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力资本产权激励与现代大学制度建设

2015-12-02 01:29杨克瑞谢作诗
复旦教育论坛 2015年6期
关键词:产权权力大学

杨克瑞,谢作诗

(1.沈阳师范大学教育经济与管理研究所,辽宁沈阳110034;2.浙江财经大学经济与国际贸易学院,浙江杭州310018)

·专论·

人力资本产权激励与现代大学制度建设

杨克瑞1,谢作诗2

(1.沈阳师范大学教育经济与管理研究所,辽宁沈阳110034;2.浙江财经大学经济与国际贸易学院,浙江杭州310018)

现代企业治理理论的重要发展,就是重视人力资本的产权激励机制,这对于人力资本密集型的大学组织而言,同样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高校人力资本的产权化,是对传统“股东至上”观念的变革,更是高等教育中教授治校思想的进一步深化。通过人力资本产权的激励实现大学组织的创新,形成了党委领导的校长负责制与学者民主参与的大学评议会权力结构的有效结合。这不仅是现代大学治理的一种新探索,而且进一步彰显了教授治校精神,有助于构建新时代中国特色的现代大学制度。

人力资本产权;产权激励;赋权增能;教授治校;现代大学制度

现代大学的建设,人们习惯于关注大师与大楼问题。事实上,现代大学需要大师,也需要大楼,更需要能够将大师和大楼凝结在一起的软件环境,需要一流的现代大学制度。企业治理理论近年来的一项重大突破,就是有关人力资本产权的认识,以至于被人们称之为是一项挑战传统治理的理论。[1-2]那么,对于人力资本密集型的现代大学来说,这是否也意味着一场挑战呢?特别是在教师聘任制改革的背景下,其对于中国正在试图建设的现代大学制度,有何意义?

人力资本的观念,早在亚当·斯密学说中就有一

定的体现,即“教育有助于提升工人的生产力”。其后来更是在舒尔茨(T.Schults)等经济学家的肯定下而风靡世界。但是,人力资本产权的认识,则是随着近年产权经济学的发展而出现的新概念。因此,该概念的理解,还要从产权理论说起。

产权就是财产权利(Property Rights),其本意不复杂,如知识产权之类早已广为应用。但是,有关产权制度的产权理论,却是复杂的,这也是产权概念被解释得复杂而又抽象的根本所在。如较为经典的解释,“产权是一种社会工具,其重要性就在于事实上它们能帮助一个人形成他与其他人进行交易时的合理预期。这些预期通过社会的法律、习俗和道德得到表达。产权的所有者拥有他的同事同意他以特定的方式行事的权利。”[3]那么,如何走出产权概念的迷雾而把握其实质呢?结合人们的产权观念史不难发现,产权问题是现代市场经济的结果,并必然为现代市场经济所服务,这也正是产权经济学的意义所在。在缺乏市场交换的年代,产权问题显然是简单的。资产的各种权利,必然而且只能是属于资产所有人,产权之争无从谈起。但是,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传统资产所有者个人的简单产权关系,显然不是最佳的资产配置方式。这是因为,资产所有人未必是资产价值的最大开发使用人,这也就是为什么很多人要将房屋出租而不是自己经营的原因。正是基于市场经济的丰富可能性,现代企业制度核心就是委托-代理制度,即资产所有者往往需要寻找最佳的经理人。

显然,在资本市场发达的现代社会,很多的资产权利随着市场活动而发生了转移,其有关的支配权、收益权等有可能被掌握在代理人手中。正是从这种意义上来讲,费雪(Irving Fisher)认为产权不是物质财产和物质活动,而是抽象的社会关系。虽然代理人制度是现代市场专业化发展的结果,但是,代理人一旦掌握了有关的产权,其势必对原资产所有人构成挑战。这也正是为什么哈罗德·德姆塞茨(H.Demsetz)在产权概念的上述解释之后又接着强调,“要注意的很重要的一点是,产权包括一个人或其他人受益或受损的权利。通过生产更优质的产品而使竞争者受损是被允许的,但是如果诋毁他就不行了。”[3]正是从这种意义上来说,界定产权也就成为了现代企业治理的重要课题。这是因为,经济学的问题无非就是资源配置,但是人为“拉郎配”,未必就能够发挥出预期的效益。科斯(Ronald H.Coase)的“社会成本问题”一文之所以能够开创新制度经济学,就是他指出了产权,分析了新路径,即产权冲突中各方损失如何最小化。企业治理的问题则是把这种关系反过来,如何追求各方利益的最大化。换句话说,产权研究之所以能够成为一种理论,而不仅仅是一个概念或文字花样,其意义就在于它是对经济学有关资源配置问题的进一步深化,即通过产权来进行资源的优化配置。

