短暂性脑缺血发展为脑梗死的危险因素分析

2015-08-01 00:12单秀艳
当代医学 2015年32期
关键词:短暂性脑缺血硬化

单秀艳

短暂性脑缺血发展为脑梗死的危险因素分析

单秀艳

目的 分析短暂性脑缺血(TIA)发展为脑梗死的危险因素。方法 选择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患者共100例,将患者分为脑梗死组(n=51)与非脑梗死组(n=49)。对比2组相关的临床资料,包括患者的血压、血糖、血脂、首次发作至治疗时间、持续时间、1年内平均发作次数,分析其对短暂性脑缺血发作发展为脑梗死的影响。结果 短暂性脑缺血发展为脑梗死与年龄、高血压、动脉粥样硬化、糖尿病、发作时间长段以及首发治疗次数相关,且以高血压以及动脉粥样硬化为主要相关因素,梗死率发生为无高血压患者的6.62倍,无动脉粥样硬化患者的5.52倍(P<0.01)。结论 血压、血糖、血脂、首次发作至治疗时间、持续时间、发作频率、1年内平均发作次数均是导致TIA发展为脑梗死的危险因素。

短暂性脑缺血发作;脑梗死;危险因素

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ransient ischemic attack,TIA)是指由颅内血管发生病变所引起的一过性或短暂性供血障碍,临床表现为短暂性失语、瘫痪、感觉障碍等的反复性发作,由于症状和体征的持续时间一般只有数分钟到数小时,特点是突发性、短暂性和可逆性[1]。脑梗死是当前危害我国中老人生命和健康的主要疾病之一,特点是高发病率、高致残率、高死亡率和复发率。分析TIA发展为脑梗死的危险因素,可以尽早采取措施,避免疾病进一步的发展。本研究收集100例TIA患者,回顾分析其临床资料,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11年3月~2014年7月收治的100例TIA患者,均符合以下标准:(1)经头颅CT或头颅MRI检查证实不存在占位、出血等其他的病变部位;(2)在入院前10d里至少有一次的TIA发作;(3)突发的神经功能缺损症状均在24h内完全消失[2]。患者分为脑梗死组和非梗死组,其中梗死组(n=51),男31例,女20例,年龄61~81岁,平均年龄(73.4±5.4)岁;非梗死组(n=49),男30例,女19例,年龄57~77岁,平均年龄(62.4±6.7)岁。

1.2 方法 详细询问记录患者的病情,记录患者入院前1年内TIA发病情况、发作频率和次数、持续时间,并对患者进行神经系统的检查,检查患者血糖、血脂、血压、颅脑CT平扫加CTA平扫或者颅脑MRI平扫加MRA,评估患者TIA发展情况[3]。发作时间持续超过1h者或诊断为脑梗死者给予相应治疗。患者病情稳定后出院,出院后随访8个月~1年。

1.3 统计学方法 此次实验中采集的数据运用SPSS12.0统计分析软件分析,不同组别间比较采取独立样本的t检验,组内比较采用配对t检验,相关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意义。

2 结果

2.1 2组一般资料比较 患者平均年龄,有糖尿、高血压、高血脂病,发作后未及时治疗,TIA发作时间≥20min,1年内平均发作次数,脑梗死组明显高于非梗死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TIA患者的一般情况[n(%)]

2.2 脑梗死各危险因素相关性 以是否有脑梗死作为因变量(无=0,有=1),年龄、性别、高血压、动脉粥样硬化、高血脂、糖尿病、发作时间长短、发作次数、首发治疗时间作为自变量,logistic回归分析。可见脑梗死与年龄、高血压、动脉粥样硬化、糖尿病、发作时间长段以及首发治疗次数相关,且以高血压以及动脉粥样硬化为主要相关因素,梗死率发生为无高血压患者的6.62倍,无动脉粥样硬化患者的5.52倍。见表2。

表2 脑梗死各危险因素相关性分析

3 讨论

研究表明,短暂性脑缺血发作发生后是否发展为脑梗死与较多因素有关[4]。短暂性脑缺血发作特点是一过性发作,因此单纯的短暂性脑缺血发作不会造成生命危险,但是近来有研究认为,此类患者中发展为脑梗死的死亡率较高。所以对短暂性脑缺血发作发展为脑梗死的相关因素的分析对于临床防治,改善患者预后具有重要意义。

