丙戊酸镁对利培酮疗效及血药浓度的影响

2014-07-13 06:33辽宁省精神卫生中心123000邱玲玲王继丰
辽宁医学杂志 2014年1期
关键词:戊酸利培血药浓度

辽宁省精神卫生中心(123000) 邱玲玲 王继丰

本文以小剂量丙戊酸镁联合利培酮为例探讨对血药浓度和疗效的影响,现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随机选取我院2011年1月~2012年2月住院和门诊精神分裂症患者60例作为研究对象,入组标准:1)符合ICD-10(《国际疾病分类》第10版)关于精神分裂症诊断标准。2)年龄18~60岁。3)阳性与阴性症状量表(PANSS)总分≥60分。排除重大躯体疾病或药物依赖者,孕产期妇女、药物过敏、严重药物不良反应者及不能顺利完成实验者。随机将60例患者分为,对照组32例,脱落2例,余30例中男18例,女12例。平均年龄(33.87±13.33)岁。平均总病程(8.59±7.89)年。研究组28例,予利培酮合用丙戊酸镁治疗,其中脱落3例,余25例中男13例,女12例。平均年龄(31.28±11.26)岁。平均总病程(7.35±8.21)年。两组年龄和总病程差异均无显著性(P>0.05)。

1.2 研究方法 两组利培酮初始剂量,每天1 mg,1周末加至每天4 mg;研究组同时使用丙戊酸镁片,剂量从每天500mg开始,1周内加至不超过750mg,疗程4周。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HPIC)分别于治疗2周末、4周末抽取清晨空腹肘静脉血行利培酮血药浓度测定。采用PANSS和TESS于治疗前、治疗2周末、治疗4周末评定疗效及不良反应并完成血、尿常规、血生化和心电图检查。

1.3 统计学分析 所有数据应用SPSS13.0统计软包处理,计数资料采用Χ2,两均数比较采用t检验。

2 结 果

2.1 两组治疗前后利培酮血药浓度比较 见表1。

表1 两组治疗前后利培酮血药浓度比较(ng/mL,±s)

表1 两组治疗前后利培酮血药浓度比较(ng/mL,±s)

例数 治疗前 治疗2周末 治疗4周末对照组 30 - 37.0±10.1 37.6±9.48研究组 25 - 35.14±7.79 38.66±7.95

2.2 两组治疗前后PANSS评分比较 见表2。

表2 两组治疗前后PANSS评分比较(±s)

表2 两组治疗前后PANSS评分比较(±s)

例数 治疗前 治疗2周末 治疗4周末对照组 30 101.30±14.92 87.37±15.23 67.87±14.42研究组 25 105.36±16.80 78.16±10.95 69.08±12.11

由表2可以看出,两组在治疗2周末、4周末与治疗前PANSS评分比较均显著低于治疗前,差异有显著性(P<0.01)。PANSS评分在治疗2周末,两组相比差异有显著性(P<0.05)。而4周末差异则无显著性(P>0.05)。

2.3 两组治疗前后安全性比较 研究组TESS评分平均(3.60±2.15)分,对照组平均(3.15±1.51)分,两组差异无显著性(t=1.02,P>0.05)。研究组头痛3例,失眠4例,恶心、厌食3例,焦虑、静坐不能及肌张力障碍3例,腹泻、嗜睡和心动过速、皮疹各1例。对照组失眠3例,焦虑、头痛 、恶心、厌食各3例,嗜睡、静坐不能及肌张力障碍、心动过速各2例,两组不良反应差异无显著性(P>0.05)。

3 讨 论

有研究提示[1-2],第二代抗精神病药利培酮治疗精神分裂症,具有疗效确定,不良反应少,安全性高等优点。已成为精神科处方量第一的抗精神病药物,但是其疗效各方统计在70%左右,还不能完全满足临床需要。据Centorrino等[3]报道,显示合用小剂量的丙戊酸盐会起到增效作用,从理论分析上看:丙戊酸盐是通过抵制肝微粒酶代谢酶从而减低其他药物代谢,而CPY2A6和CPY2C9是丙戊酸盐在肝脏生物转化的主要代谢酶,与利培酮的主要代谢酶与利培酮的主要代谢酶PY2D6存在部分重叠,可能会减低利培酮的生物代谢。但其机制是不是使用丙戊酸盐会增加利培酮的血药浓度,仍存在很大争议。另外,利培酮的血药浓度与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显著相关。左津伟等[4]研究表明,当利培酮的血药浓度>65nmol/L时,增加剂量时疗效并不显著,反而使其不良反应增大。所以研究联合丙戊酸盐是否会影响利培酮的血药浓度以及增加疗效,有利于更准确的指导临床用药,增加治疗依从性。

本研究通过观察口服固定剂量4mg的利培酮4周显示,在整个实验中,无论是研究组和治疗组之间还是同组的不同时点上,利培酮的血药浓度始终无明显差异(P>0.010)。说明添加丙戊酸盐没有增加利培酮血药浓度的作用。PANSS评分结果显示,在治疗2周末、研究组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显著性(P<0.05),而4周末的差异无显著性 (P>0.05),说明在治疗精神分裂症时,联合使用小剂量的丙戊酸镁,能更早的降低PANSS评分,更早的收到疗效,但此疗效并非通过提高利培酮血药浓度来实现的。TESS评分结果显示,与对照组比较,起码在短期内联用小剂量丙戊酸镁不会增加不良反应。以上结果,因统计样本量较小,且为开放性研究,尚有待扩大样本量进一步探讨。

[1] 章华,刘忠纯,王高华.不同剂量利培酮治疗首发精神分裂症疗效和安全性的比较[J].中华精神科杂志,2004,37(1):29

[2] 王颖丽,徐超.利培酮治疗精神分裂症随访观察[J].临床精神医学杂志,2004,14(3):165

[3] Centorrino F,Baldessarini RJ,Kando J,et al.Serum concentrations of clozapine and its major metabolites:effects of cotreatment with fluoxetine or valproate[J].Am J Psychiatry,1994,151:123

[4] 左津伟,崔丙喜.利培酮的血药浓度与临床疗效及副反应的相关研究[J].山东精神医学,2005,18(4):220

猜你喜欢
戊酸利培血药浓度
基于个体化给药软件的万古霉素血药浓度分析
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替考拉宁血药浓度
麻黄对甘草3个成分血药浓度的影响
认知行为与利培酮联合治疗精神分裂症残留型的临床疗效分析
丙戊酸镁合并艾司西酞普兰治疗抑郁症对照研究
利培酮治疗精神分裂症22例临床观察
基础医学
不同碳青霉烯类抗生素对丙戊酸血浆药物浓度的影响
氨磺必利与利培酮治疗精神分裂症对照研究
利培酮与阿立哌唑用于精神分裂症的疗效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