,雕塑最顶端的三个箭头,有两层含义:一指我们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邓小平提出的三个面向——面向世界、面向未来、面向现代化,二指我们学校的办学方向多元化,学生的发展个性化,彰显出我校“适性教育”的理念。雕塑中间的圆球喻指我们要胸怀祖国、放眼世界。雕塑的上半部呈S型,S是“实验”的“实”第一个汉语拼音字母,中间的圆球和下端翘起的尾巴呈G型,G是“高中”的“高”第一个汉语拼音字母,呈现的两个字母就是我校的校名“武汉市蔡甸区实验高中”。

4.校园文化建设要突出师生参与,注重细节。比如教学楼的楼梯走廊悬挂的名言警句,就是从师生中征集的。师生亲身参与校园文化的设计、布置能让他们更易感同身受,既有亲切感,又有教育意义。再比如校园内的各种温馨提示牌,这些都是细节的强化,可以经常给学生以警示,既体现了“润物细无声”的育人效果,又较好地展示了学校形象。

5.组织校园文化活动要从学校教育实际出发,精心设计。我们可以组织开展内容丰富、形式新颖、具有吸引力和教育意义的读书演讲、文娱体育等校园文化活动,把德育、智育、体育、美育渗透到校园文化活动中,以促进学生素质全面发展。我们也可以充分利用重大节日和纪念日开展主题教育活动,唱响爱国主义、集体主义旋律,深入开展创建“和谐校园、文明班级”等道德实践活动,把思想道德要求融入学生的学习、生活之中,引导学生从小事做起,从一言一行做起,养成文明行为习惯,培养良好的思想品质。

6.加强校园文化环境建设要抓好校园文化设施建设。我们要在充分利用现有图书室、阅览室、宣传栏、黑板报等文化设施的基础上加强教室教学设施的建设,不仅要满足学生学习活动的需要,还要满足班级文化建设的需要,努力在校园内、班级中营造浓厚的文化氛围。

一所学校师生群体的思想、观念、行为、心理、情感、价值取向、工作态度、团队合作、生活方式等所构成的目标方向一致,并且具有正能量作用的一种行为习惯,一种风气,一种氛围,一种学校校园生态,一种生命质量发展的磁场,这些,就是我们追求的学校文化,它是学校核心竞争力历久不衰的源泉。

责任编辑 廖林

猜你喜欢
校园文化校园学校
党建工作与校园文化创新探究
校园的早晨
春满校园
校园文化建设浅谈
学校推介
以老区精神打造校园文化
打造富有生命活力的校园文化
I’m not going back to school!我不回学校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