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农垦橡胶“走出去”战略实施分析

2016-03-18 08:49洪雨萍
关键词:天然橡胶农垦走出去

黄 冠,洪雨萍

(广东农工商职业技术学院国际交流学院、BTEC教育中心,广东广州510507)



农垦与热带产业

广东农垦橡胶“走出去”战略实施分析

黄冠,洪雨萍

(广东农工商职业技术学院国际交流学院、BTEC教育中心,广东广州510507)

广东农垦橡胶肩负保障我国橡胶资源供应、维护国家战略物资保障安全的重要使命。纵观广垦橡胶“走出去”的历史和政策背景,“走出去”是广垦橡胶必然的战略选择。该文对现行的广垦企业海外投资战略背景、企业发展历程、投资模式进行了梳理和讨论,在此基础上对广东农垦海外的进一步发展提出了建议。

“走出去”战略;种植园模式;加工厂模式;全产业链模式

广东农垦是我国三大橡胶种植基地之一。为了更好地整合橡胶资源,经农业部批准,广东省广垦橡胶集团有限公司于2002年成立。集团公司注册资本17亿元,资产总额超过60亿元,在国内外拥有30余家企业,2所科研机构和32个种植基地农场,是集天然橡胶种植、加工、销售以及研发为一体的大型国有跨国集团企业。2005年,广垦集团公司抓住了国家鼓励“走出去”战略实施的契机,大胆地将橡胶种植加工产业向东南亚扩张,成为改革的先行者。从2005年开始,广垦橡胶集团的产量开始进入稳步上升的阶段,2014年集团公司天然橡胶产量达到171094吨,销售量达到了620354吨,实现销售收入73.66亿元,“广垦橡胶”成为国际知名品牌。①广东省广垦橡胶集团有限公司简介,http://www.gdgkr.com/“走出去”战略的实施帮助企业突破了发展瓶颈,取得了卓越成效。

一、“走出去”战略的实施背景

(一)广垦橡胶“走出去”的必要性

1.“走出去”是国家战略任务

橡胶是一种重要的战略物资。我国是全球最大的天然橡胶消费国和进口国,国内天然橡胶长期处于缺口状态,需求的2/3依赖进口来满足。维护我国的经济稳定和经济安全,实现橡胶种植生产自给自足,这是广东农垦成立的初衷,也是广垦集团公司肩负的社会责任和历史使命。

2.“走出去”是企业必然战略

广东农垦自1951年开展橡胶种植,至今已有64年历史,具有专业种胶管胶队伍和丰富的种胶植胶经验。集团公司在种苗培育推广、良种种植、割制以及橡胶初级加工工艺等方面都处于行业的领先水平。同时,广垦橡胶集团有限公司注重品牌管理,在橡胶产业发展过程中,不断完善销售渠道和加强客户管理,建立了广州、青岛、上海、天津、厦门等国内营销网点,打造了泰国、新加坡国际贸易平台,形成了辐射全球的营销网络,具备了强大的资本运作和产品销售能力。

但由于受到地理环境因素的限制,广垦集团公司国内橡胶产量受到严重制约。广东地处沿海,台风和寒害危害比较严重,土地又以丘陵山地居多,不适宜橡胶规模化种植,导致广垦集团公司在国内种植基地的天然橡胶产量增长缓慢,近年来一直维持2万吨左右的水平,无法满足国家战略和企业发展的需求。[1]在遭受2014年7月特大台风灾害影响后,胶林更是损毁严重。广垦橡胶集团“走出去”,将我们的技术优势和海外国家的地缘优势结合起来,是我们提高橡胶产量,解决需求缺口,提高国际影响的必然选择。

