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高职院校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

2016-01-11 09:17杨彩霞,张婧,吴峻
关键词:大学生创业结论高职院校

【教育教学研究】

浅析高职院校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

杨彩霞,张婧,吴峻,赵永刚,宫先成

(宝鸡职业技术学院 招生就业处,陕西 宝鸡721013)

摘要:高职院校要从根本上解决大学生就业难题和提高就业竞争力,除了创新现有人才使用和评价机制外,必须更新就业观念,增强创业意识,大力培养创业能力,实现高职院校大学生由被动就业真正转变为自主创业。高职院校要引导大学生转变观念,树立创业信心,实现自我价值;同时要紧跟市场,积极培养学生创业能力和综合素质;还必须开展渗透教育,探索构建新型创业能力培养模式

关键词:高职院校;大学生创业;分析;结论

收稿日期:2014-11-08

基金项目:2013年陕西省高等职业教育教学改革研究项目:高职院校学生创新创业教育实践模式研究(13Z51)

作者简介:杨彩霞(1962—),女,河南洛阳人,宝鸡职业技术学院招生就业处副教授,主要从事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研究。

中图分类号:G647.38

文章编号:1008-777X(2015)01-0103-04

文献标志码:A

当前,大学生就业形势日趋严峻,高职院校更是首当其冲。高职院校要从根本上解决大学生就业难题和提高就业竞争力,除了创新现有人才使用和评价机制外,必须更新就业观念,增强创业意识,大力培养创业能力,实现高职院校大学生由被动就业真正转变为自主创业。那么目前高职大学生的就业与创业现状如何?高职学生对就业和创业的认识和期望怎样?他们在创业方面的知识、能力和素质准备如何?带着这些问题,我们课题组在地市职业技术学院(工学、医学、农学、经济、管理、教育等六大学科)的在校大学生中间进行了有关创业意识和创业教育情况的问卷调查,聆听有关学生的创业呼声,并设计了一份“高职院校大学生创业意识及创业教育情况调查问卷”,通过调查,基本掌握了高职院校大学生的创业能力状况,归纳了影响学生创业的因素及迫切需要学校提供的帮助,并提出加强创业能力培养的对策与建议。调查报告如下:

一、调查基本情况

(一)调查目的

本课题通过对职业技术学院在校高职大学生的抽样调查,基本掌握了在校及即将毕业的大学生的创业能力状况,归纳影响学生创业的因素和创业能力的现状,并就此相应提出加强创业能力培养的对策与建议,为培养学生创新创业能力提供参考依据。

(二)调查内容

为了做好高职院校大学生创业意识及创业能力现状的调查工作,课题组设计了一份调查问卷,由18个问题组成,分为四大部分: 个人基本信息及家庭情况、创业意识与需求情况、创业教育情况、对创业需要学校提供的帮助以及创业实践可行性建议。

(三)调查对象

本调查于2014年初进行,课题组在借鉴以往研究成果的基础上,随机抽样对职业技术学院三个年级段的在校学生及部分毕业生的创业意识及创业教育状况进行调查,涉及有工学、医学、农学、经济、管理、教育等六大学科30多个专业。共发放调查问卷1 000份,回收991份,有效回收率99.1%。实际调查样本的构成情况参见图1。

(四)研究路径

第一步, 课题组设计一份调查问卷,以开放式调查的方法编写一些有关大学生创业能力的问题,并对收集来的问题条目进行归纳整理,然后将问题编制成问卷进行调查。第二步, 课题组对所调查对象进行问卷调查。发放问卷1 000份,涉及不同性别、学历、年级与类型的学生,使得抽样调查具有一定的合理性和较强的科学性。第三步, 用统计法对问卷结果进行数据整理。第四步,采用归纳和演绎相结合、理论分析与实证分析相结合的方式对调查结果加以研究,分析现状及其原因。第五步,在现状分析的基础上,相应提出对策。

图1 按学科比例发放调查问卷

二、调查结果分析

(一)高职院校大学生对创业的认同度高,但创业实践欠佳

问卷中针对“你是否考虑过自己要创业”这一问题时,大多数学生持肯定态度,选择“从未考虑过”的仅有10.9%。同样,对“你对创业感兴趣吗”这一问题持“非常有兴趣”的学生占27.2%,持“比较有兴趣”的学生占39.7%,二者加起来的比例达66.9%。从调查的总体情况来看,学生对创业的认同度还是比较高的。尽管不少大学生已经深刻认识到就业形势的严峻性,但在“您在学校有没有参加过创业活动或者创建自己的创业团队”这一问题上,他们还是选择了“没有”和“很少”的回答,说明了学生创业实践欠佳。根据走访情况中了解,这两年中,学生毕业最终能够真正进行创业的很少,成功创业的案例更是屈指可数。

