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同治陕西回民事变的影响

2016-01-11 09:26符晓洁
关键词:同治陕西影响

【历史文化研究】

试论同治陕西回民事变的影响

符晓洁

(陕西师范大学 西北历史环境与经济社会发展研究院,西安710062)

摘要:同治回民事变是近代史上的重要事件,也是学术界研究热点之一。同治陕西回民事变造成人口大量死亡,市场萧条、市镇衰落,阻碍了社会经济的发展,大量书院、义学被毁,教育文化发展举步维艰,给陕西社会发展造成了很大的影响。

关键词:同治;陕西;回民事变;影响

收稿日期:2014-11-08

作者简介:符晓洁(1989—),陕西宝鸡人,陕西师范大学西北历史环境与经济社会发展研究院研究生,主要从事历史人文地理研究。

中图分类号:K249

文章编号:1008-777X(2015)01-0025-05

文献标志码:A

清朝同治年间(1862—1874)的陕西回民事变是陕西近代历史上的一个重要事件。该事件历时久、涉及面广,对陕西历史发展影响深远。

同治元年太平军入陕,极大鼓舞了回族人民的反清热情。四月,前往刘峪口(在今华县南)防堵太平军的回勇听闻太平军逼近,纷纷溃逃,沿途经过华州小张村,与当地村民因购买竹子问题发生冲突,村民杀死两名回勇,回勇不服,赴州控诉。知州濮公垚偏袒汉民并言:“回伤汉民以一抵十,汉伤回民以十抵一”,[1]激起回民怨沸。清政府恐回民伺机发动叛乱,派陕西团练大臣张芾到各地招募兵勇组织团练。四月二十四日,团练声称华州秦家滩回民造反,放火烧毁秦家滩并剿洗了当地回民,之后又到处散发传单“陕西不留回,天意灭回,必将回民歼除净尽,回房烧毁不留”,[2]煽动屠杀回民,激起回民事变。五月,张芾赴临潼县仓头镇对回民进行抚谕被杀,朝廷以回民攻城戕官,劫留官绅,已属叛逆行为,决定派兵入陕镇压,各地地主团练与官兵一起疯狂屠杀回民,回民纷纷起来抗争,起义烽火自东向西,蔓延到了西、同、凤三府大部分州县,相继起义的州县有咸长两县,省城东路的蓝田、临潼,北路的高陵、富平、蒲城、泾阳、三原、同官,西路的咸阳、兴平、户县、乾州、邠州、礼泉、凤翔、宝鸡等地。在清政府的镇压下,陕西回民起义中心由陕西转移到甘肃,陕西回民起义转入低潮。这场回民事变对陕西人口、社会经济、文化教育等方面的发展产生了很大的影响。

一、人口大量死亡

同治回民事变的战火几乎蔓延到整个陕西,战争最直接的影响就是人口的锐减。曹树基《中国人口史》中认为,在同治初年开始的回、汉冲突及以后的回民与清政府军队的战争中,关中人口损失了大约45.8%,关中以西地区大约为23.3%,陕南地区大约为26%,陕北地区情况不明。[3]陕西人口数量在这一时期出现了急剧下降。

(一)回汉互相屠杀

回民事变期间发生了众多回汉间屠城、屠村、屠堡事件,大量回汉人民死亡,尤其回族人口大量减少。

凤翔府位于陕西西部。回民事变前城内回民“共四十八家”,[4]273汉回之间素不相能。同州等地回变后凤翔回民蠢蠢欲动,同治元年八月四日,凤翔回民相继起事;七日,地主团练担心城内外回民勾结,遂剿杀城内回民,将“城内回洗尽”,[4]274地主团练的疯狂剿杀使得凤翔城内无回民。

三原县位于关中平原北部,交通位置优越,是著名市镇。回民事变前“三原城内回民数百家”,[5]277事变后城内几乎已无回民,大多被杀,幸免者多逃亡外地谋生。《关陇思危录》载:“五月二十六日,团目宋成金带团入城,……先杀城内之回,以除内患。回民知觉,以命相抵,巷战四时,回势不支,惟武举刚鞭鸣逃脱,其余搜杀净尽……惟留回民安九成一家。”[6]

泾阳县城位于关中平原北部,为南北货物转运枢纽。同治元年拔贡徐正谊率乡勇团练将泾阳城内北极宫一带的百余家回民杀尽;五月十八日,“武生靳殿魁率城乡团勇搜杀城内回民,仅留廪生铁果”;[7]288泾阳城内回民除了出逃者皆被杀害。