(二)广垦橡胶“走出去”的政策支持

“走出去”的战略思想,最早构思于邓小平,并在九届人大三次会议上由江泽民同志正式提出,“将坚持‘走出去’与‘引进来’相结合,全面提高对外开放水平”,并在《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个五年计划的建议》中明确下来。[2]而今习近平总书记领导的新一代领导班子更是提出了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等一系列具体的对外经济战略合作举措。2014年10月15日,在中国青岛召开的橡胶工业博览会上,进行了以“四海聚‘胶’丝绸之路”为主题的多国合作对话,让“丝绸之路橡胶先行”成为东南亚经济发展的主要着眼点,搭建丝绸之路的东盟国家的产业沟通合作平台。正如中国太平洋经济合作全国委员会会长唐国强所言:“努力提高营商便利度,降低交易成本和融资成本,加强技术转移和培训,提高供应链效能,健全东亚橡胶价值链,是橡胶产业合作也是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合作进程中的一个组成部分。”[3]

中央财政对广垦橡胶集团橡胶产业发展给予大力支持,将广垦橡胶集团橡胶产业发展项目投入纳入国有资本金预算范围,同时在每年的对外投资合作专项资金中对集团海外项目开展的前期费用、人员保险、橡胶资源的运输和保险费给予一定的补贴。国家农业部提出南(橡)胶北(大)豆产业发展规划,规划指出,广东农垦要发挥自身优势,大力发展天然橡胶产业;同时积极创造条件,到适宜植胶的东南亚国家发展橡胶产业,将生产的天然橡胶运回国内满足国内需求。广东省在“珠三角发展规划纲要”中明确要求加强与东盟的合作,特别强调要以资源合作为重点。广垦橡胶集团公司是广东省委、省政府实施“走出去”发展战略重点扶持的50家企业集团之一,广东省财政每年都对集团在海外的橡胶产业项目购买及租赁土地、建设厂房、技术人员培训等方面给予专项的“走出去”资金扶持。

二、广垦橡胶“走出去”的历程回顾

在农业部和省委省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广东农垦认真贯彻中央提出的“走出去”战略,坚持服从和服务于国家战略资源安全、重要农产品有效供给和周边外交战略需要,牢牢把握中央关于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和打造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升级版等重大战略机遇,充分发挥农业“国家队”具有大企业、大基地、大产业和市场化、专业化、组织化等独特优势,深入实施“走出去”战略,统筹国际国内两个市场,优化“走出去”发展布局,创新国际合作方式,巩固和扩大海外产业基地,逐步推进农业资源、终端市场和仓储物流网络的全球布局,形成内外相联、产销衔接、优势互补、相互促进的一体化产业格局,提出“海外再造新农垦”的目标,积极推进国际农业合作,实现了优势主导产业的对外延伸和国际化经营。

目前,广垦已在泰国建成了6个橡胶加工厂,形成年产35万吨的生产能力,占泰国天然橡胶产量的十分之一;在马来西亚、印尼建设40万亩橡胶种植基地,建成2个橡胶加工厂。2014年海外橡胶产能达到35万吨,干胶产销量28万吨,海外营业收入超过35亿元。其中,广垦橡胶沙墩公司是泰国沙墩府的最大企业和第一纳税大户,广垦橡胶湄公河公司带动了泰国东北部上万户胶农脱贫致富,广垦橡胶婆联公司橡胶种植通过马来西亚“森林永续开发利用项目”最高规格的环保评级,成为该国东部经济走廊的农业示范项目。目前,“广垦橡胶”海外产品80%销往国内,并陆续开发了中东和欧洲市场,已发展成为与国际橡胶界诗董、泰华、宏曼丽等著名品牌齐名的国际品牌。①广东省广垦橡胶集团有限公司简介,http://www.gdgkr.com/

广垦橡胶集团公司实施“走出去”战略,取得了重大的经济和社会效益。首先,广垦橡胶集团公司实现我国天然橡胶产业国外布局的战略以及国外资源国内销售的目的,可以增加国内天然橡胶的供给量,满足国内经济发展对于天然橡胶这一战略物资的需求,提高了我国天然橡胶市场的风险控制能力。其次,通过海外投资建设,增加当地劳动力就业岗位,为项目所在地提供20000多个就业岗位,为当地创造税收近千万美元。三是企业通过“走出去”,直接促进了中国与东盟各国贸易关系的进一步发展,使集团生产销售能力得到加强,产量逐年提高。2014年集团公司天然橡胶产量达到171094吨,比2010年的105310吨增长65784吨,增长62.5%;销售量达到了620354吨,比2010年的143642吨增长476712吨,增长331.9%;实现销售收入73.66亿元,比2010年的28.48亿元增长45.18亿元,增长158.6%。

