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大学生心理问题及调节方式探讨

2014-08-15 00:55李燮昕
四川旅游学院学报 2014年1期
关键词:辅导员心理健康心理

张 淼 李燮昕

(四川旅游学院,四川 成都 610100)

大学生是社会新技术、新思想的前沿群体,是国家培养的高级专业人才。当前我国大学生的年龄一般在18~25岁,他们充满着朝气、活力与能量。从心理学的观点来看,大学生处于青年期,具有青年期的特点,但作为一个特殊群体,大学生和社会青年相比又具有不同点。

大学生尚未踏入社会,校园生活虽看似轻松与丰富多彩,但在一定程度上掩盖了大学生活中的某些问题,心理健康问题即是其中之一。事实上,大学生群体是一个承担了一定压力的群体,在学业、生活、情感、就业等多重大山的压迫下,一些大学生的心理健康防线已经告急。在大学生的成长过程中,心理健康的调节是非常重要的,心理问题的出现不仅仅是某些身体病患的原因,同时也是大学生不能积极适应社会要求的反映。[1]2000年,由北师大心理系团总支、学生会倡议,十多所高校响应,并经北京市团委、学联批准,确定每年的5月25日为全国大学生心理健康日,目的是呼吁大学生关注自己的心理健康,并以此掀起社会关注心理健康的热潮。

1 由心理问题引发的恶性事件及产生原因

当前大学生因心理问题休学、退学的数量不断增多,而自杀、凶杀等一些反常事件或恶性事件屡有发生,大学生心理健康已经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

中国心理卫生协会大学生心理咨询专委会曾做过一项调查,调查表明,近40%的大学新生和50%以上的毕业生存有不同的心理问题,其中“学习压力、人际交往、就业压力、情感困惑、性格与情绪”是最为突出的“心病”。

1.1 学习压力

目前社会多元化的发展趋势使得学校日益变得多元化,但是教学仍然是其最重要的任务。教育体制改革和就业形势的严峻使得大学生的学习压力依然很大,这也是影响其心理健康的重要原因之一。“60分万岁,多1分浪费”在大学校园内已经不再流行,据调查,各阶段的学生对考试都存在不同程度的焦虑,尤其是对待重大考试等事件上,无论学生能力如何,都会表现出紧张等情绪。对于学习基础较差、性格内向、学习方法不够灵活的学生,更易因此产生压力,甚至出现考试焦虑症。此外,大学生学习压力产生的因素也包括个体内部因素。如大学生人格发展的不健全,使得学习压力不易排解。[2]

1.2 人际交往

人是社会的人,自然就离不开彼此的交往,人际交往是人的必然社会属性。在大学生中,随着接触新的环境,新的交往人群,新的人物性格,风俗习惯的不同,社会经验的不同,甚至某种需要或动机,都会使大学生的交往产生障碍、误解、曲解,从而造成人际交往的不畅通。同时,随着计划生育政策的实施,独生子女越来越多,受到环境和家庭因素的制约,部分独生子女大学生独立生活能力较差、处事交际能力较差。传统的应试教育,也造成了多数学生较为封闭,交往能力有限。大学开放的学习环境和较为宽松的管理模式,对大学生的思想观念、行为准则等提出较高要求,一些同学因交往方法不当、交往能力不强导致的人际交往的失败,极易导致挫折、自卑、紧张、孤僻,从而造成压抑感、孤独感,不能正常地学习生活。

1.3 就业压力

如今高等教育普及,大学生人数逐年递增,同时,硕士、博士生研究生也在持续增长,相对于有限的工作岗位,普通本专科大学生缺乏优势;有些大学生对工作的期望过高,不容易找到满意的工作,或者找到一个工作后很快就跳槽,从而导致大学生就业率普遍不高;由于教育体制的问题,某些高校新设的专业和招生数量都带有一定的盲目性,没有根据社会经济结构的变化做出相应的调整,最终导致高校培养的人才企业用不了,企业需要的人才高校却很少。相关调查发现,一些大学生遭遇多次求职受挫之后,容易引发焦虑、自卑、失落、怀疑等消极情绪。