除了城内回民被屠杀外,凡战争所涉及回回村堡杀戮也十分惨烈。如户县回村灰渠村、庞家村,“自回匪倡乱多年……至今回民绝迹于户,汉人之外,无他种族”。[8]至此户县不再有回民。同官县韩家原“同治回变前有回民数家,变后无复存者”。[9]西安城郊西铺上、皂河村、北石桥、老鸦寨、曹里村、八家滩、河湾里、叶塚等二三十处回村都被梅景堂、石仓带领团练剿洗,只有很少人逃出。这种屠杀不仅导致大量回族人口死亡,而且使众多回村、回堡消失,即使未被屠村者,也有大量无辜百姓被杀。

与此同时,汉族人口损失也很惨重。事变后回民军所到之处,汉族人民也不能幸免于难。如六年四月,“回匪寇安塞,遂陷城,邑人多死之”,[10]死者皆为汉人;泾阳县“贼由城东北角麻虎巷攀城而登,绅民男妇死者七万余人”,[7]270几乎全为汉人;大荔县沙苑回民事变后,“沙苑之中汉民,孑遗寥寥,村落皆瓦砾场”;[11]498西安城郊六村堡原是一个富裕的汉民村庄,居民有万余人,回民事变后又有数千汉民到六村堡避难,元年六月二十五日晚回民军攻破六村堡,将“堡中万余人,屠戮殆尽”;[12]元年七月回民军攻破礼泉县南晏村,“凡客主男女击回阵亡,骂回遇害及老稚死者约六百余人”;[13]凤翔府贾村原为凤、宝、汧、陇屏藩,回民事变以来“八属绅民多徙于此”,[14]239二年三月二十六日回民军攻破贾村原后,“十万生灵,肝脑涂地,惨何忍言”。[14]240

这种回汉间相互屠杀事件在史志中屡见不鲜,造成大量回汉人口的死亡,尤其是回族人口的死亡。除了相互屠杀死亡外,战场上死亡的人口更是不计其数。

(二)瘟疫、饥荒及其他原因的人口死亡

除了战争导致大量回汉人口死亡外,饥饿、疾病等等也是这一时期陕西人口锐减的原因。回民事变期间,陕西各地不同程度地发生了瘟疫,造成大量回汉人口死亡。根据袁林的不完全统计,同治二年(1863)至同治三年(1864),蓝田、三原、乾州三地发生了瘟疫,导致大量人口死亡。如同治二年二月,蓝田“大瘟”,[15]227七月“大疫”;[15]229同治二年,三原“大疫,伤人无算”;[5]568同治三年,乾州“城内霍乱大行,死者数千人”。[16]除了此三地外,同治二年,西安灞桥“四城营盘,瘟疫盛行,死者日数十人”;[17]139同治三年,凤翔“城闭日久,秽积满衢,自夏徂秋,疫疠大作,死亡甚多,至有全家无一生者”。[14]244饥荒也导致了大量人口死亡。战争期间,百姓流离失所,庄稼荒废,米麦价格飞涨,百姓无粮食充饥,因饥荒死亡者众多。根据袁林的不完全统计,同治三年(1868)至同治七年(1864)凤县、华县、兴平、麟游、铜川、柞水、蓝田、勉县发生了饥荒,导致大量人口死亡。如同治三年,凤县“兵燹后饥馑,因之斗米价值二千五六百文”;[18]404同治七年,兴平“大饥,斗米钱八千”;[19]543麟游“麦价腾贵,死相枕藉”;[20]260铜川“大饥,斗麦七千”。[9]另外,战争期间发生的自然灾害以及战争中不少的自杀事件也使许多人丧生。同治四年正月,三原“大风雪,难民多冻死者”;[5]568同治六年六月,华州“招水大发,漂溺人民,不可胜记”;[5]120同治九年二月,回军焚掠大荔铁钢寨,寨破,“妇女投井死者四十余人”。[21]492

总之,回民事变期间发生的回汉冲突、回汉战争、瘟疫、饥荒及其他原因导致陕西人口在这一时期大幅度锐减。据赵文林、谢淑君推算,陕西人口从1861年到1874年减少了四百二十多万。以后又缓慢恢复,但直到清末都没有恢复到1861年的水平。[22]

二、对市场、市镇的影响——以三原、泾阳为例

(一)三原县

三原县位于关中平原北部,交通位置优越,“其与附近各县城之间,可谓四通八达”,[23]45且三原县还是陕西通往西北地区的交通枢纽。三原县市镇除县城外,还有“陂西镇、西阳镇、王店镇、大程镇、长坳镇、楼底镇、陵前镇、洪水镇、马额镇”。[24]回民事变前,市镇数量又增加了不少。元年五月十九日,回军“焚掠县东陂镇及各村堡”;[5]553二十日,“焚掠大程、王店两镇”;[5]553八月二十五六数日,“贼由东乡焚掠东北原陵前镇一带”;[5]554二年三月,又窜北原马额、洪水等镇,杀伤尤惨;事变后,上述“诸镇,俱被火毁”,[5]564可见回民事变给三原县市镇造成了巨大的破坏。

