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啦啦操运动开展现状及发展策略研究①

2015-12-05 15:13郭虹浙江大学浙江杭州310058
当代体育科技 2015年12期
关键词:教练员运动体育

郭虹(浙江大学 浙江杭州 310058)

高校啦啦操运动开展现状及发展策略研究①

郭虹
(浙江大学浙江杭州310058)

摘 要:啦啦操运动起源于美国,至今已有100多年的历史。虽传入我国的时间较短,但以极快的发展速度迅速在高校中普及开来。目前,高校大学生群体已成为国内啦啦操运动的主力军,大学校园也已成为我国开展啦啦操运动的主基地,然而纵观高校啦啦操运动的开展现状,其发展形势相比其他国家还不够乐观。无论是高校师生对啦啦操运动的认知理念方面,还是啦啦操运动的训练保障、队员素质、竞赛制度等发展要素方面,都存在很多问题。针对这些问题,本文从创建高校啦啦操运动协会、创建优质运动员培养机制、整合资源、对啦啦操发展进行合理规划等方面提出了相应的解决策略,以期对啦啦操运动在高校中的开展有所帮助。

关键词:高校发展啦啦操运动训练

20世纪80年代,美国校园率先开展了啦啦操运动。啦啦操运动是一项集娱乐、体操、健身、舞蹈为一体的运动项目,具有刚柔并济、节奏感强、活力四射、动作干脆等鲜明地特点。啦啦操运动的应用范围极其广泛,上至奥运会、春晚等国际舞台的表演助威,下至商业活动演出,随处可见啦啦操运动的踪迹。啦啦操运动带给人们的不仅是一场视觉盛宴,更是一种精神力量的鼓舞、集体风貌的感染。啦啦操运动作为一种体育文化,如同夜空中的繁星点亮了大学校园的天空,给大学生的校园生活增添了一道亮丽的充满青春活力的风景线。为了推动啦啦操运动在高校中的开展与普及,应充分了解高校啦啦操运动的开展现状,并结合啦啦操运动在高校开展中存在的问题,探索出相应的解决策略。

1 高校啦啦操运动的发展概况

啦啦操运动在我国兴起的时间较短,其发展概况如下:2001年大体协(中国大学生健美操艺术体操协会)于广州市首次开展了大学生啦啦操比赛,在高校中反响极大,此次比赛标志着啦啦操在我国体育史开启了新的篇章;2004年广州体育学院开展了以“大学生健康活力”为主题的体育比赛,啦啦操运动也属于比赛项目之一,此次比赛完善了赛制规则,健全了比赛内容,意味着啦啦操运动发展水平又上升了一个台阶;2005年广州中山大学举办了啦啦操锦标赛,表现优秀的运动员可参加2006年于美国举行的世界啦啦操比赛,此次比赛意味着大学生啦啦操运动已走出国门,迈向世界,是中国高校啦啦操运动发展史上一个新的里程碑;2008年国家体育总局举办了“北京08年奥运会啦啦操现场表演选拔赛”,赛事极其精彩,规模极其壮大,对高校啦啦操运动的开展影响极大;2012年大体协开展了全国啦啦操锦标赛,表现优异的啦啦操运动员可赶赴伦敦为我国奥运健儿助威喝彩,之后的2013年与2014年,又分别开展了全国啦啦操大赛,使各高校的运动热情再次高涨。

2 啦啦操运动对高校学生的影响

2.1心理影响

啦啦操运动是一项富有激情与青春活力的体育项目,运动员在表演时始终面带微笑、动作干脆、慷锵有力,使得现场气氛十分欢乐、活跃,练习啦啦操对大学生的个性发展以及心理健康水平和自信心的提升都十分有益。

2.2生理影响

啦啦操运动可起到健身、增强运动能力的作用。啦啦操的成套内容包括技巧动作、舞蹈动作等,其中,抛接、托举、金字塔等技巧动作能够起到锻炼平衡能力、增强全身肌肉力量及提高敏锐能力的作用;翻腾动作和跳跃动作能够起到锻炼身体灵敏度、反应速度及弹跳力的作用;舞蹈动作和柔韧动作能够起到锻炼身体协调性、提高柔韧性的作用。

