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在阅读教学中积累学生的语言

2015-05-30 20:56汤小琳
留学生·下旬刊 2015年1期
关键词:复述背诵积累

【摘    要】阅读不但是语文学习的核心,更是个人精神成长的重要渠道。在童年时代应该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良好的阅读习惯会使孩子终身受益。积累语言更是学生学习语文的核心。要使积累语言落到实处,必须做到从课内延伸到课外。课内要注重以读为本、加强背诵、重视复述;课外应该做到“两个结合”、“两个固定”。

【关键词】积累;课堂;背诵;复述;课外

作者:安徽省宿州市第一小学  安徽宿州  234000

一、课堂上注重以讀为本积累语言

(一)初读,从整体上感知文本语言。

一节课只有40分钟,语文课堂的“讲问教学”已经挤掉了学生读书的时间,朗读的时间往往不够充分,朗读练习是来去匆匆。因此,在教学中应留充分的时间让学生正确地读文本,并要求在读时声音响亮,吐字清楚,读准字音;要让全班学生都读完、读好,切不可只做读的样子,匆匆过场,草草收兵;要留够时间让学生试读、练读,读出感觉,读出味道,读出情趣,让学生在朗读的过程中初步感知文本的语言美。

(二)精读,品味、领悟文本语言。

精读课文时,我们应该把更多的时间交给学生,通过老师的指导,对文本精美句、段细细品读,把学生的各个感觉器官调动起来,要求学生全身心投入,做到口到、眼到、心到、手到,使学生在情感上受到感染,心灵上受到震撼,思想上受到启迪。教师要设法把课文中的情“移”到学生的身上。例如《谁是最可爱的人》一文,在讲到表现志愿军战士对敌人的恨那段文字时,可以让学生模拟“扑”“抢”“掐”“摁”“衔”“扣”等动作,从中体验那种强烈的憎恨之情。

(三)熟读,读熟成诵、储存语言。

对教材中特别是那些语言优美、描写细腻、富有哲理、耐人寻味的文本,只有通过多熟读,读得琅琅上口,才能体会到课文所写的意境,做到入情入境。熟读文本能学到精美的语言,比如好词佳句、优美的片断描写、精辟的论述,通过熟读成诵,能加深记忆,这些就可成为自己的语言储备,从而达到积累语言材料的目的。

二、课堂上注重加强背诵积累语言

心理学家研究表明,3-12岁的儿童是记忆的最佳黄金时间。我们切不可错过这个积累语言的良机,每一节课都应该让学生有所积累,让学生记住最该记住的东西。多背诵一些诗文佳作、名言警句,多积累一些语言材料,多积淀一些语感经验。凌叔华记辜鸿铭的文章中说,这位民国后还拖辫子的满清遗老,留洋归来,在北平当大学教授,能够一口气背诵出上千行的密尔顿《失乐园》。由此看来背诵可以启发智慧,增加修养,激发才华,加深记忆,所以它在语文教学中的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2]能背诵出一千首唐诗的学生比一首也背出来的学生,肯定有着不同的精神世界——而且据科学家研究,人脑,只是不大的部分被使用着,更多的部分实际是在闲置着的。因此,强化积累,是激活开发脑细胞的再好也没有的手段,将会成为学生无可替代的甘泉。因此在课堂教学中教师不仅要注重文本的背诵,还应引导学生背诵一定篇目的课外佳作名文。

三、注重做好复述训练积累语言

著名教育家胡克英说“复述是很重要的基本功,不但标志着而且促进着阅读能力的发展。”[3]由此可见复述也是培养学生口语交际、思维能力、想象能力、创新能力的重要途径,并且复述语言也是积累语言的重要途径。在指导学生复述时要要求学生抓住语言中的重点词句进行复述。这里所指的重点词语就是能够点明文章中心或者对文章的上下文起着重要的连接作用的词语。复述的过程也是对文本感知、体味、消化、理解、概括、归纳、表达的过程。复述是一项综合性训练。它富有创造性,能把记忆、思考、表达三者有机的结合起来,使之融为一体。复述文本的过程不仅是语文内化的过程,还是语言积累的过程。所以在教学中应该加强对课文复述的指导,让学生有效的复述课文,这样不但可以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还可以积累学生的语言,一举两得。

四、注重抓好课外阅读积累语言

“课标”规定:小学毕业时,每个学生的课外阅读量应不少于150万字。有关专家研究得出:学生的课外阅读量只有达到课本的4.5倍,才有可能形成语文能力。所以我们应当重视课外阅读,营造良好的阅读环境。心理学研究表明:良好的阅读氛围具有激励学习动机的功能。创设浓厚的阅读氛围,在耳濡目染、潜移默化中熏陶、感染学生,较之单纯说教易于被学生理解并引起情感上的共鸣,更利于培养学生自觉阅读的习惯。

我们应该多途径的精心的为学生选择读物,并组织学生交换阅读。鲁迅先生说过:“必须如蜜蜂一样,采过许多花,这才能酿出蜜来。”在语言积累中,教师要培养学生广泛地观察,大量地进行课外阅读,主动地积累,养成“采蜜”的好习惯。教师要不断开辟语言积累的途径,教给学生积累语言的方法,使他们采集到更多的原材料,建立一个属于自己的语言仓库。低段应该指导学生读:童话、语言、儿歌;中段应该指导读诗歌、古诗、科幻故事、历史故事;高年级应该指导读短篇小说、科普读物、名家作品。

为确保课外阅读的质量,应该切实做到“两个固定”、“两个结合”。“两个固定”即:读书渠道固定、读书时间固定;“两个结合”即:课内外结合。立足于课内,着眼于课外,让学生运用课内所学的读书方法独立阅读课外读物,以课内带课外;读写结合。让学生边读边写读书笔记,主要摘抄自己喜欢的词、句、段,归纳主要内容,简单写一写读后的感受及对所读文章的评价。通过抓“两个固定”、“两个结合”,不折不扣的完成课外阅读量,让学生积累了许多鲜活的语言材料。

聚沙成塔,集腋成裘。语文学习是一个日积月累、熏陶渐染的过程。积累语言是件持之以恒、细水长流的事,只有积累了丰富的语言材料,学生才能准确、生动、鲜明地描绘自己的所见所闻,表达自己的思想,抒发自己的真情实感,语文素养才能提高;只有积累丰富的语言才能拥有较深的文化底蕴,这样才能在课堂上有底气,有了底气才会有灵气。所以我们应该把“语言积累”摆在应有的位置,在阅读教学中狠下功夫!

参考文献

[1]《语文课程标准》.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实验稿),2001.4-5

[2]朱莉.《小学语文教师》.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9.4

[3]崔峦.《大力改进小学语文教学》.人民教育出版社,2000.31-32

作者简介:汤小琳:1982年(女)安徽省宿州市大学本科,研究方向:阅读教学。

猜你喜欢
复述背诵积累
浅谈低年级数学教学中的复述策略
朗读与背诵在初中英语教学中的重要性
浅谈背诵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的作用
偏远地区高三英语学习方法探究
浅谈农村小学语文教学中作文素材的积累
小学经典诗文诵读与积累的实践与思考
镉在旱柳(Salix matsudana Koidz)植株各器官中的积累及对其它营养元素吸收和利用的影响
积累,为学生写作增光添彩
借助复述培养学生的英语表达能力
薛法根老师指导学生“复述”艺术之微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