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第十四届中国澳大利亚研究国际学术研讨会

2015-02-13 20:33段满福内蒙古大学外国语学院呼和浩特010021
语言文化研究辑刊 2015年1期
关键词:澳大利亚文学研究

段满福(内蒙古大学外国语学院,呼和浩特010021)

记第十四届中国澳大利亚研究国际学术研讨会

段满福
(内蒙古大学外国语学院,呼和浩特010021)

[提 要]本次中国澳大利亚研究研讨会是中国澳大利亚研究第14届年度聚会,集中澳文学、文化、政治、经济、语言学、艺术等领域的学者聚首牡丹江师范学院,从各自领域的视角探讨各领域的澳大利亚研究的状况与问题。

中国澳大利亚研究国际研讨会 多元化 国际化

一 引言

受中国澳大利亚研究会和澳中理事会的委托,牡丹江师范学院澳大利亚研究中心于2014年7月11-14日承办了第十四届中国澳大利亚研究国际学术研讨会。本次研讨会的主题是“创新与发展”,旨在围绕中国澳大利亚研究各领域的新发展、新动向、新机遇发表和交流不同的见解,进一步促进中澳两国的文化和学术交流。

会议开幕式由牡丹江师范学院澳大利亚研究中心主任梁中贤教授主持,牡丹江市政府秘书长赵世元、牡丹江师范学院院长张金学、澳中理事会执行主席Stephanie Fahey、中国澳大利亚研究会主席韩锋等出席了开幕式并致辞。中国澳大利亚研究会前任会长黄源深教授发来贺信,预祝大会圆满成功。来自全国20多所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和澳大利亚驻华大使馆、澳中理事会、中国澳大利亚研究基金会等近180多位专家、学者参加了此次会议,其中包括40多名研究生。会议采用主题发言和小组发言相结合的方式,共宣读了论文90多篇。参会研究生没有在会上宣读论文,而是参加了大会新增设的“研究生海报大赛”,即研究生将参会论文的主要内容以海报的形式张贴,大会组委会组织一个由8位专家组成的专家组对海报逐一评判,根据海报的主题、内容、色彩搭配、整体布局和创意性打分。来自厦门大学、上海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内蒙古大学等10所院校共计29名研究生参加了此次大赛,大会共评出一等奖一名、二等奖两名、三等奖三名。这是中国澳大利亚研究国际学术讨论会在中国举办28年以来首次采用这样的方式展示研究生的论文,形式比较新颖、独特,获得专家和研究生的一致认可与好评。

二 轻松氛围下的学术大餐

大会邀请五位主题发言人(三位澳大利亚专家和两位中国学者),在轻松而愉悦的氛围下,为与会人员带来了一份丰盛的学术大餐。

北京大学驻校澳大利亚专家David Walker教授的发言主题是“生日快乐:亚洲扫盲75年”。他认为1939年7月John Garran要求在堪培拉建立“东方研究学院”,Frederic Eggleston 提出澳大利亚国立大学应当将亚洲研究作为教学和研究的前沿,可视为澳大利亚“亚洲扫盲”运动的开端。如此算来,2014年可视为澳大利亚政府了解亚洲运动的75周年。他回顾了75年中澳大利亚在了解亚洲,尤其是中国方面所做的各种努力以及所经历的曲折起伏,认为澳大利亚的“亚洲扫盲”多出于国防和安全考虑,而非以教育为目的。

Stephen Carton 教授围绕着“澳新联军的遗产:两次世界大战在澳大利亚的战争、记忆与余波”,展开主题发言。众所周知,在民间和学术界,一直将澳大利亚参加第一次世界大战视为国家诞生的标志,“澳新军团日”(Anzac Day)现已成为澳大利亚重要的纪念日,旨在彰显澳大利亚与众不同的民族特征。他梳理了澳大利亚参加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经历及其在国内产生的影响,探讨了该次经历如何转变为一种民族神话,揭示出澳新联军传奇记忆中和历史上的一些不协调的暗流,指出澳新联军传奇事实上已经成为一项饱受争议且被政治化了的文化项目。此外,Stephen Carton还探讨了战争纪念活动、战争后遗症、参战士兵补偿及归国后的权益等问题,将各种冲突放在国际大背景下来探究一战反应中澳大利亚的例外论。

