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本化视阈下提升大学生教育获得感的路径探究

2016-03-15 22:01王康娟陈文
淮南师范学院学报 2016年5期
关键词:人本化铜陵大学

王康娟陈文

(1.铜陵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2.铜陵学院教务处,安徽 铜陵 244000)

人本化视阈下提升大学生教育获得感的路径探究

王康娟1陈文2

(1.铜陵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2.铜陵学院教务处,安徽 铜陵 244000)

人本化是现代素质教育的核心理念和基本原则。在大学教育中,通过尊重人、启发人、重视实践与创新、重视人的全面发展等措施来提升大学生的教育获得感,这对于提高我国高等教育水平、实现“人才强国”战略和文化软实力的提升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人本化;大学生;教育获得感;大学教育

2015年2月27日,在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第十次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提出:“把改革方案的含金量充分展示出来,让人民群众有更多获得感①习近平:《科学统筹突出重点对准焦距让人民对改革有更多获得感》,《人民日报》2015年2月28日,第1版。”。“获得感”指的不仅是物质层面各种条件的获得,比如生活水平、就业、住房、医疗等,还包括精神层面需求和感受,比如在教育、社会福利、公平公正、自我实现等方面带来的满足感和幸福感等。在大学教育领域,如何提升大学生的教育获得感则是每一个教育工作者乃至全社会关心的话题。而提升大学生的教育获得感最重要的就是人本化。

一、人本化理论与大学教育

人本化,顾名思义就是以人为本,将人作为一切社会活动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一切活动都是对人负责。作为现代素质教育的核心理念和基本价值所在,人本教育把人的发展置于教育的核心,教育体制的创设、教育内容的选择与教育方式的取舍皆以更好地促进人的发展为旨归②李润洲:《人本教育的内涵、特征及建构》,《教育学术月刊》2010年第7期。。马斯洛、罗杰斯等提出的人本主义教育思想在世界范围内产生过重大的影响。在大学教育领域,人本化理论强调必须真正地把大学生作为大学核心的服务对象,将大学生的需求和感受放在所有工作和事务的中心位置。这对提升大学生的教育获得感有着重要的意义。

大学生的教育获得感指的是通过大学的各项教育教学活动,大学生不仅可以获得更多的知识和技能,潜能得到充分发挥,个性得到尊重和发展,同时还具有良好的道德品行和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和谐的人际关系和健康的心理与人格,对大学教育有着比较高的满意度。在当今社会,大学生的教育获得感是衡量大学教育和大学生成才的重要指标。

我国的大学教育近些年发展快速,实现了从精英化向大众化的转变,全民族的科学文化水平得到了显著的提高,人民群众可以享受到大学教育带来的成果。但与此同时,我国的大学教育也存在着不同程度的问题。根据相关的调查结果,有相当一部分的大学生觉得上大学没有用,退学、旷课等现象频繁发生;眼高手低,缺乏创新精神;空虚浮躁、理想信念缺失;迷失于网络和游戏,平时不努力,考试临时抱佛脚;一部分大学生存在心理问题和交流障碍;师生之间缺乏互动;很多大学生在毕业后频繁地跳槽,甚至有些成为了啃老一族。大学教育给大学生带来的成就感和满足感远低于虚拟网络、流行文化、功名利禄给他们带来的影响。这些现象已经严重影响到了中国大学教育的质量和人才的培养。著名的“钱学森之问”:“当代中国为什么培养不出杰出人才?”已经为当代中国的大学教育敲响了警钟。究其原因,最重要的是我国的大学教育在一定程度上脱离了人本化这一最主要的原则。如何在人本化理论的指导下,提高大学生的教育获得感,这不仅直接关系到大学生知识技能水平的提高,而且关系着大学的教学质量、教学效果和大学生对大学的满意度。同时,这对于我国“人才强国”的人才培养目标和整个国家文化软实力的提升也有着重要的意义。

二人本化视阈下提升大学生教育获得感的路径

(一)大学教育要做到尊重人

个体的人都不是独立存在的,它必然要和他人产生千丝万缕的联系。每个人都希望获得他人的尊重,每个人也都需要尊重他人。尊重在人与人之间担任着重要的沟通功能,尊重也是人本化教育的首要理念与原则。只有首先尊重对方,才能了解对方的需求与感受,也才能更好地改革自身。尊重的核心就是以人为本,将人的需求放在首要的位置。大学教育无论在教学、管理还是师生关系等领域,都应当把尊重大学生作为前提,尊重他们的人格、权利和差异性,而非一味地用压制来要求对方的服从和整齐划一。通过尊重,赋予大学生学习的热情、生活的勇气、创造的激情和责任的担当。

(二)大学教育要能够启发人

现行的教育体制并没有完全打破传统的教育体制和教育理念,传统的教育模式、教育行为和教学内容等也没有发生根本性的变化。大学的教更多的还是在向大学生介绍前人的学术成果而缺乏自身的创新性;大学生的学在很大程度上还是靠死记硬背、读死书,主动性不强。基本以考试成绩来衡量学生的优劣,忽略学生的道德品行、心理健康以及对大学生的人文关怀。这些因素在严重影响大学教学质量的同时,也无法带给大学生让他们满意的教学效果,同时也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大学生的学习精神和创新精神。

