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共产党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的“底气”

2014-11-19 01:47邓如辛
贵州省党校学报 2014年4期
关键词:底气

邓如辛

摘要:中国共产党在十八大政治报告中提出,要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三个自信”并非是空洞的口号,也不是固执己见的主观臆断,它有着深厚的逻辑基础、主体基础、物质基础和社会基础。坚持“三个自信”是党对“三大规律”的科学把握,是执政能力建设不断提高的主体信念,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奠定雄厚物质基础的回声,是党坚持改善民生赢得人民高度信任和尊崇的反馈。“三个自信”是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的充分肯定,它成为我们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坚定信念和精神动力。

关键词:三个自信;逻辑基础;主体基础;物质基础;社会基础

中图分类号:D6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5381(2014)04-0011-05

一、自信的内涵及其“三个自信”的提出

自信是实践主体对所从事事业的坚定信念,是对实践结果充分肯定基础上确立的理性自觉,是对理想的不懈追求,是坚定的实践方向,是对历史责任的主动担当。自信实际上是一种自觉实践活动的积淀,是实践理性的高度凝结。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三个自信”即是,党确信领导人民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事业方向正确,价值选择清晰,社会发展战略目标明了,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前途充满必胜的信心。同时,对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有不懈的追求,对实现人的全面发展最高理想志在必得。

2012年11月,中国共产党召开了第十八次代表大会,时任总书记的胡锦涛代表第十七届中央委员会在大会上做了《坚定不移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前进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奋斗》的政治报告,报告中表明了中国共产党鲜明的政治态度和坚定的政治立场。他指出,“只要我们胸怀理想、坚定信念,不动摇、不懈怠、不折腾,顽强奋斗、艰苦奋斗、不懈奋斗,就一定能在中国共产党成立一百年时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就一定能在新中国成立一百年时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全党要坚定这样的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1]162013年11月,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作出了《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要求全党“必须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全面深化改革,不断增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这就是令全党和全国人民欢欣鼓舞、信心倍增的“三个自信”。可以说,“三个自信”是中国共产党领导全面深化改革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心的政治宣言,它把历史的选择、现实的奋斗、未来的期盼都定格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历史实践过程中。

“三个自信”掷地有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空间的广阔、理论积淀的厚重、实践和理论载体的制度性完美集于一体,再现了中国共产党人坚定的信心和不可动摇的政治信念。换言之,党提出振聋发聩的“三个自信”有着浑厚的“底气”。

习近平总书记在十八届中央政治局第一次集体学习时的讲话中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改革开放新时期开创的,也是建立在我们党长期奋斗基础上的,是由我们党的几代中央领导集体团结带领全党全国人民历经千辛万苦、付出各种代价、接力探索取得的。”[2]这段话凝练地总结出 “三个自信”厚重的“底气”。党有自觉性的领导能力、有治国理政的水平、有丰富的管理经验,有取得的骄人成绩和广泛的社会认同,特别是有领导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经验的积累,所以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达到高度的自信绝非偶然,中国共产党提出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三个自信”并非是盲目自信,也不是骄傲自满产生的沾沾自喜,它有着深厚的现实基础,这个自信力深深地植根于当代中国现实的土壤中,没有任何力量能够撼动。

二、中国共产党对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和执政规律的深刻把握,奠定了“三个自信”的逻辑基础

江泽民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80周年大会上明确指出:“只要我们站在时代前列,立足于新的实践,把握住时代特点,运用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研究现实中的重大问题,不断深化对共产党执政的规律、对社会主义建设的规律、对人类社会发展的规律的认识,不断吸取一切科学的新经验、新思想、新成果,我们就能够对丰富和发展马克思主义作出新的贡献。”[3]党的十六大再次强调了这一点,提出必须在全党深入进行马克思主义发展史的教育,大力弘扬求真务实、开拓创新的精神,不断深化对“三大规律”的认识,不断丰富和发展马克思主义。中国共产党执政以来,对“三大规律”的认识不断深化,利用三大规律服务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和改革开放,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历史进程中不断发挥其作用。