Anne Brewster教授以“澳大利亚文学50年:我们现在哪儿?”为切入点,指出土著文化复兴期间Oodgeroo Noonuccal(亦称Kath Walker)的诗集We Are Going的出版标志着当代土著文学的建立。此后,澳大利亚的土著文学迅速发展,俨然已经成为澳大利亚境外澳大利亚文学研究的突出分支领域。她还言及在过去的50年中,该领域的巩固及其成就、特征和研究模式,揭示了近几年澳大利亚文化及美学研究发生的变化,土著作家对自身作品、文化工作以及新近趋向等问题的态度。

上海交通大学彭青龙教授讲述了“新世纪中国澳大利亚文学研究的趋势”,指出进入21世纪,中国的澳大利亚文学研究进一步深化,呈现出两个明显的趋势:(1)分析和阐释澳大利亚文学作品,特别是后殖民语境下多元文化理论小说的主题关注和美学价值;(2)评论和总结文学批评家的思想、观点和范式,探讨他们对写作的理论意义。

中国人民大学的刁克利教授以“澳大利亚文学:生态文学视角”为中心,认为生态文学研究文学的形成和存在不仅包括文学的社会、文化和历史的外部背景,还包括文学自身的组成部分,如作家、文本、译者和读者,强调构成文学的这些因素之间的相互作用以及文学本身的发展规律。一旦用生态文学的视角分析澳大利亚文学,我们就会发现其形成是不断开放和拓展的民族主义的构建过程,而澳大利亚作家的形成过程则是一个追溯过往、确立身份、发出自己的声音、在新世界和新领地定位的过程。

从这五个主题发言的内容可以看出,文学依然是中国澳大利亚研究中最主要的领域,但研究的深度和广度都有所拓展,且仍囿于文学的研究趋势和理论等宏观层面,尚未涉及文化生态与创作、政治与文学之间的关系、作品分析与理论批评等跨学科的研究内容。

三 百花齐放 争先斗艳

小组讨论分文学、教育、文化、政治与经济、语言学等五个主题,与会者争相发言,可谓是“百花齐放”“争先斗艳”。在五个分组讨论中,文学组的发言者最多,36位学者宣读了论文,其次是政治与经济组(24位发言者),文化组(17位发言者)与教育组(11位发言者)次之,语言学组发言最少(6位发言者)。

文学是历届中国澳大利亚研究年会的热门主题,此次也不例外。纵观文学组论文,我们发现澳大利亚文学研究的一大热点仍然是Patrick White、Tim Winton、Henry Lawson等澳大利亚著名作家,生态文学的研究视角倍受青睐,比较研究的方法使用较多。本次会议有5篇文章与Patrick White有关,其中4篇分别讨论小说中被夸大的人性(nature),强调Flaws in the Grass中体现出的作者自我分裂与整合(self-fragmentation and self-integration),对比A Fringe of Leaves与Gail Jones的小说Sorry突出神态文明观,综述和反思中国的Patrick White研究。也有人指出诺贝尔文学奖殊荣使Patrick White成为中国澳大利亚文学研究领域最受欢迎的一个主题,自从20世纪80年代中国学者从不同角度对其作品进行方方面面的研究,但对Patrick White的研究仍存在研究内容不平衡、重复研究较多和机械套用理论等问题,有待进一步的指导以提高整体的研究水平。关于Tim Winton的发言围绕着小说中的恋地情结(topophilia)、从生态批评(ecocritical)的视角分析Shallows、对西方的描述以及其两部小说(Cloudstreet和Dirt Music)中的生态思想。