本研究发现脑梗死与年龄、高血压、动脉粥样硬化、糖尿病、发作时间长段以及首发治疗次数相关,且以高血压以及动脉粥样硬化为主要相关因素。分析原因主要为:年龄是动脉粥样硬化的高危因素,随着年龄的增长动脉粥样硬化的程度逐渐增加,所以年龄大的患者短暂性脑缺血发作后,由于其血管粥样硬化更严重,导致脑血流受阻明显,脑梗死的发生率更高。高血压是脑梗死的独立危险因素。长期高血压造成血管内皮损伤、内皮细胞激活、血小板激活、凝血因子增高、纤溶活性受损、血黏稠度增高等异常。它促使脑动脉粥样硬化,粥样斑块破裂可并发脑血栓形成。脂质代谢紊乱是动脉粥样硬化最重要的病理生理过程。极低密度脂蛋白、低密度脂蛋白水平升高是致动脉粥样硬化的危险因素,尤以低密度脂蛋白作用更强。高血糖造成氧自由基产生和内皮屏障损伤增加;无氧酵解产生加重脑水肿和酸中毒;增加血管收缩,引起的血液高凝、高黏和低纤溶等。长期糖尿病可引起广泛的微血管损伤,加速动脉硬化,引起广泛的弥漫性血管狭窄,造成有效的侧支循环减少,故此类患者短暂性脑缺血发作发生后更容易发展为脑梗死[5]。

有研究表明在脑缺血发作20min以内会产生缺血耐受现象,对缺损的脑组织及梗死的脑组织起到保护做用,超过这个时间范围,不但失去保护做用,还可能促进脑梗死的病理发展[6],所以其发作时间超过20min也发展成脑梗死的危险因素。1年内平均发作的次数越多对脑部细胞的损伤越大,细胞对缺血缺氧耐受能力降低,因而脑梗死的发生率也逐渐增高。如上所述,脑缺血发作20min以内会产生缺血耐受现象,因此对其治疗也要及时。首次发作至治疗时间越长,脑缺血发作进展成脑梗死的风险越高。

TIA是脑血管意外的危险信号[7],它已成为公认的脑梗死的可干预的重要因素[8]。通过上述分析,我们认识到短暂性脑缺血发作发生后是否发展为脑梗死的危险因素。如果可以尽早处理这些危险因素对于降低缺血性脑卒中的发生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我们应更加重视对TIA患者的血压监测、血糖和血脂的管理,尤其是大龄患者。鼓励他们改变生活习惯,必要时使用药物维持其在正常水平。对发作时间超过20min、每年平均发作次数较多或是发作后治疗不及时的患者,我们要重视评估患者的脑血管情况,这样有利于更准确的预存疾病的进展情况,判断患者预后。综上所述,TIA患者应加强上述危险因素的预防及治疗,从而减少脑梗死等缺血性脑病的发生的风险。

[1] 赵莲花.短暂脑缺血发作的研究进展[J].实用心脑肺血管病杂志,2012,20(4):752-754.

[2] 王安娜,纪元元.短暂性脑缺血发作发展至脑梗死危险因素的分析[J].黑龙江医药,2014,27(3):669-671.

[3] 逯爱青.短暂性脑缺血发作进展至脑梗死的相关因素分析[J].当代医学,2012,18(24):56.

[4] 齐亚超,肖向建,段瑞生.短暂性脑缺血发作对继发脑梗死的影响及其危险因素研究[J].中国全科医学,2013,35(4):3416-3418.

[5] 王文忠,陈奕菲,高立强,等.进展性缺血性卒中危险因素的临床分析[J].世界中医药,2012,7(3):248-250.

[6] 杨长恩.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时间与继发脑梗死的关系研究[J].当代医学,2013,19(12):74-75.

[7] 薛冰.短暂性脑缺血急诊处理的临床分析[J].当代医学,2012,18(10):76-77.

[8] 于灵灵,王德俊,孙东良.短暂性脑缺血发作进展至脑梗死的相关危险因素调查[J].实用预防医学,2012,19(3):429-430.

10.3969/j.issn.1009-4393.2015.32.008

辽宁 115003 营口市中心医院 (单秀艳)

猜你喜欢
短暂性脑缺血硬化
山东:2025年底硬化路铺到每个自然村
胆绿素改善大鼠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作用机制
Apelin-13在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病变临床诊断中的应用价值
大黄总蒽醌提取物对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及其机制
磨削硬化残余应力分析与预测
额颞叶痴呆伴肌萎缩侧索硬化1例
尤瑞克林治疗颈内动脉系统短暂性脑缺血发作的疗效观察
阿托伐他汀治疗短暂性脑缺血发作48例临床效果观察
原花青素对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后肠道功能的保护作用
细胞外组蛋白与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关系的初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