先进生产力的发展是人类社会进步的终极动力,它与社会的进步程度和人的全面发展进程紧密相联,从这样的视角才能正确解读社会进步的奥秘。把握人类社会发展规律,就是以发展先进生产力为切入点,改善人们的生存境遇,提高人们的生活水平,并由此推动社会的全面进步。中国共产党改革开放以来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代表先进生产力的发展方向,大力发展生产力,为实现人的全面发展创造条件,其实质就是深刻地把握了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紧紧抓住了社会发展的本质。与此相联系,党历经了中外社会主义螺旋式的发展过程,搞清楚了“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达到了认识社会主义的自觉性飞跃,从解放和发展生产力的科学视角,解读了社会主义的本质,确立了达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价值目标,从而使对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和对社会主义发展规律的理解有机的统一起来。正因为如此,党能够充分发挥主观能动作用,在把握了人类社会发展规律和社会主义发展规律的基础上,结合中国国情认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规律,并自觉遵循这一规律办事,开拓了中国社会主义建设和深化改革开放的新局面。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历史进程中,中国共产党制定了“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的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路线,表明对社会主义发展规律的科学把握。在这条基本路线的指引下,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作出了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制定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战略决策,为实现中国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中国共产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和全面深化改革的领导核心,长期的执政历程和正反两方面的经验教训,把党历练得更加成熟,逐渐地掌握了在当代中国执政的规律。一方面提出了“以民为本”、“以人为本”的执政理念,抓住了人类文明的关键所在。不难看出,这一执政理念既符合人类社会发展规律,又紧扣社会主义本质和价值取向。二是把“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4]作为执政箴言,把“问政于民、问需于民、问计于民”[5]作为执政的训条,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工作导向,高度重视民生,不断积淀厚重的执政社会基础。三是搞好党的建设,坚决地反对腐败,坚持“苍蝇老虎一起打”,割除党的肌体上的毒瘤。可以说,中国共产党依靠群体的智慧,解决了为谁执政、怎样执政以及执政目的等本质问题,比较娴熟地运用执政规律服务于治国理政。

“三大规律”呈现着不同时空领域事物发展的本质和必然,其中蕴藏着共性,即先进生产力发展推动社会的进步、以改善民生为目标、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为价值取向,社会运动以此为切入点,朝着最高目标前进。睿智的中国共产党人牢牢地抓住了这一基本线索,遵循其基本要求,发挥了更大的能动作用,不断推动理论和实践创新,使制定的发展决策和发展战略更科学,与社会的进步与发展同步。

三、党领导社会主义革命、社会主义建设和改革开放,不断提高执政能力,奠定了“三个自信”的主体基础

党的执政能力的高低,决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兴衰,决定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历史进程,决定党的威望和公信力,决定着党的凝聚力、感召力和人心向背。在新的历史条件下,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完善,社会矛盾呈现多元性、复杂性、开放性、多变性,依靠单一的方式去解决问题已经力不从心,这就对党的执政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同时也激励党必须自我培养和增长新的更高的能力。所以,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做出了《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决定》,以应对面临的新考验、新挑战。在全面深化改革开放的新时期,中国共产党通过加强自身建设,在提高五大执政能力方面有了历史性跃升。

提高了驾驭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能力。以更大的自觉性遵循市场规律,发挥市场经济的积极作用,注重抑制其消极性,使其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服务。特别是2013年,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提出了加快完善现代市场体系的对策,既符合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和现实状况,又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内在要求相一致,表明了党驾驭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能力达到了新的高度。

提高了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能力。尤其是党的十八大提出了“健全社会主义协商民主制度”的新思路。在不断完善基层民主制度中,提倡“实行群众自我管理、自我服务、自我教育、自我监督”[1]30,使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步入了一个新台阶。

提高了建设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能力。要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全面提高公民道德素质,培育知荣辱、讲正气、作奉献、促和谐的良好风尚。创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确立先进文化的价值导向,用主流文化引领多样文化并存发展,牢牢地把握正确舆论导向,极大地提高了正确引导社会舆论的能力,“马克思主义理论建设工程”、“五个一工程”等集中体现了党引领先进文化发展的魄力及其作为。

提高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能力。在继承中华民族传统“和合”文化精华的基础上,赋予了其当代特色,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战略构想,凝聚人心,平抚社会矛盾,增强了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和生态发展的内力,营造了有利环境和条件,和谐已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的关键词。

提高了应对国际局势和处理国际事务的能力。中国共产党在国际事务中历来主张和平自主的外交思路,“不称霸”、“不当头”,加强同世界各国交流合作,推动全球治理机制变革,积极促进世界和平与发展,增强了在国际事务中的代表性和话语权,国际威望日益提高,在处理亚洲事务当中起着积极的作用。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不断增强自我净化、自我完善、自我革新、自我提高的能力,对执政规律达到了自觉的认识和把握,使党的执政能力建设水平跃升到一个新的更高的层次,制定出符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实际的诸多决策,取得重大的社会成效。因此,中国共产党的“三个自信”深深地植根于执政的实践中。

四、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大力发展生产力,创造了“中国奇迹”,奠定了“三个自信”的物质基础

改革开放给中国社会带来天翻地覆的全面大发展,取得的成就举世瞩目,十三亿中国人民不仅解决了温饱,并开始迈向小康社会,正在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奋斗。中国的发展不是走西方工业化的道路,不是以牺牲环境、人的幸福和心理承受能力为代价,而是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的以人为本的可持续发展,是以人为工作中心的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的全面建设。我们党坚持走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道路,推动信息化和工业化深度融合、工业化和城镇化良性互动、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相互协调,促进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同步发展。依托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这个战略平台,取得了一系列历史性成就。就经济总量而言,我国已经跃升为第二位,成为世界经济中举足轻重的经济大国。党的十八大报告总结了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发展“迈上三个大台阶”,即“社会生产力、经济实力、科技实力迈上一个大台阶,人民生活水平、居民收入水平、社会保障水平迈上一个大台阶,综合国力、国际竞争力、国际影响力迈上一个大台阶”[1]6。这是对改革开放以来,党领导全国人民坚持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路线,坚持邓小平倡导的“发展才是硬道理”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历史进步之路的最简洁的阐释。也就是说,当代中国社会通过全面深化改革激活了社会各要素的活力,极大地推进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的历史进程,提高了综合国力。最广大的人民群众受惠于改革带来的实惠,城乡居民收入大幅度提高,呈现出历史性的突破,生活质量的改善、生活水平的攀升远远超出了人们的预期,中国社会主义积淀的雄厚物质财富超越了历史的任何时期。因此,中国共产党提出的“三个自信”有着深厚的物质底蕴。