这种产权与所有人分离的结构及其相应的管理问题,对于人力资本同样存在,而且更为复杂。“人力资本所有者一旦决定将其人力资本投入某个企业,受企业契约的制约,人力资本所有者就与其人力资本产权分离。”[4]但是,由于传统企业理论强调资本雇佣劳动的观点,人力劳动者失去了应有的权力地位,人力资本产权长期受到忽略,这种局面直到产权理论出现之后才引起人们的重视。一般认为,人力资本产权是指由人力资本的存在以及由此所引起的相互认可的行为关系。它是由人力资本的所有权、支配权、占有权和使用权等一系列权利构成的一个权利束,同时也是制约人们行使这些权利的规则。

如果说人力资本产权是一个可以成立的命题,那么,其对于现代大学管理来说,同样构成了一个挑战性命题,是现代大学制度建设所不可或缺的重要命题。这是因为,高等学校的工作更多地属于一种团队生产,而“在‘团队生产方式’中,全体教职工共同决定了‘生产’绩效,即教学质量。如果学校将‘生产成果’全部拿走,作为人力资本载体的教职工必然减少人力资本的供给;如果在人力资本之间平均分配成果,也会产生‘搭便车’和‘偷懒’动机,进而减少人力资本的供给。”[5]因此,加强对人力资本产权的认识,已经成为了中国高等教育管理的一种新观念。“对于以人力资本为主要资源配置核心的高等教育制度安排,特别是把大学组织治理结构的基础作为‘一个人力资本与另一个人力资本合约’看待时,就人力资本产权特征与激励机制的关系来说,大学组织治理结构存在着潜在优化的可能。”[6]

众所周知,大学发源于中世纪的学者社团。学者们一旦“组团”,成为了学者行会,建立了大学这种高等教育组织,人力资本者必将个人的部分产权“让度”出来,听从“组织”安排,从而也就出现了人力资本产权与其所有者分离的状况。从某种程度上来说,大学存在的意义也正在于此,这也正是其优于个人办学的特点所在。事实上,无论是古代的孔子讲学,还是苏格拉底、柏拉图的讲学,最初的教育形式都是个人的。相比于大学这种组织行为,个人办学的不足也是显而易

见的,其最大的问题就是学者个人的管理成本过高,无法达到一定的规模经济。换句话说,个人办学的交易费用明显高于大学组织成本。故对大多数学者而言,其宁肯接受“组织”的某些约束,也愿意加入到大学之中,因为这样组织可以带来更大的个人收益。

能够带来组织上的更大收益,这是大学存在的经济学意义;但如何更好地发挥这种组织价值,则又是管理学的挑战。从19世纪普鲁士的改革家洪堡(Wilhelm von Humboldt)到20世纪美国教育家克拉克·科尔(Clark Kerr),之所以反复在探索现代大学模式,就是因为现代大学本身就是动态发展的,其永远指向于时代性。所以,人们常说大学的历史是悠久的,但现代大学制度永远都是创新的。现代大学制度的呼吁,正是人们渴望一种更加理性、更加成熟的大学制度。人类社会毕竟是理性的,至少是在追求理性。