但是三原县的商业经济发展并未因此而一蹶不振,同治以后三原县商业发展又出现一次高潮。[25]回民事变后,三原县城外的乡镇转向到了三原县城内,对城内市场的恢复起到促进作用。回民事变使陕西关中各县都遭受到不同程度的破坏,泾阳县破坏严重,泾阳县的商人纷纷迁徙到三原,对三原县商业的繁荣也起了促进作用,“布商徙居于原,各商多从之,由是地益繁盛”。[26]光绪六年(1880),大程、西阳、马额先后恢复集镇,民国七年(1918),陂西镇恢复,民国三十三年(1944),陵前镇恢复。民国初年,政府开始禁止关中各地种植烟草,三原县将种烟草之地改种棉花,“三原即为采买批发(棉花)之市场”。[23]45三原县药行的繁荣也是非常引人注目的,“自北极宫街至东渠岸街一带,满目皆为药材店,……大号五五六家,小号三四十家,一年间买卖之总额,约为二十万两之谱。”[23]45此外,除了花行、药店之外,城内布店、京货店、粟店等皆呈现出生机勃勃的景象,三原县成为了陕西渭北商业中心。三原县城内店铺栉比,贸易繁盛,市场呈现出一片欣欣向荣之势。三原县金融机构也很发达,而且人民生活水平较其他地方要高。

虽然同治回民事变给三原县的市场、市镇发展带来了破坏,但回民事变以后,三原县因其优越的交通位置、泾阳县等地商业活动向三原县的转移及其自身商业经济的发展,在光绪、民国时期,三原县的市场、市镇得到了很好的恢复且比之前更加兴旺。

(二)泾阳县

泾阳县位于关中平原北部,与西安府、三原县相邻,为南北水陆码头。明清时期是湖南茶叶、兰州烟草、甘肃宁夏皮货集散地。“该县在清代同治年间,即有票号十余家,钱店二十余家,每月起解金标除西安、三原外,均以其间为周转调拨之柜址”,[27]可见当时泾阳县贸易十分繁荣,回民事变泾阳城被攻破,城内焚杀惨烈,给商业发展带来了破坏。明清时期泾阳县皮货加工业就已非常发达,至咸丰年间,特别是回民起义之前达到顶峰。[28]回民事变许多皮货加工作坊被毁,人口锐减,从事皮货加工的工人减少,泾阳县的皮货加工业急剧衰落,皮货市场较回民事变前冷清。而且回民事变后,泾阳县的许多大商号及其他商业活动外移到三原、咸阳、西安等地,“嗣以兵燹,农业破产,商业凋敝,几无市面,其仅能杂击金融周转至菸茶棉三种商业,又移于三原”。[27]回民事变给泾阳县商业发展带来了毁灭性的的打击。到宣统时期,泾阳县经济凋敝状况尚未恢复。

回民事变引发的战争给社会经济带来的负面影响,阻碍了社会生产力的发展,使大量市场、市镇遭到破坏。但值得我们注意的是,同样遭到破坏的市场、市镇,各自的恢复情况又是不相同的。光绪、民国时期三原县市场、市镇发展不仅得到了很好的恢复,而且较同治时期又有所发展,但对泾阳县而言,回民事变的打击却是毁灭性的,其市场贸易以后都未能恢复。此种例子在陕西其他市场、市镇中也有存在,在此不再一一叙述。

三、书院、义学被毁

回民事变期间,社会动荡不安,部分书院被迫停学,战争使大量书院遭到破坏甚至有的被彻底被焚毁。本文以方志史料为基础整理出了同治回民事变陕西书院遭破坏的情况。(见表1)与此同时,义学被毁或荒废者也属常见,如同治回民事变前,渭南县朝黄培在仓渡兰家、仓渡马家、乜家滩、杨家滩、双井禹家、七岔口李家、铁李家、乔店马家、杜化镇舍家寨,共设有义学十处,专门导化回民,“同治元年,经回乱,皆废”;[29]259大荔县义学经过回民事变,“见前志者,今惟府治左羌白镇成家莊存,余皆俱废”。[21]254回民事变期间,经济的破坏使文化教育事业失去了维系其发展的经济支柱,加上教育设施各方面遭毁,在这种环境之下,社会文化教育事业的发展举步维艰。

表1 同治回民事变书院破坏情况一览表

猜你喜欢
同治陕西影响
是什么影响了滑动摩擦力的大小
陕西自贸区这四年
Shajiabang:picturesque water town in heaven
省委定调陕西“十四五”
毓庆宫在乾隆、嘉庆、同治三帝心中掀起的波澜
四水同治
中国官窑瓷器的最后辉煌:“同治大婚瓷”究竟多奢华
吕梁市岚县:“五水”同治,打造良好生态水环境
砥砺奋进的五年
——喜迎十九大 追赶超越在陕西
没错,痛经有时也会影响怀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