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意外”的星光点亮课堂

2015-05-30 20:56邱婉娥
留学生·下旬刊 2015年1期
关键词:亮点意外智慧

邱婉娥

【摘    要】课堂上,教师随时都有可能遭遇一些始料未及的问题。有的“意外”能生成生动活泼、丰富复杂的教学现象和教学细节,而有的却给教师带来意外的烦恼。因此,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巧用自己的智慧来捕捉客堂间不经意的“意外”,让这些突发生成的“意外”,巧妙地成为课堂里的另外一种亮点,另一种美。

【关键词】课堂;意外;智慧;亮点

作者:福建省泉州市东星小学

案例再现(一):

在一次上校内公开课《圆的周长》。一上课,我创设了一个情境导入:“同学们,前几天我家刚做了一张圆桌,为了使圆桌更美观,我准备镶上一圈铝合金边。我想知道像这样镶一圈需要多长的铝合金,你有办法帮我解决吗?”根据我的预设中,用“滚一圈”和“绕一周”来测量圆桌的周长的方法,学生都能顺利说出来了,我感到万分欣喜,脱口而出:“你们真会动脑筋!还有别的方法吗?”边说边用眼睛巡视了教室一遍,全班没有一人举手,都眼巴巴的望着我。这个情景正是我所希望的。正当我准备走过场,喜滋滋地往预定的“轨道”上“行”的时候,只见一只手举起来,我不加思索地请他发言(殊不只这一请,为自己引爆了一颗“炸弹“)。

“我只要用圆周率乘直径就能算出圆的周长。”

这個回答恰似晴天霹雷,“探究结果出来了,该怎么办?”课前预设的一系列话语一下子不知从哪说起了,是让他的发言“一石激起千层浪”呢?还是让他的发言走过场,继续按部就班的按照事先的预设进行教学,漠视学生超前的意见,以换取数学课堂的“流畅”。顿时我陷入短暂的抉择中,最终我选择了前者。我调整了自己的情绪,冷静下来,临时改变设计,走一步算一步。于是我缓缓地说:“好样的,又想出了一种方法。你们觉得在这些方法中,哪一种最方便,最实用?”学生都赞成这位同学的方法。于是请这位同学把公式写在黑板上。

“这个公式你们知道吗?”下面学生有的点点头,更多的是一脸茫然地摇摇头。

我又追问:“那么,对于这个公式,你们还有不明白、不清楚的地方吗?”一会儿,学生纷纷举手:

“我不知道圆周率是什么?”

“我不明白圆的为什么周长可以用圆周率乘直径?”这时,我一阵窃喜,有救了,终于可以继续按照设想的程序来了。

“既然这样,那今天这节课我们就来研究,什么是圆周率、圆的周长为什么用圆周率乘直径进行计算,这两个问题好吗?”

学生大声地说:“好!”此时,笑容悄悄地浮上了学生的脸蛋。

面对学生的这种“意外”,我大胆调整教学设计。通过“对这个公式,你们还有不明白,不清楚的地方吗?”这个问题,课堂上随机生长了“圆周率、圆的周长为什么可以这样计算”这两个问题,直接切入了教学的要害,使这节课“柳暗花明又一村。”因此,在课堂实践教学中,教师要正确对待“意外”,妥善处理教学预设生成的关系,让“意外”使我们的课堂更精彩。

案例再现(二):

一次上〈稍复杂的分数应用题〉复习课上,我出示两道题让学生进行解答。并进行对比:

①一件上衣原价100元,现在降价1/4出售。现在比原来降价多少元?

②一件上衣现价75元,比原来降价1/4。现在比原来降价多少元?

我让学生对比的目的,是想让学生理解这两题的问题相同的,基本的关系也是相同的,都是原价×1/4=现在比原来降价的钱数。凭我多年的教学经验,只是第①题是已知单位“1”原价,可以直接一步计算:100×1/4=25(元)。像第②题这种类型的题目必须先求出单位“1”75÷(1﹣1/4)×1/4=25(元)。

果然不出我所料,同学们的列式和我预想到的是一致的。于是,在学生独立尝试后,我也没有对学生进行详细检查,就进行对比。很顺利地得出了我预设中的想法。正当我接着下一步教学时,突然,一个“与众不同”的声音响起:“老师,我认为第②题也可以不必先求出单位‘1的原价,可以直接列式75×1/3。”

我们不是经常鼓励学生要多角度思考问题,寻求解题策略的多样化吗?于是我让这位学生来说一下他的想法,哪知该生不善于表达,支吾了半天也没讲清楚。学生们都听的糊里糊涂,怎么办?我暗自盘算着教学计划,还是把问题抛还给学生,让他们讨论、争论吧!

我给学生充足的时间去讨论交流。不一会儿,有的学生欢呼雀跃起来:“可以的、可以的!”又过了几分钟,更多的学生举手了。我让一位学生上台进行交流:“因为,现在比原来降价1/4,把原价看单位“1”,平均分成4份,现价相当于这样的3份。那么现在比原来降价了其中的1份,相当于现价的1/3,75×1/3=25(元)就是现在比原来降价的钱数。教室顿时响起了热烈的掌声。

面对学生的节外生枝,我及时抓住契机,捕捉住这动态生成的,稍纵即逝的课堂教学资源,因势利导,引领、鼓励学生向困难挑战,并给予学生充足的讨论和交流的时间。让学生们亲身经历了探索数学的奥秘的过程,感受到了探索和发现的乐趣,获得成功的体验,也正是这种不期然的“意外”,才幻化成课堂教学最精彩的瞬间。没有“山重水复疑无路”的困惑,又哪来“柳暗花明又一村”的惊喜?

上述案例中“意外”的小插曲让我感触颇深,它使我明白了教师应该把课堂还给学生,让学生有自由的话语权。在学习中,学生渴望学到的,他们自然会乐于学习,并在这个过程中感受到学习的快乐。课堂小插曲会给我们美丽的动态生成。因此,作为一名老师,我们应该巧用教学机智,智慧地处理好课堂中的突发意外,让它成为我们课堂中闪烁的亮点,给课堂带来无穷的魅力与回味。

猜你喜欢
亮点意外智慧
菲律宾年底“意外”加入亚投行
“意外”服药被轻判李宗伟“五一”复出
有智慧的羊
智慧派
智慧决定成败
智慧往前冲,统计百分百(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