现代大学管理的核心,在于人力资源管理。这是因为,创新是现代大学的灵魂,一所大学的创新能力,正是其核心竞争力所在。现代大学管理,实质就在竞争力的打造,其归根结底就是人力资源的充分开发。以创新精神来强调现代大学管理,这可以从企业成长理论中得到确证。该理论认为,企业发展的关键,源于企业的核心竞争力,这就是企业的智力资源。由于人力资本已经成为企业发展与价值增值的核心稀缺性资源,成为企业可持续发展的关键性因素,因此,能否以及如何激励人力资本就成为企业尤其是知识型企业成长与发展的关键问题。事实上,大学的资源,主要就在于物质资源与人力资源两大方面,并由物质资源推动人力资源,进而产生无形资产,从而提升大学的品牌力量。其产出关系如图1所示。

图1 大学资源与产出关系图

当然,这里所谈论的高校人力资本,指的是学者群体,而非少数的校长管理者(企业人力资本包括有经理层)。事实上,任何一所大学都试图开发其所拥有的人力,没有任何机构甘于养懒人。一切管理的最终目标,都是人力资源开发与激励。但问题就是,创新能力不是挤牛奶,也不是计件工作,它不是管理者简单地靠压榨手段所能凑效的。遗憾的是,当前有些高校领导好大喜功、急功近利,唯恐教师们出力不出工,往往制定一些较为严厉的管理办法。然而,如果不能真正激发教师们的创新热情,上有政策下有对策,热热闹闹一阵子,绝不可能培养出大师的。毕竟,创新属于艰苦的智力劳动,创新的灵感需要生活的激情,更需要坚忍不拔的意志。诚如马克思(Karl Marx)所言,“在科学上没有平坦的大道,只有不畏劳苦沿着陡峭山路攀登的人,才有希望达到光辉的顶点。”显然,人力资本者能力的发挥,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其个人的主观能动性。这就提出了一个问题,管理者需要营造什么样的环境方能最好地激发学者的创造力呢?换言之,学者需要什么样的条件才会最具有创造的冲动呢?人力资本不同于非人力资本之处,就在于人力资本需要激励。其中,最为有效、持久的激励,首先在于产权激励。人力资本产权关系不清,必然直接影响了现代大学制度的建立。所以,前剑桥大学副校长阿什比(Eric Ashby)曾言,“大学的兴旺与否,取决于其内部由谁控制”。[7]

现代产权理论认为,企业所有权事实上包含着剩余控制权,即企业签订契约时,由于无法合理预见未来所有可能的情况,以作出相应的权力和义务安排。阿尔钦(A.Alchian)等人的“团队生产”理论进一步提出,“人力资本的团队特征,也使得人力资本所有者存在对企业的依赖性,退出风险高,因而应当享有相应的收益。”[8]显然,谁掌握组织的剩余权,谁就是组织发展的最大受益者,可以享有更多的“超额利润”。根据现代企业理论,企业的本质为一系列契约的组合。然而,有形的确定性契约毕竟是有限的,鉴于人的有限理性等诸多风险因素,组织往往是在不完备契约基础上建立起来的。但是,到底谁能够掌握其剩余权呢?企业治理的研究表明,这就看双方的谈判能力了。掌握谈判主动权的一方,自然掌握了剩余权。[9]

人力资本的产权化,势必对传统“股东至上”的大学体制提出变革。这就意味着,人力资本产权观打破了传统的“资本雇佣劳动”观念,赋予人力资本者同等重要的管理地位,从而也为现代大学制度的探索提供了一条新的思路。人力资本产权的实质,就在于提供一种权力激励机制。产权经济学认为,产权制度是激励创新最根本、最持久的手段。其中的原理也就在于,其充分运用了人类自身的理性力量,通过发挥个人内在的积极性来实现个人福利和组织效益的双赢。应当看到,人力资本产权及其保护,现代企业治理已经有了很多的突破,如独立董事、职工持股计划等等。但

是,高校并非股份制公司那样的营利性组织,其管理模式显然并不直接适用于非营利性的大学。这的确是现代大学制度设计中人力资本产权理论运用上困难之处,同时也是该理论在大学管理中的魅力所在。