1.4 情感困惑

绝大部分大学生都处于青春期,根据对在校大学生的调查,超过5成谈过恋爱,超过6成对性和感情感到困惑,超过8成未接受过系统的性教育,超过9成希望通过学校获得情感和性的健康知识,超过9.5成渴望得到异性关爱。正因如此,滞后的性教育和大学生渴望获得情感依托形成了矛盾,导致了很多大学生在情感等方面出现问题的时候,难以及时排解,难以处理好学习、生活、情感错综复杂的关系。大学生存在情感困惑中,由恋爱失败导致的大学生心理变异是最为突出的现象,严重的还导致心理障碍,有的人因此而走向极端,甚至造成悲剧。

1.5 性格与情绪问题

性格问题是较为严重的心理障碍,其形成与大学生成长的经历有关,包括家庭背景的影响,接触的人和物、社会环境的影响等,性格障碍形成的原因也较复杂,主要表现为自卑、胆小、依赖、猜疑、神经质、敌对、孤僻、抑郁等。有的同学认为自己相貌不佳、身材不好、成绩不如其他同学优异、能力比别人低,或者认为自己知识面窄、家庭条件差等而自卑,从而用“有色眼镜”看待自己及周围环境,影响了正确的“自我认识”,认为自己时时处处都赶不上别人,总觉得低人一等,因而往往会引起性格障碍和情绪失控,导致不良事件的发生。

2 大学生心理问题调节方式

2.1 教师积极正确引导

如今,高校辅导员年龄普遍为20~30岁,年轻化趋势较强,其与学生年龄相差甚少,有的甚至刚踏出学校大门就开始承担辅导员工作。辅导员必须对学生生活、学习、思想等方面的信息全面掌握,在开展班会、社会实践和宿舍检查等活动过程中,与每一个学生有近距离的接触,这必然会对每一个学生的当前状况有一个比较清晰的了解[3],通过各种形式的活动进一步引导学生形成健康、活泼、积极向上的心态。

任课教师作为教学老师,对学生的课余生活制约和管束较少,同时部分任课教师与学生年龄差距较小,有亲和力和共同语言,容易了解到学生真实的一面,容易沟通,有的放矢地就具体问题进行交流,任课教师对学生引导工作具有独特的优势。学习上应引导学生确立学习目标,激发学习动机,引导学生善于利用课本和网络,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当大学生产生困惑,感觉困难、苦闷的时候,任课教师要善于察言观色,从日常发生的小问题入手,帮助学生处理这些困扰带来的情绪问题[4]。

2.2 开展心理疏导

在一份以12.6万大学生作为分析对象的调查报告中显示,20.3%的大学生具有心理疾病。但其中只有少数人接受了专业的心理咨询和心理治疗,这反映出在我国高校中心理健康教育的缺失,因此加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具有必要性及紧迫性。目前,国家要求每个大学都要有心理咨询室,但部分心理咨询室只是形式主义,对预防和治疗大学生心理问题没有达到预期的效果,大学生心理咨询室的建立和完善势在必行。大学生心理疏导应针对实际情况分析,针对不同的类型和心理疾病的对象应区别对待,对症下药。疏导过程中应充分发挥大学生自身的主体作用,强化其自主意识,使其自主地接受意见。

2.3 调整高校教育内容

针对在校大学生的特点,强化心理生理健康、伦理道德、法律法规等方面的教学内容,并合理地安排课时,建议采用互动性强的教学方式,结合大学生实际情况,引导大学生心理健康发展。此外,还可以利用网络、校园广播等多种方式,开展法律、心理生理知识广播、信箱和网站,随时解答大学生这些方面问题。[5]

高等教育结构调整应与时俱进,因人施教,在完善基础课程及专业课程知识体系的同时,还应该建立健全大学生心理道德调节机制,帮助大学生发现及纠正心理问题,引导和帮助其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等。健康的人,不仅需要生理的健康,心理健康也是重要的组成部分。正确的教育可以预防和减少因道德心理素质缺陷诱发的恶性事件。

