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高校游泳教学质量的对策探讨

2015-05-30 23:59张巧玲
留学生·下旬刊 2015年1期
关键词:提高对策教学质量

【摘    要】游泳是当前社会人们生存所必须具备的一项生活技能,广泛的受到了高校师生的青睐及喜爱。然而,当前高校游戏教学仍存在诸多问题,影响了游泳教学质量。因此如何提高高校游泳课程的教学水平和教学质量,改革及创新教学模式,已经逐渐的成为高校教育工作者应思考的重大问题。本文主要分析了高校游泳教学存在的问题,探讨了提高高校游泳教学质量的对策措施,仅供参考。

【关键词】高校游泳;教学质量;提高对策

作者:晋中学院  030600

游泳是人们最喜爱的运动项目之一,也是一种有效的体育医疗手段,更是一项重要的生存技能。在当前高校体育教学中,游泳是所有专项中教学形势最不乐观,困难最多且最滞后的一门课程,虽然很多学生非常喜爱游泳,但是却不会游泳,而要想将此类状况改变,那么就必须摒弃传统的游泳教学观念,改革游泳教学指导思想,明确游泳教学明确,采取有助于学生掌握且理解的游泳技术、游泳理论的教学方法,选择适合游泳教学的教学模式,放弃主要为竞技游泳的教学内容,推出能缩短教学时数、遵循认知规律以及让学生终身受益的内容,从而调动学生学生参与积极性和主动性,提高高校游泳教学质量。

一、高校游泳教学存在的主要问题

1.教学方法及内容缺乏创新

许多高职院校的体育教师在上游泳课程的过程中,所采取的教学内容以及教学大纲基本上均是一成不变的,不按照教学条件的变化而作出相应的改变,不根据学生的不同层次来调整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特别是对与初次接触游泳的学生,教师仍然采取的是竞技体育的训练方法,完全按照竞技体育的要求开展教学,也就是首先学换气、俯游以及练习速度,此类与认知规律相违背的教学内容,往往会导致初学者因不感兴趣亦或是惧怕而放弃游泳的学习。

2.学生缺乏游泳知识

高职院校的学生在游泳知识方面的了解相对较少,对游泳性质的了解缺乏,比如流动性、粘滞性、压力、浮力、阻力产生无固定支撑等。在游泳课程实践的过程中,不了解游泳的原理知识、游泳的功能、游泳对终身体育的影响,并且自救意识、安全意识薄弱,相当一部分的学生仍然仅仅停止在表面化的感性认识层面,对游泳课程尚且处在懵懂的意识状态。除此之外,一些边远地区的学生,因风俗习惯方面的原因而将洗澡与游泳混淆,这些均对学生游泳的学习以及游泳技能的掌握产生了直接的影响。

3.课时少、人数多,场馆不足

从总体上来看,高职院校所确定的体育课程班级人数总共有两类状况,其一是按照专业所构成的自然班级,其二是采用选课方式,由学生按照自身的兴趣爱好,选择喜爱的体育项目以及教师形成的班级。通常人数控制在50人至60人左右,由于体育教师人数不足以及排课紧张等诸多因素的影响,因而无法减少班级人数,造成人数有增无减。与此同时,高职院校的体育课程中的游泳教学课时相对较少,大约为8课时到12课时,大约占据总体课时的15%,体育课程一般陆地课为主,这便无法全方位的照顾到游泳课,使得游泳课的人数增多。另外,建设游泳场馆的高职院校,基本上游泳馆都是对外开放的,对外开放时间与游泳课发生冲突,即便是淡季也非常拥挤,而因室外游泳池上课班级过多且上课时间集中,往往也是人满为患。

二、提高高校游泳教学质量的对策措施

1.完善游泳教学模式,尝试多元化教学内容

在游泳教学过程中,高校应结合自身具体的真实状况,尝试多种游泳教学模式,激发学生游泳兴趣和热情和,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课内游泳活动中。如采取课堂教学与“俱乐部型”相结合的教学模式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加强学生自身能力的培养。游泳教学内容要注重贴近现实生活,与社会实践相结合,例如,传授游泳的安全与卫生、水中救护和心肺复苏等实用知识,强化学生预防、自救、互救和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这样不仅有利于促进大学生社会交住,而且有利于满足大学生走出社会之后的需求。