三、广垦橡胶实施“走出去”战略的模式及评价

企业应根据东道国的风险与成本状况、国内外市场的供求状况、产业发展状况、企业自身的国际竞争力状况等综合因素,选择各种适合自己的“走出去”模式。广东农垦橡胶集团是最早实施走出去战略的企业之一,在“走出去”战略实施的过程中,对企业模式进行了多种尝试,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具体而言有以下几种:

(一)种植园模式

种植园模式是热带地区种植单一经济作物的大规模的密集型商品农业,东南亚地区具有种植天然橡胶的天然地理优势,采用种植园模式,可以依靠规模化生产产生经济效益。

通过“走出去”战略,垦区在巩固国内天然橡胶基地基础上,在马来西亚、柬埔寨建立了四个海外种植基地,分别为广垦橡胶(柬埔寨)有限公司、春丰橡胶种植有限公司、广垦橡胶(沙捞越)种植有限公司、广垦橡胶(婆联)有限公司,国外天然橡胶基地种植面积逐年增加。广垦橡胶(婆联)有限公司位于马来西亚沙巴州,由广垦公司与马来西亚企业合资设立,其橡胶种植面积达到18万亩,每年可加工橡胶5万吨;春丰公司位于柬埔寨东北部原始森林深处,2013年筹建,总投资2.71亿元,拥有112万亩橡胶树种植基地,以及年出苗100万株的广垦柬埔寨农业科技公司橡胶树育苗基地;广垦橡胶(沙捞越)有限公司位于马来西亚沙捞越州,是由广垦橡胶集团有限公司于2006年投资设立,其投资总额达1714.55万美元,公司主要从事橡胶种植业务以及橡胶园租赁管理,并积极参与当地政府主持的橡胶扶贫大马橡胶小圆丘计划;柬埔寨橡胶种植项目由广垦橡胶集团与集大国际投资集团于2012年共同投资设立,该合作项目总投资4.25亿美元,以天然橡胶种植为主,同时配套生猪养殖、生物有机肥和沼气生物质发电等项目,现已成立广垦国际(柬埔寨)公司、广垦橡胶(柬埔寨)公司和柬埔寨春丰公司三家公司,2014年年度目标为新开垦种植2700公顷、抚管往年苗1700公顷。①广东省广垦橡胶集团有限公司简介,http://www.gdgkr.com/

种植型投资模式的好处是可以加强资源掌控的力度,有效发挥广垦集团公司的技术经验优势和东南亚国家的地缘优势。但是其缺点也非常明显,首先,橡胶种植投资周期长,资金投入大。新种橡胶非生产期长达5~6年(种植1年、抚管4~5年),期间没有任何收益,给企业的持续经营带来了较大压力。广垦橡胶集团公司截至2013年在这四个种植基地的规划种植面积为120万亩,其中已完成种植的仅为9.5万亩,且均处于非开割期。其次,种植园模式对于当地环境和配套设施要求较高。为了实现规模化种植的优势,种植园面积往往非常广阔。企业不仅需要管理橡胶种植,还需要承担宿舍、路桥、甚至是学校医院等基础设施的建设,给企业带来额外的经济负担。第三,天然橡胶的生产周期往往达到30年以上,需要企业与当地政府达成长期的合作协议,项目对东道国的政治法律环境稳定性的依赖度高。例如马来西亚沙捞越州项目,经营期限长达60年。而东南亚一些国家的政治风险比较大,如政局动荡,政策变化,法律不健全,对外国投资限制比较多,还有排华反华的情况,都给海外投资带来不稳定的因素。一旦发生战乱、政府征收、反华势力冲击橡胶园,都将对企业造成重大打击。