(二)高职院校大学生创业目的和动机复杂多样

调查显示,对创业目的和动机的理解,有50.3%的学生认为是“改善家庭经济和生活环境”,有17.4%的学生是想“为社会经济发展做贡献”,也有16.3%的学生将创业理解为是“实现对就业自主的渴望”,而“强烈的创业欲望”只占14%。

从图2中我们可以看出,更多的学生把“改善家庭经济和生活环境”作为创业的目的与动力,从一个侧面反映了大部分学生的实际需求。同时也有强烈的创业意愿和为社会做贡献的动力,反映出当代大学生的远大理想和目标追求,还有部分学生追求就业自由,体现出一些鲜明的时代特征,[1]这也表明大学生选择创业的目的和动机复杂多样。

图2 创业目的比例图(此题为单选题)

(三)高职院校大学生对创业因素的认识理性化

尽管学生有较强的创业意愿,但由于受种种条件的制约,绝大多数学生并不急于实现创业愿望。究其原因,从调查显示,在“影响创业的因素”这一问题时,有64.9%的学生认为是“创业资金不足”, 57.5%的学生认为是“缺乏经营管理经验”,另外还有“社会人脉关系”和“缺少好的项目”等一些因素。而针对“影响大学生创业主观因素有哪些”这一问题时,选择最多的则是“创业能力”[2](参见图3)。

图3 影响创业的因素比例图(此题为多选题)

从调查可以看出,影响学生创业最主要的客观原因是“资金”,最主要的主观原因是“能力”。创业资金和能力两大问题,是影响高职院校大学生创业的关键所在。学生对自身的创业条件有较明确的认识,使其能更加理性地选择未来的发展道路。

(四)高职大学生对学校提供有利于创业的帮助和支持寄予希望

在对“如果你想创业,你希望得到学校什么帮助”这一问题做选择时,比例居于前三位的是:放宽贷款政策(50.2%)、创业知识和技能培训(44.5%)、创业实践活动(占41.3%)(参见图4)。

由此可见,除了政策资金扶持外,在校大学生迫切需要学校在创业能力和知识培训、创业实践活动等方面给予帮助和支持,以此帮助指导学生完成创业梦想。

图4 希望政府和学校给予的帮助比例图(此题为多选题)

(五)高职大学生对学校创业教育了解现状

创业教育是一种崭新的教育理念,不但体现了素质教育的内涵,而且是人才观的转变和教育观的革命。[3]在问及学生是否了解学校的创业时,62.5%的学生回答不了解,26.6%的学生了解一点,而对创业教育的概念、特点、内容很了解的学生仅占10.9%;学校是否有必要开展创业教育,83.0%的学生认为认为有必要,10.7%的学生持中立态度,6.3%的学生认为没有必要。从以上结果显示来看,虽然半数以上的学生不了解创业教育,但大多数学生还是认为创业教育应该加大力度;目前学校开设的课程是否有利于创业,50.5%的学生认为作用不大,45.1%的学生认为有作用,还有6.4%的学生认为非常有用;从数据来看,开展创业教育,课程改革是势在必行,除了在课堂上给学生传授专业理论知识外,还应加强创业知识的贯穿;这两项调查结果表明,高职大学生对创业教育的需求还是非常迫切的,但也说明了目前高职院校创业教育与创业环境还有待提高。

调查中了解到,高职学生对创业的理解还仅仅局限于一个相对较浅的层面,把创业看成是并不与己切身相关的事情,更多的是作为一种局外人来看问题。[4]因此,对大学生在校期间进行系统的创业教育,以此来培养他们的创业能力、创业素质、创业意识及创业知识结构,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学校在创业课程设置、教师素质与能力培养、教学改革、创业环境建设等方面应该加大改进力度。

三、结论与措施

(一)转变观念,帮助学生树立创业信心,实现自我价值

创业教育就是转变被动的就业观念为主动的创业观念,并将自己的专业技能与兴趣特长相结合,实现自我价值。我们要有针对性地加大力度开展创业教育,积极引导和鼓励一部分有能力的大学毕业生走上创业之路。在创业教育中,特别要帮助那些有意愿创业、积极投入创业活动的学生,帮助学生树立创业信心,既不要过分低估自己,又要根据自身实际情况正确设计创业蓝图。保持艰苦创业的积极心态,即使创业失败,也应把创业看作是一种社会实践活动,一种经验积累。