2.4 建立大学生心理危机预警机制

大学生心理道德犯罪重点工作是预防,而现在部分高校在预防大学生犯罪的问题上存在盲目性和滞后性,忽视了犯罪迹象或预兆,未采取相应的预防及补救措施。鉴于此,应加强大学生与辅导员、教师及家长之间的沟通与交流,及时发现大学生犯罪的先兆,从而采取措施防患于未然。

目前,很多高校中1名专职辅导员至少要管理200个学生,辅导员配置比例较小,能力有限,仅仅依靠辅导员全面了解每一位学生的生活、心理状态是不现实的。在现实中除了辅导员外,其他任课老师在课后与学生的沟通与交流极少。高校应建立一个大学生信息采集网络,发挥每一位教师及员工的积极性、主动性。

学校可不定期举办师生联谊活动,如教师、学生与家长三方交流座谈会,以提供更多的师生交流机会;此外辅导员还应在学生在校期间经常与其家长沟通,发挥家长在预防大学生心理问题产生的特殊作用。

建立并完善大学生信息反馈及处理机制,将大学生学习、生活、心理等信息、资料集中汇总,建立数据库,研究制定帮教办法,针对特定人群或暴露出的大学生心理、生理、道德等问题落实专人专题帮教措施。[5]

建立严重事件责任追究制,对于恶性事件,深入调查事情缘由;对于因渎职或者未充分履职而导致严重事件发生的主要责任人员追究其相应责任,制定严格的惩罚措施,以增强高校预防大学生犯罪的责任感。

2.5 建立规律的校园生活

大学校园生活多姿多彩,对于刚刚离开父母,开始融入集体生活的大学生而言,校园生活既是挑战又充满诱惑。对于部分自控能力不强的同学,很容易陷入放纵。研究表明,有规律、有节奏的生活对保养身心、消除疾病是大有益处的,建立一个健康和谐的生活体系对大学生而言是十分必要的。应根据个人情况,制定符合自己生活习惯的作息时间,并尽量严格按照此执行,确保有规律的生活;此外,还应该劳逸结合,体育锻炼及适当的劳动能有助于消除疲劳,舒缓紧张情绪,调节心理,提高身体免疫能力;最后,制定可行的学习及职业规划,树立奋斗目标,同时要保持心态的平衡,遇到困惑问题时应及时进行自我调适或请求他人支持。在学习、生活中应始终保持坚强、自信、乐观的态度。[6]

2.6 学会自我调节

自我调节是个体认知发展从不平衡到平衡状态的一种动力机制,本文所指的是广义的自我调节,即通过制定行为标准,用大学生能够控制的奖赏或惩罚来加强、维护或改变自己行为的过程。在遇到事情,情绪难以平复的情况下,可采用意识调节、语言调节、转移注意、转移行动、释放发泄、自我控制等方法或多种方法,调节情绪,合理宣泄。缓解自己的情绪状况,大学生可以尝试采用参加集体活动、改变饮食状况等一些方法来缓解焦虑和压力,让自己保持一个放松且适度紧张的状态,但切不可无理取闹,无端迁怒他人,形成不良反应。

[1]曾维菊.浅谈大学生心理情绪的调节[J].高等教育研究,2002(3):34-36.

[2]徐曼.大学生学习压力状况调查与分析[J].思想教育研究,2011(2):91-94.

[3]吴静.浅谈高校辅导员对大学生心理健康的作用[J].科技信息,2010(16):441.

[4]李本玲.普通任课教师对学生良好行为习惯养成的引导[J].教育与职业,2012(5):186-187.

[5]张应立.对十二起大学生杀人案件的实证分析[J].青少年犯罪问题,2004(3):24-27.

[6]罗晓.大学生心理问题产生的症结及其对策研究[J].集美大学学报,2008(2):53-57.

猜你喜欢
辅导员心理健康心理
心理“感冒”怎样早早设防?
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
Distress management in cancer patients:Guideline adaption based on CAN-IMPLEMENT
1+1我们这样学队章:我们的辅导员
心理感受
好辅导员这样炼成
让心理描写点亮全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