(二)橡胶加工厂模式

天然橡胶加工厂模式是指企业通过独资、合资、建设、收购等多种模式,积极扩大海外天然橡胶加工厂的产能,利用自己的品牌、技术和资金,借助当地廉价劳动成本和丰富的资源,以成本优势保证公司在全球市场的竞争力。

截止至2014年底,广垦橡胶集团公司在泰国、马来西亚、印尼建成或正在建设沙墩、董里、湄公河、泰南、泰东、帕侬、春蓬、沙捞越、坤甸等9家加工厂,天然橡胶年加工能力达到41万吨。印尼广垦橡胶(坤甸)有限公司位于印度尼西亚西加里曼丹省,是由广垦橡胶集团有限公司于2010年和印尼华商共同出资组建,注册资本1650万美元,投资总额达2660万美元,每年可生产橡胶产品4万吨;广垦橡胶(沙捞越)工业有限公司位于马来西亚沙捞越州,占地15公顷,是2007年由广垦公司与马来西亚方共同出资组建的公司,注册资本600万美元,投资总额达1700万美元,每年产量达4万吨,产品主要用于汽车轮胎制造;泰国广垦橡胶(湄公河)有限公司位于泰国乌隆府,由广垦橡胶集团独资设立,总投资2650万美元,每年可生产干胶4万吨;泰国广垦橡胶(董里)有限公司位于泰国董里府,占地163亩,由中泰双方于2006年合资设立,注册资本700万美元,总投资3179.8万美元,每年可生产浓缩乳胶8.8万吨,胶清胶7000吨;泰国广垦橡胶(沙墩)有限公司成立于2005年,其位于泰国沙墩府,占地15公顷,注册资本1250万美元,投资总额达2945万美元,每年可加工生产橡胶9.6万吨。[1]

相对于种植园模式,这种模式的好处是投资规模较小,可以采用多种形式,比较灵活。通过收购或者入股现有的橡胶加工企业,可以使得企业产能快速增长,实现企业规模短时间内的迅速扩张。但是从另外一方面来说,由于天然橡胶是国际大宗商品,其价格既有商品属性,又有金融属性,容易受投机性资金介入操作,从而导致价格大起大落。2011年以来,天然橡胶市场剧烈震荡,销售价格从最高每吨5900美元一路震荡下行到1600美元左右。企业的快速扩张和布局,在外部环境剧烈变化的影响下,会给企业带来巨大的资金压力。投资国的政治经济环境,也同样会对加工厂模式产生影响。例如,广垦橡胶(越南)有限公司复合胶加工厂曾是广垦橡胶走出国门发展的首批企业之一,早在2005年1月就已经投产使用,但是由于越南政局动荡,排华情绪强烈,诸多因素的干扰,造成广垦橡胶退出了越南项目。另外,在选择合作企业时,还要详细考察合作对象,以免由于合作方的诚信缺陷,中途撤资或出资不到位使企业陷入被动。同时也要警惕合作企业的债务不清、税务或法律纠纷给项目实施带来威胁。

(三)全产业链模式

全产业链由中粮集团率先提出,是以市场为导向,发挥区位优势,在国际市场上合理布局企业资源,从产业链源头做起,经过育苗、种植、开割、加工、运输、品牌推广、产品销售等每一个环节,实现产品供应全过程。[4]

垦区在天然橡胶种植基地和加工基地建设的基础上,向前向后延伸,扩展完善产业链条:向前延伸到种子种苗领域,在国内外建立了包括茂名种苗中心、广垦橡胶(沙捞越)种苗有限公司等在内的种苗基地,年繁育种苗能力达到1000万株以上;向后延伸到物流贸易领域,建立了青岛广垦橡胶国际贸易有限公司、广垦橡胶集团销售有限公司、广橡国际贸易有限公司、广垦橡胶(新加坡)贸易有限公司等物流贸易基地,为垦区天然橡胶搭建了良好的贸易销售平台。