这也就是说,只要能够承认人力资本产权在大学的存在,那么,必然有其权利发挥的正当途径,问题的关键无非就是如何对待这种权利,乃至是否真正赋予其相应的权利地位而已。若从非盈利组织的角度来分析中国的现代大学,其虽然不存在企业中的“剩余”以及相应的“索取权”,但其作为权利组织的机构,依然是存在的。换句话说,现代大学无法像企业那样赋予人力资本产权者以相应“剩余索取权”。那么,有没有其他可以分享的权力激励呢?应当清楚的是,“剩余索取权”实质就在于一种激励机制的构建。如果我们认识到这种权力激励的根本特征,其中的启示就是深刻的。这也就是说,人力资本产权特征要求权利激励,能够适应这种权利激励特征的大学制度,正是现代大学制度的一种有效探索。其核心要点就在于,现代大学治理的组织框架中,必须增进人力资本产权者的权利地位,使人力资本产权者能够享有大学治理的一席之地。事实上,近些年来国外教育改革中的赋权增能(empower)思想,正是向教师赋权教育改革的新动向。通过放权所实施的权力激励,既体现了管理的人性化,更体现了管理的民主化。事实上,现代大学制度的设计核心,绝非仅仅是停留在教师聘任制的改革上。这是因为,其改革的理念依然是停留在“资本雇佣劳动”的传统管理思维,而难以内在激发人力资本产权者的权利地位。就高校学者群体而言,人力资本权力激励的一种基本方式,就是提供民主参与管理的机会。

重提大学的民主管理,这似乎是“新瓶装旧酒”,回到了问题的起点。但是,这里的民主,是指具有民主权力的现代民主方式。具体来说,民主管理的实质,就是民主决策,决策权掌握在民主化组织体中,如大学学者所组成的评议会或学术委员会等。实际上,蔡元培当年在北大首倡的大学评议会制度,正是赋予了其大学立法者的决策地位,这也就使得大学评议会具有了最高权力机构的性质。由于当前中国民主制度的不成熟,议而不决的生活会式民生似乎成为了民主的常见方式。不具有权力机制的民主制度,恰恰是中国民主改革难以深入推进的制度弊端。在不同的民主模式下,将民主方式与权力地位相联系的权力架构方式,与当下现实中的观念往往不符合。然而,这种权力性质的民主,恰恰是当前大学最需要发扬的,也是构建现代大学制度必须考虑的基本因素,也是当今从人力资本产权的角度深化民主权力认识的重要理论根据。

将权力化的民主机制赋予现代大学的人力资本产权者,即大学教授们,这不仅仅是一项经济学命题,而且也是教授治校精神的复归,与现代大学制度的精神更为契合。理解这二者的关系,还需要再破解一条常被中国人所误解的概念——教授治校。曾经,有些人将教授治校狭隘地理解为教授走向领导岗位,这显然是非常片面的。如同政治生活中的“人人当家作主”,并非每人都要作国家领导人。教授治校也并非是教授直接从事管理,其英文faculty governance,本意就是学者参与治理、民主管理的意思。

权力化的民主制度的实现,必须以相应的权力平台为实施条件,这也是现代大学制度建设的关键所在。当前一些大学所建立的学术委员会或者教授会,在一定程度上就体现了这种功能。但是,其功能作用还远远不够,其中有隐含着另外一个理论问题,这就是有关学术权力的界定问题。虽然近些年中国的大学管理增进了学术权力观念,设立了学术委员会,然而遗憾的是,对其理解却是非常狭窄的,通常将学术委员会的职能仅仅限定于直接关于学术问题的权力,所谓学术规划、毕业答辩等。试想,大学何谓?如果承认是一所学术组织,其所有事物都是围绕学术工作开展、服务的,包括人事、财务等,显然,这些问题不应剥夺学者的知情权。因此,人们也在呼吁,“学术权力应作广义的理解,是指学术事务管理的权力,不仅仅是教师和科研人员等学术人员所拥有和控制的权力。”[10]

