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挤、村空”下的教育危局

2015-04-29 00:44
新传奇 2015年33期
关键词:榆树市寄宿制利益

21世纪教育研究院曾对此做过专门研究,结果显示,在2000年到2010年间,平均每一天,就要消失63所小学、30个教学点、3所初中,几乎每过1小时,就要消失4所农村学校。

“城挤、乡弱、村空”

“县城里学校塞得满满的,而农村学校车马冷落无人问津。”吉林省榆树市一位乡镇教师说。他所抱怨的,正是农村学生流失问题。

在吉林省榆树市城区里,班额超标现象普遍存在。原本人数限定为45人的班,往往有六七十名学生。再看农村,以新立镇青顶中学为例。六间校舍,有三间在空着。一位有着30年教龄的地理老师感叹说,“没有学生啊,以前高峰期还有四五百学生,现在一年不如一年。”

“城挤、乡弱、村空”的教育危局在全国各地接连上演。21世纪教育研究院曾对此做过专门研究,结果显示,在2000年到2010年间,平均每一天,就要消失63所小学、30个教学点、3所初中,几乎每过1小时,就要消失4所农村学校。

素有“粮豆之乡”美名的榆树市,同时是劳务输出大市。劳务经济是其支柱经济之一。大量农村人员外出打工或是进城,也催生了另外一个群体——流动儿童。

在榆树市第四小学附近,记者就曾遇到一位8岁的小男孩。傍晚,寄宿班的孩子们在小区内玩耍。但这个小男孩却独自一人蹲在台阶旁,拿着一根木棍像打鼓一样地敲打着面前的砖头。他说,他来自周边乡镇,别的小伙伴不跟他玩,他就自己玩。记者问他,想不想回自己镇上的学校读书?他摇摇头,说镇上的学校教得不好。

对农村教育质量不满意的,不止孩子,更是家长。前面提到的地理老师说,农村家长争相送孩子进城读书,俨然成风。这是件有能耐有面子的事。有些家庭没有钱,争一口气,借钱也要把孩子送进城。

青顶中学的赵刚曾走访榆树市周边各县市调查农村教育现状问题。他说,“农村生源流失和学校的凋敝,遍地都是,又岂是一家!”

农村孩子寄宿生活困苦

据一份名为《中国农村住校生调查报告》的调查显示,全国基础教育阶段寄宿制学生的数量超过3000万人,其中小学接近1100万,初中约有2200万。这里面又有近60%是留守儿童。

记者采访发现,缺钱是造成农村学校寄宿条件较差的最直接原因。有的县乡连建学校的钱都是从“牙缝”里抠的,而要改善学生住宿条件已经是勉为其难。

大部分农村学校的热水供应不足,原因一是设备成本高,二是不适合农村学校使用,例如电压和电路问题。目前,已经有地区出现了用空气能热水器解决洗澡问题,但同样是由于成本的问题很难推广。

值得關注的是,农村寄宿制学生的心理状况堪忧。歌路营总干事杜爽说,她曾去往甘肃的一所农村寄宿制学校做调研,当晚同孩子们睡在一起。熄灯铃响过后,孩子们并没有马上安静下来入睡,期间还传来孩子的哭声。“听老师说,因为刚开学不久,低年级的孩子想家。”

一位基层农村小学老师感叹道:“农村寄宿学生的心理问题很多都跟家庭有关。我们学校有一半多孩子的父母外出打工,有的孩子几年见不到家长。还有好多家长把孩子送到学校就什么都不管了,孩子有的时候给家长打电话都不接。”

辽宁鞍山市岫岩满族自治县苏子沟镇中学八年三班班主任李良美反映,较为贫困的单亲家庭的孩子往往性格上不像其他孩子那么阳光,不愿意让别人知道家庭状况,有时候没有自信。“爷爷奶奶生病了,我就看到她们蜷缩在角落哭,谁也不告诉,老师也特别心疼。”

杜爽说,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农村寄宿制学生的学业成绩甚至要低于非寄宿制学生。这样的事实也在提醒政策制定者和教育工作者们,以“效率”和“提高教育质量”为目标的“撤点并校”工作尚未达到最初的设想。而这可能恰恰与住校生心理健康水平、住宿环境、营养水平较低、课余生活匮乏、因安全而减少的运动等非课堂因素相关。

农村教师遭到学生抵制

孩子们的遭遇让老师们心疼,但来到偏远农村教书的老师们,又被孩子们如何看待呢?中国西部农业县芥县最为偏远的一所农村九年一贯制学校云乡学校的乡间少年们,他们极具蔑视的口吻,有着一定的代表性:

一是农村老师并不是什么真正的“大人物”。

正如云乡学校九年级男孩张洋所言:“他们算什么呢?在这个社会里绝对属于被淘汰下来的‘产品了,在社会上也没什么尊严,所以就只有在我们面前装装权威耍耍威风而已。我敢保证:在他们那批同龄人中,我们老师绝对是成绩最烂的差学生,否则他们也不可能到农村学校里来当老师。”

二是农村老师收入差、地位低的尴尬现实使少年们不断强化了读书无用的逻辑,少年们眼中的读书有用与否的逻辑被直接换算成现实的经济收入和地位。

“他们在我们面前总是自以为高人一等,以为他们的价值观都是正确的,其实傻得很。这个社会成功就是看你钱多钱少,说那么多也没见他们赚多少钱,还总是自以为是地让我们向他们学习。说实话,他们每天赚的钱还不如我们村里出去给人做‘刮大白(刷墙)的赚的多呢,他们一天在学校里‘装的多累啊!”云乡学校九年级男孩叶顾这样描述他们的老师。

村落中有的老师偶尔向他们的学生透露自身菲薄的真实收入仅仅是希冀少年们更加努力学习,以图将来能出人头地,走出村落,但事实却往往适得其反。在中国村落通过外出务工而与外界市场联系起来并逐渐富裕和日渐分化的当下,农村老师作为在底层社会中的“知识的代言者”角色,往往会被作为村落“读书无用”舆论的具象承载和天然论据。

三是农村教师因为单纯的学校环境和日复一日的重复教学,往往会显得外部关系简单和社会能力不足,而乡间少年往往无法从老师那里获得真正感兴趣的外界现实与社会知识。

为防止少年一旦从教育筛选轨道和分流体制中被淘汰而沦为无法在现实社会中谋生活的“书呆子”,父辈往往会或隐或明地有意识灌输真实社会生活中的“潜规则”与“生存法则”,而这些与老师所提供的常规价值观相悖,这成为少年在观念和行为上不屑老师的背后支撑力量。

“最大幸福”实际过于功利

2012年,国务院办公厅发布《关于规范农村义务教育学校布局调整的意见》,要求规范农村义务教育学校撤并程序,减少盲目的撤点并校。但从实际情况看,国务院的《意见》并没有阻止“撤点并校”的步伐。“撤点并校”现象依然泛滥。

从效果论(也就是功利主义)的角度来看,撤点并校能够集约化办学,集中优质教育资源,减少办校成本。地方政府从投入成本上来看,撤点并校的冲动是难以遏制的。而教师从提高待遇改善生活的角度来看,也是非常支持的。撤点并校,在地方政府和教育群体的“最大幸福”的追求之下,很是容易通过的。

但是,撤点并校给农村家庭增加了读书的成本;过早寄宿,使得非留守儿童也变成了“留守儿童”,给学生心理发展带来很大问题;再加上频发的校车事故;日益匮乏的农村文化生活;怎么看,撤点并校对于农村孩子和农村都不是一个有益的事情。

显然,功利主义者们在追求最大利益的时候,很容易出现一部分的利益服从大多数人的利益而被牺牲掉。尤其是“撤点并校”这样一个牵涉到千万家的政策,功利主义者很容易通过权力运行侵犯到他人的利益。

一项政策的通过,并非仅仅只考虑决策者的最大利益。所以要遏制功利主义者们通过政策对自己的最大利益的追求,一方面是扩大政策决策群体,另外一方面要引入非效果论的原则,决策不能让弱者的利益受到侵犯。而撤点并校的效果却是最贫困的农村、农民、农村学生的利益受到了最大的侵犯。

农村教育是当前教育中的最大的问题,要想扭转农村教育现状,依然需要地方政府的政策、经济等方面的支持,可是如果依然按照“撤点并校”的政策运行机制,功利主义的政策决策者们依然会追求他们的最大利益,而没有广泛的决策制定群体参与,又没有非效果论原则的掣肘,撤点并校依然会继续,农村教育依然会更加危险。

所以,当我们考虑到撤点并校的后果和农村教育的问题的时候,缝缝补补的措施已不足够,而需要更进一步遏制功利主义者们的政绩冲动,坚持不侵犯弱势群体利益的原则,如是,农村教育和文化才有希望。

(《南方周末》2015.8.3、《中国青年报》2015.8.15、《经济参考报》2015.8.3等)

猜你喜欢
榆树市寄宿制利益
寄宿制学校留守儿童教育的研究
对农村寄宿制学校管理的几点思考
论确认之诉的确认利益
玉米价格下跌对榆树市农民的影响及对策建议
农村寄宿制学校问题初探
环保从来就是利益博弈
榆树市玉米收获机质量情况跟踪调查分析
榆树市水稻全程机械化技术推广分析
绝不能让“利益绑架科学”
“富了更要把家乡的孩子挂在心上”——记榆树市环城乡“五老”关爱团副团长赵洪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