全产业链模式有利于广垦集团公司实行宏观调控,整合国内外的生产销售资源,合理的布局,有利于国内外信息技术的沟通和交流,增加我国在橡胶贸易中的影响力和话语权。一方面,在海外建立销售平台,直接控制销售渠道,减少中间环节,可以增加企业利润,扩大企业品牌影响力。在橡胶种植加工业务利润下滑时,发挥企业的渠道优势,采取快进快出的方式,增加企业的贸易销售利润。另一方面,可以发挥销售平台的窗口作用,帮助企业更好地了解国际天然橡胶市场的变化,帮助企业更好的融资和寻找合作伙伴。

四、完善广垦橡胶“走出去”战略实施的建议

广垦橡胶集团公司响应国家对企业“走出去”的号召,积极主动地实施“走出去”的战略,已经在企业的竞争中占得先机。要将走出去走得更好更稳,建议从以下几个方面完善:

(一)积极筹措资金,应对投资压力

天然橡胶种植加工业属于投资回收周期比较长的产业,一般橡胶从种植到开割需要6~8年的时间。在这段期间内必须由企业不断地投入资金以维持土地、人工和肥料等成本。并且橡胶作为大宗商品价格变化比较剧烈,这给企业带来巨大的投资压力。因此,企业应当积极采取措施,缓解资金压力。首先,积极寻找项目的当地合作伙伴,以“小资本”撬动“大资本”,有利于项目更快更好地融入当地;其次,充分发挥依托农垦集团公司的优势。2013年农垦集团发行了13亿额度的“13粤垦债”,全部用于5个海外橡胶项目投资,具体包括马来西亚沙捞越州项目,柬埔寨合资建设农业综合开发项目,泰南橡胶加工厂项目,泰东橡胶加工厂项目和马来西亚沙巴州橡胶项目,截止2013年投资额度已达5亿元;再次,充分依托国家对天然橡胶的政策扶持优势,减少企业的资金压力。2011年起国家对海外的橡胶项目配套资金给予1/3的资本金补贴,公司2011-2013年获得的政府补贴为2.75亿元、2.73亿元和1.96亿元;未来可考虑开展天然橡胶期货交易,缓解天然橡胶价格大起大落带来的风险。

(二)争取国家政策支持,降低经营风险

天然橡胶是重要的战略物资,对维护国家的经济安全有重要意义。企业应当将落实国家经济安全的宏观利益放在企业海外发展建设的首位,国家也应当在企业“走出去”的战略实施中扮演更积极的角色。一方面国家应当对企业的海外橡胶生产基地提供专项的进口税收优惠,提高企业海外天然橡胶企业的市场竞争力。另一方面,应当尽快建立可行的海外投资保险法律制度。为企业提供对政治风险的保障,使企业在遭受由于投资国出现国有化、货币汇兑管制、战争与内乱等政治风险而遭受损失的时候,由国家对企业进行赔偿,为企业“走出去”消除后顾之忧。[5]

(三)做好前期准备,加强科学决策管理

在企业做出建立一个海外生产基地的决定之前,应当谨慎地研究当地的政治、法律、人文情况,认真评估投资风险,经过对比做出最优的投资选择。农垦的生产模式决定了其重资产的特性,生产基地的建立涉及到巨大的资金投入,需要稳定和长期的发展才能取得相应的回报和收入。除了资源成本,稳定的政治局面和当地劳工素质也是必须考虑的重要因素。因此,在项目实施前,应当扎实做好项目的调研与规划论证,充分听取驻外使领馆、经商处的意见。

(四)打造过硬团队,铸造跨国人才

广东农垦应当充分依托60年的种胶管胶积累的人才储备,从现有的员工队伍中选拔培养事业心强、能从事国际经营的优秀人才,构成海外员工队伍的核心力量。给与海外工作的员工物质和精神的保障,为他们解决实际困难,免除他们的后顾之忧。另一方面大力发展当地员工队伍,以当地劳工为海外员工队伍的主体,实施人才“本土化”。通过员工培训等方式发挥我们在橡胶种植上的经验和技术优势,使当地群众更容易接纳外资基地,减少敌对情绪。