思考和创新是社会发展的动力和源泉。启发式教育是发挥学生主体作用,达到启迪学生心智、发展学生能力的教育,而不是仅仅陷入由老师预先设计好的套路里。大学要摈弃灌输式的教育方式,鼓励大学生独立与创造精神,让学生勤于思考、敢于提问和勇于创新。只有在双向互动的过程中,才能够真正了解到大学生思想的发展变化,教育者才能够在共鸣中更好地实施教育。

(三)大学教育要注重提高人参与实践的机会和能力

理论知识来源于实践,实践是对理论知识的检验和巩固。同时,也只有在实践中,理论才能得到更多的创新和发展。通过制定详细的实践计划、丰富的活动内容安排与有效的保障措施,师生双方的素质与能力都可以在实践活动中得到很大的提升,比如意志力、协调能力、品行、理性思维、创新能力等。

支持大学生对于教学活动的参与。教学过程是一个整体,教与学互相配合、融会贯通,教学才能取得更好的效果。结合现代媒体技术,在课程设计、教学互动、课后反馈、实践教学等方面充分发挥大学生的主体作用,根据大学生的要求,结合课程内容进行教学,真正做到教学相长;鼓励大学生参与各项校园文化活动。依托校园艺术节、社团活动、知识竞赛、技能评比、大学生创业创新项目等活动,给大学生创造一个充分展示自己才艺和能力的空间与平台,可以让大学生们在活动中发现自我、找到自我的价值,树立对大学教育的自信心。

更加注重大学教育与社会的契合。鼓励大学生通过社会调查、科学考察、实验研究、志愿者服务等方式走出去;切实做好大学生职业规划,支持大学生参与大学的校地合作、校企合作等项目,给大学生提供更多面向工作、面向社会、展示自己的机会。大学生也可以通过这些活动认识到自己在知识技能、职业道德、解决矛盾、处理人际关系以及人格培养等方面的不足,从而达到反哺大学学习和生活的目的。

(四)大学教育要努力实现人的全面发展

人本主义教育家认为,教育的目的就是人的自我实现、完美人性的形成以及人的潜能的充分发挥①李雅琼:《人本化教育思潮及其当代教育价值》,《当代教育理论与实践》2015年第2期。。大学不仅要教会大学生书本上的知识,也要注重对大学生道德品行、实际能力、兴趣爱好、身体素质的培养;大学教育应让大学生懂得大学的意义、人生的意义,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2016年2月出台的《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征求意见稿)》指出:学生发展核心素养,是指应具备的、能够适应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综合表现为9大素养,具体为:社会责任、国家认同、国际理解;人文底蕴、科学精神、审美情趣;身心健康、学会学习、实践创新。这些要求在为大学教育指明了方向的同时,也提出了一些新的任务和目标,即大学生不仅应当具有良好的科学文化素质,还应当具备相当的道德品行和心理方面的修养;既有理论学习的自觉性、又有创新和实践的能力;既要有民族的自信,又要有开阔的国际视角。只有全面发展,才能为社会带来一支高素质的人才队伍。

(五)大学教育要整体环境的配合

在信息时代,随着手机、QQ、微信等在中国的普及,大学生对于网络的依赖性也越来越高。充分发挥互联网的积极作用,正确引导大学生使用网络,使互联网在大学生的学习和生活中发挥更多积极的作用。

完善办学条件,给大学生创造一个学习条件优越、课程资源丰富、环境优美整洁的校园;完善各项规章制度,本着公平公正公开的原则,来实施选拔制度、奖惩制度、分配制度等;重视人文关怀,提高大学人性化的服务机能;重视师德师风建设,大学的教师队伍不仅要掌握前沿的知识技能、具有良好的学术创新精神,更要做好道德品行方面的表率。各个环节紧密配合,始终围绕大学生这一服务的中心,才能让大学教育散发出更大的魅力。

大学教育不是一个独立的个体,它必然会和经济、政治、社会等发生千丝万缕的联系。只有经济社会协调、健康地发展,真正地把人的需求和满意度作为衡量各项工作的标准,坚持公平公正公开的原则,建设让人民群众满意的民生工程,妥善地解决社会中的各种矛盾,健全民主法治等,才能在为大学教育提供更多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支撑的同时,让大学生对社会有着更高的满意度,从而也才能在大学教育中拥有更多的获得感。

Path to enhancing college students'feeling of acquisition from education under the humanistic perspective

WANG Kangjuan,CHEN Wen

Humanism is the core idea and basic principle of modern quality education.In university education,respecting students,inspiring students,valuing practice and innovation,and valuing students' comprehensive development will help enhance their feeling of acquisition from education,which is of significance to improve China's higher education quality,realize the talent-strengthen-nation strategy,and promote cultural soft power.

humanistic;college students;feeling of acquisition from education;university education

G641

A

1009-9530(2016)05-0132-03

2016-07-08

2012省级教研项目“应用型本科高校专业教学质量标准的制定与应用实践——以铜陵学院牵头对口合作专业为研究主体”(2012jyxm514);安徽省质量工程项目“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综合改革研究”(2013szxm082)

王康娟(1979-),女,铜陵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讲师,主要从事思想政治教育研究。陈文(1979-),男,铜陵学院教务处副教授,博士研究生,主要从事高教研究。

猜你喜欢
人本化铜陵大学
“留白”是个大学问
《大学》
48岁的她,跨越千里再读大学
大学求学的遗憾
亲亲的鸟
其实冬天不可怕
以“人本化”管理模式促学校高效运行
面向人本化的高校教育管理的实践与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