炎性标记物对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早期生存状况的影响

2015-12-24 02:14罗涛
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 2015年20期
关键词:炎性缺血性脑梗死

炎性标记物对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早期生存状况的影响

罗涛

安徽天长市人民医院内一科天长239300

【摘要】目的探讨炎性标记物对急性缺血性卒中(acute ischemic stroke,AIS)患者早期生存状况的影响。方法选取400例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为研究对象,检测基质金属蛋白酶9 (matrix metalloproteinase 9,MMP-9)、高敏C 反应蛋白(hs-CRP)、B 型利钠肽(B-typenatriuretic peptide, BNP)、纤维蛋白原(FIB)水平、S100B蛋白(S-100) 、白细胞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和D-二聚体(D-dimer, DD)水平并进行随访,采用CoX 回归进行单因素分析和逐步回归多因素分析,探究各指标对AIS预后的影响。结果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年龄和性别对AIS 预后无影响(P>0.05);多因素CoX 逐步回归分析结果显示,MMP-9、hs-CR、IL-6、S-100、TNF-α是AIS 预后的危险因素(P<0.05)。结论MMP-9、hs-CR、S-100、IL-6、TNF-α可能是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早期预后不良的独立危险因素。

【关键词】急性缺血性卒中;MMP-9;hs-CRP;IL-6;TNF-α;危险因素

【中图分类号】R743.33

本文通过评价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的血清IL-6、TNF-α和hs-CRP等炎性因子水平变化,探讨血清炎性因子在急性缺血性卒中病情严重程度、早期生存状况的临床意义,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选取2012-06—2014-06我院收治的400例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为研究对象,男220例,女180例;年龄47~80岁,平均(60.5±10.4)岁。所有病例均符合中国急性缺血性脑卒中诊治指南(2010)制定的诊断标准,并经头部CT或MRI证实;发病24 h内入院;排除其他感染或合并呼吸系统等疾病;均经院医学伦理委员会批准,患者或家属均签署知情同意书。

1.2方法收集患者的一般资料,包括姓名、性别、年龄、入院时意识情况等。采用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ational Institutes of Health Stroke Scale,NIHSS)于患者入院时进行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所有患者入院后空腹12 h,抽取静脉血10 mL,放置30 min后离心取血清,IL-6和TNF-α检测采用双抗体夹心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血清hs-CRP应用德国BAYER 1650全自动生化分析仪采用颗粒增强免疫透射比浊法进行测定。MMP-9、BNP 和S-100采用全自动免疫分析仪(Hitachi 7060 AutomaticAnaiyzer)检测。

1.3随访以患者入院为起点,随访截至时间2014-07,至患者死亡、失访或最后一次随访时间为终点,患者预后评价采用MRS评分(modified Rankin scale),分为预后良好(0~2分)和预后不良(3~5分及死亡)。

1.4统计学方法应用SPSS 16.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处理,采用Kapian-Meier 生存分析法分析生存率,采用CoX 回归分析进行单因素分析和CoX 逐步回归法进行多因素分析判断各指标对AIS预后的影响,以P<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生存情况至随访终止时,共死亡78例(19.5%),其中缺血性脑卒中68例,其他原因10例;中位生存时间为44.47个月;患者1 a生存率为89.7%,2 a生存率为80.5%;生存曲线在1个月内下降趋势较为剧烈,缺血性脑卒中1月内死亡较多,以后逐渐变得平坦。见图1。

图1 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Kaplan-Meier生存曲线

2.2炎性标记物对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早期生存状况的单因素COX 回归分析单因素CoX 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年龄、性别和AIS无显著相关性(P>0.05);而MMP-9、BNP、FIB、S-100 、IL-6、hs-CRP、DD、TNF-α与AIS的预后均具有显著相关性 (P<0.05)。见表1。

表1 炎性标记物对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

2.3炎性标记物对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早期生存状况的多因素逐步COX回归分析结果多因素逐步COX回归分析结果显示MMP-9、hs-CR、纤维蛋白原(Fib)水平、cTnT、IL-6、TNF-α是AIS 预后的危险因素(P<0.05)。见表2。

3讨论

急性缺血性卒中是临床比较常见的脑血管疾病,是严重危害生命和健康的常见病之一,世界卫生组织预测卒中患者在未来25 a内仍呈现出不断增长的趋势[1]。动脉粥样硬化是导致急性缺血性卒中主要病理基础,而动脉粥样硬化是一种炎症性疾病,具有慢性炎症反应特征的病理过程,因此有针对性地进行炎性标记物检测,对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早期预后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有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的生存情况,研究报道有一定差异。本研究患者1 a生存率为89.7%,2 d生存率为80.5%;生存曲线在1个月内下降趋势较为剧烈,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1个月内死亡较多,尤其以病后15 d~1个月下降幅度最大,以后逐渐变得平坦。Modrego等[2]研究结果显示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 1 a和 5 a累计病死率分别为 30%和48%;而刘新锋等[3]研究报道,首发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一年生存率为 86.4%。研究结果的差异可能与患者、种族不同或研究基础不同有关。