(五)推动企业融入,履行社会责任

以企业文化建设为抓手,团结员工队伍。树立环境为先理念,按照要求做好环境保护,取得项目国政府和项目周边居民的信任和支持。积极履行企业的社会责任,坚持有收益适当回馈当地社会的原则,在当地设立广垦公益基金和广垦奖学基金,通过加入当地企业相关协会,对各种文化活动的积极参与和赞助,对学校和寺庙的捐助,融合当地文化,不仅“走出去”,也要“融进去”,树立良好的企业形象,增加企业在当地的影响力。

(六)深化企业改革,狠抓技术革新

企业发展要从资源拥有型向资源控制型转化,增强企业资本运作的能力,积极推动企业上市。加大企业产业链中天然橡胶种植加工技术的研究环节的投入力度,提升产品的技术含量,提高市场竞争力。通过建厂或入股的方式,发展橡胶的深加工产业,使得企业对橡胶的国际市场价格反应更加的灵敏,从而反过来对橡胶种植提供指导,使得企业在整个橡胶的种植生产上更具前瞻性和控制力。

(七)整合垦区资源,保持竞争实力

广东农垦与海南农垦、云南农垦并称为三大胶仓。与其他两大胶仓相比,广东农垦的优势在于充分利用国内国外“两种资源、两个市场”,大胆实施“走出去”战略,发展海外橡胶种植基地。在国家重视橡胶资源保障,提倡企业向海外发展的大背景下,广东农垦更应该把握好与其他两大产胶基地之间的竞争合作关系。一方面应当与海南云南两大橡胶种植基地联合起来,形成规模,扩大我国橡胶企业在国际市场上的影响力,增加我国对橡胶价格的话语权;另一方面应当继续保持企业在“走出去”的竞争优势,进一步稳固客源,保持品牌优势。[5]

[1] 郑云生.广垦橡胶集团“走出去”发展创建国际品牌的案例分析[J].广东农工商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3(1).

[2] 杨欢,吴殿廷,王三三.中国“走出去”战略的阶段性及其策略研究[J].国际投资,2012(6).

[3] 赵玥博.丝绸之路橡胶先行东南亚政要对话国家合作之路[EB/OL].中国新闻网站,http://www.chi⁃nanews.com,2014-10-16.

[4] 唐文龙.中粮全产业链模式[J].销售与市场(管理版),2010(5).

[5] 黄冠,吴红宇.广东农垦天然橡胶种植现状及走出去战略实践[J].中国热带农业,2015(3).

(责任编辑:郭丽冰)

Analysis of Strategy Implementation on Guangken Robber Group“Going Global”

HUANG Guan,HONG Yu-ping
(Guangdong Agriculture Industry Business Polytechnic,Guangzhou 510507,China)

It is the important mission of Guangken Rubber Group to ensure the supply of rubber resources in our country and maintain the security of national strategic resources.Making a general survey of the background of his⁃tory and policy of Guangken Rubber Group“going global”,we can come to the conclusion that“going global”is the inevitable strategic choice of Guangken Rubber Group.This paper discusses the background of oversea invest⁃ment strategy of current Guangken Robber Group,the development of enterprises and investment modes,then proposes suggestions for its further development.

“going global”strategy;plantation model;processing plant model;whole industry chain model

F307.12

A

1009-931X(2016)02—0001-05

2016-02-28

中国农垦经济发展中心“农垦‘走出去’战略研究与国际合作交流——农垦企业天然橡胶海外投资模式研究”(2015-ZCQ023)

黄冠(1979-),女,广东湛江人,讲师,留英硕士,研究方向:经济管理。

猜你喜欢
天然橡胶农垦走出去
体验休闲采摘 感受农垦文化
点“土”成金 农垦改革
2016年9月天然橡胶价格
天然橡胶行情(2016.05.16—06.24)
天然橡胶市场行情(2016.02.15.—02.26)
天然橡胶行情(2016.01.11—2016.01.22)
海南省农垦设计院
《新疆农垦科技》2014年(1~12期)总目次