从上述有关Patrick White和Tim Winton的9篇发言来看,生态批评的视角倍受青睐,有的发言分析文学作品中的生态观,如梁忠贤教授的“Ecological Significance of Australian Colonial Literature”,有的从生态批评视角来分析文学作品,如詹春娟的“Destruction and Regeneration:An Eco-critical Study of Carpentaria”,还有人综述了澳大利亚的当代生态文学,如“Contemporary Australian Ecological Literature”,通过对多部澳大利亚代表作品的主题分析,总结如何从生态批评的视角分析当代澳大利亚文学作品。

文学组发言的另一个重要特点是比较研究的方法使用较多。譬如,黄洁通过与Ned Kelly对比,分析了澳大利亚女作家Jean Bedford的Sister Kate,认为这部作品是女版的Ned Kelly;韩金锦从生态批评的视角对比分析了当代西澳著名诗人Glen Phillips与同时代的澳大利亚剧作家Dorothy Hewett和诗人John Kinsella,探讨其作品中体现出的生态观、环保意识、对麦田(wheatbelt)的情感;华燕探究了澳大利亚作家George Lang的渔夫的鬼故事(Fisher’s ghost story)与莎士比亚的关系,从George Lang童年阅读莎士比亚的经历及他作品中的鬼怪和莎士比亚笔下人物的对比,得出他把英国的鬼怪搬到了澳大利亚的结论。

政治与经济组的发言主题集中在中澳政治、经济关系以及澳大利亚的外交政策,特别是对华政策。澳大利亚格里菲斯大学(Griffith University)的Colin Mackerras教授对2013年托尼·阿博特(Tony Abbot)出任新一届澳大利亚政府总理后,中澳政治、经济关系可能出现的新变化提出警示,指出新政府总理采取坚决的亲美立场,在钓鱼岛和防空识别区等问题上站在日本一边,这会严重影响中澳关系的健康发展;在经济领域,托尼宣称要与中国以及亚洲其他国家签订自由贸易协定,但新政府在钓鱼岛问题上的亲日政治立场,会对中澳经济领域的合作产生重大影响,这是澳方学者为我们提供的珍贵政策研究视角。侯敏跃以“The Emerging Japanese Role in Australia’s Relations with China Under Abbot”为主题,同样涉及新一届澳大利亚政府上台后日本对中澳关系产生的新的影响,认为中澳两国要建立长期稳定的经济互补和成熟的政治关系,需要双方共同的努力。关于澳大利亚外交政策的发言涉及的面很广,包括新的移民政策、如何应对气候变化的政策以及联邦预算改革等问题,这些发言虽然均属概括性的宏观阐述,但并非毫无学术价值。

有关澳大利亚对华政策的发言,内容相对具体。譬如,胡丹的“The First Rudd Government’s Policy towards China’s Investment in Australia”,回顾了2007至2010年间澳大利亚第一届陆克文政府与中国的合作关系,期间中国在澳大利亚投资有所增加,特别在采矿领域。此间,澳大利亚政府在外国在澳投资政策上做了几项重大调整,有些是专门针对中国公司的,受到普遍诟病。黄梅波的“China’s Mining Investments in Australia: Issues and Challenges”探讨的也是相同的问题,只是更为深入地探讨中国在澳采矿领域的投资问题。

文化组主要涉及澳洲文化和中澳文化交流两个层面。有关澳洲文化的发言中,比较新颖的是来自墨尔本大学的Kate Darian-Smith教授关于澳大利亚儿童游戏文化的讨论,他将现阶段澳大利亚儿童游戏现状的调查结果与20世纪五六十年代对19世纪澳大利亚儿童游戏的研究结果加以对比,发现现阶段澳大利亚共有400多种儿童游戏,其中大多是上几代儿童游戏的延续,当然也有革新和变化,主要以富有创造性的活动和语言方面的游戏为多。他还探讨了多元文化背景下不同种族的儿童所玩的游戏以及他们之间的友谊与互动。刘清明讨论了多元文化背景下澳大利亚土著文化的保护和发展问题。此外,还有关于澳大利亚人口分布变化、文化产业、商业文化等发言内容。