2.丰富游泳教学方法,优化教学过程

教学方法对游泳教学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在游泳教学过程中,我们要取自精华,去其糟粕,不断创新教学方法,优化教学过程,提高教学有效性。要根据游泳场地的环境特点,探索出科学合理和合适学生的游泳教学方法,比如,可以采取语言激励法、分组教学法、合作教学法,先陆后水教学法、游戏调动法、辅助器材教学法、平行教学法和分组混编教学法等,使学生对游泳产生浓厚兴趣,消除恐惧水的心理;或借助多媒体技术丰富教学方法,其对游泳教学中复杂抽象动作过程具有特殊的演示功能,不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直接表现为各种游泳技术动作的轨迹。加上多媒體技术具有信息反馈及时、动作直观形象等特点,不仅能克服水环境对游泳教学带来的干扰,实现教学双边信息的及时反馈,加强师生的沟通交流,而且有助于突破游泳技术动作的重点和难点,帮助学生建立正确的动作技术概念,提高学生纠正错误动作的能力。

3.采用动态及差别标准的考试方式

游泳教学评价与考核是对学生学习游泳课程所取得的成绩以及教师教学工作质量、工作态度所进行的评定和检查,借助于考核能够将学生的学习热情和学习动机激发出来,调动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并且激励教师不断的将自身的业务水平提高。所以,在游泳课程的学习过程中,如果学生由于无法跟上学习进度亦或是水平提高,应当经教师同意后可以对课程加以随时转换,此类调节可以在最短的时间以内使学生得到高效的学习。在游泳课程的考核中,教师要注意采用判别和动态标准,不同的起点和不同的课程,经过努力学生均能够切实达到优良。与此同时,教师应当在游泳教学时间中及时的改进教学模式,深入的挖掘教材的趣味性,注意教学方法的多样性和灵活性,可以采取启发式的教学方法,以此将学生游泳学习的积极性调动起来,并且对学生采取开放性、多样化的评价方法。

4.注意提高教师自身的业务水平

体育教师是游泳课程的执行者,开展游泳教学活动、预防溺水事故发生,对体育教师本身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师不仅要掌握游泳的技术知识技能,还要有救生的知识和实际操作能力,能够给予学生有力的指导和帮助。由于游泳项目技术性和安全性的问题,教师要求更高的业务能力,在教学过程中过硬的技术不仅会予以学生正确的视觉感觉,而且增加了教师教学的权威性;其次,教师有效的教学手段与方法是提高教学质量的关键,这需要教师通过不断的学习与实践,只有教师业务水平不断提高,游泳教学效果自然也就提高。因此,加强体育教师游泳技能和安全救生技能的培训,提高体育教师的游泳专业素质,使之能够胜任游泳课程教学任务显得十分重要。

总之,游泳教学作为高校院体育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教学质量的优劣直接影响着学生的全面发展。因此,在高校游泳教学过程中,教师要结合教学现状,优选有效方法,优化教学过程,提高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1]陈立新.提高高校游泳教学质量的方法与手段研究[J].赤峰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9(11)

[2]于扬.游泳课如何提高教学质量[J].青年文学家,2010(19)

[3]杨胜梅高校游泳教学现状分析[J].体育世界:学术版,2012(04)

作者简介:张巧玲,女,出生年月:1970年出生,民族:汉族,籍贯:山西省介休市人,学历:本科学历,讲师职称。主要研究方向:体育训练。

猜你喜欢
提高对策教学质量
努力改善办学条件 不断提高教学质量
关注学习过程 提升教学质量
提高教学质量,重在科学管理
实践教学如何提高教学质量
试论小学数学教学存在问题及其对策
高职学生学习动力缺失的因素及对策研究
试析提高二外日语阅读能力之对策
对症下药,持之以恒
初中英语口语教学探索
提高中学后进生的数学水平的对策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