2.3对校园体育文化的影响

啦啦操具有为表演助兴、为比赛助威等作用,能够调动现场活动气氛,增强活动效果,丰富校园生活,对高校体育文化的发展极其有益。无论是开学典礼,还是运动会开幕式、学校周年庆等大型活动,均可通过啦啦操运动展现风采、调动氛围。通过啦啦操表演,能够吸引更多的学生主动参与比赛和表演,有效调动全体师生参加体育活动的积极性,增进老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间的友谊,也使啦啦操运动所具备的体育文化内涵显得更加深厚,体育精神更加积极向上。

3 高校啦啦操运动开展现状

3.1队员现状调查及分析

目前,啦啦操运动发展较快,但大多数高校仍处于起步阶段。在各类型啦啦操运动中,舞蹈啦啦操属于啦啦操运动的主要开展类型,参与人员多为女生,绝大多数男生则集中于技巧啦啦操,且参与人数也较少。调查显示,参与啦啦操运动的男生与女生比例为3:7,男生数量比女生明显要少。从年级结构来分析,在参与啦啦操的队员中,有20%为大一学生,48%为大二学生,23%为大三学生,仅有9%为大四学生。大一学生初入校园,对啦啦操并不熟悉,大部分经验较少或没有经验;大二、大三学生对啦啦操有所了解,这为啦啦操的选拔、培训提供了有利局面;大四学生面临升学、踏入社会等压力,对集体活动的参与热情较低。

3.2教练员现状调查及分析

从年龄结构来分析,教练员年龄多集中于30~40岁;从性别结构来分析,女性教练员占70%左右,男性教练员占30%左右,男女差异较大;从学历方面来分析,教练员的学历多为本科、研究生,对训练及科研水平的提升十分有利;从专业知识结构来分析,大多数教练员具有一定的舞蹈、健美操知识,在选定素材、配备音乐、编排动作等方面具备相应的能力,但就当前的发展状况来看,这几方面的能力仍需提升;从参加培训方面来分析,由于经费欠缺、认知程度较低、缺乏带队经验等原因,导致教练员外出参加培训受阻,从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教练员水平的提升。

3.3啦啦操队的训练状况分析

从物质基础方面来分析,教练员待遇、教学硬件设施等均属于物质基础的范畴,啦啦操课程教学包括课堂训练、大众体育活动及大型比赛训练三大模块,其中任何一个模块的完成都离不开资金的支持。但就当前的状况来看,仍有50%左右的啦啦操运动队缺乏基本的训练场馆,还有将近10%的啦啦操运动队基础设施不足。此外,在啦啦操运动员训练期间,缺乏相应的补助,主要以学分来激励队员。从训练模式来分析,8%的运动队采取“长期训练、赛前集

训”的训练模式,将近55%的运动队采取“断断续续、赛前集训”的训练模式,还有近37%的运动队平时不训练,采取“赛前临时集训”的训练模式。

4 高校啦啦操运动在开展中存在的问题

虽然高校啦啦操运动发展较快,但也存在着诸多问题,具体如下:(1)高校师生对啦啦操的认知程度较低。大部分领导及师生并不了解真正的啦啦操,对啦啦操运动开展的配合力度、重视力度较低;(2)啦啦操运动训练缺乏整体性、系统性及物质保障。在啦啦操运动训练中,绝大部分啦啦操队存在“断断续续、赛前集训”的情况,导致啦啦操运动开展效果较差。另外,由于缺乏一定的物质基础,导致啦啦操训练无法有效开展;(3)队员综合素质仍需提升。大部分队员的底子较差,并对相关理论知识与技巧要领的掌握不够牢固;(4)啦啦操运动竞赛制度不健全。从以往的啦啦操选拔赛中可以发现,在项目设置方面,并未按照参赛类别设置竞赛项目;(5)各子项目发展不均衡。舞蹈啦啦操的街舞和自由舞蹈项目参赛队伍相对较少,技巧啦啦操五人和双人项目参加队伍也相对较少;(6)啦啦操理论教材和相关研究欠缺。教学课程大多借鉴其他先进地区的理论教材,很少结合自身情况进行针对性的研究。

5 高校啦啦操运动发展策略分析

5.1相关领导应加强对高校啦啦操运动的重视

啦啦操运动的科学发展离不开高校相关政策的支持,为了推动啦啦操运动沿正确的方向发展和迈进,相关领导应加强对啦啦操运动的重视,积极推广、宣传啦啦操运动,加大经费投入,逐步改善啦啦操运动队的教学、训练条件,使啦啦操运动在高校中得到更好的发展与普及。

