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高校文化形象建设中校园环境建设的几个关注点

2015-05-30 10:48朱丹邱娜
工业设计 2015年6期
关键词:高校环境

朱丹 邱娜

摘要:高校作为做“大学问”之象牙塔,应该在环境上充分发挥其环境育人的功能,通过为学子们提供有益于思考、学习、交流、成长的空间,形成较为鲜明的环境风格,围绕着高校“育人”这一基本功能,有效策划高校文化形象,使高校校园环境成为学校文化形象的有形资产,在潜移默化中对学生进行陶冶和熏陶。

关键词:高校;文化形象;环境

“学校文化形象整体策划”是基于企业形象整体策划理论延伸出来的围绕学校的文化特点、发展方向以形象建设为切入点进行的全方位形象建设活动。具体来说,可以分为:学校理念建设、学校师资队伍建设、学校的校风、学风、教风建设及学校的硬件建设等等,其中学校的硬件建设又包括教学科研设备建设及环境建设。

当前我国高校文化建设各有千秋,很多学校都具有深厚的文化底蕴和内涵,一些学校也具备了鲜明的文化品牌形象。但是。由于诸多原因,部分学校也出现了重视“内涵”与“外延”不尽统一的现象,对校区环境设计重视不足,弱化了环境育人的作用。笔者认为,从艺术设计的角度来看在校园环境的建设中以下几点值得关注:

1.追求自然娴静之美,为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心境提供外部环境。

学习是一项繁重的创造性较强的活动,只有学习者处于宁静的状态,才可能激活其心理机制,培养出高远的心志和质朴的心态,达成高效能的学习。养成的这样心境,对于学生的终身学习至关重要,这往往需要环境对人进行的潜移默化的影响。因此,学校环境不应是喧嚣繁杂的,而应是一块沉稳、安宁的绿洲,在学校环境建设中应确立光线、空气、植被在校区建设中的中心地位,巧妙地借助自然景色,把山光美景、怪石流水等具有审美价值的自然景观精心地组织到学校环境当中来,形成不同区域、各具魅力的景观系统。校园环境建设应贴近大自然、将自然之美与学校环境有机结合,使生活在其中的学子有安谧、畅神之感,对良好学习心境的养成是大有裨益的。如。著名的“岳麓书院”,就将自然景观与书院环境巧妙地融合在一起,营造了很好的读书思考的环境氛围;坐落在武昌的武汉大学,校园由桂、樱、梅、枫四园及湖滨区几部分组成,四季中依时而开的樱花、桃花、荷花、桂花、梅花与满园绿荫、山水蓝天交相辉映。又如,牡丹江师范学院“怡园”,利用的东北植被四季不同的色彩,将树木植被巧妙结合,与石刻相得益彰。形成了十分安宁、幽静的学习环境。

2.追求整体的和谐之美,创造强烈的学校环境形象特征。

在高校环境形象建设中,不仅要考虑不同功能区域建筑的内、外空间功能,更要关注建筑物周围的环境、景观的特点和不同区域间的过渡。使建筑物与草坪、绿荫相互衬托、交相呼应。形成一种节奏感和韵律感。理想的学校环境应该具有鲜明的视觉风格特征、丰富的景观层次,使人与自然、建筑物、人工雕琢的景观等巧妙地融为一体,使环境中的事物散发出自然、亲切、随意的气息。要达到这样的整体和谐之美,就要关注建筑物的样式、尺度的协调,要确定好整体风格。在统一中求变化——在整体风格的框架内进行建筑、景观或空间的设计。这样的环境会使人感到安宁,久而久之,可以对师生心理造成良好的影响。所以,学校环境建设应在可能的情况下,在整体风格统一的前提下,追求毫无雕琢感的“润物无声”之境界,充分利用现有条件、自然环境,巧妙地借景成趣。

3.学校环境建设应考虑学子们的特点。为学生提供多样的活动空间。

交往和学习之于高校学子同等重要。师生、学生问的沟通、交流是滋养心灵的良方。学子的思维方式、行为习惯、甚至癖好及言语行为的下意识表现往往与这些活动有关,由这些行为形成的文化潜意识,对学子的人格定型也有某种影响。因此,学校应为学子提供足够的室外活动空间,如绿荫中的石椅、岸边的假山、草坪间的竹篱,以及林荫道、亭、台、轩、廊等:为他们提供设备齐全的活动中心、音乐厅、体育馆、美术展厅等设施,使学子们的精神文化更加充实。在设计规划这些空间过程中,要关注空间的开敞性与私密性相结合的特点,使人在心理上产生一种安全感和归属感,使人有停留的意愿,使人能够沉静于学校环境所提供的氛围之中。一些高校在学校的重要地带,采用大面积草坪、植被覆盖地面,用踏步、灌木丛、道路、小溪等划分出可以提供团体活动、相互交往、休憩、思考的大小空间,就是针对学子们的不同心理需求、行为需求而进行规划、设计的。

4.重视带有历史感的建筑和标志性人文景观的保护及利用。

每个学校在其发展过程中都留下了带有鲜明时代烙印的不同时期的人文景观及建筑物,文化在这些历史遗迹中凝结成为学校成长过程中的历史见证,它们是时代的艺术品,也极有可能是某个时代建筑风格之代表。它们的存在能使环境更加丰富,使时间上的连续性、延续性在周围环境中得以充分体现。此外,它们常常与学校发展史上的某个历史事件或历史人物有关,从而使得建筑具特别的魅力和内涵,这些都会给置身其中的教师、学子以精神及品格上的陶冶。学校应精心保护这些物质文化遗产,认清它们的价值,使它们的教育作用得以充分发挥。同时,学校内新建筑物的设计应与原有建筑物的统一与调和,应该对新建筑物的样式、体量、色彩、质感(材料)方面等加以控制,避免出现“鸠占鹊巢”或风格混乱的现象。另外,在保持原有建筑外部形态基础上,对其内部进行修缮,避免“一棍子打倒一片”全部拆掉或随意地改变原貌,当旧的学校环境不适应新的教育教育形式的要求时,理想状态是另外开辟新校区,以保证校园的原有环境不被破坏。