(二)紧跟市场,积极培养学生创业能力和综合素质

在注重实践,提高动手操作能力的基础上,根据市场需求,把握不断变化的形势,在专业设置、课程内容、授课方式等方面都从有利于学生创业能力培养的角度出发。注重对学生自主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促进学生有浓厚的创业愿望,在条件成熟时去接受创业的挑战。创造机会加强学生与市场的接触与交流,满足需求,面向市场,进行营销能力的训练。通过建立大学生创业孵化基地、创业大赛和创业指导培训等有效途径,便于学生模仿和实战,掌握创业技能,采取请进来的方式,请一些有创业经验的企业家特别是在创业方面已有一定成就的本校毕业生来校介绍其创业体会,给学生更多的直观体验,激励学生的创业能力,培养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和竞争力。

(三)渗透教育,探索构建新型创业能力培养模式

以课堂教学为基础进行创业教育仍然是培养大学生创业素质、提高大学生创业能力的有效途径。要重视创业课程的设置,有计划、有重点地将创业教育指导纳入教学计划,与专业、技能等课程结合进行。条件成熟时可在学生中全面开设创业教育的必修课,纳入人才培养的课程体系。侧重创业综合知识的传授, 使学生获得创业所需的理论知识和政策了解。其次在课堂教学中创新教育方法与手段,可以采用多种方式,利用互联网等现代教育技术,强化创业能力培养,可以加强创业案例教学,充分体现出创业成功者的创业方法、过程和创业精神,鼓励学生创业。

在创业能力的培养过程中,有效地把课外实践活动与第一课堂教学相结合,形成科学合理的创业教育体系至关重要。进一步营造良好的创业氛围,比如通过组织创业大赛,积极鼓励学生参加创业计划竞赛,帮助大学生增强创业意识,提高创业能力。组织各类专业学生进行仿真模拟综合训练,积极引导大学生创业潜能的发挥,不断加强学生的专业技能和综合素质的培养。举办形势政策报告会和就业论坛,邀请党政领导、企事业单位的领导以及有突出贡献的各行各业杰出人物走进校园,针对大学生关注的热点问题,为大学生传授就业创业的知识和经验。充分以学生社团为依托开展多样化实践活动,支持创业类学生社团开展相关活动,扶持创业协会等就业创业性质的学生社团。

通过本次调研,我们对高职学生创新创业的现状有了初步的了解,为后续开展创业教育、鼓励学生自主创业提供了第一手资料。我们将认真探索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的实践模式,为学生将来的创业做好知识、技术、能力的储备,努力提高创新创业教育水平,把学生培养成为既可在现有岗位上建功立业,又能创造新岗位实现自我价值的创新性技能人才。

[参考文献]

[1]陈红娟,吴加权.我国高职院校创业教育现状调查[J].黑龙江教育(高教研究与评估),2011,(9):100-101.

[2]胡子鸣.构建高职院校大学生创业教育政策支持体系的思考[J].无锡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1,(4):8-10.

[3]李小兰.浅谈高职院创业教育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J].教育与职业,2006,(21):74-75.

[4]张莉.大学生创业能力现状分析及对策研究 [J].技术与市场,2008,(2):37-38.

[责任编辑朱伟东]

Questionnaire Analysis Report on Innovation and Entrepreneurship Education for Vocational College Students

YANG Cai-xia, ZHANG Jing, WU Jun, ZHAO Yong-gang, GONG Xian-Cheng

(OfficeofAdmissionsandEmployment,BaojiVocationalandTechnicalUniversity,Baoji,Shaanxi721013,China)

Abstract:In addition to innovate the existing personnel and evaluation mechanism, it sould update the idea of employment for vocational college students, enhance their entrepreneurial awareness and forge their entrepreneurial ability to achieve change from passive employment into self-employment, to solve the employment issue fundamentally and improve the employment competitiveness. Students in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 should be guided to change the idea, set up the business confidence, realize self-value and keep up with the market at the same time. Meanwhile,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 should cultivate student’s entrepreneurial ability and comprehensive quality actively, carry out the infiltrating education, and explore the training mode construction of new entrepreneurial ability.

Key words:questionnaire; analysis; conclusion

猜你喜欢
大学生创业结论高职院校
由一个简单结论联想到的数论题
立体几何中的一个有用结论
“互联网+”促进大学生创业途径的思考
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初探
全球化背景下高职院校韩语专业毕业生就业现状分析
多元智能理论视角下高职院校体育课程评价体系的研究
浅谈财务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完善措施
大学生开设特产专卖的社会意义
结论
惊人结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