本研究表明,CoX单因素分析和逐步回归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年龄和性别对AIS 预后无影响(P>0.05); MMP-9、hs-CR、IL-6、S-100、TNF-α是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早期预后不良的独立危险因素 (P<0.05)。hs-CR是炎症急性期反应的一种标志因子,其机制使炎症反应时CRP的含量增加,激活补体系统,从而产生大量的代谢产物,进而导致脑血管内膜的损伤,使动脉粥样硬化,最终导致脑梗死和脑出血,已成为脑血管病的一项非特异性的预测指标。卒中急性期hs-CRP的升高常常预示着较差的预后,和死亡及心血管并发症密切相关。袁薇等[4]研究发现,急性缺血性卒中死亡患者与存活者相比,hs-CRP浓度更高(P=0.002)。Rehman A等[5]通过研究亦发现hs-CRP水平与急性缺血性卒中和预后有明显相关性,对hs-CRP水平较高的患者应加强临床监测和必要的干预措施,能够更有效改善急性脑梗死患者的预后,具有一定的临床应用价值。S-1OO蛋白在细胞增殖、能量代谢及细胞凋亡中发挥重要作用,其水平高低可有助于脑血管病的诊断、评价疗效及判断预后。研究发现,S-1OO蛋白在缺血性卒中发病12~24 h内逐渐增高,其水平与卒中转归存在显著相关性[6]。血清IL-6其主要的作用是介导炎性反应,参与免疫调节,其水平升高与脑卒中严重程度和患者预后具有显著相关性。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血清中IL-6水平显著高于正常人,与脑卒中预后及6个月的死亡显著相关,且与脑梗死面积存在一定的关系[7]。TNF-α亦是参与脑卒中炎症反应的一种重要炎性因子。是机体炎症和免疫应答的重要调节因子,在脑缺血的早期可加重缺血性脑损伤。研究发现[8],病人血清中的TNF-Cl水平在脑缺血后明显升高。正常脑组织中MMP-9检测不到,但急性缺血性卒中后其水平显著增高。研究提示,MMP-9水平与卒中严重程度及神经功能转归等呈线性相关,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血清MMP-9增高是3个月时转归不良的独立预测因素(OR=1.01,95%CI:1.00~1.01,P<0.000 1)[9]。

综上所述,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期MMP-9、hs-CR、S-100、IL-6、TNF-α表达变化可以反映梗死灶体积和神经功能缺损程度,结合炎性标记物等相关指标共同评价,有助于评价缺血性卒中的严重程度、提高早期预后的精确性,有利于及时采取针对性干预措施,改善患者预后,降低病死率。

表2 炎性标记物对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早期生存状况的多因素逐步COX回归分析结果

4参考文献

[1]庞丹凤.动脉硬化性脑梗死与同型半胱氨酸、超敏C反应蛋白与尿酸水平变化的相关性[J].国际检验医学杂志,2012,33(11):1 377-1 379.

[2]蔡荣.青年脑梗死危险因素及病因分析[J].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2013,16(11):17-18.

[3]王艳,刘国荣,安雅臣,等.炎性标记物对急性脑梗死早期预后的影响[J].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2014,16(1):66-68.

[4]袁薇,付娜娜,石正洪.缺血性脑卒中TOAST病因分型危险因素及短期预后分析[J].中风与神经疾病杂志,2014,31(1):53-56.

[5]Rehman A,Leibowitz A,Yamamoto N,et al.Angiotensin type 2 receptor agonist compound 21 reduces vascular injury and myocardial fibrosis in stroke-prone spontaneously hypertensive rats[J].Hypertension,2012,59(2):291-299.

[6]梁恒,韩江全,李继中,等.MMP-9、hs-CRP、BNP、S-100和DD对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预后的影响[J].中国医药导报,2012,9(23):22-23.

[7]Zhou K,Zhao R,Geng Z,et al.Association between B-group vitamins and venous thrombosis: systematic review and meta-analysis of epidemiological studies[J].Journal of Thrombosis and Thrombolysis,2012,34(4):459-467.

[8]黄国孟,侯健民,卢建华.急性缺血性脑卒中发病及预后与血尿酸水平的关系分析[J].医学理论与实践,2013,26(23):3 120-3 121.

[9]卓文燕,杨建豪,解立烨,等.首次脑梗死患者血浆MMP-9随访研究[J].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2011,14(13):18-20.

(收稿2014-10-06)

猜你喜欢
炎性缺血性脑梗死
炎性及心肌纤维化相关标志物在心力衰竭中的研究进展
基于“乙癸同源”理论辨治股骨头缺血性坏死
针灸在脑梗死康复治疗中的应用
64排CT在脑梗死早期诊断中的应用及影像学特征分析
中西医结合治疗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的体会
杜蛭丸对急性缺血性卒中的临床疗效观察
针灸在缺血性视神经病变应用
磁共振弥散加权成像对急性脑梗死的诊断作用探讨
炎性因子在阿尔茨海默病发病机制中的作用
仙鹿活骨丸治疗股骨头缺血性坏死的实验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