5.2创建高校啦啦操运动协会,充分发挥协会的积极作用

5.2.1定期举办比赛,加大宣传力度

定期举办啦啦操比赛,扩大群众基础,提升啦啦操运动在大众中的影响力度,为啦啦操运动的繁荣发展提供强大支持和保障。待赛事发展较为成熟后,由协会牵头与企业合作举行啦啦操比赛,挖掘啦啦操的市场潜力,推动啦啦操的市场化运作,创办更多的大型特色啦啦操赛事及活动。

5.2.2健全竞赛机制,扩大赛事规模

目前在赛事制定方面,舞蹈啦啦操仍为主要项目。为了促进啦啦操在高校中的顺利普及,应积极创造条件,使舞蹈啦啦操与技巧啦啦操能够同时发展,健全竞赛机制,提升比赛的精彩程度。最后,应选择较大的比赛场地,争取在观众较多、空间较大的体育场馆举办,从而扩大队员及观众规模。

5.2.3举办精彩、高质量的竞赛活动

高质量的竞赛活动是指能够令组织人员、参赛人员、观众人员及广告赞助商等各方人士都感到满意的赛事。

5.2.4加强与各地区的交流及合作

当前,啦啦操运动在我国高校中的开展仍不平衡。应借鉴先进单位经验,加强与各先进地区的交流与合作,深入啦啦操运动发展较为成熟的地区请教、学习,或聘请专业人员莅临本校进行指导,从而取其精华,促进本校啦啦操运动取得快速发展。

5.3创建优质运动员培养机制

为了促进运动员素质的提升,应建立专门的培训机制,加强对优质运动员的栽培与教育。优化啦啦操培训物质基础,改善教练员待遇,从而激发其参与啦啦操培训工作的积极性。其次,选拔综合素质较好的啦啦操运动员进行专业培养与指导,使其熟悉掌握啦啦操技术要领、动作规则与竞赛评分准则,从而带领更多有共同兴趣爱好的学生参队,以促进啦啦操运动于高校中的开展与普及。

5.4整合资源,优化啦啦操运动的开展条件

所谓整合资源即对所拥有资源进行整合,已达到为我所用的目的。(1)共享型整合。各高校间应加强合作,实现资源共享,可将本校所拥有的体育资源对外开放,使其他学校的学生也能够利用现有的设施资源进行训练。通过整合资源,优化啦啦操运动的开展条件,为广大高校的啦啦操队员提供更加优质的训练环境及更为齐全的训练设施。(2)联盟型整合。高校可根据自身实力,选择实力与自己相当或优于自己的高校进行联盟,共同投资,为双方学校啦啦操运动的有效开展提供必要的条件及平台。(3)平台型整合。将啦啦操运动以一种商业模式进行运营,从而吸引相关企业或广告商等参与其中,各取所需,从中获取收益。通过对各种资源整合模式的实施,一方面可促进高校本身啦啦操运动的发展,增强高校实力;另一方面也可实现一定的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

6 结语

目前,啦啦操运动在高校中开展的如火如荼,它对高校学生的心理、生理及高校体育文化均有着极其重要的影响,但由于缺乏物质保障、队员综合素质较差等诸多问题的存在,导致啦啦操运动发展现状并不乐观。为此高校应采取多种措施,为啦啦操运动的发展提供有利契机,将高校啦啦操运动推上一个新的台阶。

参考文献

[1]方奇,周建社.国际接轨背景下中国啦啦操运动的发展研究[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14(5):128-132.

[2]时倩.舞蹈啦啦操锻炼对女大学生睡眠质量的干预研究[J].现代预防医学,2013,40(16):3066-3067.

[3]王慧莉.大学啦啦操体育文化研究[J].武汉体育学院学报,2013,47(3):96-100.

[4]杨念恩,李世昌,周燕,等.优秀竞技健美操和啦啦操运动员16PF常模及特征分析[J].成都体育学院学报,2013,39(3):65-68.

[5]邱建钢.我国啦啦操项目市场化推广策略研究——以“全国啦啦操规定套路”推广为例[J].西安体育学院学报,2012,29(6):696-698.

作者简介:①郭虹(1986—),女,助教,硕士,研究方向:健美操、啦啦操教学与训练。

中图分类号:G83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2813(2015)04(c)-0143-02

猜你喜欢
教练员运动体育
论足球教练员的角色定位
论高水平教练员教育培训的“学习投入
体育教练员面临的新挑战
不正经运动范
我们的“体育梦”
教练员的执教艺术
古代都做什么运动
疯狂的运动
体育一家人
体育一家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