在中澳文化交流的发言中,澳大利亚的Sophie Blackmore发言的话题是北京中产阶级的饮食变化。她认为,过去的十年间中国经济迅速增长,导致中产阶级人数增加,饮食结构发生很大变化,主要体现在洋快餐在饮食中所占比重增加;饮食结构的变化给北京的中产阶级带来了体重增加、代谢紊乱、心脑血管病和糖尿病发病率增加等问题;要解决这些问题,中国应该向澳大利亚学习,一方面要提供一些教育课程,提高人们的意识,另一方面要采取具体措施来解决由饮食引发的这些健康问题。此外,发言还涉及中国汉学家在澳大利亚的活动、20世纪20、30年代上海与悉尼的文化交流、中国的澳大利亚研究中心如何拓展在华澳大利亚研究。

教育组的主题主要是澳大利亚教育的特点和中澳教育方面的交流。澳大利亚教育的特点包括澳洲高等教育的人文特点、远程教育的发展、在澳的汉语教师等内容。中澳文化交流的发言包括中澳国家图书馆之间的交流、影响澳大利亚高等教育中的中国留学生的内部和外部因素、中澳学生学习方法差异的比较等内容。这些于无形中介绍了澳大利亚教育模式,有利于中国教育的改革。当然,各国因国民素质、教育传统、民族人文因素等差异,各自均针对现状不断调整各自的教育模式,以便保持教育的均衡化发展,因而不能生搬硬套。

语言组的发言涉及的内容多与系统功能语言学有关,如语言人际功能、基于自然语义元语言框架(the Natural Semantic Meta-language Framework)的一词多义研究、动词短语的语义研究等。譬如,杜学增教授在语篇的层面阐述了澳大利亚英语的特点,分析了澳大利亚英语对话的文体特征、讲话人的态度、会话的主题以及澳式幽默。这一话题在语言学研讨会中可能是一则重头戏,而在澳大利亚研究研讨会中则不占任何优势,却在无形中丰富了澳大利亚研究研讨会的内容和范围。

四 结语

综上,这次年会在主办方和与会学者的共同努力下,创造了一种开放、灵活、宽松的学术氛围,全面、系统地探讨了澳大利亚研究方方面面的问题,充分展现了中国澳大利亚研究领域所取得的最新成果。会议促进了中澳学者之间的交流,推动了中国澳大利亚研究的发展。

A Memorandum of 14th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Australian Studies in China

Duan Manfu
English Department, College of Foreign Languages,Inner Mongolia University, Hohhot 0100210

This conference is the 14th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Australian Studies in China, with researchers and professors in literature, culture, political science, economics,linguistics, media studies, and artists from Australia and all parts of China gathering in Mudanjiang Normal University, centering on the topic of localization and diversity in multidisciplinary Australian studies.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Australian Studies in China; diversity;internationalization

段满福(1973—),男,蒙古族,内蒙古呼和浩特人,北京外国语大学语言学博士,内蒙古大学外国语学院教授。研究方向:语言思想史、社会语言学、英语教学法、澳大利亚研究等。联系地址:内蒙古呼和浩特赛罕区大学西路235号内蒙古大学外国语学院 (010021)。Email:duanmanfu@126.com。

猜你喜欢
澳大利亚文学研究
FMS与YBT相关性的实证研究
我们需要文学
辽代千人邑研究述论
澳大利亚RaeRae五口之家
视错觉在平面设计中的应用与研究
EMA伺服控制系统研究
澳大利亚将严格限制2,4-滴的使用
“太虚幻境”的文学溯源
在澳大利亚骑行
我与文学三十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