五、坚持以改善民生为价值取向的社会发展,奠定了“三个自信”的社会基础

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提出科学发展观以来,坚持贯彻以人为本的价值精神。把以人为本落实到党执政、制定和出台决策的各项社会措施中,改善民生成为践行科学发展观的基本价值取向。事实上,“以人为本”作为科学发展观的核心,这一价值理念的提出,犹如一股清新的春风,拂去了中国社会中以巨大惯性存在的执拗阶级性而蔑视人性的社会生存信条,涤荡着封建社会残存的有违人伦常理的不良社会风气。“以人为本”高扬的是,以人为主体,尊重人的尊严和人格,尊重劳动,尊重创造,关注人民生活质量的提高和人的全面发展。“以人为本等新概念的提出及其新的发展手段的引入,使得中国社会主义再次具有了非常强大的活力。”[6]从执政自觉性的角度而言,以人为本是党执政理念成熟的基本标志,把这一理念融进治国理政,催生了中国共产党大力倡导的“执政为民”的政治信念,以此为基础提出了“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的箴言,找到了“多谋民生之利,多解民生之忧”[1]34的实现执政理念的途径。2012年11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精神要突出抓好六个方面工作》的讲话中,把新时期党的民生观做了精彩的概括。他指出:“我们要坚持党的群众路线,坚持人民主体地位,时刻把群众安危冷暖放在心上,及时准确了解群众所思、所盼、所忧、所急,把群众工作做实、做深、做细、做透。要正确处理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现阶段群众共同利益、不同群体特殊利益的关系,切实把人民利益维护好、实现好、发展好。”[7]2013年8月19日,习总书记在全国宣传工作会议上的讲话中强调,“坚持人民性,就是要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作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坚持以人为本。要树立以人民为中心的工作导向”[8]。李克强在十八大当选国务院总理后的记者招待会上答记者问时讲出了“行大道、民为本、利天下”的治国箴言。这些我们可以看做是以习近平为总书记的党中央治国理政的宣言和“安民告示”。2013年4月,中共中央政治局召开会议,决定用一年的时间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贯穿“照镜子、正衣冠、洗洗澡、治治病”的总要求,党的各级领导者树立亲民形象、体察民情的举措都是把新时期的民生观付诸于行动,力争在密切联系群众、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上不断取得新的成效。

党改善民生的新思考在现实中不断付诸实施,并取得显著的成效,如城乡免费义务教育全面实现、城乡社会保障体系的形成、城乡基本养老保险制度全面建立、新型社会救助体系的确立、大量便民利民措施的出台、一系列以解决民生问题为重点的具体制度的建立和完善,彰显了党的民生实践的扎实可靠,显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优越性,极大地增强了党执政的社会基础。党始终代表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实实在在的着力解决群众关心的、与生存息息相关的问题,赢得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支持和信任,这成为“三个自信”深厚的社会基础。

总之,中国共产党提出的“三个自信”是历史与逻辑、理论与实践、现实与未来、党性与人民性的有机统一,是党领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和改革开放的必然结论。“三个自信”对于增强全党和全国人民的共同理想,是一种正能量的激发,对于全国各族人民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奋斗精神是一种极大的鞭策和鼓励,它必将成为我们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坚定信念,成为融入内心的精神力量。

参考文献:

[1]胡锦涛.坚定不移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前进 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奋斗——在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R].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

[2]习近平.紧紧围绕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学习宣传贯彻党的十八大精神——在十八届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一次集体学习时的讲话[R].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2.

[3]江泽民.江泽民文选:第三卷[M]. 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 284.

[4]中央文献研究室.十六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上[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05:225.

[5]胡锦涛.在全党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总结大会上的讲话[R].北京:人民出版社,2010:13.

[6]郑永年.中国模式:经验与困局[M].浙江:浙江人民出版社,2010:82.

[7]中央文献研究室.论群众路线——重要论述摘编[M].北京:党建读物出版社,2013:117.

[8]徐京跃,华春雨.习近平在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上强调 胸怀大局把握大势着眼大事 努力把宣传思想工作做得更好[EB/OL].中国文化传媒网,2013-12-19[2013-08-21].http://www.ccdy.cn/wenhuabao/yb/201308/t20130821_737338.htm.

责任编辑:孔九莉

猜你喜欢
底气
“增”“删”之间需斟酌
底气
才华与底气
“底气”作文导写
题目二 底气
底气1
底气4
底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