5.通过人工手段进行校园造景,利用自然条件和构成学校环境的各个要素。构建所学校文化形象所需要的景观。

归纳起来,校园景观的构建需注意以下几点:

(1)注意通过区分景观的主次增加景观的错落感。

校园景观要有主次之分。主要的景观要寓意鲜明、点明主题;次要景观是校园主要景观的延伸和补充,要对主体景观起到陪衬的作用;在校园绿化过程中要将主体植物和次要植物搭配种植,注意其主次、错落关系。

将主要景观突出的方法有:增加主要景观体量,将其位置高度提高;在视觉中心点或视觉中心线上设置主要景观:使主要景观的色彩突出等。例如:黑龙江校园中种植四季常青的松树,在其中搭配种植几丛白桦树,再配以一些低矮的灌木,就形成了鲜明的层次感。“绿”与“白”在纯度、明度上都有较大的反差,加之面积的差别,使“白”成为视觉的中心、主要的景观。

“绿”是成为配景,可以营造出浓郁的地域特色。

(2)注意通过对景观的遮挡增加含蓄感。

无论从中国传统文化角度来看,还是从。做大学问”的高校内涵上来看,含蓄感之于校园景观是必不可少的。如:在学校入口设置校训石等,即揭示出学校的文化内涵。又起到遮挡从而形成含蓄感的作用。如北大的西校门——原燕大校门。庄严、古朴,有很强的传统风格,是北大“燕园”轴线的起点,但此门高只不过七八米。在整个“燕园”风光中,此门起到了增加其含蓄感的作用。

运用遮挡景观的手法可以将校园分成几个既独立又有相互关联的校区,随着行人的流动,校区景致依次展开。可以将含蓄、深邃的传统审美观有效传达出来。遮挡景观的方法有很多。如:门前用假山或卧石加以遮挡,用树丛加以分割,用亭、廊、墙等建筑加以屏蔽等。

(3)注意运用虚实相生的手法增加视觉的丰富感。

学校的景观及建筑常常通过围合空间、在视觉上区分虚实造成或模糊或清晰的视觉体验,从而给置身其中的学子留下多样的视觉感受。

虚和实是相生相对的。一般来讲学校的主体建筑、围墙属“实”,开敞性强的亭廊轩台等属“虚”;茂密的树林属“实”,宽广的草地属“虚”;假山属“实”,小溪属“虚”。如牡丹江师范学院的“时光”喷泉,中心为钢质日晷造型,以简洁刚硬的线条置身于喷泉之中,虚与实、刚与柔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充满了缥渺神奇之美。

(4)注意制造“取景框”增加视觉上的趣味性。

利用校园中的门窗等构成“取景框”,截取景观的一部分,使观看景观的地点和欣赏的范围得以限定。如中国美术学院象山校区设计者从中国传统的造景理念出发,在山顶路间制造了类似条屏一样的门,将远处的山景尽收门中,俨然一幅应时而变的山水画,构成了景中有画、画中有景的校园景观。

(5)注意利用不同的观看角度制造新鲜的视觉感受。

要充分利用地形、建筑物高度的错落,使观者的视角加以改变,在校园中制造出或仰或俯的观看角度。如:在高地上建造主楼,在旁边的凹地中修建道路,使观者仰视主楼而得到高耸的感觉。同样,也可以制造高点,使人产生“一览众山小”的感觉,在校园内利用或制造小冈,使学子身在其上,俯仰之间景观好似画卷尽收眼底,给其以强烈的视觉享受。站在校园的钟楼之下仰视“流动的时间”,给人一种高耸的视觉的震撼。

(6)注意内外互动,使景致相得益彰。

在校园建筑中即要注意建筑内部的观赏效果,同时要兼顾建筑外部与环境之间形式美感的协调。如亭桥廊轩等建筑物既是学子驻足、学习、休憩之所,又是校园环境中的景观,即起到了“你站在桥上看风景,看风景的人在楼上看你”的内外互动的效果,又发挥了建筑物实用与装点校园的双重作用。

校园的空间有限,制造校园景观有较大的限制性,因此要创造条件,主动地把观者的视线引到校园之外去,巧妙地借助校外的风景来丰富校园景观内容。运用远、近、俯、仰、虚、实等手法,将校外景致“引入”校园能够得到事半功倍的校园环境建设效果。

总之,高校作为做“大学问”之象牙塔,应该在环境上充分发挥其环境育人的功能。通过为学子们提供有益于思考、学习、交流、成长的空间,形成较为鲜明的环境风格,围绕着高校“育人”这一基本职能,有效策划高校文化形象。使高校校园环境成为学校文化形象的有形资产,在潜移默化中对学生进行陶冶和熏陶。

猜你喜欢
高校环境
长期锻炼创造体内抑癌环境
一种用于自主学习的虚拟仿真环境
孕期远离容易致畸的环境
不能改变环境,那就改变心境
环境
孕期远离容易致畸的环境
提升高校官方微信公众平台传播效果的几点思考
中日高校本科生导师制的比较
试论高校党建工作中的党史教育
学研产模式下的医药英语人才培养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