真正推行并完善大学学者的民主决策,还必须矫治当前中国高校行政化问题。所谓行政化,无非行政部门权力过大的问题。那么,这种情况又是如何产生的呢?实际上,所谓行政,本意就是行使、执行政策。可事实上,行政部门政策频出,俨然成为了政策制定机关,其权力怎能不扩大化呢?所以,解决中国高校行政化问题的实质就在于决策权与行政权的分离。行政部门行政,而不再是政策制定者。权力合理分配,各归其所,这同时也是权力制衡的体现,是现代治理思想的核心。基于权力制衡的大学制度,体现了多元治理的思想,才是现代大学制度。这也就是说,一项高校政策的制定,首先要通过学者代表所组建的大学评议会表决。没有大学评议会通过的议案,不得提交党委会讨论。党委会根据国家教育政策和社会需求审议批准。党委会所批准的各项政策,交由校长组织行政部门具体落实。如此决策与执行有效分离,实现了民主决策

与权力制衡,体现的正是现代大学精神。因此,我们可以说,确立大学学者的立法地位,正是人力资本产权理论的发展必然,也是教授治校的大学传统复归,是解决中国大学行政化的必然选择。

人力资本产权激励下的教授治校与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相结合,这就是一种具有中国特色的现代大学制度。它既符合当今大学治理的改革方向,体现了人力资本产权者的权力地位,且又与中国的国情相结合,其组织结构可图示如下(图2)。[11]

图2 现代大学组织结构与权力关系图

[1]杨继国.人力资本产权:一个挑战公司制理论的命题[J].经济科学,2002(1).

[2]方竹兰.人力资本所有者拥有企业所有权是一个趋势[J].经济研究,1997(6).

[3][美]哈罗德·德姆塞茨.关于产权的理论[G]//[美]R·科斯,等.财产权利与制度变迁:产权学派与新制度学派译文集[M].上海:三联书店,1994:97.

[4]邬国梅.交易成本视角下的人力资本产权与公司治理[J].改革与战略,2005(5):98.

[5]赵普光.高校人力资本产权:归属、交易及其保障机制[J].中国行政管理,2008(04):95.

[6]康宁.人力资本产权在大学组织治理框架中的核心地位[J].高等教育研究,2005(1):27.

[7]博耶.大学:美国大学生的就读经验[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3.218.

[8]邱爽.产权、创新与经济增长[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09:181.

[9]邬国梅.交易成本视角下的人力资本产权与公司治理[J].改革与战略,2005(5):98.

[10]胡四能.学术权力与行政权力并非对称的概念:对学术权力与行政权力二分法的质疑[J].大学教育科学,2007(01):47.

[11]杨克瑞.教授治校,如何走出中国的道路[J].江苏高教,2012(04):13.

Property Rights of Human Capitaland Modern University System

YANG Ke-rui1,XIE Zuo-shi2

(1.Research Institute of Educational Economics and Administration,Shenyang Normal University, Shenyang 110034,China;2.Schoolof Economics and International Trade,Zhejiang University of Finance&Economics,Hangzhou 310018,Zhejiang,China)

Modern corporate governance highlights the incentive mechanism of human capital property rights,which provides valuable

for higher education institutions.The theory has changed the tradition of"shareholder first"concept,and has deepened the notion of faculty governance in higher education.The organizational innovation of university through the incentive mechanism of property rights realizes the balance of power among the leadership of the Party,the responsibility of university president and the democratic participation of scholars in university governance.As a new exploration of modern university governance embodying the notion of faculty governance,the theory of property rights of human capital may shed light on the establishmentofmodern university system with Chinese characteristics in the new era.

Property Rights of Human Capital;Incentive of Property Rights;Empower;Faculty Governance; Modern University System

2015-03-30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十二五”规划课题——中国高校产权制度变迁及绩效优化路径研究(BFA130037)

杨克瑞,1968年生,山东鄄城人,沈阳师范大学教育创业研究中心主任,教授,教育学博士;谢作诗,1966年生,四川省剑阁人,浙江财经大学经济与国际贸易学院教授,经济学博士。

猜你喜欢
产权权力大学
产权与永久居住权的较量
“留白”是个大学问
《大学》
48岁的她,跨越千里再读大学
大学求学的遗憾
不如叫《权力的儿戏》
共有产权房吹响集结号
对“小产权”房的认识与思考
权力的网络
与权力走得太近,终走向不归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